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雙積分”真的能炸飛全球30萬億傳統汽車產業?

【無所不能 文| 薛晗】“雙積分政策”終於塵埃落地,新能源車迎來了重大利好。

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五部門聯合發佈《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

是不是很振奮人心?於是面對這一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重大利好,就有車評媒體寫下了大標題:“中國扔下原子彈,或炸飛全球30萬億傳統汽車產業”。

平均一輛新能源車將產生2.93個積分

截至2016年底,

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94億輛,車用汽柴油占全國汽柴油消費70%以上。工信部裝備工業司負責人表示,制定《辦法》是為了緩解能源與環境壓力,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對比6月發佈的意見稿,《辦法》做出的調整有張有弛,也更加靈活:

新能源汽車積分制度從2019年開始實施(較意見稿推遲一年),2019和2020年度的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和12%。2021年及以後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將由工信部另行公佈。

擴大了新能源積分制度的適用範圍。將對傳統車企不設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的上限從年度生產量或者進口量不滿5萬輛下調到了不滿3萬輛。

新能源車正積分可以自由交易,但除了2019年外不得結轉;2020年產生的正積分可以抵償2019年產生的負積分,兩年合併結算。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負責人在就“雙積分政策”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預計到2020年,

我國將累計推廣新能源乘用車380萬輛,乘用車平均油耗將達到5.0升/百公里,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000萬噸。結合新能源商用車的推廣,全國將累計推廣500萬輛新能源汽車。

而此前的資料顯示,今年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僅分別完成27.2萬輛和25.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6.2%和21.5%。以此速度推算,在沒有“雙積分政策”出臺的情況下,達成此前規劃的2020年50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產銷目標十分困難。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

按照今年在售的新能源汽車的里程和能耗計算,平均一輛新能源汽車將產生2.93個新能源積分。由此推算,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占比需要在2019年達到3.3%,在2020年達到3.9%。如果2020年12%的目標可以實現,新能源汽車乘用車的產量將達到98.3萬輛左右。

表:新能源汽車積分計算辦法。

“雙積分政策”出臺後,里程和能效必須要綜合考慮。

自主品牌可效仿特斯拉賣積分獲益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零排放汽車政策的“雙積分政策”的主要參考之一。

過去五年,儘管競爭對手怨聲載道,特斯拉已經通過出售“指標”獲益將近10億美元。僅僅去年一年時間,單出售“指標”就為特斯拉帶來了超過3億美元的不菲收益。

圖:特斯拉出售“指標”收益(單位:百萬美元)

圖片來自彭博

在“雙積分政策”出臺後,中國市場也可能出現類似特斯拉的政策獲益者。不過,鑒於2020年左右多數外資車企計畫將在中國推出新能源車型,新規又規定2019年和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積分又可以合併考核,留給自主品牌的積分交易獲利空間將大大縮水。

全國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一年的延期時間讓國際車企能夠佈局產業鏈,實現插電混動的快速提升。

“雙積分”,業界大佬怎麼說

對於此次正式出臺的“雙積分政策”,我們來聽聽業界大佬怎麼說:

中國的雙積分政策,實際上是這兩種政策的疊加。雙積分政策實施後,電動汽車進入普及階段,必須打破地方保護,形成統一市場。取消地方對於購車的補貼,轉為對充電設施建設提供支持。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專家趙東昶說,乘用車“雙積分”管理對消費者直接影響不大,主要是針對汽車生產企業、進口汽車供應企業。此舉將大力促進節能減排與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全國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推遲一年實施新能源積分交易政策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的確帶來一定的積分利潤損失,由此導致新能源車發展的線路變化,未來的插電混動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純電動的發展要關注真正的擴張性市場,主要是關注中小型車,實現有效的產品推進。

版權聲明 | 稿件為無所不能原創

如需轉載或合作請在後臺回復【轉載】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封面圖來自視覺中國

直接報名:長按識別上方圖片中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

在“雙積分政策”出臺後,中國市場也可能出現類似特斯拉的政策獲益者。不過,鑒於2020年左右多數外資車企計畫將在中國推出新能源車型,新規又規定2019年和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積分又可以合併考核,留給自主品牌的積分交易獲利空間將大大縮水。

全國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一年的延期時間讓國際車企能夠佈局產業鏈,實現插電混動的快速提升。

“雙積分”,業界大佬怎麼說

對於此次正式出臺的“雙積分政策”,我們來聽聽業界大佬怎麼說:

中國的雙積分政策,實際上是這兩種政策的疊加。雙積分政策實施後,電動汽車進入普及階段,必須打破地方保護,形成統一市場。取消地方對於購車的補貼,轉為對充電設施建設提供支持。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專家趙東昶說,乘用車“雙積分”管理對消費者直接影響不大,主要是針對汽車生產企業、進口汽車供應企業。此舉將大力促進節能減排與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全國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推遲一年實施新能源積分交易政策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的確帶來一定的積分利潤損失,由此導致新能源車發展的線路變化,未來的插電混動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純電動的發展要關注真正的擴張性市場,主要是關注中小型車,實現有效的產品推進。

版權聲明 | 稿件為無所不能原創

如需轉載或合作請在後臺回復【轉載】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封面圖來自視覺中國

直接報名:長按識別上方圖片中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