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自駕青海、甘肅、寧夏,青海長雲接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野鵝自駕”為自駕愛好者提供海量真實自駕路線,旨在解決用戶去哪遊的問題,更多請關注我們。需要做志願者、寫手、或組織活動,請聯繫lulong77。

青海、甘肅、寧夏,從未想過會串聯著一起走,

更沒打算列入短期內的旅行規劃中,因為它一直讓我感覺那是遙遠的地方,但今年的一個偶然機會卻促成了我的想法。因為我們都希望在自己老到走不動的那一刻,告慰自己:我去過這個世上很多有意思的地方,遇見過那裡很多有意思的人,我知道地球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我曾經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也見證了這個世界的存在,哪怕只是無足輕重的一天,所以,
我們總會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從原點出發,去到那些我們迷惘的地方,與心中那個最美好的自己相遇。但走走也好,不去不會知道,青海湖的日出是這樣瑰麗醉人;不去不會知道,西北大漠是這樣廣袤蒼涼;不去不會知道,莫高窟的藝術是這樣令人歎為觀止... ...

塔爾寺

七月的塔爾寺,

多了遊人的躁動,

少了隔離擁擠的人群,

課堂的一角在告訴你:

這裡本該是清靜的。當年的閒適。

塔爾寺的建築

塔爾寺的建築群非常漂亮。這幾年我們去過好多寺廟,我覺得這個最別致,濃濃的邊疆風格,看慣了圓潤的寺廟,

這種方形寺廟又多了一絲理性,很是熱愛啊。

倒淌河

進入湟倒公路(湟源—倒淌河),遇上第一片高原油菜花,一掃坐了幾個小時的困意。這是湟源的日月山,當年唐朝和吐蕃的分界線,歷史上的唐蕃古道。

高原油菜花

“天下河水皆向東,唯有此溪向西流”說的就是倒淌河

車過倒淌河便進入湖區,這個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湖泊就將展現眼前。

徒步

騎行

今天需趕到黑馬河鄉歇宿,但偏逢二郎劍路段擁堵,這裡距離落腳點還有大約70公里。路堵,心不應堵,坐在車上看各式行者,難道不也是一道風景線?自駕、騎行、徒步,都是“同道”中人。

奔赴千里,

只為夜宿青海湖畔,

為了迎接新升的驕陽。追逐天穹下的一片金黃。

王朔在《一半是海水,一般是火焰》裡面描述過日出,比那個還精彩。

看完日落後我們到了吃飯的地方,我們大家點了當地的土火鍋,還有一些其它的美食。

青海的鹽礦資源非常豐富,茶卡鹽湖只是其中之一。近來網上不少見關於茶卡的圖文,頗為唯美。既然來到了青海湖邊,我還會放過80公里路程的茶卡鹽湖麼?

看著藍天白雲,心仿佛變得十分平靜。

心靈都好像是參加過洗禮一般!

我們到達了敦煌,前兩天的藍天青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飛沙走石的戈壁,連綿戈壁,空無一人。沙石漫天,春風不度。這裡有種令人絕望的荒涼。日曬風沙十幾分鐘就把我的腳吹黑了好幾度,只想快點逃回莫高窟,堪稱藝術的殿堂,是神來之筆,記錄著佛教的興盛與繁華。

車裡。但是玉門關、雅丹地貌,一生總要親歷一次。

講解員介紹說,窟內是不允許拍照的,這是為了保護窟內的佛像及壁畫,據講解員說,窟內設置了二氧化碳探測儀,一旦超標就會響起警報,這個洞窟也會被封閉掉。

站在洞窟內,仿佛穿越千年,抵達佛的國度,

除了驚歎,還是驚歎!

九層樓是莫高窟的標緻性建築,內裡供奉著彌勒佛的坐像,寶相莊嚴,神態自“就在天的那邊很遠很遠。

有美麗的月牙泉,

她是天的鏡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樂園... ...”

那首田震的《月牙泉》不時在腦裡迴響。

月彎清泉,漣漪縈回,碧如翡翠。在沙地上的月牙泉不虧是沙漠第一泉,在四面黃沙的包圍中,泉水仍是清澈明麗,千年不涸。很可惜的是聽說月牙泉的水位已經降低了很多。

多美麗的畫面,但當我站在鳴沙山的滑道上,我卻暮然感到其實該叫遊客的樂園。人類的活動和氣候的變化,使這一彎綠水正漸漸萎縮。泉邊的水草、蘆葦似乎也提示著歷史上這裡亦曾草木繁茂,河水充盈。若干年後,這只沙漠的眼是依舊閃亮?還是只能從歌詞中找尋碎片回憶?

“... ...每當太陽落向西邊的山,

天邊映出月牙泉,

每當駝鈴聲聲掠過耳邊,

仿佛又回到月牙泉

我的心裡藏著憂鬱無限

月牙泉是否依然

如今每個地方都在改變

她是否也換了容顏... ...”

沙漠的行者,

每天迎來送往,周而復始。

看了月牙泉之後晚上,直接去了沙洲夜市。這邊夜市裡不是只有美食,還有不少敦煌特色紀念品,而且這裡超級熱鬧火爆。沙山的明信片或者扇子之類的。至於所謂翡翠,玉墜基本和小義烏沒兩樣。

新鮮水果

夜光杯

乾果

歲月長河

湮沒了胡笳聲響,羌笛餘音,

剩玉門關,第一次認識這個名字是從那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中來的——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玉門關坐落在莫高窟西北面約90公里處,當車子駛離215國道後便進入廣袤而蒼涼的無人區,行走在沒有導航、沒有手機信號、沒有人煙的戈壁上,觸目所及的就只有適應這裡生長的植物——駱駝刺。

《中國國家地理》曾有一期以《大西北遍佈魔鬼城》的主題報導,當時便引起我的興趣與好奇,那是怎樣的一個地貌群落?這次來到敦煌,魔鬼城便成了我的指定景點。

繼續行駛80公里,雅丹地貌漸次出現,當發現有停車場的時候我知道魔鬼城到了。

進景區需乘搭環保車,按指定路線只有3個規定的下車點,每個點也只能逗留10-30分鐘。諾大的魔鬼城,停留也不過是一個多小時,最最滿懷期待的,反而逗留時間是最短的。風塵僕僕地來,卻不能好好欣賞大自然的傑作,感受這方大地的神秘、曠遠和震撼。回想起來,雅丹是怎樣的特徵卻說不出三兩個所以然。

地質的演變變出了龐大的魔鬼城,一座一座奇特怪異的風物,見證了滄海桑田,歲月輪回。放眼望去,一種與世隔絕感徒然而生,魔鬼城就是這般的突兀聳立在荒漠之中,不惹塵俗,不染繁華。

太陽在車後西沉,當車鏡倒照出日落余暉時,我驚覺原來西北的荒漠也有溫柔。連夜地往回趕。當重新踏上國道的一刹,感覺好像從遠古走向了現代,從一個世界回到另一個世界。

途經瓜州,路邊連排的蜜瓜攤檔,既有原個新鮮的,也有晾曬加工的。溫差大,光照足,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這裡的蜜瓜糖分特別豐富。

嘉峪關

嘉峪關,赫赫有名的長城關隘。在古時,是抵禦外敵的軍事邊防,絲路貿易的交通要塞。在今天,原本的功能早已淡去,更多的是承載後人登城遠眺,憑欄追古,以及繼續展現他矗立大西北六百年後仍威風尚存的雄姿。

懸璧長城,感覺與八達嶺長城不能媲美,土黃土黃的,依附在沒有植被的山脊上,像一條“長龍”找到了它的保護色,渾然一體。

長城以外是什麼樣的一番景致?

就留個猜想吧... ...

第一墩,受經年累月的沖刷、侵蝕所遺存下來的一個長城的墩台,是明長城的最西端。

到達張掖後,看到了拍攝三槍拍案驚奇的場地,這裡的七彩丹霞地貌才是真的壯觀。太陽照射下顏色更加豔麗,以淡黃色和深紅色為主要顏色,慢慢漸變。兩種顏色呈現出了大面積的條紋,因為面積很以有一種極致的刺眼。當你親眼看到這一切時,一定會感歎大自然有多奇妙。

落日!!!

接下來呢將要到達我們要去的最後一站,在出發前,惡補了一下地理知識,每年2月至7月,油菜花都會在全國大地由南到北,由東往西次遞盛放,而最終止步于高原地帶。

門源,作為花季的最後一站,走227國道可謂是行走在花海大道。

這裡的油菜花有別於江南一帶的溫婉,

這裡爛漫、寬廣、大氣天成。

也許只有此時此地此境,

才能心無掛礙,

真應了禪門的那一句:

“寵辱皆忘,看庭前花開花謝;

鴛拉洞村前的一大片油菜花在斜陽的映照下,隨風搖曳。

晚霞、遠山、黃花、村莊,勾勒出一幅自然的山鄉圖。

美,其實可以很簡單。

都是“同道”中人。

奔赴千里,

只為夜宿青海湖畔,

為了迎接新升的驕陽。追逐天穹下的一片金黃。

王朔在《一半是海水,一般是火焰》裡面描述過日出,比那個還精彩。

看完日落後我們到了吃飯的地方,我們大家點了當地的土火鍋,還有一些其它的美食。

青海的鹽礦資源非常豐富,茶卡鹽湖只是其中之一。近來網上不少見關於茶卡的圖文,頗為唯美。既然來到了青海湖邊,我還會放過80公里路程的茶卡鹽湖麼?

看著藍天白雲,心仿佛變得十分平靜。

心靈都好像是參加過洗禮一般!

我們到達了敦煌,前兩天的藍天青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飛沙走石的戈壁,連綿戈壁,空無一人。沙石漫天,春風不度。這裡有種令人絕望的荒涼。日曬風沙十幾分鐘就把我的腳吹黑了好幾度,只想快點逃回莫高窟,堪稱藝術的殿堂,是神來之筆,記錄著佛教的興盛與繁華。

車裡。但是玉門關、雅丹地貌,一生總要親歷一次。

講解員介紹說,窟內是不允許拍照的,這是為了保護窟內的佛像及壁畫,據講解員說,窟內設置了二氧化碳探測儀,一旦超標就會響起警報,這個洞窟也會被封閉掉。

站在洞窟內,仿佛穿越千年,抵達佛的國度,

除了驚歎,還是驚歎!

九層樓是莫高窟的標緻性建築,內裡供奉著彌勒佛的坐像,寶相莊嚴,神態自“就在天的那邊很遠很遠。

有美麗的月牙泉,

她是天的鏡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樂園... ...”

那首田震的《月牙泉》不時在腦裡迴響。

月彎清泉,漣漪縈回,碧如翡翠。在沙地上的月牙泉不虧是沙漠第一泉,在四面黃沙的包圍中,泉水仍是清澈明麗,千年不涸。很可惜的是聽說月牙泉的水位已經降低了很多。

多美麗的畫面,但當我站在鳴沙山的滑道上,我卻暮然感到其實該叫遊客的樂園。人類的活動和氣候的變化,使這一彎綠水正漸漸萎縮。泉邊的水草、蘆葦似乎也提示著歷史上這裡亦曾草木繁茂,河水充盈。若干年後,這只沙漠的眼是依舊閃亮?還是只能從歌詞中找尋碎片回憶?

“... ...每當太陽落向西邊的山,

天邊映出月牙泉,

每當駝鈴聲聲掠過耳邊,

仿佛又回到月牙泉

我的心裡藏著憂鬱無限

月牙泉是否依然

如今每個地方都在改變

她是否也換了容顏... ...”

沙漠的行者,

每天迎來送往,周而復始。

看了月牙泉之後晚上,直接去了沙洲夜市。這邊夜市裡不是只有美食,還有不少敦煌特色紀念品,而且這裡超級熱鬧火爆。沙山的明信片或者扇子之類的。至於所謂翡翠,玉墜基本和小義烏沒兩樣。

新鮮水果

夜光杯

乾果

歲月長河

湮沒了胡笳聲響,羌笛餘音,

剩玉門關,第一次認識這個名字是從那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中來的——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玉門關坐落在莫高窟西北面約90公里處,當車子駛離215國道後便進入廣袤而蒼涼的無人區,行走在沒有導航、沒有手機信號、沒有人煙的戈壁上,觸目所及的就只有適應這裡生長的植物——駱駝刺。

《中國國家地理》曾有一期以《大西北遍佈魔鬼城》的主題報導,當時便引起我的興趣與好奇,那是怎樣的一個地貌群落?這次來到敦煌,魔鬼城便成了我的指定景點。

繼續行駛80公里,雅丹地貌漸次出現,當發現有停車場的時候我知道魔鬼城到了。

進景區需乘搭環保車,按指定路線只有3個規定的下車點,每個點也只能逗留10-30分鐘。諾大的魔鬼城,停留也不過是一個多小時,最最滿懷期待的,反而逗留時間是最短的。風塵僕僕地來,卻不能好好欣賞大自然的傑作,感受這方大地的神秘、曠遠和震撼。回想起來,雅丹是怎樣的特徵卻說不出三兩個所以然。

地質的演變變出了龐大的魔鬼城,一座一座奇特怪異的風物,見證了滄海桑田,歲月輪回。放眼望去,一種與世隔絕感徒然而生,魔鬼城就是這般的突兀聳立在荒漠之中,不惹塵俗,不染繁華。

太陽在車後西沉,當車鏡倒照出日落余暉時,我驚覺原來西北的荒漠也有溫柔。連夜地往回趕。當重新踏上國道的一刹,感覺好像從遠古走向了現代,從一個世界回到另一個世界。

途經瓜州,路邊連排的蜜瓜攤檔,既有原個新鮮的,也有晾曬加工的。溫差大,光照足,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這裡的蜜瓜糖分特別豐富。

嘉峪關

嘉峪關,赫赫有名的長城關隘。在古時,是抵禦外敵的軍事邊防,絲路貿易的交通要塞。在今天,原本的功能早已淡去,更多的是承載後人登城遠眺,憑欄追古,以及繼續展現他矗立大西北六百年後仍威風尚存的雄姿。

懸璧長城,感覺與八達嶺長城不能媲美,土黃土黃的,依附在沒有植被的山脊上,像一條“長龍”找到了它的保護色,渾然一體。

長城以外是什麼樣的一番景致?

就留個猜想吧... ...

第一墩,受經年累月的沖刷、侵蝕所遺存下來的一個長城的墩台,是明長城的最西端。

到達張掖後,看到了拍攝三槍拍案驚奇的場地,這裡的七彩丹霞地貌才是真的壯觀。太陽照射下顏色更加豔麗,以淡黃色和深紅色為主要顏色,慢慢漸變。兩種顏色呈現出了大面積的條紋,因為面積很以有一種極致的刺眼。當你親眼看到這一切時,一定會感歎大自然有多奇妙。

落日!!!

接下來呢將要到達我們要去的最後一站,在出發前,惡補了一下地理知識,每年2月至7月,油菜花都會在全國大地由南到北,由東往西次遞盛放,而最終止步于高原地帶。

門源,作為花季的最後一站,走227國道可謂是行走在花海大道。

這裡的油菜花有別於江南一帶的溫婉,

這裡爛漫、寬廣、大氣天成。

也許只有此時此地此境,

才能心無掛礙,

真應了禪門的那一句:

“寵辱皆忘,看庭前花開花謝;

鴛拉洞村前的一大片油菜花在斜陽的映照下,隨風搖曳。

晚霞、遠山、黃花、村莊,勾勒出一幅自然的山鄉圖。

美,其實可以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