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淨水廠明年將變“生態公園” 長春首座地埋式汙水處理廠2018年投入使用

南溪水文化生態園,計畫明年10月1日開園 東亞經貿新聞記者 張秋磊

多年來,長春市始終將保護水資源、治理黑臭水體任務放在重要的位置,經過一段時期的努力,多個水生態、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將陸續完成,一座嶄新的生態之城也即將呈現在市民的眼中。

近日,記者就跟隨長春市建委,走訪了長春多個“水生態”治理工程。

南溪水文化生態園 計畫明年10月1日開園

在淨水廠的原有廠名旁,一塊標有“長春市南溪水文化生態園項目部”牌匾悄然掛上,

和牌匾同時出現的還有長春市南溪水文化生態園的鳥瞰圖、效果圖等……

記者瞭解到,淨水廠原址將為特色文化生態園,將成為東北最有故事的主題公園。

據施工方介紹,南溪水文化生態園總占地面積29.9萬平米,其中園林景觀面積26.9萬平米,總建築面積4.2萬平米,其中18幢為偽滿時期保護建築將保留,總投資約4.25億元。另外,改造建築15棟,文保修繕11棟,原拆原建10棟,

立體停車庫1棟、地下一層車庫。

按照方案設計,文化生態園內,設置有六大功能板塊區,分別是水文化生態區、歷史文化博覽會、文創產業示範基地、綠色科技試驗場、運動嘉年華、藝術時尚生活秀。並計畫於2018年10月1日開園。

另外,公園的一個特色,即採用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園內的建築屋面將有屋面排水,將雨水經過初步淨化後補充給地下水。同時,在停車場、市民廣場、活動場地等區域將使用透水鋪裝材料,

實現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

伊通河兩岸污水幹管工程 以後污水不會直排伊通河

要想讓伊通河的水變清變淨,汙水處理功不可沒。

東新開河流域防洪、幹管截汙等工程正在建設。串湖流域防洪、河道清淤及底泥改良、截汙等工程正在建設,其中,綠園明溝污水管道工程已於7月末開工。

新凱河流域八一水庫提升改造、河道疏浚、防洪護岸、合頁壩、鋼壩等工程已開工建設……一個個大工程,

圍繞著伊通河綜合治理改造同時進行著。

如今,伊通河沿線的9座汙水處理廠正在按計劃實施,其中西郊汙水處理廠年內主體封閉,北十條汙水處理廠部分土建年內主體完工,樂山汙水處理廠年內啟動建設,其餘6座汙水處理廠可實現年內通水。

據施工方介紹,伊通河兩岸污水幹管工程於2017年4月18日開始施工。線路設置在河堤路東岸,

以綠化用地為主,主線全長3.76公里,並包括5條支線工程。

目前,已經累計完成工程量占合同額約53.1%,剩餘工程量約46.9%。

長春首座地埋式汙水處理廠明年投入使用

長春市伊通河綜合整治工程南湖匯水片區水體治理為綜合水體治理專案。

對南湖公園的三個點源污染進行了改造,荷花池它是一個死水體,它在南湖的一個周邊,下雨的時候有大量的雨水排到荷花池,在這溢流存放導致了黑臭。通過建設調蓄池,將雨水、河流水、溢流水進行調蓄,收集,排放,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將河流水排放出去不進入南湖水體。

除了南湖公園外,長春動植物公園的黑臭水體情況也較為嚴重。動植物公園沒有有效的水體,它是一個死水體,因此在動植物公園建了一個3.5萬噸的汙水處理廠,它的目的就是給動植物公園和永安明溝進行補水,讓水活起來。還有通過一些生態化修復的手段,保證水質。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動植物公園汙水處理廠主體結構長122.7米,寬69.5米,建築面積8528平方米;基坑深度為11.8到16米,日處理能力為3.5萬噸。

據施工方介紹,該汙水處理廠是長春市首座地埋式汙水處理廠,其建成後將埋於地下,地上則將恢復動植物公園原有的美貌。

該工程計畫今年的完成,並計畫2018年5月20日前完成設備調試投入使用。

東亞經貿新聞記者 趙宇

通過建設調蓄池,將雨水、河流水、溢流水進行調蓄,收集,排放,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將河流水排放出去不進入南湖水體。

除了南湖公園外,長春動植物公園的黑臭水體情況也較為嚴重。動植物公園沒有有效的水體,它是一個死水體,因此在動植物公園建了一個3.5萬噸的汙水處理廠,它的目的就是給動植物公園和永安明溝進行補水,讓水活起來。還有通過一些生態化修復的手段,保證水質。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動植物公園汙水處理廠主體結構長122.7米,寬69.5米,建築面積8528平方米;基坑深度為11.8到16米,日處理能力為3.5萬噸。

據施工方介紹,該汙水處理廠是長春市首座地埋式汙水處理廠,其建成後將埋於地下,地上則將恢復動植物公園原有的美貌。

該工程計畫今年的完成,並計畫2018年5月20日前完成設備調試投入使用。

東亞經貿新聞記者 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