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做到這六點,就能把一件事堅持到底的做成

一、積極主動

不要把意志力與自我否定相混淆,當它應用于積極向上的目標時,將會變成一種巨大的力量。

美國東海岸的一位商人知道自己喝酒太多,然而他從事的是一種很煩人的工作,

而在進餐前喝幾杯葡萄酒似乎能讓人緊張的心情得到放鬆。可酒和累人的活又使得他昏昏欲睡,因此常常一喝完酒便呼呼大睡。有一天,這位經理意識到自己是在借酒消愁,浪費時光。於是他決定不再貪杯,而是把更多的時間用於兒女身上。剛開始時很不容易,常常想起那香氣四溢的葡萄酒,但他告誡自己現在所做的事將有所得而不是有所失。後來的事實證明,
他越是關心家庭和子女,工作起來的幹勁也就越大。

主動的意志力能讓你克服惰性,把注意力集中于未來。在遇到阻力時,想像自己在克服它之後的快樂;積極投身於實現自己目標的具體實踐中,你就能堅持到底。

二、 下定決心

美國羅得艾蘭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斯·普羅斯把實現某種轉變分為四步:

抵制--不願意轉變;

考慮--權衡轉變的得失;

行動--培養意志力來實現轉變;

堅持--用意志力來保持轉變。

有的人屬於“慢性決策者“,他們知道自己應該減少喝酒量,但決策時卻優柔寡斷,結果無法付諸行動。

三、 目標明確

普羅斯教授曾經研究過一組打算從元旦起改變自己行為的實驗物件,結果發現最成功的是那些目標最具體、明確的人。其中一名男子決心每天做到對妻子和顏悅色、平等相待。後來,他果真辦到了。而另一個人只是籠統地表示要對家裡的人更好一些,結果沒幾天又是老樣子,照樣吵架。

不要說諸如此類空空洞洞的話:“我打算多進行一些體育鍛煉“,

或“我計畫多讀一點書“。而應該具體、明確地表示--“我打算每天早晨步行45分鐘“,或“我計畫一周中一、三、五的晚上讀一個小時的書“。

四、權衡利弊

如果你因為看不到實際好處而對體育鍛煉三心二意的話,光有願望是無法使你心甘情願地穿上跑鞋的。

普羅斯教授對前往他那兒諮詢的人勸告說,

可以在一張紙上畫好4個格子,以便填寫短期和長期的損失和收穫。假如你打算戒煙,可以在頂上兩格上填上短期損失:“我一開始感到很難過“和短期收穫:“我可以省下一筆錢“;底下兩格填上長期收穫:“我的身體將變得更健康“和長期損失:“我將推動一種排憂解悶的方法“。通過這樣的仔細比較,聚集起戒煙的意志力就更容易了。

五、改變自我

然而光知道收穫是不夠的,最根本的動力產生於改變自己形象和把握自己生活的願望。道理有時可以使人信服,但只有在感情因素被激發起來時,自己才能真正加以回應。

湯姆每天要抽三盒煙,儘管咳嗽不止,但依然聽不進醫生的勸告,而是我行我素,照抽不誤。“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真是太笨了。“他回憶說,“這不是在'自殺'嗎?為了活命,得把煙戒掉。“由於戒煙能使自己感覺更好,湯姆產生了改掉不良習慣的意志力。

六、實事求是

如果規定自己在3個月內減肥25公斤,或者一天必須從事3個小時的體育鍛煉,那麼對這樣一類無法實現的目標,最堅強的意志也無濟於事。而且,失敗的後果會將最終使自己再試一次的願望化為烏有。

在許多情況下,將單一的大目標分解或許多小目標不失為一種好辦法。打算戒煙的鮑勃在自己的房間裡貼了一條標語--“每天不喝酒“。由於把戒酒的總目標分解成了一天天具體的行動,因此第二天又可以再次明確自己的決心。到了一週末,鮑勃回顧自己7天來的一系列“勝利“時信心百倍,最終與酒“拜拜“了。

五、改變自我

然而光知道收穫是不夠的,最根本的動力產生於改變自己形象和把握自己生活的願望。道理有時可以使人信服,但只有在感情因素被激發起來時,自己才能真正加以回應。

湯姆每天要抽三盒煙,儘管咳嗽不止,但依然聽不進醫生的勸告,而是我行我素,照抽不誤。“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真是太笨了。“他回憶說,“這不是在'自殺'嗎?為了活命,得把煙戒掉。“由於戒煙能使自己感覺更好,湯姆產生了改掉不良習慣的意志力。

六、實事求是

如果規定自己在3個月內減肥25公斤,或者一天必須從事3個小時的體育鍛煉,那麼對這樣一類無法實現的目標,最堅強的意志也無濟於事。而且,失敗的後果會將最終使自己再試一次的願望化為烏有。

在許多情況下,將單一的大目標分解或許多小目標不失為一種好辦法。打算戒煙的鮑勃在自己的房間裡貼了一條標語--“每天不喝酒“。由於把戒酒的總目標分解成了一天天具體的行動,因此第二天又可以再次明確自己的決心。到了一週末,鮑勃回顧自己7天來的一系列“勝利“時信心百倍,最終與酒“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