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球最大石油巨頭宣佈進軍電動車行業,燃油車真要離我們遠去?

最近電動車來勢不是一般兇猛。不僅中國宣佈了要制定禁售燃油車時間表,連全球擁有加油站最多的石油公司——殼牌石油(Shell)近日也表示,將建立殼牌的第一個電動車充電站!作為赫赫有名的石油巨頭,

殼牌竟然也“背叛”石油,難道燃油車真的大勢已去了嗎?

文 | 子竹

在今年9月,殼牌石油下游部門高級主管John Abbott宣佈,殼牌有史以來第一個電動車充電站將在9月底正式安裝。殼牌已計畫在英國、瑞士、美國加州建設充電站。

John Abbott還稱,“殼牌將成為能源低碳化轉型的引領者之一。我們必須要接受這一世界性趨勢。”

殼牌是全球最大的國際石油公司,在全球80個國家擁有近4.3萬個加油(氣)站,

是全球最大的油氣零售商。作為全球石油界的引領者,殼牌這一動作,是否在意味這燃油車時代的逐步逝去?

殼牌:石油消費峰值將到來

殼牌石油有著150多年的歷史,在20世紀初,殼牌是全球唯一可以匹敵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石油集團。

在2016年,殼牌石油的營收僅次於中石化和中石油,在國際石油公司當中名列第一,在石油工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石油行業的風向標。

不過和其石油巨頭地位有些不匹配的是,殼牌對於電動車、可再生能源的態度不是一般地積極。儘管在近幾年時間中國際油價不景氣,但你很難在石油行業找到一家像殼牌石油這樣的公司,對非石油能源抱有如此大的熱忱。

在2016年的11月,殼牌CEO范伯登對公眾表示,全球石油需求峰值將在未來5~15年內到來。這一言論一度引發了全球能源行業的熱議。

與其他同行相比,殼牌這一論調可謂激進異常。埃克森美孚預測到2040年,石油需求同2014年相比將增加20%,BP預測石油需求觸頂至少在2040年之後,

而沙特阿美則表示根本不存在石油需求峰值。

預測石油峰值論在5~15年之內到來,這是同石油競爭的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喜歡鼓吹的理論。一般人很難想像,這一激進的預測竟然來自於鼎鼎大名的殼牌。

而在擁護非化石能源方面,殼牌也是屢次身先士卒。

殼牌CEO:我要買電動車了

范伯登表示,“經濟實現電氣化,在歐洲西北部、美國、中國地區實現交通電氣化,這是一件好事。

如果要將全球溫度上升控制在2℃以內,我們需要更多的電動車、氫能源汽車或天然氣汽車。”

而殼牌對非石油能源的擁抱,也不僅僅停留在口頭,而是採取了非常大力度的措施。

范伯登在今年7月舉行的世界石油大會演講中表示,殼牌計畫到2020年之前,每年在其旗下新能源部門投資10億美元,以推進向可再生電力和電動汽車的轉型發展。

殼牌表示,在用於航空、船運及重載貨運等缺乏電池的交通領域的氫燃料電池、液化天然氣和下一代生物燃料中看到了機遇。

殼牌位於倫敦的氫燃料加氣站

在今年初,殼牌在英國已經建立了其第一個氫燃料加氣站。氫燃料電池汽車被認為是繼電動車之後,另一種可取代傳統燃油車的新型汽車。

在2017年,殼牌還和著名汽車生產商豐田聯手在美國加州建立了氫燃料加氣站。殼牌還計畫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為其提供液化氫燃料汽車。殼牌目前也在同寶馬開展合作,設計未來的加氫站,未來將在德國建立氫燃料加氣站。

這般積極地擁抱新興能源,殼牌已準備放手石油了嗎?

不可忽視的能源轉型漸變性

未來能源正向著低碳化轉型,這是殼牌鮮明的態度。但另一方面,殼牌也在強調,這一轉型具有漸變性,石油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被取代。

殼牌表示,希望到2025年,低碳能源能占到殼牌加油(氣、電)站能源供應的20%,這些低碳能源包括生物燃料、電動車充電樁供電、LNG。

從這一比例中亦可明顯看出,雖然低碳能源有所發展,但在中短期內石油依舊是不可脫離的能源。殼牌CEO范伯登也指出,在石油需求達到峰值後,也不會立即減小,而是將在一段時間內處於一個穩定階段。

在擁抱新興能源的同時,殼牌也並沒有拋棄對傳統石油能源的投入。例如殼牌在9月份發佈的報告中就宣佈,未來十年計畫在墨西哥開設更多加油站,預計投資將高達10億美金。

在石油的勘探開採方面,殼牌石油在9月11日還同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簽訂了協定,將在巴西鹽下油氣田的開採上,建立長期雙邊合作。

巴西鹽下深水石油,被譽為全球最有潛力的石油資源之一。業內預測,未來全球非常規石油產量的增加,主要來自於美國葉岩油、巴西鹽下石油、加拿大油砂。

殼牌這一行動,也充分表明了其對於石油的態度:雖然清潔能源很美好,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仍舊需要大量的石油。

首先,殼牌表示,在諸如煉鋼、塑膠和化工之類的工業領域,石油、煤炭這樣的化石能源還很難被取代。例如溶解劑、洗滌劑這些石油製成的日常用品,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的發展,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其次,對於低碳能源的轉型,殼牌並未放棄化石能源。在能源轉型過程中,殼牌十分重視這一過程的漸變性,並把天然氣視為最重要的過渡能源。而天然氣的開採利用,這也是石油公司所始終在從事的業務。

殼牌在2016年初,以530億美元鉅資完成對英國天然氣集團(BG)收購,成為全球第一大LNG供應商。在2016年,殼牌天然氣產量已占其總油氣產量的50%。

殼牌的超級LNG浮式裝置Prelude

在今年7月,殼牌的超級浮式LNG生產船Prelude抵達了澳大利亞,開始進行作業。這一龐然巨☆禁☆物體長488米,據能源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估計,建造這一項目耗資可能高達140億美元。Prelude浮式LNG船可謂殼牌押注天然氣產業的王牌,充分彰顯了這家能源巨頭對於未來天然氣產業的巨大信心。

石油與新能源的博弈意味著什麼?其實二者之爭並不在於短期內誰與爭鋒。石油行業擔心來自新能源的衝擊可以理解,但也有部分人員忽視了這一過程的漸變性、長期性。忽視石油在中短期的重要性,是不可取的。

而作為石油公司而言,儘管新能源的全面崛起還顯得遙遠,但也不能忽視能源轉型的必然。

既不抗拒新能源的發展、也不放棄對石油業的繼續投資,殼牌顯然在探索在這一特殊環境下的生存之道。

對任何一家大型石油公司而言,都有必要為長遠能源轉型做好戰略規劃,以防在能源業未來競爭中處於被動地位。

殼牌位於倫敦的氫燃料加氣站

在今年初,殼牌在英國已經建立了其第一個氫燃料加氣站。氫燃料電池汽車被認為是繼電動車之後,另一種可取代傳統燃油車的新型汽車。

在2017年,殼牌還和著名汽車生產商豐田聯手在美國加州建立了氫燃料加氣站。殼牌還計畫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為其提供液化氫燃料汽車。殼牌目前也在同寶馬開展合作,設計未來的加氫站,未來將在德國建立氫燃料加氣站。

這般積極地擁抱新興能源,殼牌已準備放手石油了嗎?

不可忽視的能源轉型漸變性

未來能源正向著低碳化轉型,這是殼牌鮮明的態度。但另一方面,殼牌也在強調,這一轉型具有漸變性,石油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被取代。

殼牌表示,希望到2025年,低碳能源能占到殼牌加油(氣、電)站能源供應的20%,這些低碳能源包括生物燃料、電動車充電樁供電、LNG。

從這一比例中亦可明顯看出,雖然低碳能源有所發展,但在中短期內石油依舊是不可脫離的能源。殼牌CEO范伯登也指出,在石油需求達到峰值後,也不會立即減小,而是將在一段時間內處於一個穩定階段。

在擁抱新興能源的同時,殼牌也並沒有拋棄對傳統石油能源的投入。例如殼牌在9月份發佈的報告中就宣佈,未來十年計畫在墨西哥開設更多加油站,預計投資將高達10億美金。

在石油的勘探開採方面,殼牌石油在9月11日還同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簽訂了協定,將在巴西鹽下油氣田的開採上,建立長期雙邊合作。

巴西鹽下深水石油,被譽為全球最有潛力的石油資源之一。業內預測,未來全球非常規石油產量的增加,主要來自於美國葉岩油、巴西鹽下石油、加拿大油砂。

殼牌這一行動,也充分表明了其對於石油的態度:雖然清潔能源很美好,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仍舊需要大量的石油。

首先,殼牌表示,在諸如煉鋼、塑膠和化工之類的工業領域,石油、煤炭這樣的化石能源還很難被取代。例如溶解劑、洗滌劑這些石油製成的日常用品,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的發展,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其次,對於低碳能源的轉型,殼牌並未放棄化石能源。在能源轉型過程中,殼牌十分重視這一過程的漸變性,並把天然氣視為最重要的過渡能源。而天然氣的開採利用,這也是石油公司所始終在從事的業務。

殼牌在2016年初,以530億美元鉅資完成對英國天然氣集團(BG)收購,成為全球第一大LNG供應商。在2016年,殼牌天然氣產量已占其總油氣產量的50%。

殼牌的超級LNG浮式裝置Prelude

在今年7月,殼牌的超級浮式LNG生產船Prelude抵達了澳大利亞,開始進行作業。這一龐然巨☆禁☆物體長488米,據能源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估計,建造這一項目耗資可能高達140億美元。Prelude浮式LNG船可謂殼牌押注天然氣產業的王牌,充分彰顯了這家能源巨頭對於未來天然氣產業的巨大信心。

石油與新能源的博弈意味著什麼?其實二者之爭並不在於短期內誰與爭鋒。石油行業擔心來自新能源的衝擊可以理解,但也有部分人員忽視了這一過程的漸變性、長期性。忽視石油在中短期的重要性,是不可取的。

而作為石油公司而言,儘管新能源的全面崛起還顯得遙遠,但也不能忽視能源轉型的必然。

既不抗拒新能源的發展、也不放棄對石油業的繼續投資,殼牌顯然在探索在這一特殊環境下的生存之道。

對任何一家大型石油公司而言,都有必要為長遠能源轉型做好戰略規劃,以防在能源業未來競爭中處於被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