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太監被叫“閹人”,竟然是因為一個國家的國名!

太監,又稱閹人、寺人、奄人、閹官、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是古代社會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

據歷史考證,西方太監的出現,是西亞一位美麗的妃子所創。而東方則是在君主專制制度形成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據甲骨文考察,最早大概是在殷商時代。

太監這個群體出現的原因,應該是為了保證自己頭頂的帽子不是綠的。古代君主、貴族、奴隸主有無數的女人,為了讓自己的妻妾對他保持貞潔,自然不允許她們和其他男人接觸。

但是後宮又不可能只有女人,畢竟一些重活還是需要男子來做的。要實現這兩點,最終閹割的男子被大量使用,漸漸的形成了古代宮廷的一個群體。

不過丈夫只有一個,妻妾卻有數十人乃至成百上千人。君主無法滿足後妃的欲望,深宮寂寞,一些膽大的妃嬪選擇了與他人有私。

不管君主再怎麼防,歷史上後宮醜聞還是數不勝數。

太監的出現,原因就在於此。但是太監為什麼被叫“閹人”,卻不僅僅是因為閹割一詞。

商末周初之時,有一個名叫奄國的小國,以曲阜為都城。周朝初年,叛亂四起,為了保證自己的統治,

周朝出兵鎮壓。

周成王時,周公旦、姜太公平定了郯、奄十七國的叛亂。據說奄國人強悍,即使被滅國也不臣服,糾集小隊伍反抗統治。

為了從肉體到精神上的摧毀奄國,周朝的將領下令將所有抓住的奄國的青壯年俘虜,都全部閹割。這些被閹割了的男子,

成為貴族奴隸,受到殘酷壓迫。自此之後,受此刑的男人又叫“奄人”。

到了秦漢之時,宮中常用奄人來守門,於是又在“奄”上面加“門”,成“閹”,太監於是又叫“閹人”。

能使被閹割的人,以其國民稱之,可見奄國當時受到此刑的青壯年男子絕對不少。

國家被滅,還被剝奪男人的尊嚴,也是悲慘到一個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