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7期“最美巴渝·感動重慶”月度人物發佈

28日上午,2017年第7期“最美巴渝·感動重慶”月度人物發佈會在渝中區山城老年大學舉行,“誠信老師”賀靖霖、“抗癌明星”張紅梅等10組人物獲得第七期“感動重慶月度人物”的稱號。

在發佈會現場,

賀靖霖說,父母從小教育他人窮志不短。母親和岳父治病期間共花費30余萬元,之所以轉捐4萬元愛心款,是因為這些錢是好心人捐給老人治病的,既然現在老人去世不需要了,就要捐出來,留給其他需要幫助的家庭。

最美巴渝感動重慶月度人物頒獎現場。

“抗癌明星”張紅梅沒有來到現場,丈夫龔河萍代她來分享了抗癌故事。原來,昨天她正帶領自己組建的渝中區“風雨姐妹”兩癌組織志願者到社區做志願服務。

龔河萍回憶,在妻子感到最絕望的時候,家人、醫務工作者和社區幹部傾灑了極大的關心和愛心,耐心地開導她、鼓勵她,一直沒有放棄她,使她燃起了希望,最終選擇堅強地與死神展開爭奪戰。

第七期感動重慶月度人物

古道熱腸的熱心老人——王遠新

義務照顧殘疾鄰居的好大姐——郭元菊

勇鬥劫匪的英雄青年——姜博文

寧願賣房還債也要轉捐善款的誠信教師——賀靖霖

愛滋病患者身邊的貼心人——王志勇

為廣電事業發展捨身奉獻的技術專家——胡建農

為民服務沖在工作一線的扶貧先鋒——何國權、李奎、彭中瓊、王英

只手撐起一個家的堅強女孩——王慧

24年不離不棄做丈夫的“手”——陳海燕

社區裡的“抗癌明星”——張紅梅

重慶好人榜第62期

自我市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以來,受到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截至目前,已開展62期評選,共推出1000余名“重慶好人”,有150余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展示了“重慶好人”風采。經廣泛推薦、評選,又有20位好人登上了第62期重慶好人榜。

蔡慶文 男 助人為樂他創業成功後帶動家鄉200人就業,出資10萬為家鄉建設公路,積極帶動村民致富。

鄧光軍 男 助人為樂從1998年起,他無償照顧腿腳不便的鄰居婆婆,還為貧困大學生愛心助學5萬餘元。

王遠新 男 助人為樂他30多年來長期照顧多名社區孤寡老人,定期主動關愛困難家庭,調解群眾矛盾,創辦社區老年協會。

郭元菊 女 助人為樂她5年來堅持照顧身患重病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的鄰居女孩,還自掏腰包為她看病抓藥。

申 忠 男 見義勇為7月12日,回家途中發現鄰居家失火,

他不假思索沖進起火的房間,先後救出3人。

楊洪平 男 見義勇為7月13日晚,一男子在長江江津幾江段落水,正巧路過的他紮進江中救援,最終在熱心群眾的幫助下成功救出溺水者。

姜博文 男 見義勇為 5月12日,一名持槍劫匪沖進雲陽縣一家黃金店實施搶劫,他挺身而出與歹徒搏鬥,並將其成功擒獲。

賀靖霖 男 誠實守信2016年底,他通過網路籌集愛心款89000元給父母治病。父母去世後,他將剩餘4萬元轉捐出去,還賣掉房屋清償治病所欠債務。

吳 新 男 敬業奉獻從教24年以來,他潛心鑽研資訊奧賽,出版過4部教材,發表了十多篇文章,有4個學生獲資訊學奧賽全國賽銀牌。

王志勇 男 敬業奉獻長期堅守在愛滋病防治一線,10餘年來為上千名求詢者排憂解難,用專業知識點亮患者生活的希望。

易宗成 男 敬業奉獻他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合川峽硯傳承人。30餘年來,由他雕刻的《百龍戲龜》《釣魚城》等作品多次榮獲國內外大獎。

胡建農 男 敬業奉獻他是廣電技術專家,研發了重慶市第一代使用者管理系統,升級換代後的管理系統被全國同行競相學習引用。

張照亮 男 敬業奉獻30多年來,他始終堅守在一線崗位,從一名普通維修工成長為行業技術能手。2014年榮獲“全國機械工業勞動模範”稱號。

王 慧 女 孝老愛親 12歲那年父母意外身亡,她擔起家庭重擔,學習做家務、幹農活、利用假期采藥材換錢,還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和年幼的弟弟。

杜定蘭 女 孝老愛親2007年4月29日,一場車禍讓兒子變成植物人。她十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終於讓兒子醒來。

陳海燕 女 孝老愛親23年前,丈夫誤觸高壓線致雙臂高位截肢,她一直不離不棄照顧丈夫,幫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

張紅梅 女 自強不息2002年,她不幸患上乳腺癌,經過治療最終戰勝病魔。康復後,她自立自強,經營一處攤位,還解決了3名失業人員就業問題。

劉 傑 男 自強不息7歲時一場意外失去雙腿,他自立自強,刻苦學習、努力工作,如今成為一名大型連鎖超市的中層幹部。

鄭建偉 男 自強不息他先天性失明,通過三年努力,自學完成雅思的全部課程,最終以6.5分的高分被英國埃塞克斯大學錄取。

何國權

李 奎

彭中瓊

王 英 敬業奉獻多年來,他們紮根農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6月29日,他們像往常一樣乘車前往柿坪村扶貧點開展工作,不幸發生車禍,何國權、李奎、彭中瓊3人因公殉職,王英因公負傷。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羅薛梅 攝影 楊新宇

他將剩餘4萬元轉捐出去,還賣掉房屋清償治病所欠債務。

吳 新 男 敬業奉獻從教24年以來,他潛心鑽研資訊奧賽,出版過4部教材,發表了十多篇文章,有4個學生獲資訊學奧賽全國賽銀牌。

王志勇 男 敬業奉獻長期堅守在愛滋病防治一線,10餘年來為上千名求詢者排憂解難,用專業知識點亮患者生活的希望。

易宗成 男 敬業奉獻他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合川峽硯傳承人。30餘年來,由他雕刻的《百龍戲龜》《釣魚城》等作品多次榮獲國內外大獎。

胡建農 男 敬業奉獻他是廣電技術專家,研發了重慶市第一代使用者管理系統,升級換代後的管理系統被全國同行競相學習引用。

張照亮 男 敬業奉獻30多年來,他始終堅守在一線崗位,從一名普通維修工成長為行業技術能手。2014年榮獲“全國機械工業勞動模範”稱號。

王 慧 女 孝老愛親 12歲那年父母意外身亡,她擔起家庭重擔,學習做家務、幹農活、利用假期采藥材換錢,還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和年幼的弟弟。

杜定蘭 女 孝老愛親2007年4月29日,一場車禍讓兒子變成植物人。她十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終於讓兒子醒來。

陳海燕 女 孝老愛親23年前,丈夫誤觸高壓線致雙臂高位截肢,她一直不離不棄照顧丈夫,幫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

張紅梅 女 自強不息2002年,她不幸患上乳腺癌,經過治療最終戰勝病魔。康復後,她自立自強,經營一處攤位,還解決了3名失業人員就業問題。

劉 傑 男 自強不息7歲時一場意外失去雙腿,他自立自強,刻苦學習、努力工作,如今成為一名大型連鎖超市的中層幹部。

鄭建偉 男 自強不息他先天性失明,通過三年努力,自學完成雅思的全部課程,最終以6.5分的高分被英國埃塞克斯大學錄取。

何國權

李 奎

彭中瓊

王 英 敬業奉獻多年來,他們紮根農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6月29日,他們像往常一樣乘車前往柿坪村扶貧點開展工作,不幸發生車禍,何國權、李奎、彭中瓊3人因公殉職,王英因公負傷。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羅薛梅 攝影 楊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