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佛法與人生」“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本周導讀:佛法正知見是對宇宙人生深廣、正確的認識,有三寶、業果、緣起等眾多方面的內容,這些知見都能在不同的層面,推動我們斷惡修善。將這些知見,可以用來不斷拓展生命的域限,

不斷昇華生命的境界。

佛言祖語:常念自覺悟,勿著於非法,所修應正行,得度生死難。——《增一阿含經卷第四十一》

學誠法師開示:我們的生命既不是無因而生,也不是由超自然的力量支配的,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只要我們有信心,照著佛法去實踐,

每個人都能夠走向覺悟,得到生命的解脫。

文章:“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既然物質文明的誤區這麼大,那什麼才是人生真正應該追求的?人生的意義究竟何在呢?

前面已經談到了人生是無常的,每個人都無法避免死亡的結局,那人死了以後會去哪裡呢?人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既然終歸要死,那活著的時候所作的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是值得每個人去認真思考的問題。

佛教,或者說所有的宗教, 就是要說明和解決生前死後的問題。

生從何來?死歸何去?人生何去何從?一般來講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生命是自然的。

也就是認為我們人,生也好,老也好,病也好,死也好,就這樣來到世間,就這樣一天一天過日子,

死了以後也不知道會去什麼地方?反正順其自然。這是比較多人的一種認識。

第二種說法:生命是靠非自然力而存在的。

也就是認為我們生命的來源,是靠神創造的,死後的歸宿也是神來給我們安排的。

第三種說法: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個主體,它的來去靠一種力量來推動,用佛教的觀點來講是“業”。

我們常常講:業感緣起。

生命的推動力量就是業力,業是我們自己造作的,

我們無限生命一生一生相續的過程,都是業的力量在起作用。

業的力量有世間業的力量,還有出世間業的力量。

隨順世間輪轉的業力,都是從無明出發,所有的造作都是生死輪回的推動力,我們就在無明長夜當中不斷地輪回,流轉不息。

如果我們不想在世間當中輪回,就要反其道而行之———逆生死流。就是用智慧來觀照我們的生命,指導我們的行為。

智慧推動力所產生的結果,

跟無明推動力所產生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佛法講“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通過戒定慧的修習,逐步淨化我們的煩惱,最終破除無明,就可以從生死輪回中解脫出來。

這是對生命的來源以及何去何從的三種說法。

知道了關於生命的三種說法以後,我們要從哪一種層次上認識自己的生命,我們要追求什麼樣的人生,就是很重要的了。

我們是得過且過、隨波逐流地生活;還是要為自己的生命,不僅是今生,而且是為無限生命負責任地生活?

我們是僅僅為了自己的幸福快樂而生活,還是要為幫助更多的人離苦得樂而生活?

在這方面,佛法可以給予我們很好的指導。

因為釋迦牟尼佛是覺悟了真理的聖者,他把宇宙人生的真理告訴了大家:我們的生命既不是無因而生,也不是由超自然的力量支配的,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只要我們有信心,照著佛法去實踐,每個人都能夠走向覺悟,得到生命的解脫。

過去很多人認為佛教講因果是宿命論,讓人聽天由命、逆來順受、不思進取,是消極的,這是在因果、業力的概念上產生了錯解。

佛教講因果的目的,本來是為了説明改善我們的生命。

如果學習了業果,認為自己今天的生命呈現這樣一種狀態,是業果決定的,沒辦法改變,那反而被束縛住了。

因為你不知道因果的話還會拼命去努力,瞭解業果反而認命了,這是對因果一種消極的誤讀。

真正學好了業果就會知道,一切都是業感緣起的,就會不斷去調整人生的目標,去追求人生的覺悟。

其實人類本來就有覺悟的能力,不能覺悟的原因,就是被無明所迷惑。

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開悟時的第一句話就講:“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我們內在本來就有佛性,就有靈性,它需要慢慢地來啟發。

當我們自身的靈性得到完全解放時,就能擺脫煩惱和業力的束縛,超越生死的苦海。

這就要靠我們自己發心去修行,不僅今生要修,而且下一生、再下一生……生生世世都要去不斷修行,直至到達解脫的彼岸。

——摘自《法音》雜誌2008年第1期 學誠法師文章《省思物欲過患獲得佛法真諦》

本文結構圖:

不僅是今生,而且是為無限生命負責任地生活?

我們是僅僅為了自己的幸福快樂而生活,還是要為幫助更多的人離苦得樂而生活?

在這方面,佛法可以給予我們很好的指導。

因為釋迦牟尼佛是覺悟了真理的聖者,他把宇宙人生的真理告訴了大家:我們的生命既不是無因而生,也不是由超自然的力量支配的,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只要我們有信心,照著佛法去實踐,每個人都能夠走向覺悟,得到生命的解脫。

過去很多人認為佛教講因果是宿命論,讓人聽天由命、逆來順受、不思進取,是消極的,這是在因果、業力的概念上產生了錯解。

佛教講因果的目的,本來是為了説明改善我們的生命。

如果學習了業果,認為自己今天的生命呈現這樣一種狀態,是業果決定的,沒辦法改變,那反而被束縛住了。

因為你不知道因果的話還會拼命去努力,瞭解業果反而認命了,這是對因果一種消極的誤讀。

真正學好了業果就會知道,一切都是業感緣起的,就會不斷去調整人生的目標,去追求人生的覺悟。

其實人類本來就有覺悟的能力,不能覺悟的原因,就是被無明所迷惑。

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開悟時的第一句話就講:“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我們內在本來就有佛性,就有靈性,它需要慢慢地來啟發。

當我們自身的靈性得到完全解放時,就能擺脫煩惱和業力的束縛,超越生死的苦海。

這就要靠我們自己發心去修行,不僅今生要修,而且下一生、再下一生……生生世世都要去不斷修行,直至到達解脫的彼岸。

——摘自《法音》雜誌2008年第1期 學誠法師文章《省思物欲過患獲得佛法真諦》

本文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