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著“非洲之王”之稱的手機品牌,曾被誤以為是“德國製造”

號稱“非洲之王”的手機品牌企業在3月23日於肯亞奈洛比Safaripark酒店召開全球TECNO新品發佈會,隆重推出旗下最新產品Camon CX。

據傳音官網和相關資料瞭解到,Camon CX致力於成為最受非洲消費者喜愛的自拍手機。

該款手機將在非洲、中東與拉丁美洲的41個國家發售,為全球用戶帶來更亮、更快、更清晰的自拍體驗。

而此前,傳音控股旗下的多個品牌手機已經有了“非洲銷售第一”的成功案例。

南非的商業雜誌Afri⁃canBusiness發佈的年度“非洲消費者最喜愛品牌100強”中,

傳音旗下的兩個品牌均在其中,領先於索尼、GUCCI、微軟、尼桑、LV、穀歌等。

TECNO是家什麼樣的公司?

在國內,總聽到蘋果,三星,華為等相互廝殺的消息。

然而國內媒體整天報導“賣卵換水果機”,卻很少聽見TECNO(傳音旗下品牌)在非洲風靡的新聞。

那,運營TECNO品牌的傳音究竟是家什麼樣的公司?

用傳音的官腔說,傳音控股(前身傳音科技)2006年成立於香港,是一家專業從事移動通信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旗下擁有TECNO、itel、Infinix三個手機品牌和一個配件品牌Oraimo, 以及一個售後服務品牌Carlcare。而Camon品牌如今已經發展到Camon CX。

傳音控股旗下品牌手機2014年的在非洲的出貨量達到了4500萬部;2015年達到了5000萬部;2016年達到了8000萬部,位居國內手機出口第一!

2016上半年非洲手機市場份額

傳音控股創始人是竺兆江,曾任波導公司國際業務部總經理。

傳音創立早期,傳音也曾短暫走過代工的路子。但為掌握主動權,傳音人開始了自主品牌之路,寧願捨棄ODM訂單。並將目光轉向非洲市場。

非洲市場是僅次於中國、印度的全球人口第三多的市場,人口數達到10億級。在很多企業都將目光轉向印度和東南亞的時候,傳音卻將目標轉向了非洲。

非洲人民的膚色等不同,

在國內和其他國際市場風行的品牌卻不一定適合當地的喜好。例如,非洲人民需要長時待機手機,拍照自動識別膚色等功能。

除中國,印度,非洲無疑又是一個10億級的市場,傳音因此這幾年在非洲默默地耕耘,悶聲發非洲人民的財。卻很少被人所知。

這廣告你不服都不行

當然,傳音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竺兆江常常談到,中國民營企業征戰非洲的最大優勢,即擁有世界水準的中國製造產業鏈,可以近距離吸收中國這個十億級市場的紅海實踐經驗,並且,比國際巨頭更靈活。

他在內部會議上常提到:

“我們是長跑型企業,絕對不會為了短期利益出賣未來。”

“傳音在非洲的策略是長跑,做事業而非簡單地做生意。”

劉俊傑說,每個企業對當地語系化的理解不同,中國企業瞭解外資企業進入中國時的情況,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大量使用當地員工的重要性,而且傳音在非洲部分城市購地建辦公樓,在多個方面儘量融入本地,這些“當地語系化”的做法也吸引了原本在一些著名廠家工作的本地員工加入傳音,他們認為這家公司是與自己“在一起”的。

可見傳音是切切實實地在為非洲人民謀福利!

傳音品牌登上非洲百強,曾被誤認為德國製造

傳音旗下的TECNO和itel是傳音培育最久、在非洲最受歡迎的品牌,據說有人曾以為是德國製造。

隨著國內的手機市場趨於飽和,而印度和東南亞又有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爭相進入,非洲無疑是個非常巨大的蛋糕。傳音較早將目光轉向非洲,無疑是具有非常銳利的洞察力。

早在幾十年前,國家領導人的智慧便已將我國的市場和非洲連接做了鋪墊。

未來,隨著國內人口老齡化和市場生產過剩,非洲市場無疑是一個新的取代。

而傳音控股的先行,也讓我們看到了非洲市場的巨大潛力。

每個企業對當地語系化的理解不同,中國企業瞭解外資企業進入中國時的情況,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大量使用當地員工的重要性,而且傳音在非洲部分城市購地建辦公樓,在多個方面儘量融入本地,這些“當地語系化”的做法也吸引了原本在一些著名廠家工作的本地員工加入傳音,他們認為這家公司是與自己“在一起”的。

可見傳音是切切實實地在為非洲人民謀福利!

傳音品牌登上非洲百強,曾被誤認為德國製造

傳音旗下的TECNO和itel是傳音培育最久、在非洲最受歡迎的品牌,據說有人曾以為是德國製造。

隨著國內的手機市場趨於飽和,而印度和東南亞又有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爭相進入,非洲無疑是個非常巨大的蛋糕。傳音較早將目光轉向非洲,無疑是具有非常銳利的洞察力。

早在幾十年前,國家領導人的智慧便已將我國的市場和非洲連接做了鋪墊。

未來,隨著國內人口老齡化和市場生產過剩,非洲市場無疑是一個新的取代。

而傳音控股的先行,也讓我們看到了非洲市場的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