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徐道勝:有多少人還在重複著安祿山的悲劇

貴妃出浴圖

前幾天,聽說一位同學在某局當了局長,

而且還是一個很有實權的一個局。起初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很是興奮,同學中不管是誰當了官,都是大家的榮耀,何況,有了這樣的同學,說不定以後還能為自己辦些事呢。

可高興的同時,我也在想,同學的出身並不比我高貴,各自都屬於那種無權無勢無關係的無背景家庭,用一句俗語說就是“墳頭上沒有那棵草”。如果按他的學歷和資歷,也是當不了那樣的官的。可人家偏偏就當了官。

要說我也是一個無聊之人。人家當官就當官了,你跟著樂就行。可我偏偏想知道他是怎樣當官的,於是,就多方打聽。終於,在另一個同學那裡有了答案。

原來,這位同學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認識了市里的一位元官員。逢年過節去看望自然不在話下,平時,也總是有事無事地到人家家裡去幹家務,後來,乾脆認人家當了乾爸。自從當了人家的乾兒子後,同學便平遙直上,

一路高升,最終坐到了一把手的交椅上。

這真應了“朝中有人好做官”那句古話。由此,我想到了安祿山。

強盜出身的安祿山並無多大能耐,可用現在流行的說法,人家安祿山“會事”,所以人緣好。用30萬兩銀子買了個芝麻大的節度使後,便想做更大的官。

後來,雖因多次打了勝仗當了大將軍,但並沒有滿足他的官癮,於是便想和皇帝唐玄宗拉拉關係。可皇帝哪是好見的?於是,安祿山便把目光瞄在了皇帝寵倖的楊貴妃身上。偏偏楊貴妃也不是一個安生人,耐不住深宮寂寞,也想尋求點刺激,於是就各投所好。二人的曖昧,史書上均有記載。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為了能名正言順隨心所欲地出入宮中,比楊貴妃大了整整18歲的安祿山做出了一個誰也沒有想到的大膽舉措:把自己認給貴妃當兒子。
貴妃還煞有介事地為乾兒子隆重舉行了一個“洗三”的禮儀。有了這層關係,安祿山不僅可以和貴妃幹自己想幹的事,而且還取得了唐玄宗的信任,掌管了幾個省的軍事、財政、民政大權。

心眼活,吃白饃。這是古人留下的訓條。想想安祿山,想想身邊的人,讓我這個不會事的人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咱雖是一介平民,但骨子裡卻有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救濟糧”的傲氣,即使給個皇帝大的官,也不會認給人家當乾兒子。如是,吃苦受累,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