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何治理“大城市病”?專家“開藥方”:建組團式城市

中新經緯用戶端9月29日電 中國社科院中國城市發展高峰論壇29日舉行,談及“大城市病”這個難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研究院區域經濟所所長肖金成認為,調整產業結構、規劃建設“組團式城市”和“反磁力中心”、發展城市群是三個有效的解決對策。

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區域經濟所所長 肖金成

肖金成表示,區域發展靠城市來帶動,所以區域經濟都希望城市規模越來越大,而根據研究得出來的判斷就是,城市會越來越大。

“我們主觀上說城市不要太大,100萬就可以了,但是都事與願違,人們都願意到大城市來,沒有太多的人願意離開北上廣。面對這個趨勢我們該怎麼辦?實際上並不是城市越來越大就越好,但是又改變不了。”

肖金成認為,治理大城市病的首要對策就是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有的產業不一定要搬走,提高技術含量也是一個途徑。對於高排放、技術含量低的產業不能一刀切都關。

肖金成指出,治理大城市病的關鍵在於環境問題和交通擁堵問題。對此,他提出的第二個治理對策是建立“反磁力中心”,搞組團式城市。“現在我們的城市越來越大,建成區面積大,體現的就是內部基礎設施完善,水泥路、水泥屋頂對環境造成影響,這樣就要考慮城市要不要邊界。在離城市不遠的地方聚集產業和人口,同樣也可以起到加快發展的目的。”

最後,肖金成表示,

發展城市群也是治理大城市病的有效對策。“一個區域的工業應該在其二級城市、三級城市發展,這些產業要向周邊轉移,周邊的城市之間形成了分工,形成了分工就必然有聯繫和合作,這樣就形成了城市群。”他這樣解釋道。(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