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秋天滋陰潤肺,濟南人看看如何做好養生“加減法”

秋高氣爽時,更需小心“秋燥”傷人。“肺乃嬌髒”,最易感受外界邪氣,同時肺臟喜潤惡燥,最燥邪尤為明顯。因此,秋季養生要滋陰潤肺也就成了“眾人皆知”的秘密。

要做到滋陰潤肺,濟南趙樹堂中醫師推薦養生加減法。

飲食:滋潤做加法,燥熱做減法 

秋季氣候乾燥,此時人體需要更多的水來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而科學的飲水是滋陰潤肺、緩解秋燥最簡單的方法。

可以選擇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喝點蜜水,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

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平時還應定時、主動多喝白開水、淡茶水、粥、豆漿、果汁等,以養陰潤燥,彌補身體損失的津液。喝水時,要少量頻飲,而不要一口氣喝得太多。

酒、飲料不但會帶走體內的水分,

更會生濕生熱,要儘量避免飲用。

平時要多吃些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如蘿蔔、蓮藕、荸薺、梨、百合、杏仁、鴨肉、木耳、芝麻、蜂蜜、銀耳、山藥等。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很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幹喉痛、大便幹結的人食用。

同時要少食或辛辣、刺激、燥烈之品,如大蒜、烈酒、辣椒、薑、蒜、冷食等,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狀。

睡眠:晚上做加法,早上做減法

中醫養生有天人相應一說,最有效的養生方法就是隨四季的變化而調整作息。到了秋季,應該像晨鳴的雞一樣早睡早起。早起可以“使肺氣清”,早睡即可以“收斂肺氣”,又可以“使志安寧”,這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一致的,秋冬季天地萬物開始收斂,

人也要“收斂”,即養陰。因為發散和收斂按照陰陽來分,發散屬陽,收斂屬陰,在春夏提倡晚臥早起,有助於陽“長”,秋冬早臥早起,有助於斂“陰”。

運動:輕鬆平緩運動做加法,劇烈刺激運動做減法

在保證充足的睡眠後,增強身體素質也是滋陰潤肺、預防秋燥的好方法。

可以經常做一些輕鬆平緩、活動量小的運動。這樣既不會因出汗多損耗元氣,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體素質。鍛煉還能增強體質,增進機體的耐寒抗病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增加大腦皮層的靈活性,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旺盛的精力。鍛煉後胃液分泌加多,腸胃蠕動增快,可以提高消化和吸收功能,像慢跑、做操、打太極拳、散步、登山、打乒乓球、羽毛球等都是適合秋季的運動,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

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要把保養體內的陽氣作為首要任務。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

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

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要把保養體內的陽氣作為首要任務。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