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陶瓷唐卡展將於4月在拉薩高新區拉開帷幕

次仁羅布在講述陶瓷唐卡。

“身色金黃,頭戴花冠,左手抱一隻大貓鼬,

鼬嘴裡含著珠寶,象徵財寶……”西藏自治區資訊科技研究所(以下簡稱資訊所)所長次仁羅布正在津津有味地介紹面前這幅陶瓷唐卡(局部)。在自治區科技廳領導的關心、引導、幫助與扶持下,由該資訊所與武漢理工大學聯合申報的“國家藏文化數位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在等待科技部審批。與此同時,由該項目衍生出的“西藏文化元素抽取與陶瓷工藝品製造”專案也取得了最新進展,
將於今年4月舉辦陶瓷唐卡展覽。

文化元素數位化加工 建立西藏文化元素資料庫

“西藏文化元素抽取與陶瓷工藝品製造”專案是以西藏特色文化藝術為核心,研究西藏藝術的特點,通過收集、整理西藏民間工藝品、傳統服飾、雕塑、唐卡、壁畫等文化元素,進行數位化加工,建立西藏文化元素資料庫,並對陶瓷工藝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進行研發,

達到國內先進水準;同時研究西藏傳統陶藝技術特點與傳承現狀,促進集約化、標準化生產與傳統技藝的保護研究,助推西藏文化旅遊業發展。

次仁羅布介紹,陶瓷唐卡展將於今年4月在拉薩高新區拉開帷幕,展品以陶瓷唐卡、壁畫為主。“當然,這些藏文化與陶瓷相結合的藝術品只是一部分。”次仁羅布也談了自己對該專案的展望,專案成熟後將開發基於西藏文化元素的旅遊產品設計軟體;可生產壁畫、瓷瓶、擺件、餐具、日常用品等五個系列的陶瓷工藝品。

攻克耐高溫顏料難關 陶瓷唐卡顏色能保持百年

“西藏文化元素抽取與陶瓷工藝品製造”專案由資訊所與武漢理工大學聯合申報、立項,資訊所負責收集、整理西藏民間工藝品、傳統服飾、雕塑、唐卡、壁畫等文化元素,進行數位化加工,建立西藏文化元素資料庫。“該專案前期,我所工作人員前往山南、日喀則及阿裡等地,

用時近一年,輾轉在老百姓家中收集西藏傳統文化元素,最後共收集到20G資料。”次仁羅布說。

作為該專案的主要參加單位,武漢理工大學負責在陶瓷製作工藝中應用藏文化元素。藏文化與陶瓷結合主要是將具有藏文化元素的圖、紋理、文字等印於陶瓷表面。然而,陶瓷的燒制過程需要經過1300℃以上的高溫。因此,對形成藏文化元素所需的顏料有著非常高的要求。

“經過成百上千次的失敗,最終攻克了顏料的難關。目前,我們能看到的這塊陶瓷唐卡,上面的顏色至少能保持一百年不脫落、不掉色。”次仁羅布介紹,表現藏文化元素的主要顏色有紅色、藍色、黑色、金色、黃色、綠色、白色等,在陶瓷燒制過程中如何保證這些顏色的純度還需要做進一步研究。

提升傳統文化藝術感染力 推動西藏文化產業發展

目前,資訊所與武漢理工大學在藏文化數位化及藏文化陶瓷工藝品研究方面已具有較好的基礎。雙方聯合研發投入試生產的陶瓷唐卡工藝品,部分試製品被武漢理工大學藝術館收藏,部分用於禮品贈送,受贈方一致稱讚試製產品圖像精美,創意獨特,具有較高的推廣和文化產業價值。

其次,通過該項目可以提升西藏傳統文化藝術的感染力、表現力和傳播力,將西藏獨特的傳統特色文化資源化、外在化、符號化,並賦予商品屬性。例如,通過陶瓷工藝品的方式展示和傳播,更加突出西藏文化特色,傳統文化藝術價值得到極大提升。

雙方聯合研發投入試生產的陶瓷唐卡工藝品,部分試製品被武漢理工大學藝術館收藏,部分用於禮品贈送,受贈方一致稱讚試製產品圖像精美,創意獨特,具有較高的推廣和文化產業價值。

其次,通過該項目可以提升西藏傳統文化藝術的感染力、表現力和傳播力,將西藏獨特的傳統特色文化資源化、外在化、符號化,並賦予商品屬性。例如,通過陶瓷工藝品的方式展示和傳播,更加突出西藏文化特色,傳統文化藝術價值得到極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