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還認為日系車省油?幫你打破六大忽悠絕招!

汽車消費市場也在上演派系紛爭,各有側重和優缺點,比如德系車優質、美系車安全、法系車個性、日系車省油,每個派系都有其死忠的粉絲和車迷。

不過說起日系車省油,不少車主都槽點滿滿:

日系車的普遍特點是:看得見的東東應有盡有,模樣精緻;看不見的東東能省就省,省不了就換上垃圾湊數。

甚至有人這麼描述日系車——日系車就好比暗娼,外表光鮮,方便實惠,開(用)起來很爽,但內質骯髒,總讓人有不安的感覺,一不小心,就會小命不保。

這話雖然糙,但說的還是那個理兒。即使把油耗做的再低,也掩蓋不了在其他方面“偷工減料”的事實。

1、發動機上“偷樑換柱”

日系車在發動機上“偷樑換柱” 的舉動已非一次兩次。比如豐田在日本原裝使用VVTI發動機,國內使用夏利2000發動機;又如長安鈴木雨燕汽車作為其精髓的1.3升91馬力 DOH C VVT 發動機沒有引進,而是採用國內羚羊使用的1. 3升 85馬力 SOHC 發動機。從發動機先進性、經濟性及動力輸出各個角度來說,

都比原裝落後很多,但依然號稱世界同步,價格加倍。這實在是一個敗筆,也是人為的故意。

2、操控系統上“改頭換面”

注重汽車的安全性能,一定要查看是否採用了ABS(防抱死)刹車系統,ABS系統的版本是否是最新的,採用的是碟刹還是鼓刹。

日系車要麼均採用國外已經淘汰的早期版本的ABS系統,要麼就採用前碟後鼓的制動裝置,目的就是為了節約成本。

3、省油技術“偷工減料”

車輛省油除了與駕駛技術等人為因素相關外,還與發動機性能及輪胎寬度、自重大小等客觀因素相關。

實驗證明:在一般情況下,輪胎每增加10mm ,油耗上升2~3個;自重增加100kg,油耗上升1.5~2個。

日系車商大肆宣揚他們的車省油,是基於材質和細節上的偷工減料,在不對等的條件下的比較,這樣的“省油”是以出讓安全為代價的。甚至同等條件下,使用魔術膠囊的“省油”效果也要優於所謂的日系車省油。

4、發動機功率“故弄玄虛”

日系車一般就誇耀其排量小但最大功率比人家大。其實,功率不能衡量發動機好壞。汽車的最大功率只是評價的一個小指標而已,更重要的是看發動機的動力曲線輸出。

發動機成本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是使用了新技術。比如發動機電控系統是否最新最先進的,是否採用了國際上最新的電子油門技術(不等同於我們通常所說的電噴技術),是否採用了成本更高但更輕巧的鋁合金缸體,在進氣排氣系統方面是否採用新技術等等,這些新技術的採用直接關係到汽車行駛性能以及油耗和排放的降低,會對消費者日後的使用造成極大影響。

5、汽車內飾“金玉其外”

日系車最熱衷於在內飾的部件上迷惑消費者,當消費者坐進車內,第一眼看到的是真皮,又有這樣那樣的小裝備,加上銷售員的鼓動,很容易以為內飾部件多,看上去豪華就是好車的主要評判標準,內飾就是決定汽車價格的先決條件,從而忽視了選擇一輛汽車真正應該關注的東西。

專家指出:在汽車成本計算中,汽車內飾“水分”不大。汽車內飾方面,由於所涉及的技術含量比較低,相應的配套廠非常多,價格的彈性也很大。

6、底盤懸掛“李代桃僵”

17萬以下的日系車普遍採用前獨立懸掛後非獨立懸掛的底盤懸掛佈局。獨立懸掛對於車輛的安全性、舒適性都比非獨立懸掛系統好很多,但是成本會高些。

而日系車中有些車型就只是在前輪採用了獨立懸掛,而後輪就換成了非獨立的懸掛系統,所以,跑高速的時候車子發飄也是在所難免了。

小編總結

汽車廠商的這些小伎倆,也不是日系車所獨有的,凡事都無法兩全,舍不了這頭就得舍去另一頭,取捨也僅在於個人選擇罷了。

比如發動機電控系統是否最新最先進的,是否採用了國際上最新的電子油門技術(不等同於我們通常所說的電噴技術),是否採用了成本更高但更輕巧的鋁合金缸體,在進氣排氣系統方面是否採用新技術等等,這些新技術的採用直接關係到汽車行駛性能以及油耗和排放的降低,會對消費者日後的使用造成極大影響。

5、汽車內飾“金玉其外”

日系車最熱衷於在內飾的部件上迷惑消費者,當消費者坐進車內,第一眼看到的是真皮,又有這樣那樣的小裝備,加上銷售員的鼓動,很容易以為內飾部件多,看上去豪華就是好車的主要評判標準,內飾就是決定汽車價格的先決條件,從而忽視了選擇一輛汽車真正應該關注的東西。

專家指出:在汽車成本計算中,汽車內飾“水分”不大。汽車內飾方面,由於所涉及的技術含量比較低,相應的配套廠非常多,價格的彈性也很大。

6、底盤懸掛“李代桃僵”

17萬以下的日系車普遍採用前獨立懸掛後非獨立懸掛的底盤懸掛佈局。獨立懸掛對於車輛的安全性、舒適性都比非獨立懸掛系統好很多,但是成本會高些。

而日系車中有些車型就只是在前輪採用了獨立懸掛,而後輪就換成了非獨立的懸掛系統,所以,跑高速的時候車子發飄也是在所難免了。

小編總結

汽車廠商的這些小伎倆,也不是日系車所獨有的,凡事都無法兩全,舍不了這頭就得舍去另一頭,取捨也僅在於個人選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