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西公安邊防總隊破獲“2·09”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案紀實

圖為廣西、廣東公安邊防官兵聯手抓獲188名非法入境外籍人員。

滕松齡 攝

圖為防城港公安邊防支隊官兵仔細排查過往車輛。 陳志榮 攝

春節前後,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東興市,這個西南邊陲小城之夜格外清冷,昔日繁華的場景仿佛一同捲入墨色之中。

而這只是表像: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動,企圖非法越境,

成批的隊伍就像“長蛇”一樣在邊境線上蠕動,擾亂正常的出入境秩序,給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帶來極大隱患。

關鍵時刻,駐守在邊防一線的公安邊防官兵,手縛長纓,布下“天網”,一場“捕蛇者”與“蛇”之間智與勇的搏鬥由此上演。

 不速之客擅闖邊防護欄

東興市雖屬邊遠地區,但近年來邊境貿易方興未艾,經濟發展蒸蒸日上。市區高樓聳立,商鋪林立,車如流水,人潮湧動,

界河北侖河上的船舶常年川流不息,成批成批價值不菲的貨物往來於中越兩國碼頭之間。晚上,數以百計的KTV、酒吧等大型娛樂場所流光溢彩,各式各樣的小吃擺滿街頭,吆喝聲、歌聲、鳴笛聲、北侖河的流水聲聲聲入耳。

2017年2月28日,農曆大年初三,時鐘指向22時。由於大量外地商賈、遊客早早趕回家過年,邊關的夜安靜下來。遠處偶爾傳來稀疏的鞭炮聲,孤零零的路燈照射著街面,把邊境防護欄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

風平浪靜的表像之下,往往暗流湧動。每逢過年過節,都是公安邊防官兵最繁忙、緊張的時刻。

夜幕下,東興邊貿碼頭旁,一個上半身穿著藍色衣衫、體型微胖的神秘男子,騎著電動車緩慢行駛在北侖河堤岸的貨運路上。他一路左顧右盼,在一個路燈下停下,眺望北侖河對岸片刻,又踩起油門匆匆離去。不多時,河中一個不明物體慢慢漂來,在護欄旁的路燈照射下漸漸露出真面目——一條小型鐵殼船。

鐵殼船抵岸片刻,裡面鑽出一個人,探頭探腦地跳下船,環顧四周確認安全後,轉身向船艙裡招招手。接著,從船艙裡又出來兩個人,每人肩上扛著一個梯子,飛快地來到堤岸下,將梯子搭在防護欄杆上。第一個出船艙的人又一招手,船艙裡的人便魚貫而出,扛著大包小包,沿著兩個梯子越過護欄,爬上河堤。

河流、3米多高焊著尖刃的高欄,

都沒能阻擋住這群20人左右的“不速之客”。這時,身著半身藍的男子出現在河堤路上,他的身後跟著成隊的摩的司機。摩的司機載上這群“不速之客”,伴隨著幾聲嘈雜的轟鳴聲,不到5分鐘,便一溜煙不知去向。

這些“不速之客”正是外籍偷渡者。他們以為,中國公安邊防官兵會和普通老百姓一樣歡度新春佳節,必然放鬆邊境管控,所以選擇此時“組團”偷渡到中國。

殊不知,廣西公安邊防總隊防城港邊防支隊官兵已經跟蹤這個團夥一個半月,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邊防官兵的掌控之中。

此時,防城港公安邊防支隊偵查隊隊長宋林手持對講機,坐在監控視頻前,目睹了這群偷渡客非法入境的全過程。

突然,他一拍大腿,興奮地站起來說:“毛守中。”宋林把監控畫面放大,焦點放在那個身著半身藍衣的男子身上,而後立即撥通上級電話,請示開展分組抓捕行動。

 跟蹤偵查團夥初露端倪

毛守中是誰?他半夜拉人要去哪裡?他在其中扮演怎樣重要的角色?故事還得從頭說起。

一個多月前,廣西公安邊防總隊獲悉:臨近春節,防城港邊境有一個組織偷越國邊境的團夥頻繁作案。總隊領導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案組,由總隊情報處處長邵真和防城港公安邊防支隊參謀長段春雷擔任專案指揮長,在前線設立行動小組,由宋林擔任組長。

偷渡多半帶有組織性,外國人在中國人生地不熟,必然有人牽線搭橋,而且以本地人為主。“打蛇就要打七寸,必須一鍋端掉這個團夥。”段春雷下達命令。

邊境地區參與偷渡活動的人不在少數,想要摸清涉案團夥的情況無從下手。宋林深知責任重大,帶領偵查隊員沒日沒夜地調查。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初步篩查,偵查員王超注意到,毛守中一家人十分神秘,毛守中白天很少出門,一到晚上就出來遊蕩,他的老婆盧松梅則三天兩頭往銀行跑。

其中必有蹊蹺,王超決定對盧松梅跟蹤調查。

本來事情進展得比較順利,沒想到出現點意外。

2月1日上午,盧松梅再次來到邊貿點附近的銀行。王超緊隨其後,待盧松梅進銀行自助存取款,王超走進附近一家米粉店,遠遠盯梢。

大約5分鐘後,盧松梅走出銀行,若有所思地走進同一家米粉店,瞅了瞅王超,徑直坐在王超的對面。王超不緊不慢地點了碗米粉,盧松梅也點了一碗,兩人埋頭各自吃著米粉。

突然,盧松梅停下筷子,斜視王超,王超不自覺地抬起頭。一刹那,兩人對視了3秒鐘。盧松梅奇怪地放下筷子,徑直趕回家,兩天都不出門。

憑著辦案經驗,宋林覺得盧松梅有所警覺,王超不太適合繼續跟蹤了,他決定自己出馬。

於是,宋林與一名女隊員假扮情侶,蹲守在盧松梅家門口。晚上,宋林發現,時不時有幾束手電光在盧松梅家房子的外牆上畫著圓圈。這是幫毛守中夫妻望風的“馬仔”打的暗語。每次看到這些光線,宋林都會感到一陣興奮,因為光線至少傳遞了兩個資訊:一是表示外面很安全,說明邊防官兵的跟蹤沒有被發現;二是說明毛守中夫妻還在裡面。

又過了兩天,毛守中夫妻還是閉門不出。有的年輕偵查員沉不住氣了,想沖進去抓人。宋林胸有成竹地說:“莫急,毛守中一定還會做的,不會超過3天。”

多年從事偵查工作的宋林可不是個簡單人物,他多次參與打擊偷渡、打擊販槍販毒等專項行動。前幾年,因為破獲連環飛車搶奪案件而名噪一時。

宋林是這樣想的,組織偷渡者都會墊進巨額押金,不是做一單就能結帳的。而且偷渡者需要多個環節配合才能偷渡入境,組織者不可能一下子洗手不幹。

宋林的判斷是正確的。第三天晚上,毛守中出門了。他鬼鬼祟祟地騎著摩托車趕往貿易互市點,接送了一批“乘客”,並把“乘客”轉給一個叫陳鋒的人。

這個偷渡團夥的頭目是毛守中還是陳鋒?抑或另有他人?案件初露端倪,逐漸進入更深層次的調查環節。

廣西公安邊防總隊官兵開展便道巡邏,嚴防非法入出境活動。 李杭 攝

防城港公安邊防支隊官兵在重要邊境通道設卡檢查。 陳志榮 攝

揭開幕後組織者面紗

沒有任何捷徑,宋林決定從陳鋒和毛守中身上找線索。經過十多天的調查,一組偵查員發現,兩人分工明確,毛守中負責把人從邊境防護欄的路上運到邊貿點的和平路,陳鋒負責把人接走,流轉到麵包車或私家車上,統一運往防城港市港口區。另一組偵查員發現,毛守中與陳鋒每筆銀行轉帳額度並不大,與運送的人數不相匹配。

顯然,毛守中和陳峰極可能只是偷渡團夥的一個鏈條,負責各自路段的運送。那麼,整個偷渡團夥的幕後組織者是誰呢?為什麼遲遲沒有出現?

有的偵查員又有些急燥了,建議將毛守中和陳鋒帶回詢問。宋林再次穩住大家,他覺得連幕後真正組織者都摸不清,毫無證據地莽撞行事,有百害而無一利。

怎麼辦?宋林決定,把偵查方向轉向從毛守中那裡接單拉客的摩的司機。經過約半個月摸排,偵查員瞭解到,毛守中和上線是單線聯繫,摩的司機雖然對指揮毛守中的上線一無所知,但是透露了一個重要資訊:偷渡過來的外國人大多是去廣東茂名打黑工。

宋林聽到這兩個消息後,一拍大腿說:“有了。”既然毛守中和上家是單線聯繫,那麼他的許多資訊一定和這個人有關;既然是去廣東打黑工,必然要有交通工具,坐動車不可能,最大可能就是坐長途汽車。

宋林立即指示隊員王波和桂志剛前往汽車站,查詢東興開往廣東茂名的班車情況。經查,其中一趟班車曾有過多次被查獲搭載小批量偷渡客的不良記錄。偵查員深入調查發現,這趟班車由一個叫唐秋月的女人運營,而實際車主是唐秋月的母親覃鳳。

偵查員偵查發現,覃鳳一直住在廣東茂名,其所有的銀行轉帳記錄顯示,大量資金轉給了盧松梅。

宋林立即請示段春雷,由偵查員王珩帶隊抵達廣東,對覃鳳進行深入調查。神秘面紗終於揭下,之前查證的事實均指向覃鳳,她就是偷渡團夥的頭目。

整個案件變得明朗起來:覃鳳和外國“蛇頭”對接,安排鐵殼船將偷渡者運到北侖河堤岸並負責全程指揮。毛守中負責從東興市貿易點將偷渡客轉移到小車上;一個叫王有財的人負責將偷渡者從東興市運往防城港港口區;陳鋒和他的親戚則負責將偷渡者從港口區運送到廣東茂名。

 三路出兵摧毀運送鏈條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一個半月以來,宋林帶領偵查隊調查線索,逐個突破,連續奮戰,風餐露宿,個中滋味常人難以想像。

像往常破案一樣,宋林對著鏡子照了照,發現眼袋黑了一圈,銀絲多了幾根。他揉揉眼睛,捋捋頭髮,自言自語道:“快收網了,白頭發可不能再多了。”

對每一個與違法犯罪分子戰鬥的邊防官兵來說,沒有比成功破案更興奮的事情,更沒有比抓獲犯罪嫌疑人,保護國家安全和邊境穩定更神聖的事情。宋林的笑既是寬慰自己,更是在給自己打氣。

新年伊始,北侖河兩岸再次掀起務工潮。毛守中又出現在邊貿點的護欄邊,便有了故事開頭的一幕。

時間回到大年初三的晚上。箭在弦上,一觸即發!段春雷接到宋林的報告後,當夜組織召開會議,決定以這次毛守中組織運送偷渡為線索,全面掌握證據,要求各組民警緊密跟蹤掌握情況,等待時機統一行動。

被監控的摩的離開的那一刻,宋林的腦中已然展開一張佈陣圖。得到指示後,他立即通過對講機告知正在跟蹤的周恒智:“‘蛇’準備過去了,做好準備。”

在東興市和平路一個洗車場附近,司機王有財靠著車門,左手夾著一根香煙,右手拿著一張彩票,對身旁的夥計“阿東”美滋滋地說:“要是這張彩票中了,老子再也不拉外國佬了。”

“你那4個朋友怎麼還沒到?趕緊催催,‘貨’快到了。”“阿東”沒有心思閒聊,皺著眉頭拿起手機問:“到了沒有?這麼久,都在等呢。”

與“阿東”通話的就是毛守中,而這一切情況,都在周恒智的監視中。

周恒智腳蹬一雙老款運動鞋,身穿美團外賣的工作服,站在距離王有財不到5米的電動車旁,低頭戳手機,像是在刷外賣單。

不到10分鐘,王有財要等的人終於來齊了,連他在內一共6人,6輛車連成車隊,火急火燎地開走了。

周恒智的任務就是盯住這些人。他立即跳上旁邊的一輛小車,緊跟在車隊後面。

周恒智和宋林的判斷一樣,這些人都是本地人,不可能跑長途、冒風險做虧本生意,肯定會找一個中轉站。

車隊沿著大道一路狂奔,就要駛出邊境管理區時,突然一個轉彎繞到小路上。真是狡猾的狐狸,前面就是橫江邊境檢查站執勤點,他們企圖避開邊防檢查。其實,就算是小路,也在檢查站官兵的監控之中。

不過這次,王有財等人比較“幸運”,一路順暢。因為周恒智早料到他們有這一招,提前給檢查站打了招呼,讓他們先“放”過這些人。

23時,車隊到達防城港港口區商貿中心。周恒智不敢靠得太近,老遠就把車停下來,熄了車燈,跳下車快速閃進商貿中心,躲在一個角落裡暗暗觀察。

他透過微弱的燈光環顧四周發現,這是一個建了一半的樓盤,只有一個進口,三面土丘環繞,旁邊是一個並未完工的樓房,一樓像地下車庫,空無一物,只剩下水泥墩子,加之夜色深沉,真是一個幹見不得人的勾當的絕佳地點。

陳鋒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不到10分鐘,一輛豐田轎車和一輛麵包車裝滿偷渡者匆匆離開。周恒智立即將情況報告上級。

此時,防城港公安邊防支隊指揮中心燈火通明,段春雷和指揮部的其他人員一邊等著前方的消息,一邊分析研判案情。

獲悉周恒智報告的情況後,段春雷感到時機已經成熟。他立即下達命令:兵分三路,第一路由宋林帶隊,前往抓捕王有財與毛守中夫婦;第二組由桂志剛負責,圍堵陳鋒;第三組由王珩帶隊,在廣東立即控制覃鳳。

“行動!”隨著一聲號令,一場“捕蛇者”與“蛇”之間的終極搏鬥正式開始。

首先落網的是陳鋒。從防城港通往廣東茂名的高速公路只有一個出口,桂志剛和周恒智早早守候在收費站附近,緊盯著每一輛汽車的車牌和車型。

狡猾的陳鋒開的車並未上牌,以為可以高枕無憂地直奔廣東。他怎麼也沒想到,這次的對手是桂志剛和周恒智幾個幹偵查的“老江湖”。

桂志剛早已從周恒智那裡知道陳鋒所駕駛車輛的車型,待車一到收費站口,周恒智立即拉上鐵馬,形成甕中捉鼈之勢。陳鋒見勢不妙,只得乖乖就範,連同23名外籍偷渡客,被一網打盡。

毛守中送完“貨”,以為萬事大吉了,正在家安心睡覺,睡眼朦朧中就被邊防官兵帶到派出所。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王有財是自投羅網的。他從對講機裡聽到陳鋒、毛守中等人被抓,剛好覃鳳慫恿他去港口區邊防派出所附近打探虛實,正好撞見邊防官兵,被逮個正著。

千里追捕識別喬裝“蛇頭”

話分兩頭,覃鳳待在茂名,一直遙控著組織運送環節,抓獲她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個月前,王珩帶領行動小組趕到廣東茂名的時候,並未確定覃鳳的具體住處,唯一的突破點就是她名下的班車,只能按圖索驥,以車定人。可車那麼多,人那麼多,漫無目的調查,無異於大海撈針。

絕不打無準備之仗。根據前期的調查,王珩得到了覃鳳的照片,雖然有些年代了,但是也算有了線索。

幸好,偵查隊一到廣東,就得到廣東公安邊防總隊和駐地公安局的積極幫助。他們不遺餘力地給予人力、物力和技術上的支援,配合廣西公安邊防總隊偵查隊開展調查和取證工作,幫助專案組克服了地域生疏、語言不通等諸多困難。

眾人拾柴火焰高,隊員們信心滿滿,緊鑼密鼓地展開偵查。

車站是偷渡人員的必經之所,無疑是最有可能發現嫌疑人的地方。春節前正值打工人員回流潮,汽車站裡人群摩肩接踵,找一個人簡直堪比登天。

王珩讓隊員拿著覃鳳的照片,穿上車站清潔工的衣服,挨個辨認行人,重點監視觀察覃鳳的班車。

“大家打起十二分精神,盯緊這個人,別撞到了都不認得。要是漏了,回來吃不了兜著走。”王珩知道這次任務很重,還得給兄弟們一點兒壓力。

果不其然,覃鳳的班車又拉了幾批偷渡客過來,但是一直沒有發現覃鳳。

難道覃鳳不親自過來接應?大家都感到很疑惑。

王珩是個“頑固派”,用他自己的話說叫“完美主義者”,直覺告訴他,覃鳳一定會再次出現。大家討論另辟途徑找出覃鳳,他力排眾議,決定繼續監控班車。

付出總有回報。慢慢地,王珩發現,每次偷渡客下車,附近總會有同一個人看場面。王珩豁然頓悟,她就是照片上的人——覃鳳。

幾次擦肩而過,竟然毫無知覺,只是因為覃鳳故意易容,換了裝束。

王珩派人密切關注覃鳳的一舉一動,同時收集她的犯罪證據,只等待上級的指令。

2月28日晚,段春雷下達抓捕命令後,他們立即部署,展開行動。這時,覃鳳也從電話裡得知東興那頭栽了,她手足無措地丟掉手機,急急忙忙收拾行李準備逃走。殊不知為時已晚,偵查員已經到達她的住處,破門而入,將一副冰冷的手銬扣在她的手腕上。

沉默,覃鳳用沉默當做盾牌,拒不認罪。經過幾天的審訊,毛守中和陳鋒等單線連絡人紛紛供出覃鳳的所有犯罪事實,提到覃鳳用的183號段的手機號碼,包括2月28日晚上覃鳳不斷進行遠端電話操控,手機打到欠費兩次。

覃鳳依然負隅頑抗,說電話卡早就丟了,電話不是她本人打的。但專案組查到,覃鳳當晚用她的微信為這個號碼充過兩次話費,時間完全吻合。鐵證如山的人證、物證面前,覃鳳啞口無言。

至此,在段春雷下令的一個小時內,這個偷渡團夥被一鍋端。

桂粵聯斬洋黑工運輸鏈

覃鳳被零口供逮捕,團夥的主要組織都被打掉,但是還有一個關鍵——被運往廣東的洋黑工在哪兒呢?

據陳鋒交代,洋黑工都被送到茂名冰封冷凍廠,大約有兩百人,有外籍“蛇頭”接應。他還提供了“蛇頭”經常聯繫的電話號碼。

王珩等人抓獲覃鳳後,接到新的命令:聯合當地公安邊防部門和公安機關一舉摧毀黑工網。

任務重大,王珩不敢有絲毫懈怠,他決定趁熱打鐵,立即展開調查。

根據陳峰提供的“蛇頭”的電話號碼,王珩撥打過去卻無法接通。他搜索了這個號碼綁定的微信號,顯示的是一個男人的頭像。

這個人是誰?一定與此案有關。

工廠的位置基本鎖定,按道理可以突襲抓人,但是王珩沒有這麼做,他有兩個顧慮:一是如果貿然闖入,可能打草驚蛇,導致“蛇頭”逃竄,洋黑工不能一網打盡;二是假如陳鋒的資訊有誤,那麼一旦鬧出動靜,洋黑工所在工廠必然有所準備,錯過大好時機,導致功虧一簣。

按兵不動,踞守蹲伏,伺機奔襲,這是獅子捕捉獵物的絕招,偵查員們也用上了。

茂名冰封冷凍廠是全封閉的,附近人煙稀少,週邊有一圈高高的鐵欄,裡面種著一排大王椰,側面是一排鐵皮棚,直接貫通宿舍樓。宿舍樓有鐵欄圍護,鐵欄內側是密密麻麻的工作服,在樹蔭的遮擋下看不清楚宿舍裡面的情況。

偵查員在週邊整整蹲守了兩天兩夜,卻一無所獲。南方冬天的夜晚寒風瑟瑟、異常濕冷,為了推動案件順利偵破,偵查員連續蹲守,實在困了,就拿風油精抹在眼皮上,抵抗通宵值守的困意。

可是兩天下來,依然沒有什麼發現。難道洋黑工不吃不睡嗎?難道洋黑工不在這裡?難道“蛇頭”已經轉移了?

疑雲聚攏,隊員們陷入迷惘與沉思中。王珩不甘心就這麼放棄,他死死盯著工廠大院不放。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鐵皮棚裡終於走出一個人,埋著頭似乎有些疲憊,扭頭往欄杆外瞥了一眼。

就是這一瞥,王珩的腦海中靈光一現:就是他,“蛇頭”手機微信號上的那個頭像。這裡就是他們的窩點。

果不其然,不多時,從鐵皮棚裡陸續走出人來,有男有女,衣著打扮顯然不是中國人,估摸有兩百多人。

專案組立即將情況報告給段春雷,得到指示:收網。

專案組迅速部署,請求茂名公安邊防支隊出動警力圍控。3月24日下午,專案組聯合茂名公安邊防支隊對茂名市冰封冷凍廠進行突襲檢查,在廠內成功抓獲188名外籍偷渡人員、兩名外籍“蛇頭”和1名工廠負責人。

此前的3月22日,專案組通過一個月調查,在東興市榕木潭碼頭,將2月28日晚運送偷渡人員過界河的船夫阮國明緝捕歸案。

至此,這起由公安部督辦的“2·09”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案全面告破,廣西公安邊防總隊在廣西防城港、廣東茂名等地抓獲組織者7人(其中外籍人員4人)、運送者8人、非法入境務工外國人211人,打掉一個跨境跨省區組織外籍人員偷渡並安排非法務工的犯罪團夥。

廣西公安邊防總隊防城港邊防支隊官兵已經跟蹤這個團夥一個半月,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邊防官兵的掌控之中。

此時,防城港公安邊防支隊偵查隊隊長宋林手持對講機,坐在監控視頻前,目睹了這群偷渡客非法入境的全過程。

突然,他一拍大腿,興奮地站起來說:“毛守中。”宋林把監控畫面放大,焦點放在那個身著半身藍衣的男子身上,而後立即撥通上級電話,請示開展分組抓捕行動。

 跟蹤偵查團夥初露端倪

毛守中是誰?他半夜拉人要去哪裡?他在其中扮演怎樣重要的角色?故事還得從頭說起。

一個多月前,廣西公安邊防總隊獲悉:臨近春節,防城港邊境有一個組織偷越國邊境的團夥頻繁作案。總隊領導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案組,由總隊情報處處長邵真和防城港公安邊防支隊參謀長段春雷擔任專案指揮長,在前線設立行動小組,由宋林擔任組長。

偷渡多半帶有組織性,外國人在中國人生地不熟,必然有人牽線搭橋,而且以本地人為主。“打蛇就要打七寸,必須一鍋端掉這個團夥。”段春雷下達命令。

邊境地區參與偷渡活動的人不在少數,想要摸清涉案團夥的情況無從下手。宋林深知責任重大,帶領偵查隊員沒日沒夜地調查。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初步篩查,偵查員王超注意到,毛守中一家人十分神秘,毛守中白天很少出門,一到晚上就出來遊蕩,他的老婆盧松梅則三天兩頭往銀行跑。

其中必有蹊蹺,王超決定對盧松梅跟蹤調查。

本來事情進展得比較順利,沒想到出現點意外。

2月1日上午,盧松梅再次來到邊貿點附近的銀行。王超緊隨其後,待盧松梅進銀行自助存取款,王超走進附近一家米粉店,遠遠盯梢。

大約5分鐘後,盧松梅走出銀行,若有所思地走進同一家米粉店,瞅了瞅王超,徑直坐在王超的對面。王超不緊不慢地點了碗米粉,盧松梅也點了一碗,兩人埋頭各自吃著米粉。

突然,盧松梅停下筷子,斜視王超,王超不自覺地抬起頭。一刹那,兩人對視了3秒鐘。盧松梅奇怪地放下筷子,徑直趕回家,兩天都不出門。

憑著辦案經驗,宋林覺得盧松梅有所警覺,王超不太適合繼續跟蹤了,他決定自己出馬。

於是,宋林與一名女隊員假扮情侶,蹲守在盧松梅家門口。晚上,宋林發現,時不時有幾束手電光在盧松梅家房子的外牆上畫著圓圈。這是幫毛守中夫妻望風的“馬仔”打的暗語。每次看到這些光線,宋林都會感到一陣興奮,因為光線至少傳遞了兩個資訊:一是表示外面很安全,說明邊防官兵的跟蹤沒有被發現;二是說明毛守中夫妻還在裡面。

又過了兩天,毛守中夫妻還是閉門不出。有的年輕偵查員沉不住氣了,想沖進去抓人。宋林胸有成竹地說:“莫急,毛守中一定還會做的,不會超過3天。”

多年從事偵查工作的宋林可不是個簡單人物,他多次參與打擊偷渡、打擊販槍販毒等專項行動。前幾年,因為破獲連環飛車搶奪案件而名噪一時。

宋林是這樣想的,組織偷渡者都會墊進巨額押金,不是做一單就能結帳的。而且偷渡者需要多個環節配合才能偷渡入境,組織者不可能一下子洗手不幹。

宋林的判斷是正確的。第三天晚上,毛守中出門了。他鬼鬼祟祟地騎著摩托車趕往貿易互市點,接送了一批“乘客”,並把“乘客”轉給一個叫陳鋒的人。

這個偷渡團夥的頭目是毛守中還是陳鋒?抑或另有他人?案件初露端倪,逐漸進入更深層次的調查環節。

廣西公安邊防總隊官兵開展便道巡邏,嚴防非法入出境活動。 李杭 攝

防城港公安邊防支隊官兵在重要邊境通道設卡檢查。 陳志榮 攝

揭開幕後組織者面紗

沒有任何捷徑,宋林決定從陳鋒和毛守中身上找線索。經過十多天的調查,一組偵查員發現,兩人分工明確,毛守中負責把人從邊境防護欄的路上運到邊貿點的和平路,陳鋒負責把人接走,流轉到麵包車或私家車上,統一運往防城港市港口區。另一組偵查員發現,毛守中與陳鋒每筆銀行轉帳額度並不大,與運送的人數不相匹配。

顯然,毛守中和陳峰極可能只是偷渡團夥的一個鏈條,負責各自路段的運送。那麼,整個偷渡團夥的幕後組織者是誰呢?為什麼遲遲沒有出現?

有的偵查員又有些急燥了,建議將毛守中和陳鋒帶回詢問。宋林再次穩住大家,他覺得連幕後真正組織者都摸不清,毫無證據地莽撞行事,有百害而無一利。

怎麼辦?宋林決定,把偵查方向轉向從毛守中那裡接單拉客的摩的司機。經過約半個月摸排,偵查員瞭解到,毛守中和上線是單線聯繫,摩的司機雖然對指揮毛守中的上線一無所知,但是透露了一個重要資訊:偷渡過來的外國人大多是去廣東茂名打黑工。

宋林聽到這兩個消息後,一拍大腿說:“有了。”既然毛守中和上家是單線聯繫,那麼他的許多資訊一定和這個人有關;既然是去廣東打黑工,必然要有交通工具,坐動車不可能,最大可能就是坐長途汽車。

宋林立即指示隊員王波和桂志剛前往汽車站,查詢東興開往廣東茂名的班車情況。經查,其中一趟班車曾有過多次被查獲搭載小批量偷渡客的不良記錄。偵查員深入調查發現,這趟班車由一個叫唐秋月的女人運營,而實際車主是唐秋月的母親覃鳳。

偵查員偵查發現,覃鳳一直住在廣東茂名,其所有的銀行轉帳記錄顯示,大量資金轉給了盧松梅。

宋林立即請示段春雷,由偵查員王珩帶隊抵達廣東,對覃鳳進行深入調查。神秘面紗終於揭下,之前查證的事實均指向覃鳳,她就是偷渡團夥的頭目。

整個案件變得明朗起來:覃鳳和外國“蛇頭”對接,安排鐵殼船將偷渡者運到北侖河堤岸並負責全程指揮。毛守中負責從東興市貿易點將偷渡客轉移到小車上;一個叫王有財的人負責將偷渡者從東興市運往防城港港口區;陳鋒和他的親戚則負責將偷渡者從港口區運送到廣東茂名。

 三路出兵摧毀運送鏈條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一個半月以來,宋林帶領偵查隊調查線索,逐個突破,連續奮戰,風餐露宿,個中滋味常人難以想像。

像往常破案一樣,宋林對著鏡子照了照,發現眼袋黑了一圈,銀絲多了幾根。他揉揉眼睛,捋捋頭髮,自言自語道:“快收網了,白頭發可不能再多了。”

對每一個與違法犯罪分子戰鬥的邊防官兵來說,沒有比成功破案更興奮的事情,更沒有比抓獲犯罪嫌疑人,保護國家安全和邊境穩定更神聖的事情。宋林的笑既是寬慰自己,更是在給自己打氣。

新年伊始,北侖河兩岸再次掀起務工潮。毛守中又出現在邊貿點的護欄邊,便有了故事開頭的一幕。

時間回到大年初三的晚上。箭在弦上,一觸即發!段春雷接到宋林的報告後,當夜組織召開會議,決定以這次毛守中組織運送偷渡為線索,全面掌握證據,要求各組民警緊密跟蹤掌握情況,等待時機統一行動。

被監控的摩的離開的那一刻,宋林的腦中已然展開一張佈陣圖。得到指示後,他立即通過對講機告知正在跟蹤的周恒智:“‘蛇’準備過去了,做好準備。”

在東興市和平路一個洗車場附近,司機王有財靠著車門,左手夾著一根香煙,右手拿著一張彩票,對身旁的夥計“阿東”美滋滋地說:“要是這張彩票中了,老子再也不拉外國佬了。”

“你那4個朋友怎麼還沒到?趕緊催催,‘貨’快到了。”“阿東”沒有心思閒聊,皺著眉頭拿起手機問:“到了沒有?這麼久,都在等呢。”

與“阿東”通話的就是毛守中,而這一切情況,都在周恒智的監視中。

周恒智腳蹬一雙老款運動鞋,身穿美團外賣的工作服,站在距離王有財不到5米的電動車旁,低頭戳手機,像是在刷外賣單。

不到10分鐘,王有財要等的人終於來齊了,連他在內一共6人,6輛車連成車隊,火急火燎地開走了。

周恒智的任務就是盯住這些人。他立即跳上旁邊的一輛小車,緊跟在車隊後面。

周恒智和宋林的判斷一樣,這些人都是本地人,不可能跑長途、冒風險做虧本生意,肯定會找一個中轉站。

車隊沿著大道一路狂奔,就要駛出邊境管理區時,突然一個轉彎繞到小路上。真是狡猾的狐狸,前面就是橫江邊境檢查站執勤點,他們企圖避開邊防檢查。其實,就算是小路,也在檢查站官兵的監控之中。

不過這次,王有財等人比較“幸運”,一路順暢。因為周恒智早料到他們有這一招,提前給檢查站打了招呼,讓他們先“放”過這些人。

23時,車隊到達防城港港口區商貿中心。周恒智不敢靠得太近,老遠就把車停下來,熄了車燈,跳下車快速閃進商貿中心,躲在一個角落裡暗暗觀察。

他透過微弱的燈光環顧四周發現,這是一個建了一半的樓盤,只有一個進口,三面土丘環繞,旁邊是一個並未完工的樓房,一樓像地下車庫,空無一物,只剩下水泥墩子,加之夜色深沉,真是一個幹見不得人的勾當的絕佳地點。

陳鋒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不到10分鐘,一輛豐田轎車和一輛麵包車裝滿偷渡者匆匆離開。周恒智立即將情況報告上級。

此時,防城港公安邊防支隊指揮中心燈火通明,段春雷和指揮部的其他人員一邊等著前方的消息,一邊分析研判案情。

獲悉周恒智報告的情況後,段春雷感到時機已經成熟。他立即下達命令:兵分三路,第一路由宋林帶隊,前往抓捕王有財與毛守中夫婦;第二組由桂志剛負責,圍堵陳鋒;第三組由王珩帶隊,在廣東立即控制覃鳳。

“行動!”隨著一聲號令,一場“捕蛇者”與“蛇”之間的終極搏鬥正式開始。

首先落網的是陳鋒。從防城港通往廣東茂名的高速公路只有一個出口,桂志剛和周恒智早早守候在收費站附近,緊盯著每一輛汽車的車牌和車型。

狡猾的陳鋒開的車並未上牌,以為可以高枕無憂地直奔廣東。他怎麼也沒想到,這次的對手是桂志剛和周恒智幾個幹偵查的“老江湖”。

桂志剛早已從周恒智那裡知道陳鋒所駕駛車輛的車型,待車一到收費站口,周恒智立即拉上鐵馬,形成甕中捉鼈之勢。陳鋒見勢不妙,只得乖乖就範,連同23名外籍偷渡客,被一網打盡。

毛守中送完“貨”,以為萬事大吉了,正在家安心睡覺,睡眼朦朧中就被邊防官兵帶到派出所。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王有財是自投羅網的。他從對講機裡聽到陳鋒、毛守中等人被抓,剛好覃鳳慫恿他去港口區邊防派出所附近打探虛實,正好撞見邊防官兵,被逮個正著。

千里追捕識別喬裝“蛇頭”

話分兩頭,覃鳳待在茂名,一直遙控著組織運送環節,抓獲她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個月前,王珩帶領行動小組趕到廣東茂名的時候,並未確定覃鳳的具體住處,唯一的突破點就是她名下的班車,只能按圖索驥,以車定人。可車那麼多,人那麼多,漫無目的調查,無異於大海撈針。

絕不打無準備之仗。根據前期的調查,王珩得到了覃鳳的照片,雖然有些年代了,但是也算有了線索。

幸好,偵查隊一到廣東,就得到廣東公安邊防總隊和駐地公安局的積極幫助。他們不遺餘力地給予人力、物力和技術上的支援,配合廣西公安邊防總隊偵查隊開展調查和取證工作,幫助專案組克服了地域生疏、語言不通等諸多困難。

眾人拾柴火焰高,隊員們信心滿滿,緊鑼密鼓地展開偵查。

車站是偷渡人員的必經之所,無疑是最有可能發現嫌疑人的地方。春節前正值打工人員回流潮,汽車站裡人群摩肩接踵,找一個人簡直堪比登天。

王珩讓隊員拿著覃鳳的照片,穿上車站清潔工的衣服,挨個辨認行人,重點監視觀察覃鳳的班車。

“大家打起十二分精神,盯緊這個人,別撞到了都不認得。要是漏了,回來吃不了兜著走。”王珩知道這次任務很重,還得給兄弟們一點兒壓力。

果不其然,覃鳳的班車又拉了幾批偷渡客過來,但是一直沒有發現覃鳳。

難道覃鳳不親自過來接應?大家都感到很疑惑。

王珩是個“頑固派”,用他自己的話說叫“完美主義者”,直覺告訴他,覃鳳一定會再次出現。大家討論另辟途徑找出覃鳳,他力排眾議,決定繼續監控班車。

付出總有回報。慢慢地,王珩發現,每次偷渡客下車,附近總會有同一個人看場面。王珩豁然頓悟,她就是照片上的人——覃鳳。

幾次擦肩而過,竟然毫無知覺,只是因為覃鳳故意易容,換了裝束。

王珩派人密切關注覃鳳的一舉一動,同時收集她的犯罪證據,只等待上級的指令。

2月28日晚,段春雷下達抓捕命令後,他們立即部署,展開行動。這時,覃鳳也從電話裡得知東興那頭栽了,她手足無措地丟掉手機,急急忙忙收拾行李準備逃走。殊不知為時已晚,偵查員已經到達她的住處,破門而入,將一副冰冷的手銬扣在她的手腕上。

沉默,覃鳳用沉默當做盾牌,拒不認罪。經過幾天的審訊,毛守中和陳鋒等單線連絡人紛紛供出覃鳳的所有犯罪事實,提到覃鳳用的183號段的手機號碼,包括2月28日晚上覃鳳不斷進行遠端電話操控,手機打到欠費兩次。

覃鳳依然負隅頑抗,說電話卡早就丟了,電話不是她本人打的。但專案組查到,覃鳳當晚用她的微信為這個號碼充過兩次話費,時間完全吻合。鐵證如山的人證、物證面前,覃鳳啞口無言。

至此,在段春雷下令的一個小時內,這個偷渡團夥被一鍋端。

桂粵聯斬洋黑工運輸鏈

覃鳳被零口供逮捕,團夥的主要組織都被打掉,但是還有一個關鍵——被運往廣東的洋黑工在哪兒呢?

據陳鋒交代,洋黑工都被送到茂名冰封冷凍廠,大約有兩百人,有外籍“蛇頭”接應。他還提供了“蛇頭”經常聯繫的電話號碼。

王珩等人抓獲覃鳳後,接到新的命令:聯合當地公安邊防部門和公安機關一舉摧毀黑工網。

任務重大,王珩不敢有絲毫懈怠,他決定趁熱打鐵,立即展開調查。

根據陳峰提供的“蛇頭”的電話號碼,王珩撥打過去卻無法接通。他搜索了這個號碼綁定的微信號,顯示的是一個男人的頭像。

這個人是誰?一定與此案有關。

工廠的位置基本鎖定,按道理可以突襲抓人,但是王珩沒有這麼做,他有兩個顧慮:一是如果貿然闖入,可能打草驚蛇,導致“蛇頭”逃竄,洋黑工不能一網打盡;二是假如陳鋒的資訊有誤,那麼一旦鬧出動靜,洋黑工所在工廠必然有所準備,錯過大好時機,導致功虧一簣。

按兵不動,踞守蹲伏,伺機奔襲,這是獅子捕捉獵物的絕招,偵查員們也用上了。

茂名冰封冷凍廠是全封閉的,附近人煙稀少,週邊有一圈高高的鐵欄,裡面種著一排大王椰,側面是一排鐵皮棚,直接貫通宿舍樓。宿舍樓有鐵欄圍護,鐵欄內側是密密麻麻的工作服,在樹蔭的遮擋下看不清楚宿舍裡面的情況。

偵查員在週邊整整蹲守了兩天兩夜,卻一無所獲。南方冬天的夜晚寒風瑟瑟、異常濕冷,為了推動案件順利偵破,偵查員連續蹲守,實在困了,就拿風油精抹在眼皮上,抵抗通宵值守的困意。

可是兩天下來,依然沒有什麼發現。難道洋黑工不吃不睡嗎?難道洋黑工不在這裡?難道“蛇頭”已經轉移了?

疑雲聚攏,隊員們陷入迷惘與沉思中。王珩不甘心就這麼放棄,他死死盯著工廠大院不放。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鐵皮棚裡終於走出一個人,埋著頭似乎有些疲憊,扭頭往欄杆外瞥了一眼。

就是這一瞥,王珩的腦海中靈光一現:就是他,“蛇頭”手機微信號上的那個頭像。這裡就是他們的窩點。

果不其然,不多時,從鐵皮棚裡陸續走出人來,有男有女,衣著打扮顯然不是中國人,估摸有兩百多人。

專案組立即將情況報告給段春雷,得到指示:收網。

專案組迅速部署,請求茂名公安邊防支隊出動警力圍控。3月24日下午,專案組聯合茂名公安邊防支隊對茂名市冰封冷凍廠進行突襲檢查,在廠內成功抓獲188名外籍偷渡人員、兩名外籍“蛇頭”和1名工廠負責人。

此前的3月22日,專案組通過一個月調查,在東興市榕木潭碼頭,將2月28日晚運送偷渡人員過界河的船夫阮國明緝捕歸案。

至此,這起由公安部督辦的“2·09”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案全面告破,廣西公安邊防總隊在廣西防城港、廣東茂名等地抓獲組織者7人(其中外籍人員4人)、運送者8人、非法入境務工外國人211人,打掉一個跨境跨省區組織外籍人員偷渡並安排非法務工的犯罪團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