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約伯斯最經典的演講!沒有之一!小故事大道理,聽後醍醐灌頂!

約伯斯演講 總結自己的一生

這是蘋果公司和Pixar動畫工作室的CEO Steve Jobs於2005年6月12號在斯坦福大學的畢業典禮上面的演講稿。(文章較長,請耐心看完)

我今天很榮幸能和你們一起參加畢業典禮,斯坦福大學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之一。我從來沒有從大學中畢業。說實話,今天也許是在我的生命中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天了。今天我想向你們講述我生活中的三個故事。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只是三個故事而已。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因”和“果”。

我在Reed大學讀了六個月之後就退學了,但是在十八個月以後——我真正的作出退學決定之前,我還經常去學校。我為什麼要退學呢?

故事從我出生的時候講起。我的親生母親是一個年輕的,沒有結婚的大學畢業生。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 她十分想讓我被大學畢業生收養。所以在我出生的時候,她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工作,能使得我被一個律師和他的妻子所收養。但是她沒有料到,當我出生之後,律師夫婦突然決定他們想要一個女孩。

所以我的生養父母(他們還在我親生父母的觀察名單上)突然在半夜接到了一個電話:“我們現在這兒有一個不小心生出來的男嬰,你們想要他嗎?”他們回答道:“當然!”但是我親生母親隨後發現,我的養母從來沒有上過大學,我的父親甚至從沒有讀過高中。她拒絕簽這個收養合同。但是在幾個月以後,我的父母答應她一定要讓我上大學,那個時候她才同意。

在十七歲那年,我真的上了大學。但是我很天真的選擇了一個幾乎和你們斯坦福大學一樣貴的學校, 我父母還處於藍領階層,他們幾乎把所有積蓄都花在了我的學費上面。在六個月後, 我已經看不到其中的價值所在。我不知道我想要在生命中做什麼,我也不知道大學能幫助我找到怎樣的答案。 但是在這裡,我幾乎花光了我父母這一輩子的所有積蓄。

所以我決定要退學,我覺得這是個正確的決定。不能否認,我當時確實非常的害怕, 但是現在回頭看看,那的確是我這一生中最明智的一個決定。在我做出退學決定的那一刻, 我終於可以不必去讀那些令我提不起絲毫興趣的課程了。然後我還可以去修那些看起來有點意思的課程。

但是這並不是那麼羅曼蒂克。我失去了我的宿舍,所以我只能在朋友房間的地板上面睡覺,我去撿5美分的可樂瓶子,

僅僅為了填飽肚子, 在星期天的晚上,我需要走七英里的路程,穿過這個城市到Hare Krishna寺廟(注:位於紐約Brooklyn下城),只是為了能吃上飯——這個星期唯一一頓好一點的飯。但是我喜歡這樣。我跟著我的直覺和好奇心走, 遇到的很多東西,此後被證明是無價之寶。讓我給你們舉一個例子吧:

大學在那時提供也許是全美最好的美術字課程。在這個大學裡面的每個海報, 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面全都是漂亮的美術字。因為我退學了, 沒有受到正規的訓練, 所以我決定去參加這個課程,去學學怎樣寫出漂亮的美術字。我學到了san serif 和serif字體, 我學會了怎麼樣在不同的字母組合之中改變空格的長度, 還有怎麼樣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樣。那是一種科學永遠不能捕捉到的、美麗的、真實的藝術精妙, 我發現那實在是太美妙了。

當時看起來這些東西在我的生命中,好像都沒有什麼實際應用的可能。但是十年之後,當我們在設計第一台

Macintosh電腦的時候,就不是那樣了。我把當時我學的那些傢伙全都設計進了Mac。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體的電腦。如果我當時沒有退學, 就不會有機會去參加這個我感興趣的美術字課程, Mac就不會有這麼多豐富的字體,以及賞心悅目的字體間距。因為微軟就是蘋果的山寨版,可以說世上所有PC都不會有現在這麼美妙的字型了。當然我當時不可能預知這事事之間的“因”“果”,但是當我十年後回顧這一切的時候,真的豁然開朗了。

再次說明的是,沒人可以未卜先知,事事的因果往往只在回首時顯現,你得相信,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人總要有些信仰才行,直覺也好,命運也罷,因果輪回,不管什麼。去相信因果的聯繫,會給你信心去跟從自己的意願,哪怕離經叛道,也絕不止步。只有這樣,才能有所成。

我的第二個故事是關於愛和得失的。

我非常幸運, 因為我在很早的時候就找到了我鍾愛的東西。Woz和我在二十歲的時候就在父母的車庫裡面開創了蘋果公司。我們工作得很努力, 十年之後, 這個公司從那兩個車庫中的窮光蛋發展到了超過四千名的雇員、價值超過二十億的大公司。在公司成立的第九年,我們剛剛發佈了最好的產品,那就是Macintosh。我也快要到三十歲了。在那一年, 我被炒了魷魚。你怎麼可能被你自己創立的公司炒了魷魚呢? 嗯,在蘋果快速成長的時候,我們雇用了一個很有天分的傢伙和我一起管理這個公司, 在最初的幾年,公司運轉的很好。但是後來我們對未來的看法發生了分歧, 最終我們吵了起來。當爭吵不可開交的時候, 董事會站在了他的那一邊。所以在三十歲的時候, 我被當眾掃地出門。在而立之年,我一生的追求突然不見了, 這真是沉重的打擊。

在最初的幾個月裡,我不知所措。我把從前的創業激情給丟了, 我覺得自己讓與我一同創業的人都很沮喪。我和David Pack和Bob Boyce見面,並試圖向他們道歉。我把事情弄得糟糕透頂了。但是我漸漸發現了曙光, 我仍然喜愛我從事的這些東西。蘋果公司發生的這些事情絲毫的沒有改變這些, 一點也沒有。我被驅逐了,但是我仍然鍾愛它。所以我決定從頭再來。

我當時沒有覺察, 但是事後證明, 從蘋果公司被炒是我這輩子發生的最棒的事情。因為,作為一個成功者的極樂感覺被作為一個創業者的輕鬆感覺所重新代替: 對任何事情都不那麼特別看重。這讓我覺得如此自由, 進入了我生命中最有創造力的一個階段。

在接下來的五年裡, 我創立了一個名叫NeXT的公司, 還有一個叫Pixar的公司, 然後和一個後來成為我妻子的優雅女人相識。Pixar 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個用電腦製作的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Pixar現在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電腦製作工作室。峰迴路轉,Apple收購了NeXT, 然後我又回到了Apple公司。我們在NeXT發展的技術在Apple的復興之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我還和Laurence 一起建立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我可以非常肯定,如果我不被Apple開除的話, 這其中一件事情也不會發生的。良藥苦口利於病,但是我想病人需要這個藥。有些時候, 生活會拿起一塊磚頭向你的腦袋上猛拍一下。不要失去信心。我堅信,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對自己事業的熱愛。你必須去尋找自己所愛。對於工作是如此, 對於你的愛人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將是此生命的主題之一。要獲得真正的滿足感,就要對它的價值深信不疑,也只有熱愛,才可能開創偉大的事業。如果你現在還沒有找到, 那麼繼續找、不要停下來、全心全意的去找, 當你找到的時候你就會知道的。就像你找到註定的伴侶, 歲月的流逝只會令你們的感情愈發深刻。所以千萬不要氣餒,不要放棄。

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的。

當我十七歲的時候, 我讀到了一句話:“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最後一天去生活的話,那麼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是正確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時開始,過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你會不會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當答案連續很多次被給予“不是”的時候, 我知道自己需要改變某些事情了。

“記住你即將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幫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選擇。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情, 包括所有的榮譽、所有的驕傲、所有對難堪和失敗的恐懼,這些在死亡面前都那麼微不足道。只需考慮那些真正重要的東西。你有時候會思考你將會失去某些東西,“記住你即將死去”可以有效杜絕我們的僥倖心理。既然將一無所有, 還有什麼理由違背自己的意願。

大概一年以前, 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晨七點半做了一個檢查, 檢查清楚的顯示在我的胰腺有一個腫瘤。我當時都不知道胰腺是什麼東西。醫生告訴我那很可能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癌症, 我還有三到六個月的時間活在這個世界上。我的醫生叫我回家, 然後整理好我的一切, 那就是醫生準備死亡的程式。那意味著你將要把未來十年對你小孩說的話在幾個月裡面說完.;那意味著把每件事情都搞定, 讓你的家人會盡可能輕鬆的生活;那意味著你要說“再見了”。

那張診斷書揮之不去。後來有一天早上我作了一個活切片檢查,醫生將一個內窺鏡從我的喉嚨伸進去,通過我的胃, 然後進入我的腸子, 用一根針在我的胰腺上的腫瘤上取了幾個細胞。我當時很鎮靜,因為我被注射了鎮定劑。

但是我的妻子在那裡, 後來告訴我,當醫生在顯微鏡地下觀察這些細胞的時候他們不住叫喊, 因為這些細胞最後竟然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可以用手術治癒的胰腺癌症。我做了這個手術, 現在我痊癒了。

那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 我還希望這也是以後的幾十年最接近的一次。從死亡線上又活了過來, 死亡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有用但是純粹是知識上的概念的時候,我可以更肯定一點地對你們說:

沒有人願意死, 即使人們想上天堂, 人們也不會為了去那裡而死。但是死亡是我們每個人共同的終點。從來沒有人能夠逃脫它。也應該如此。 因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個發明。它是生命更迭的媒介,推動世界的“新陳代謝”。現在的你們代表“新”的, 但是從現在開始不久以後, 你們將會逐漸的變成“陳”的然後被“代謝”。我很抱歉說得這麼誇張, 但是這都是事實。

你們的時間很有限, 所以不要將他們浪費在重複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條束縛,那就是走別人的老路。不要被其他人喧囂的觀點掩蓋你真正的內心的聲音。還有最重要的是, 你要有勇氣去聽從你直覺和心靈的指示——它們從來都知道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所有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當我年輕的時候, 有一本很棒的叫做《全球目錄》的雜誌,它是我們那一代人的聖經之一。它是一個叫Stewart Brand的傢伙在離這裡不遠的Menlo Park書寫的, 他把自己的文藝氣息融入其中。那是六十年代後期, 在個人電腦出現之前, 所以這本書全部是用打字機,、剪刀還有偏光鏡製造的。有點像用軟皮包裝的google, 在google出現三十五年之前:充滿理想主義的, 該書簡潔實用,見解獨到。

Stewart和他的夥伴出版了幾期的“整個地球的目錄”,當它完成了自己使命的時候, 他們做出了最後一期的目錄。那是在七十年代的中期, 你們的時代。在最後一期的封底上是清晨鄉村公路的照片,就是那種假如你搭車旅行玩冒險,也會遇到的那種村路,在照片之下有這樣一段話:“求知若渴,虛心若愚。”這是他們停止了發刊的告別語。“求知若渴,虛心若愚。”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那樣,現在, 在你們即將畢業,開始新的旅程的時候, 我也希望你們能這樣:

求知若渴,虛心若愚。

非常感謝你們。

在這個大學裡面的每個海報, 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面全都是漂亮的美術字。因為我退學了, 沒有受到正規的訓練, 所以我決定去參加這個課程,去學學怎樣寫出漂亮的美術字。我學到了san serif 和serif字體, 我學會了怎麼樣在不同的字母組合之中改變空格的長度, 還有怎麼樣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樣。那是一種科學永遠不能捕捉到的、美麗的、真實的藝術精妙, 我發現那實在是太美妙了。

當時看起來這些東西在我的生命中,好像都沒有什麼實際應用的可能。但是十年之後,當我們在設計第一台

Macintosh電腦的時候,就不是那樣了。我把當時我學的那些傢伙全都設計進了Mac。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體的電腦。如果我當時沒有退學, 就不會有機會去參加這個我感興趣的美術字課程, Mac就不會有這麼多豐富的字體,以及賞心悅目的字體間距。因為微軟就是蘋果的山寨版,可以說世上所有PC都不會有現在這麼美妙的字型了。當然我當時不可能預知這事事之間的“因”“果”,但是當我十年後回顧這一切的時候,真的豁然開朗了。

再次說明的是,沒人可以未卜先知,事事的因果往往只在回首時顯現,你得相信,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人總要有些信仰才行,直覺也好,命運也罷,因果輪回,不管什麼。去相信因果的聯繫,會給你信心去跟從自己的意願,哪怕離經叛道,也絕不止步。只有這樣,才能有所成。

我的第二個故事是關於愛和得失的。

我非常幸運, 因為我在很早的時候就找到了我鍾愛的東西。Woz和我在二十歲的時候就在父母的車庫裡面開創了蘋果公司。我們工作得很努力, 十年之後, 這個公司從那兩個車庫中的窮光蛋發展到了超過四千名的雇員、價值超過二十億的大公司。在公司成立的第九年,我們剛剛發佈了最好的產品,那就是Macintosh。我也快要到三十歲了。在那一年, 我被炒了魷魚。你怎麼可能被你自己創立的公司炒了魷魚呢? 嗯,在蘋果快速成長的時候,我們雇用了一個很有天分的傢伙和我一起管理這個公司, 在最初的幾年,公司運轉的很好。但是後來我們對未來的看法發生了分歧, 最終我們吵了起來。當爭吵不可開交的時候, 董事會站在了他的那一邊。所以在三十歲的時候, 我被當眾掃地出門。在而立之年,我一生的追求突然不見了, 這真是沉重的打擊。

在最初的幾個月裡,我不知所措。我把從前的創業激情給丟了, 我覺得自己讓與我一同創業的人都很沮喪。我和David Pack和Bob Boyce見面,並試圖向他們道歉。我把事情弄得糟糕透頂了。但是我漸漸發現了曙光, 我仍然喜愛我從事的這些東西。蘋果公司發生的這些事情絲毫的沒有改變這些, 一點也沒有。我被驅逐了,但是我仍然鍾愛它。所以我決定從頭再來。

我當時沒有覺察, 但是事後證明, 從蘋果公司被炒是我這輩子發生的最棒的事情。因為,作為一個成功者的極樂感覺被作為一個創業者的輕鬆感覺所重新代替: 對任何事情都不那麼特別看重。這讓我覺得如此自由, 進入了我生命中最有創造力的一個階段。

在接下來的五年裡, 我創立了一個名叫NeXT的公司, 還有一個叫Pixar的公司, 然後和一個後來成為我妻子的優雅女人相識。Pixar 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個用電腦製作的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Pixar現在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電腦製作工作室。峰迴路轉,Apple收購了NeXT, 然後我又回到了Apple公司。我們在NeXT發展的技術在Apple的復興之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我還和Laurence 一起建立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我可以非常肯定,如果我不被Apple開除的話, 這其中一件事情也不會發生的。良藥苦口利於病,但是我想病人需要這個藥。有些時候, 生活會拿起一塊磚頭向你的腦袋上猛拍一下。不要失去信心。我堅信,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對自己事業的熱愛。你必須去尋找自己所愛。對於工作是如此, 對於你的愛人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將是此生命的主題之一。要獲得真正的滿足感,就要對它的價值深信不疑,也只有熱愛,才可能開創偉大的事業。如果你現在還沒有找到, 那麼繼續找、不要停下來、全心全意的去找, 當你找到的時候你就會知道的。就像你找到註定的伴侶, 歲月的流逝只會令你們的感情愈發深刻。所以千萬不要氣餒,不要放棄。

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的。

當我十七歲的時候, 我讀到了一句話:“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最後一天去生活的話,那麼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是正確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時開始,過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你會不會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當答案連續很多次被給予“不是”的時候, 我知道自己需要改變某些事情了。

“記住你即將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幫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選擇。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情, 包括所有的榮譽、所有的驕傲、所有對難堪和失敗的恐懼,這些在死亡面前都那麼微不足道。只需考慮那些真正重要的東西。你有時候會思考你將會失去某些東西,“記住你即將死去”可以有效杜絕我們的僥倖心理。既然將一無所有, 還有什麼理由違背自己的意願。

大概一年以前, 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晨七點半做了一個檢查, 檢查清楚的顯示在我的胰腺有一個腫瘤。我當時都不知道胰腺是什麼東西。醫生告訴我那很可能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癌症, 我還有三到六個月的時間活在這個世界上。我的醫生叫我回家, 然後整理好我的一切, 那就是醫生準備死亡的程式。那意味著你將要把未來十年對你小孩說的話在幾個月裡面說完.;那意味著把每件事情都搞定, 讓你的家人會盡可能輕鬆的生活;那意味著你要說“再見了”。

那張診斷書揮之不去。後來有一天早上我作了一個活切片檢查,醫生將一個內窺鏡從我的喉嚨伸進去,通過我的胃, 然後進入我的腸子, 用一根針在我的胰腺上的腫瘤上取了幾個細胞。我當時很鎮靜,因為我被注射了鎮定劑。

但是我的妻子在那裡, 後來告訴我,當醫生在顯微鏡地下觀察這些細胞的時候他們不住叫喊, 因為這些細胞最後竟然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可以用手術治癒的胰腺癌症。我做了這個手術, 現在我痊癒了。

那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 我還希望這也是以後的幾十年最接近的一次。從死亡線上又活了過來, 死亡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有用但是純粹是知識上的概念的時候,我可以更肯定一點地對你們說:

沒有人願意死, 即使人們想上天堂, 人們也不會為了去那裡而死。但是死亡是我們每個人共同的終點。從來沒有人能夠逃脫它。也應該如此。 因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個發明。它是生命更迭的媒介,推動世界的“新陳代謝”。現在的你們代表“新”的, 但是從現在開始不久以後, 你們將會逐漸的變成“陳”的然後被“代謝”。我很抱歉說得這麼誇張, 但是這都是事實。

你們的時間很有限, 所以不要將他們浪費在重複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條束縛,那就是走別人的老路。不要被其他人喧囂的觀點掩蓋你真正的內心的聲音。還有最重要的是, 你要有勇氣去聽從你直覺和心靈的指示——它們從來都知道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所有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當我年輕的時候, 有一本很棒的叫做《全球目錄》的雜誌,它是我們那一代人的聖經之一。它是一個叫Stewart Brand的傢伙在離這裡不遠的Menlo Park書寫的, 他把自己的文藝氣息融入其中。那是六十年代後期, 在個人電腦出現之前, 所以這本書全部是用打字機,、剪刀還有偏光鏡製造的。有點像用軟皮包裝的google, 在google出現三十五年之前:充滿理想主義的, 該書簡潔實用,見解獨到。

Stewart和他的夥伴出版了幾期的“整個地球的目錄”,當它完成了自己使命的時候, 他們做出了最後一期的目錄。那是在七十年代的中期, 你們的時代。在最後一期的封底上是清晨鄉村公路的照片,就是那種假如你搭車旅行玩冒險,也會遇到的那種村路,在照片之下有這樣一段話:“求知若渴,虛心若愚。”這是他們停止了發刊的告別語。“求知若渴,虛心若愚。”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那樣,現在, 在你們即將畢業,開始新的旅程的時候, 我也希望你們能這樣:

求知若渴,虛心若愚。

非常感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