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的父親:背影(作者:朱坤)

這是個沉重的話題。我也是寫關於父親的,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重名。

那篇文章給了我很深的感觸,也給了一些情感上的啟發,父愛如山,厚重博大,我在無盡的背影裡流淚,也在無盡的思念中感傷。母親去世一年來,我數次在自家的陽臺上目送父親遠去的背影,瘦弱,孤單,和以前的感覺大不一樣。

父親是個忠厚樸實而又個性頑強的人。九六年由於所在單位改制下崗在家,在沒有經濟收入的情況下,他學會了銀杏嫁接技術,

早出晚歸,和朋友一道去鐵富、港上、戴圩等幾個鎮給人家嫁接苗木賺錢。他的技術精湛,成活率高,再加上我們家本身就有幾畝的銀杏樹作樣板,所以找他的人很多,生意也不錯,就是很辛苦。有一天晚上,下著暴雨,父親還沒有回來,母親叫我騎車戴上雨具往前迎迎,在莊外的小橋上,我看到了父親正冒雨奮力騎車往家趕,渾身濕漉漉的,車把上的挎包也被雨水澆透,
直往下滴水。他沒有聽見我的叫喊聲,居然從我身邊騎了過去。我就在後面追,遠遠看著雨中父親的背影,是那麼微小和瘦弱,還有一絲堅強在裡面。

我和老婆是九七年農曆十一月初八結的婚。因為婚前好多事情要商定,我和父親就決定去陳樓大伯家議事(因為陳宜平(我老婆名)當時在陳樓教書,圖個方便)。父親那天很高興,喝了不少酒。到了傍晚要回邳城老家的時候,天色變得陰沉,

好像要下雨的樣子。因為父親是騎自行車來的,他還得騎車回去,我不放心,讓他和我一起坐中巴客車回家。他執意不允,還是騎著車子先走了。天色漸漸黑了下來,行人也越來越少,雨也下了起來,瀝瀝淅淅,越來越大。我坐中巴車經過邳城大堰的時候,猛然間透過車窗看到了父親熟悉的背影,他在風雨中艱難的騎行,佝僂著腰,稀疏的頭髮被雨水打的一綹一綹的,
顯得滑稽可笑。前後都已經沒有行人了,到處黑漆漆的,偶爾的光亮也只是來自匆匆相過的汽車燈。我看到這一幕,鼻子一酸,眼睛隨即濕潤了。我猛喊了他幾聲,想叫他到車上來,但風雨聲太大,他根本聽不見。最終我們父子倆一前一後趕進了家門,我渾身乾淨淨的,而父親全身濕透,胯下的自行車,也在剛才的急行中紮破了一個輪胎。

母親去世前的幾年裡,一直隨父親和我住在一起。

平時接送孩子、做做飯什麼的,一刻也閒不住。到了週末或寒暑假,他們都要回老家看看,來去都在一起。有句俗語叫“少年夫妻老來伴”,母親就是父親的伴,他們相互照顧著,讓兒女也放心。有幾次我在樓上看著父母親一起回家時的背影,就感到很幸福和滿足。後來母親的離世,對父親打擊很大,本身性格內向的他更加默默無言,平時也不願出門,老是在家喝悶酒。好在我老婆非常通情達理,對父親也很孝順,很細心的照顧他的生活。再加上兩個孫子和一個孫女鬧騰著,他才逐漸撥開心靈的陰霾,慢慢的開始將陽光放進來,偶爾回家的背影才不讓人感覺太孤單。

朱坤2013年9月11日

對父親也很孝順,很細心的照顧他的生活。再加上兩個孫子和一個孫女鬧騰著,他才逐漸撥開心靈的陰霾,慢慢的開始將陽光放進來,偶爾回家的背影才不讓人感覺太孤單。

朱坤2013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