華文網

閔行:從“拓展區”邁向“現代化主城區”

今年7月,上海航太與閔行區簽訂共建協議,打造上海(航太)軍民融合創新創業中心。近期,一批軍民融合典型專案紛紛落戶閔行,閔行正在積極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

紫竹國家高新區-中國上海網路視聽產業基地。

而這一重大產業基地,就位於150平方公里的“大紫竹”功能區內。作為閔行區創新研發、先進製造業的主要集聚區,去年一年“大紫竹”功能區完成生產總值1167.70億元。與此同時,在閔行區的另外一些“大事件”,也讓百姓歡欣鼓舞:今年8月,

離市中心最近的上海首個大型秋景公園——浦江郊野公園試開園;9月底,虹梅高架路將正式建成通車,申城西南地區的常態化擁堵將極大緩解……

2007年,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閔行區調研時指出,要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提高先進製造業競爭力,推動三二一產業共同發展;要加大統籌力度,著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發揮好先行示範作用。

牢記習近平同志的囑託,這些年來,閔行在科技創新、轉型升級、民生改善等方面不斷謀求新發展、取得新成果。閔行,已從昔日郊區、新城區,變為中心城區拓展區,如今正在積極建設生態宜居的現代化主城區。

統籌中的“轉型”

過去二三十年,閔行區在經濟建設上形成了深厚的產業基礎和經濟實力。但到了近些年,隨著土地資源瓶頸的日益凸顯,原有的鎮域經濟發展模式已不適應現實需求。

探索統籌經濟發展、統籌城市發展這“兩個統籌”,成為破題之舉。

去年上半年,《閔行區統籌區域經濟發展工作方案》正式出爐,閔行在全市率先探索機制、規劃、資源、模式、招商、政策方面的“六大統籌”,通過對街鎮土地資源開發的“收權”,建立區級層面的資源統籌、高效配置、產城融合、協同發展新機制,實現全區產業發展的“一盤棋”。

莘莊工業區的“一園多區”,

是閔行區域經濟統籌發展的新產物。目前,莘莊工業區除了17.88平方公里的本部,還將馬橋、顓橋和浦江鎮三個工業區納入統籌發展範疇,一下子新增了2.5萬畝的土地空間。到今年上半年,閔行區已編制了16個成片區域轉型升級方案,推動區級資產經營公司與各類優秀市場主體合作。

提高先進製造業競爭力,推動三二一產業共同發展,閔行區的發展思路越來越清晰。目前,閔行正積極打造“一軸一帶三大功能區”,

即一條城市聯動發展軸、一條黃浦江兩岸發展帶以及“大虹橋”現代服務功能區、“大紫竹”科技創新功能區、“大浦江”城鄉統籌功能區。

由表及裡的“治理”

2007年,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閔行區調研時指出,要把更多精力和財力用在解決群眾實際困難上,切實做到民有所求、我有所應,不斷提高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

這些年來,快速城市化的閔行區,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了一個問題:經濟發展的指標上去了,但與百姓對美好家園的期待還有一定距離。城市管理、社會治理不能“粗線條”,亟需補齊“短板”。

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個立足百姓所需所盼的由表及裡的“治理”工程,它們環環相扣、漸成體系——

自2015年10月,許浦村打響拆違和環境綜合整治“第一槍”起,到今年上半年,閔行區共計拆除1860多萬平方米的違法建築,基本建成違建“清零區”,從而由拆為主向“拆、建、管並舉”轉變;

到今年上半年,閔行區已有61個村完成了“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其中20個村開工建設;533個社區“美麗家園”創建實施方案核准通過,5個社區完成環境提升改造任務。“兩個美麗”建設,在優化城鄉面貌的同時,構建起自治共治的基層治理新體系;

閔行在“十三五”期間將建設100個左右的鄰里中心,基本實現“最後一公里治理服務圈”對城市化地區的全覆蓋,讓居民就近享受公共服務,共同參與治理;

與此同時,閔行區還創新完善“網格化+”模式,推進城管、工商、環保等部門執法力量下沉,把資源、服務、管理力量聚焦到近千個基層網格平臺,以黨建引領自治共治,把各類問題解決在前端、解決在萌芽,切實提高百姓滿意度,讓城市更安全、更乾淨、更有序。

逐步提升的城市“品質”

從“中心城區拓展區”,到建設“生態宜居的現代化主城區”,對閔行而言,這並不只是稱謂的變化,而是城市功能向更高水準提升的轉變。

主城區到底怎麼建?既需要消弭城鄉之間有形和無形的鴻溝,更需要在細節處彰顯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品質”。

交通出行,是閔行最受關注的話題。除了本月將通車的虹梅南路高架,閔行正在建設的快速道還有嘉閔高架南延伸段、北青高架,屆時從市區去浦東國際機場、浙江嘉興、江蘇常州將更加快捷。到今年底,閔行區還將力爭打通58條斷頭路,大大緩解百姓的“出行難”問題。

閔行的綠意越來越濃。東有浦江郊野公園和大居配套綠化,西有馬橋森林體育公園,南有紫竹園綠地、濱江綠地、劍川商務區綠地,北有蘇州河涵養林和虹橋四大公園綠地,中間是外環綠帶;在“東西南北中”五個大型生態片區之間,還會用不同形態的綠道銜接起來。

曾經的“去市中心購物”,現在變成了“去閔行消費”。去年,帶來全新體驗的七寶萬科廣場一開張,就出現了持續不斷的大客流。最近,超大體量的立體化城市空間“萬象城”又在吳中路開業。這幾年,除了虹橋地區的崛起,仲盛廣場、龍之夢、寶龍城、虹橋天地等一個個大型商業綜合體在閔行遍地開花。

作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閔行在全市率先開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讓廣大農民帶著資產進城;作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閔行區正在構建“五位元一體”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向著“生態宜居的現代化主城區”目標邁進的閔行,都市繁華愈加璀璨,村宅鄉愁靜謐悠遠……

(題圖說明:吳涇發電廠。)

題圖來源:邵競 設計 內文圖片:閔行區 欄目主編:黃勇娣 圖片編輯:邵競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了一個問題:經濟發展的指標上去了,但與百姓對美好家園的期待還有一定距離。城市管理、社會治理不能“粗線條”,亟需補齊“短板”。

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個立足百姓所需所盼的由表及裡的“治理”工程,它們環環相扣、漸成體系——

自2015年10月,許浦村打響拆違和環境綜合整治“第一槍”起,到今年上半年,閔行區共計拆除1860多萬平方米的違法建築,基本建成違建“清零區”,從而由拆為主向“拆、建、管並舉”轉變;

到今年上半年,閔行區已有61個村完成了“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其中20個村開工建設;533個社區“美麗家園”創建實施方案核准通過,5個社區完成環境提升改造任務。“兩個美麗”建設,在優化城鄉面貌的同時,構建起自治共治的基層治理新體系;

閔行在“十三五”期間將建設100個左右的鄰里中心,基本實現“最後一公里治理服務圈”對城市化地區的全覆蓋,讓居民就近享受公共服務,共同參與治理;

與此同時,閔行區還創新完善“網格化+”模式,推進城管、工商、環保等部門執法力量下沉,把資源、服務、管理力量聚焦到近千個基層網格平臺,以黨建引領自治共治,把各類問題解決在前端、解決在萌芽,切實提高百姓滿意度,讓城市更安全、更乾淨、更有序。

逐步提升的城市“品質”

從“中心城區拓展區”,到建設“生態宜居的現代化主城區”,對閔行而言,這並不只是稱謂的變化,而是城市功能向更高水準提升的轉變。

主城區到底怎麼建?既需要消弭城鄉之間有形和無形的鴻溝,更需要在細節處彰顯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品質”。

交通出行,是閔行最受關注的話題。除了本月將通車的虹梅南路高架,閔行正在建設的快速道還有嘉閔高架南延伸段、北青高架,屆時從市區去浦東國際機場、浙江嘉興、江蘇常州將更加快捷。到今年底,閔行區還將力爭打通58條斷頭路,大大緩解百姓的“出行難”問題。

閔行的綠意越來越濃。東有浦江郊野公園和大居配套綠化,西有馬橋森林體育公園,南有紫竹園綠地、濱江綠地、劍川商務區綠地,北有蘇州河涵養林和虹橋四大公園綠地,中間是外環綠帶;在“東西南北中”五個大型生態片區之間,還會用不同形態的綠道銜接起來。

曾經的“去市中心購物”,現在變成了“去閔行消費”。去年,帶來全新體驗的七寶萬科廣場一開張,就出現了持續不斷的大客流。最近,超大體量的立體化城市空間“萬象城”又在吳中路開業。這幾年,除了虹橋地區的崛起,仲盛廣場、龍之夢、寶龍城、虹橋天地等一個個大型商業綜合體在閔行遍地開花。

作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閔行在全市率先開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讓廣大農民帶著資產進城;作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閔行區正在構建“五位元一體”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向著“生態宜居的現代化主城區”目標邁進的閔行,都市繁華愈加璀璨,村宅鄉愁靜謐悠遠……

(題圖說明:吳涇發電廠。)

題圖來源:邵競 設計 內文圖片:閔行區 欄目主編:黃勇娣 圖片編輯:邵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