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姐姐和她婆婆的鬥爭讓我既替姐姐委屈,又替自己害怕!

人物:我姐姐:90年代的北漂

我姐夫:南方農村東北某一類高校畢業進京,

到一家國有企業工作,87年他們村第一個大學生

姐姐公婆:南方農村人,現年63、64歲吧。兒子進京後就被接到北京租房住,自己做點小買賣。從94年-----2001年一直在北京的天橋等地方擺地攤,掙下了10萬塊家產。

他們的關係在我姐生孩子前還是很好的,我姐真把他們當親爹娘。說實話,她對我們的親爹娘好像還沒這麼好過。矛盾開始在我親姐姐在醫院生完孩子的當天開始。

早上六點鐘進醫院,8點進產房,一直到第二天早上8點,我姐才見到家屬。生過孩子的女人們可以想像產婦該有多麼氣憤。其實呢,這事大家都沒錯,錯就錯在外地人進北京,不懂北京的實情。還是太笨太老實惹的禍。自從我姐進產房,我姐夫和他媽倒是一直在醫院等著,孩子是下午4點半出生的。在等待的過程中,娘倆就一直候在醫院指定的地方聽候傳喚。產婦從產房推出來,

要經過電梯送到一樓的病房,家屬等候的地方就在離電梯不遠的地方。當護士推著產婦一出電梯,就會叫產婦的家屬。結果,等我姐被推到那裡時,護士怎麼叫也叫到家屬應答。他們娘倆確實一直在那裡等著的,只是那裡鬧哄哄的,沒聽見。兩老實人也就傻傻地等了一天一晚,直到第二天8點,我姐夫才去問詢。就這樣一天一夜,我姐滴米未進。孩子是側切順產,自己爬上病床,
飯沒得吃,水還是同病房的病友家屬看我姐可憐給倒來喝的白水。產婦又沒帶一分錢,讓人幫忙買吃的都不可能,別提有多可憐了。就這樣,娘倆還要在我姐面前講原因講條件,一點不為我姐受的委屈感到難過後悔自責。帶著這種委屈出院回家。

孩子是1月15日生的,坐月子已經臨近春節,那年的春節物價格外貴,97年的春節前,一隻雞居然要花掉40多元。坐月子吃雞按說是天理啊,

結果婆婆發話了,太貴了,等幾天,過完年了雞就便宜了再買來吃吧。結果兒子真聽話,真就沒有買來吃。整個月子才吃了兩隻雞。那年代我自己沒生過娃,也不懂產婦要吃什麼,更不知怎麼照顧她了。她想吃什麼又沒跟我說。我只知道我老家那邊坐月子都要做米酒給產婦吃。於是每次我休息日去看她就知道買米酒帶去。她就以我拿的米酒發奶,一瓶米酒也就夠三天吃的,
三天后沒米酒了,奶也就少了,孩子不夠吃,哭,我姐也哭。就這樣,婆婆仍然不給買好吃的發奶。直到我休息再拿米酒去。就這樣靠我的米酒撐完了月子,自己才去買吃的。直到後來他們鬧矛盾,翻這些舊帳時,我姐說要不是我帶的米酒,她兒子月子裡都沒奶吃。我才知道她那麼苦。她為什麼不給我說呢,要吃什麼,告訴我,我肯定會買過去呀。後來想想,可能看我工資低,怕花我錢吧(偶那時剛工作,實習期就300元,她生孩子那陣剛轉正,掙600元)。老公婆婆又那麼扣門,花了我的錢也不會還給我吧。其實我姐夫人不錯,只是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得怎麼做,從小被他媽照顧得太好,根本不懂怎樣照顧別人,但是只要提醒他了,他還是很大方的,很樂意去做的。所以這就牽涉到婚姻生活中夫妻的溝通了,有要求就提,不要指著別人主動來關心照顧你,人家根本就想不到。所以吃虧的還是自己啊。月子是過去了,接下來還有更大的事呢。

當年我姐生完孩子是可以休一年產假的,結果她那婆婆就天天叨叨:“你快上班去吧,三人吃一人掙(那時他們還沒房貸呢,房子單位分的),寅吃卯糧,無限地消耗,沒有進項,你們哪能這樣過日子啊?”(我姐單位給了生活費的,只是沒發全額工資,我姐夫是銀行系統的,工資按時發,根本不存在寅吃卯糧的事,她就是認為女人在家帶孩子很輕閒,她兒子上班很累,女人不上班是因為懶,拿孩子做藉口。)結果我姐聽了呆不下去了,不想背個懶婆娘的駡名,只好提前上班去了。那時她們住玉泉營,單位(蓋房子的施工單位,我姐是預算員)在北邊亞運村附近的**,97年的北京交通可不是象現在這樣方便,那時繞三環的300路公共汽車在早晚高峰會擠成啥樣,然後還要倒387路車到**。387路是從西客站發車的,那時的亞運村一帶是北京最早開始的工地,從西站出來的民工扛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捲,往車廂裡一擋,人又多,那車裡的人哪有下腳的地啊?那時還不是現在這樣的加長車,還是那種紅色公共汽車呢。就這樣我姐早上5點起床準備孩子白天吃的輔食,水果一類的,留給婆婆白天喂孩子吃。結果等到下班7點到家一看,白天的東西基本沒怎麼給吃,一天換下的大盆尿布也一塊沒洗過,晚上要吃的飯菜也沒準備(公婆自己租房住,我姐夫單位離家近,一般5.30就到家,我姐夫一到家,他媽就回自己家了。我姐夫一個男人要看孩子,自然是幹不了活的。結果擠了2小時的公共汽車,回家還得幹做飯洗衣洗尿布擦地的活)。婆婆白天沒幫著幹活,雖然心裡很不舒服,但是也不能說什麼,可是輔食沒給孩子吃,肯定是要問問的。一問為什麼不給吃輔食,要麼說孩子不餓喂他不吃,要麼說孩子一直在睡覺,沒機會吃,要麼說這麼點孩子吃什麼輔食,把胃都吃撐了(以前農村養孩子確實在一歲前是除了母乳外不給吃別的任何東西的,她還拿她那年代說事呢)。就這樣本來5個月養得胖胖地大小子,沒多久就瘦得尖嘴猴腮的。病也不斷地來,感冒咳嗽腹瀉一直不斷,尤其是腹瀉,老拉,到一歲前的屁眼都沒好過。從小就不斷地吃藥打針,身體很虛,到現在都13歲了,那汗流得。我姐後來後悔得要命,幹嘛要聽她婆婆的,幹嘛自己不能決定自己的事啊。自己的家為啥要讓她婆指手劃腳地安排呢?就帶著這些恨,開始跟婆婆鬥爭。先說服老公,讓老公也覺得無論怎樣,孩子的事絕對是第一位的,婆婆的做法對孩子很不妥,要自己多操心,於是,老公也開始管孩子吃輔食的事,認為不對的,堅決反對自己媽。再就是儘量不讓婆婆帶孩子,自己帶。這下婆婆發瘋了,兒子敢跟自己叫板,肯定是媳婦教唆的呀。娶了媳婦忘了娘,那還得了,兒子一說她不對,她就跑到樓道裡(以前那種一層連著長長走道供各家通行的那種樓)呼天嗆地喊呀哭呀,開始滿樓的人都出來看,都是一個單位的人,養小孩子的又不是我姐他們一家,還有別的家也有相似的情況呢,大家能給她主持什麼公道啊。再說住著的年輕人偏多,誰不知道家庭矛盾到底是個啥玩意呀。大夥看了會,沒人理她,我姐也不讓我姐夫理,由著她嚎去,結果她嚎半天無趣,自己回屋了。反正後來還發生了很多極端的衝突,婆婆終究沒鬥贏,現在徹底放手了。隨著兒子媳婦愛咋折騰怎樣折騰去了。要早這樣多好啊,何必呢。

再就是後來2001年,姐夫單位又開始分房,小房交出去,換大房,要按成本價買,一下子要拿出20多萬吧。我姐他們的存款不夠,婆婆手裡呢有10萬,她就生怕我姐他們趁機以買房為由,要佔有她的錢,還有就是想以此刁難一下我姐,想看年輕的笑話,離了老的,年輕人的生活過不下去,嘴邊常掛著“我老了誰也不指著,我有錢就有兒子”。好嘛,你就抱著你的錢兒子終老吧。沒拿她的錢,自己東湊西湊買上新房裝修住上了。這下就不是有錢就有兒子的調調了,非要跟著住一起。說她辛苦養大的兒子,房子是兒子單位的,所有權當然屬於兒子,屬於兒子的房子當然也屬於我啊!為這個房子的事又鬥了無數回合。最後愣是沒讓她住一起,自己租房住。但是兒子每月還是給生活費的,過年過節買東西給錢的事都不會少。

我姐他們的新房住上了,老人不是想住新房嗎,年輕人確實沒錢買了呀,那我姐就勸她:“用她們自己的10萬買個小戶型住著,到時不想呆在北京了賣了拿著錢回老家就是。”天呢,這下我姐又捅馬蜂窩了。婆婆說我姐又在算計她那10萬塊錢了,明知道到時房子搬不走,她要想回老家,要是房子賣不掉,自己的錢就沒了,而房子肯定是留給北京的兒子了呀,留給兒子了就留給媳婦了。為了這個我姐要占她那10萬塊錢的事又鬧得天翻地覆的。最後我姐發毒誓,永遠不惦記她的一根毫毛後才甘休了。

到現在,那10萬塊錢依然放在銀行,而她老人家卻不想回老家了。死活要跟著兒子過了。我姐呢,“要想一起過,當然行,只能等我退休,我現在工作孩子還忙得焦頭爛額呢,哪讓你再來折騰我啊?待我退休,反正沒事了,幾個老頭老太太一起折騰取樂吧”。

至於公公的事,當然也沒起好作用,但是主要相對起衝突的是婆婆,所以,公公的事就略去了。細細道來,也是一肚子的委屈。

總之,無論自己多辛苦,能不指望老人家就別沾惹,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吧。累並快樂著。就是吸取了這個身邊最真切的實例,我懷孕生孩子根本不敢沾惹婆家。直到快生了才告訴他們。養孩子也是我和老公自己,到現在,孩子已經8歲了。其實我公婆人不錯,但是沒有長期接觸是不錯,一旦天天面對,錯不錯就難說了。我姐的公婆沒長期接觸時也不錯呀。所以,我怕,我沒我姐厲害,有事我可沒本事招架,惹不起躲吧。

實習期就300元,她生孩子那陣剛轉正,掙600元)。老公婆婆又那麼扣門,花了我的錢也不會還給我吧。其實我姐夫人不錯,只是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得怎麼做,從小被他媽照顧得太好,根本不懂怎樣照顧別人,但是只要提醒他了,他還是很大方的,很樂意去做的。所以這就牽涉到婚姻生活中夫妻的溝通了,有要求就提,不要指著別人主動來關心照顧你,人家根本就想不到。所以吃虧的還是自己啊。月子是過去了,接下來還有更大的事呢。

當年我姐生完孩子是可以休一年產假的,結果她那婆婆就天天叨叨:“你快上班去吧,三人吃一人掙(那時他們還沒房貸呢,房子單位分的),寅吃卯糧,無限地消耗,沒有進項,你們哪能這樣過日子啊?”(我姐單位給了生活費的,只是沒發全額工資,我姐夫是銀行系統的,工資按時發,根本不存在寅吃卯糧的事,她就是認為女人在家帶孩子很輕閒,她兒子上班很累,女人不上班是因為懶,拿孩子做藉口。)結果我姐聽了呆不下去了,不想背個懶婆娘的駡名,只好提前上班去了。那時她們住玉泉營,單位(蓋房子的施工單位,我姐是預算員)在北邊亞運村附近的**,97年的北京交通可不是象現在這樣方便,那時繞三環的300路公共汽車在早晚高峰會擠成啥樣,然後還要倒387路車到**。387路是從西客站發車的,那時的亞運村一帶是北京最早開始的工地,從西站出來的民工扛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捲,往車廂裡一擋,人又多,那車裡的人哪有下腳的地啊?那時還不是現在這樣的加長車,還是那種紅色公共汽車呢。就這樣我姐早上5點起床準備孩子白天吃的輔食,水果一類的,留給婆婆白天喂孩子吃。結果等到下班7點到家一看,白天的東西基本沒怎麼給吃,一天換下的大盆尿布也一塊沒洗過,晚上要吃的飯菜也沒準備(公婆自己租房住,我姐夫單位離家近,一般5.30就到家,我姐夫一到家,他媽就回自己家了。我姐夫一個男人要看孩子,自然是幹不了活的。結果擠了2小時的公共汽車,回家還得幹做飯洗衣洗尿布擦地的活)。婆婆白天沒幫著幹活,雖然心裡很不舒服,但是也不能說什麼,可是輔食沒給孩子吃,肯定是要問問的。一問為什麼不給吃輔食,要麼說孩子不餓喂他不吃,要麼說孩子一直在睡覺,沒機會吃,要麼說這麼點孩子吃什麼輔食,把胃都吃撐了(以前農村養孩子確實在一歲前是除了母乳外不給吃別的任何東西的,她還拿她那年代說事呢)。就這樣本來5個月養得胖胖地大小子,沒多久就瘦得尖嘴猴腮的。病也不斷地來,感冒咳嗽腹瀉一直不斷,尤其是腹瀉,老拉,到一歲前的屁眼都沒好過。從小就不斷地吃藥打針,身體很虛,到現在都13歲了,那汗流得。我姐後來後悔得要命,幹嘛要聽她婆婆的,幹嘛自己不能決定自己的事啊。自己的家為啥要讓她婆指手劃腳地安排呢?就帶著這些恨,開始跟婆婆鬥爭。先說服老公,讓老公也覺得無論怎樣,孩子的事絕對是第一位的,婆婆的做法對孩子很不妥,要自己多操心,於是,老公也開始管孩子吃輔食的事,認為不對的,堅決反對自己媽。再就是儘量不讓婆婆帶孩子,自己帶。這下婆婆發瘋了,兒子敢跟自己叫板,肯定是媳婦教唆的呀。娶了媳婦忘了娘,那還得了,兒子一說她不對,她就跑到樓道裡(以前那種一層連著長長走道供各家通行的那種樓)呼天嗆地喊呀哭呀,開始滿樓的人都出來看,都是一個單位的人,養小孩子的又不是我姐他們一家,還有別的家也有相似的情況呢,大家能給她主持什麼公道啊。再說住著的年輕人偏多,誰不知道家庭矛盾到底是個啥玩意呀。大夥看了會,沒人理她,我姐也不讓我姐夫理,由著她嚎去,結果她嚎半天無趣,自己回屋了。反正後來還發生了很多極端的衝突,婆婆終究沒鬥贏,現在徹底放手了。隨著兒子媳婦愛咋折騰怎樣折騰去了。要早這樣多好啊,何必呢。

再就是後來2001年,姐夫單位又開始分房,小房交出去,換大房,要按成本價買,一下子要拿出20多萬吧。我姐他們的存款不夠,婆婆手裡呢有10萬,她就生怕我姐他們趁機以買房為由,要佔有她的錢,還有就是想以此刁難一下我姐,想看年輕的笑話,離了老的,年輕人的生活過不下去,嘴邊常掛著“我老了誰也不指著,我有錢就有兒子”。好嘛,你就抱著你的錢兒子終老吧。沒拿她的錢,自己東湊西湊買上新房裝修住上了。這下就不是有錢就有兒子的調調了,非要跟著住一起。說她辛苦養大的兒子,房子是兒子單位的,所有權當然屬於兒子,屬於兒子的房子當然也屬於我啊!為這個房子的事又鬥了無數回合。最後愣是沒讓她住一起,自己租房住。但是兒子每月還是給生活費的,過年過節買東西給錢的事都不會少。

我姐他們的新房住上了,老人不是想住新房嗎,年輕人確實沒錢買了呀,那我姐就勸她:“用她們自己的10萬買個小戶型住著,到時不想呆在北京了賣了拿著錢回老家就是。”天呢,這下我姐又捅馬蜂窩了。婆婆說我姐又在算計她那10萬塊錢了,明知道到時房子搬不走,她要想回老家,要是房子賣不掉,自己的錢就沒了,而房子肯定是留給北京的兒子了呀,留給兒子了就留給媳婦了。為了這個我姐要占她那10萬塊錢的事又鬧得天翻地覆的。最後我姐發毒誓,永遠不惦記她的一根毫毛後才甘休了。

到現在,那10萬塊錢依然放在銀行,而她老人家卻不想回老家了。死活要跟著兒子過了。我姐呢,“要想一起過,當然行,只能等我退休,我現在工作孩子還忙得焦頭爛額呢,哪讓你再來折騰我啊?待我退休,反正沒事了,幾個老頭老太太一起折騰取樂吧”。

至於公公的事,當然也沒起好作用,但是主要相對起衝突的是婆婆,所以,公公的事就略去了。細細道來,也是一肚子的委屈。

總之,無論自己多辛苦,能不指望老人家就別沾惹,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吧。累並快樂著。就是吸取了這個身邊最真切的實例,我懷孕生孩子根本不敢沾惹婆家。直到快生了才告訴他們。養孩子也是我和老公自己,到現在,孩子已經8歲了。其實我公婆人不錯,但是沒有長期接觸是不錯,一旦天天面對,錯不錯就難說了。我姐的公婆沒長期接觸時也不錯呀。所以,我怕,我沒我姐厲害,有事我可沒本事招架,惹不起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