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經濟時評:花大力氣啃下教育體制改革硬骨頭

《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對教育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一些問題,

作了全面梳理、重點關注。要用更宏觀、更長遠的眼光,看待這個檔出臺的深意。雖說我國教育改革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但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領域的一些老問題就成為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無論從發文機關還是檔案名稱來看,

這個檔的分量都相當重。讀過檔後,很多人發現,《意見》所涉及內容大多是教育領域長期存在的老問題,給出的解決方案也是之前反復強調的辦法。比如,在學前教育階段,《意見》提出要創新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具體措施包括鼓勵多種形式辦園,堅決糾正“小學化”傾向等。建立健全課後服務制度、規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完善特殊教育融合發展機制等內容,
都不是首次提出。《意見》對教育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一些問題,作了全面梳理、重點關注。

為什麼在此時此刻,中辦、國辦要出臺這樣一個高規格檔?答案可能需要用更宏觀、更長遠的眼光去尋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鄉村教師支持計畫》《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關於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等檔相繼出臺,

教育公共服務水準和教育治理能力不斷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我國教育總體發展水準進入世界中上行列,為13億人民提供了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5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國教育改革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指出,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準明顯提高;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加強烈,人民群眾的需求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可見,教育問題時刻為習近平總書記所牽掛。畢竟,教育問題關係千家萬戶,關係著能否培養出合格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現實生活中,教育恰恰是百姓抱怨最多的領域之一,有的地方孩子上不起公立幼稚園、買不起學區房上不了好學校、跑課外培訓班又貴又折騰、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好工作、殘疾孩子沒有足夠的特殊學校能夠接納、一些老師收入低工作累責任大,大師之問言猶在耳,至今無解。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即,中國未來5年乃至更長期的發展藍圖即將繪就。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將成為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領域的這些老問題就成為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所以,《意見》傳遞出的最重要資訊是,教育改革已經到了集中攻堅、綜合改革、重點突破的階段。各地各部門必須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用打硬仗的精神,推動之前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實實在在落地,並擴大改革受益面,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從而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高度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為經濟轉型、科技創新、文化繁榮、民生改善、社會和諧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責編:李丹丹)

大師之問言猶在耳,至今無解。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即,中國未來5年乃至更長期的發展藍圖即將繪就。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將成為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領域的這些老問題就成為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所以,《意見》傳遞出的最重要資訊是,教育改革已經到了集中攻堅、綜合改革、重點突破的階段。各地各部門必須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用打硬仗的精神,推動之前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實實在在落地,並擴大改革受益面,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從而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高度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為經濟轉型、科技創新、文化繁榮、民生改善、社會和諧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責編: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