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慢性腎病患者應該這麼吃!一群中醫、營養專家要制定中藥食療指南

吃多了怕給腎臟造成太多負擔,吃少了又怕營養不良。怎麼吃能保證營養又不使病情惡化,這是很多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困擾。

9月29日,由杭州市中醫院牽頭組織的全國首個中醫藥腎臟病防治聯盟營養治療專委會成立。

據專委會首屆主任委員、杭州市中醫院張紅梅教授介紹,營養干預已被證實是慢性腎臟病的有效治療手段,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中西醫結合治療一樣,是腎臟病臨床治療的重要技術支撐。國際臨床研究顯示低蛋白飲食可以有效地保護腎臟功能、延緩腎衰竭,使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56%,使50%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平均推遲兩年進入透析期。

而基於“治未病”理論的傳統中醫藥食療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著名腎臟病學家、全國名中醫王永均教授的帶領下,杭州市中醫院從2003年就開設了腎病營養專科門診,十多年來已經對數以萬計的CKD患者實施了有效的營養干預治療並接收了一百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科進修人員。

據悉,專委會將承擔制定中國中醫藥腎臟病防治營養治療的專家共識(指南)、技術標準和專業培訓教材、促進具有中醫藥特色的腎臟病營養治療在臨床的實際應用和產學研轉化、協助培養中醫藥腎臟病防治營養治療專業人才等各項工作。

紅梅教授表示,將以產學研用為導向,聯合腎臟病各相關領域的技術專家們共同參與,切實做好腎臟病營養治療專委會的各項工作,推動《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的實際落地,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特色技術、低蛋白優化營養干預治療在慢性腎臟病一體化治療中的作用,
真正造福于廣大的慢性腎臟病患者。

腎病飲食三大常見誤區

營養師推薦限鹽竅門

張紅梅說,臨床門診發現,很多腎病病人都有一些飲食誤區,她就一些有共性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誤區一:只吃米飯不吃葷菜

腎病患者飲食中,只吃葷菜不吃米飯是一個極端,只吃米飯不吃葷菜也是很常見的另一個極端,這都源自於對優質低蛋白飲食的誤讀。有些患者怕蛋白質攝入超標,不敢吃葷菜,大量吃米飯麵食,殊不知,米飯麵食裡面也含有蛋白質,而且是劣質蛋白。

誤區二:靠味覺來判斷鹽多不多

腎病患者應該採取低鹽飲食,每天的鹽攝入量不超過3克。

很多病人靠口感來判斷鹹不咸,其實,很多人得了腎病之後,味覺敏感性會變差,有時候其實菜已經很鹹了,但患者卻吃不出來。針對這種情況,建議到醫院做個味覺閾值的檢測,或是做個24小時尿鈉測試,看看真實的鹽攝入量。

誤區三:吃的越少越好

腎病患者應管理好飲食,有些患者認為管理飲食就是要“少吃”,每天食物極其單調,甚至採用“饑餓療法”,導致體重持續下降;有的為了少吃鹽,每天白糖拌飯,如此極端,不僅導致了營養不良,還加重了病情。

杭州市中醫院營養護師葉星星在報告中指出,目前國內外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限鹽狀況不理想,依從率只有15%-19%。她推薦了6個限鹽小竅門:

1、儘量利用食物本身味道(原汁蒸、煮);2、可適當使用酸味、甜味等調味品代替鹹味;3、適當採用蔥薑蒜的特殊味道來減少食鹽的使用;4、勾芡,烹調時不放鹽,將鹽放進芡汁裡;5、炒菜時不放鹽,進餐時放少量鹽;6、減少外出就餐。

【浙江新聞+】

國家衛計委發佈的《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將于明年2月1日正式實施。像普通人有膳食寶塔指導一樣,每天攝入多少能量,蛋白質和脂肪都吃多少,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膳食也有手冊參考。

67歲的張先生,慢性腎臟病(英語簡稱CKD)4期,身高172cm,現體重60kg,無下肢浮腫,採用飲食治療,未出現明顯併發症。

每天怎麼吃呢?《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有精確到量的推薦。

制定膳食指導處方的步驟:

第一步,計算標準體重。

(172-100)×0.9=64.8(kg),實際體重60kg,職業屬輕體力勞動,低於標準體重7.4%,BMI=20.3 kg/m2,判斷為正常。

第二步,計算每日所需總能量。

張先生大於60歲,每日應攝入能量標準為126kJ~146 kJ(30kcal~35 kcal)/kg,全天所需總能量約8134kJ~9489 kJ(1944 kcal~2268 kcal)。

第三步:計算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每日蛋白質推薦攝入0.6 g/kg~0.8 g/kg,要求50%~70%來自於優質蛋白質。張先生每日應攝入蛋白質標準為39 g~52 g(詳見附錄B、附錄C)。

第四步:計算每日所需以食物蛋白質為基礎的交換份份數:將蛋白質按照0 g/份~1 g/份,4 g/ 份,7 g/份進行分配,其中穀薯類(即主食等)2份(100 g,約合蛋白質8 g),瓜類蔬菜250 g(0 g~ 1 g蛋白質),葉類蔬菜250 g(4 g蛋白質),水果1份(0 g~1 g蛋白質),肉、蛋、奶、大豆類4 份(28 g 蛋白質),總計約42 g蛋白質(詳見附錄D)。第五步:達到充足總能量,根據目標蛋白質食物所提供的能量值,不足部分以植物油和澱粉類食物補充,如增加油脂類4份(40 g植物油),澱粉2份(200 g)。根據上述標準結合患者的飲食習慣和嗜好,以及參考食物鉀、鈉、磷值選擇並安排餐次及交換食物。

部分參考介紹:

首先是能量。

CKD1期~3期患者,能量攝入以達到和維持目標體重為准。目標體重可以參考國際推薦適用於東方人的標準體重計算方法:(男性)標準體重=(身高cm-100)×0.9(kg);(女性)標準體重=(身高cm-100)×0.9(kg)-2.5(kg)。當體重下降或出現其他營養不良表現時,還應增加能量供給。

對於CKD4期~5期患者,在限制蛋白質攝入量的同時,能量攝入需維持在146 kJ(35 kcal) /(kg·d)(年齡≤60 歲)或126 kJ~146 kJ(30 kcal~35 kcal)/(kg·d)(年齡>60 歲)。再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性別、年齡、活動量、飲食史、合併疾病及應激狀況進行調整。

其中,蛋白質的攝入量有推薦。

CKD1期~2期患者,不論是否患有糖尿病,蛋白質攝入推薦量為0.8 g/(kg·d)~1.0 g/(kg·d)(其中包含0.8g/kg·d)。

對於CKD3期~5期沒有進行透析治療的患者,蛋白質攝入推薦量為0.6 g/ (kg·d)~0.8g/(kg·d)。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質攝入推薦量為1.0 g/(kg·d)~1.2 g/(kg·d),當合併高分解代謝急性疾病時,蛋白質攝入推薦量增加到1.2 g/(kg·d)~1.3 g/(kg·d)。其中至少50%來自優質蛋白質。可同時補充複方α-酮酸製劑0.075 g/(kg·d)~0.12 g/(kg·d)。再根據患者的體重、年齡、飲食史、合併疾病及應激狀況進行調整。

每天白糖拌飯,如此極端,不僅導致了營養不良,還加重了病情。

杭州市中醫院營養護師葉星星在報告中指出,目前國內外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限鹽狀況不理想,依從率只有15%-19%。她推薦了6個限鹽小竅門:

1、儘量利用食物本身味道(原汁蒸、煮);2、可適當使用酸味、甜味等調味品代替鹹味;3、適當採用蔥薑蒜的特殊味道來減少食鹽的使用;4、勾芡,烹調時不放鹽,將鹽放進芡汁裡;5、炒菜時不放鹽,進餐時放少量鹽;6、減少外出就餐。

【浙江新聞+】

國家衛計委發佈的《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將于明年2月1日正式實施。像普通人有膳食寶塔指導一樣,每天攝入多少能量,蛋白質和脂肪都吃多少,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膳食也有手冊參考。

67歲的張先生,慢性腎臟病(英語簡稱CKD)4期,身高172cm,現體重60kg,無下肢浮腫,採用飲食治療,未出現明顯併發症。

每天怎麼吃呢?《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有精確到量的推薦。

制定膳食指導處方的步驟:

第一步,計算標準體重。

(172-100)×0.9=64.8(kg),實際體重60kg,職業屬輕體力勞動,低於標準體重7.4%,BMI=20.3 kg/m2,判斷為正常。

第二步,計算每日所需總能量。

張先生大於60歲,每日應攝入能量標準為126kJ~146 kJ(30kcal~35 kcal)/kg,全天所需總能量約8134kJ~9489 kJ(1944 kcal~2268 kcal)。

第三步:計算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每日蛋白質推薦攝入0.6 g/kg~0.8 g/kg,要求50%~70%來自於優質蛋白質。張先生每日應攝入蛋白質標準為39 g~52 g(詳見附錄B、附錄C)。

第四步:計算每日所需以食物蛋白質為基礎的交換份份數:將蛋白質按照0 g/份~1 g/份,4 g/ 份,7 g/份進行分配,其中穀薯類(即主食等)2份(100 g,約合蛋白質8 g),瓜類蔬菜250 g(0 g~ 1 g蛋白質),葉類蔬菜250 g(4 g蛋白質),水果1份(0 g~1 g蛋白質),肉、蛋、奶、大豆類4 份(28 g 蛋白質),總計約42 g蛋白質(詳見附錄D)。第五步:達到充足總能量,根據目標蛋白質食物所提供的能量值,不足部分以植物油和澱粉類食物補充,如增加油脂類4份(40 g植物油),澱粉2份(200 g)。根據上述標準結合患者的飲食習慣和嗜好,以及參考食物鉀、鈉、磷值選擇並安排餐次及交換食物。

部分參考介紹:

首先是能量。

CKD1期~3期患者,能量攝入以達到和維持目標體重為准。目標體重可以參考國際推薦適用於東方人的標準體重計算方法:(男性)標準體重=(身高cm-100)×0.9(kg);(女性)標準體重=(身高cm-100)×0.9(kg)-2.5(kg)。當體重下降或出現其他營養不良表現時,還應增加能量供給。

對於CKD4期~5期患者,在限制蛋白質攝入量的同時,能量攝入需維持在146 kJ(35 kcal) /(kg·d)(年齡≤60 歲)或126 kJ~146 kJ(30 kcal~35 kcal)/(kg·d)(年齡>60 歲)。再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性別、年齡、活動量、飲食史、合併疾病及應激狀況進行調整。

其中,蛋白質的攝入量有推薦。

CKD1期~2期患者,不論是否患有糖尿病,蛋白質攝入推薦量為0.8 g/(kg·d)~1.0 g/(kg·d)(其中包含0.8g/kg·d)。

對於CKD3期~5期沒有進行透析治療的患者,蛋白質攝入推薦量為0.6 g/ (kg·d)~0.8g/(kg·d)。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質攝入推薦量為1.0 g/(kg·d)~1.2 g/(kg·d),當合併高分解代謝急性疾病時,蛋白質攝入推薦量增加到1.2 g/(kg·d)~1.3 g/(kg·d)。其中至少50%來自優質蛋白質。可同時補充複方α-酮酸製劑0.075 g/(kg·d)~0.12 g/(kg·d)。再根據患者的體重、年齡、飲食史、合併疾病及應激狀況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