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思想碰撞,觀點交鋒——第九屆心力衰竭學術年會暨中華心血管病分會心律失常學組第一屆學術年會側記

9月23-24日,第九屆心力衰竭學術年會、中華心血管病分會心律失常學組第一屆學術年會暨湖南省心電生理和起搏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在美麗的星城——長沙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心力衰竭學組和心律失常學組共同主辦,中南大學湘雅二院、湖南省心血管病學專業委員會和湖南省心電生理與起搏專業委員會聯合承辦。

大會邀請了美國、德國以及國內近100名國內外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領域知名專家,

吸引了來自國內近1200名代表參會。會議講題圍繞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相關熱點,以專題報告、病例研討、手術演示等多種展現形式進行專題講座,分享國內外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術,打造一場思想激烈碰撞的學術盛宴。

開幕式

大會執行主席、湖南省心血管病醫院(中心)主任、省心血管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湘雅二醫院周勝華教授主持開幕式。

△周勝華教授主持開幕式

出席開幕式的嘉賓:中國工程院張運院士,湖南省衛生計生委龍開超副主任、湖南省醫學會朱建華秘書長、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主任委員、原武漢大學副校長黃從新教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心力衰竭學組組長、北京醫院楊傑孚教授,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侯任主任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黃德嘉教授,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華偉教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心力衰竭學副組長、大會聯合執行主席李新立教授、原《中華心血管病雜誌》編輯部諸永康主任。還有來自國內外及湖南省心血管病領域的老、中、青專家和同道參加此次盛會,
龍開超副主任、楊傑孚教授、黃從新教授、張運院士分別進行了致辭。

開幕式上,同時舉行了湖南省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和湖南省心電生理與起搏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行的“湖南省心血管病防治新知識走基層活動”的啟動儀式。

△“湖南省心血管病防治新知識走基層活動”啟動儀式

專題講座

△張運院士致題為《腫瘤心臟病學的中國現狀》的專題報告

張運院士介紹:在歐洲腫瘤中心,癌症患者的心臟會診比例由1995年的7%上升至2008年的77%,這一比例仍在繼續上升。一項乳腺癌患者長期隨訪研究顯示,在隨訪第10年時,心血管疾病所致的死亡率開始超過腫瘤引起的死亡率。基於此,腫瘤心臟病學(Cardio-Oncology)應運而生。2009年國際腫瘤心臟病學會(ICOS)成立,而在中國,腫瘤心臟病學才剛剛起步,目前尚缺乏腫瘤心臟病學的中國指南和診治流程。

腫瘤心臟病學作為一個新興交叉學科,其學科定位主要包括:①抗腫瘤治療引起的心血管毒性,包括腫瘤治療相關性心功能不全、冠狀動脈疾病、心律失常、心臟瓣膜病等,這是最重要的方面;②腫瘤合併心血管疾病;③腫瘤與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危險因素與干預;④心臟占位病變(良性與惡性)。

此外,張運院士指出,我國腫瘤心臟病學機遇與挑戰並存:抗腫瘤治療的毒性機制和干預措施的基礎研究薄弱,缺乏大規模、多中心、硬終點的隨機臨床研究,新開發的藥物應將心臟毒性的檢測和干預作為重要的研究內容。同時,張運院士強調應該更新疾病的觀念,要從“談癌色變”的傳統觀念中解放出來,腫瘤心臟病學也要納入專科醫生培訓中。

最後,張運院士介紹,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已經在全國率先成立了腫瘤心臟病學門診和病房,並成立了我國腫瘤心臟病學的“共產主義小組”。第一屆中國腫瘤心臟病學會議已成功召開,我國首個腫瘤心臟病學學會已成立,腫瘤心臟病學已成為各大學術會議的熱點話題,逐漸受到更廣泛的關注。

△黃從新教授針發表題為《心房顫動熱點研究回顧》的主題報告

黃從新教授回顧了房顫的發生學和治療學的研究。黃教授指出,針對房顫的抗心律失常治療,長期隨訪研究證實,保持竇性心律讓患者獲益最大。RACE II試驗及2016年ESC指南等均推薦寬鬆的心室率控制策略(靜息時心室率<110次/分)。關於抗栓治療,目前中國與世界同步,均推薦CHADS2-VASc作為栓塞危險評估體系。2016年ESC指南推薦:對於華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藥(NOAC)適應證人群,服用華法林者需監測INR,服用NOAC者需監測肝腎功能,同時二者均需進行出血風險評估;對於不適合長期口服抗凝者或無可逆性原因的致命性出血者,推薦左心耳封(LAA)堵術。黃教授強調,無論卒中危險度如何不推薦單一抗血小板治療。

談及中國房顫抗凝的現狀,黃教授指出,我國房顫卒中高危患者的抗凝比例明顯低於全球,主要原因是患者依從性差,且醫生抗凝意識不夠。

最後,黃教授引用美國著名的電生理學先驅約瑟夫森(Mark E.Josephson)教授的書評,對後輩寄予厚望,鼓勵年輕人要戒驕戒躁、靜心做事,才能成為優秀的電生理學家。

△楊傑孚教授講述《心力衰竭治療進展—2017ACC/AHA/HFSA心衰藥物更新要點》

2017年5月,美國心臟病學院(ACC)、美國心臟協會(AHA)、美國心力衰竭協會(HFSA)聯合發表了2017心力衰竭(簡稱心衰)管理指南更新,該指南主要對心衰生物標誌物、射血分數降低性心衰(HFrEF)的新型藥物治療、射血分數保留性心衰(HFpEF)治療、重要合併症處理及心衰預防進行更新。

楊傑孚教授強調,B 型利鈉肽(BNP)的切點水準前體N末端B型利鈉肽(NT-proBNP)<125 pg/mL,BNP<35 pg/mL推薦用於排除心衰,而非確診心衰。

依據超聲心動圖結果,新指南將心衰分成三種類型:射血分數下降的心衰(HFrEF LVEF<40%)、射血分數中間值的心衰(HFmrEF LVEF 40%~49%)和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HFpEF LVEF≥50%),首次提出HFmrEF。對於HFrEF患者,β受體阻滯劑與ACEI應不分前後,同時啟動。ACEI、醛固酮受體拮抗劑(MRA)及β受體阻滯劑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推薦用於所有HFrEF患者的治療。伊伐佈雷定(竇房結抑制劑)也是指南更新亮點之一,用於慢性穩定性HFrEF患者,前提條件是β受體阻滯劑已達到最大耐受劑量,靜息時竇性心率≥70次/分。對於有症狀的HFpEF患者的治療主要針對基礎疾病,醛固酮拮抗劑治療可減少住院風險。

在合併症的治療方面,冠心病或冠心病高危人群應用他汀,無症狀的左室功能不全患者應用ACEI,無症狀的左室功能不全和既往有心梗史的患者使用β受體阻滯劑。

楊教授總結道,目前大力推廣心衰中心,就是為了對大量的心衰患者進行長期隨訪,以達到強基層、有效雙向診療的目的。

會場掠影

△龍開超副主任發表致辭

△開心一笑,其樂融融!

△朱偉曦教授(第一排左一)、劉秀實教授(中間)、周京敏教授(右一)現場特寫

△講者風采

會議直播及重播

本次大會與中國醫學論壇報官方App“壹生”合作,對部分會場進行全程網路直播和重播。欲知會議精彩內容詳情,請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會議重播。

心血管疾病所致的死亡率開始超過腫瘤引起的死亡率。基於此,腫瘤心臟病學(Cardio-Oncology)應運而生。2009年國際腫瘤心臟病學會(ICOS)成立,而在中國,腫瘤心臟病學才剛剛起步,目前尚缺乏腫瘤心臟病學的中國指南和診治流程。

腫瘤心臟病學作為一個新興交叉學科,其學科定位主要包括:①抗腫瘤治療引起的心血管毒性,包括腫瘤治療相關性心功能不全、冠狀動脈疾病、心律失常、心臟瓣膜病等,這是最重要的方面;②腫瘤合併心血管疾病;③腫瘤與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危險因素與干預;④心臟占位病變(良性與惡性)。

此外,張運院士指出,我國腫瘤心臟病學機遇與挑戰並存:抗腫瘤治療的毒性機制和干預措施的基礎研究薄弱,缺乏大規模、多中心、硬終點的隨機臨床研究,新開發的藥物應將心臟毒性的檢測和干預作為重要的研究內容。同時,張運院士強調應該更新疾病的觀念,要從“談癌色變”的傳統觀念中解放出來,腫瘤心臟病學也要納入專科醫生培訓中。

最後,張運院士介紹,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已經在全國率先成立了腫瘤心臟病學門診和病房,並成立了我國腫瘤心臟病學的“共產主義小組”。第一屆中國腫瘤心臟病學會議已成功召開,我國首個腫瘤心臟病學學會已成立,腫瘤心臟病學已成為各大學術會議的熱點話題,逐漸受到更廣泛的關注。

△黃從新教授針發表題為《心房顫動熱點研究回顧》的主題報告

黃從新教授回顧了房顫的發生學和治療學的研究。黃教授指出,針對房顫的抗心律失常治療,長期隨訪研究證實,保持竇性心律讓患者獲益最大。RACE II試驗及2016年ESC指南等均推薦寬鬆的心室率控制策略(靜息時心室率<110次/分)。關於抗栓治療,目前中國與世界同步,均推薦CHADS2-VASc作為栓塞危險評估體系。2016年ESC指南推薦:對於華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藥(NOAC)適應證人群,服用華法林者需監測INR,服用NOAC者需監測肝腎功能,同時二者均需進行出血風險評估;對於不適合長期口服抗凝者或無可逆性原因的致命性出血者,推薦左心耳封(LAA)堵術。黃教授強調,無論卒中危險度如何不推薦單一抗血小板治療。

談及中國房顫抗凝的現狀,黃教授指出,我國房顫卒中高危患者的抗凝比例明顯低於全球,主要原因是患者依從性差,且醫生抗凝意識不夠。

最後,黃教授引用美國著名的電生理學先驅約瑟夫森(Mark E.Josephson)教授的書評,對後輩寄予厚望,鼓勵年輕人要戒驕戒躁、靜心做事,才能成為優秀的電生理學家。

△楊傑孚教授講述《心力衰竭治療進展—2017ACC/AHA/HFSA心衰藥物更新要點》

2017年5月,美國心臟病學院(ACC)、美國心臟協會(AHA)、美國心力衰竭協會(HFSA)聯合發表了2017心力衰竭(簡稱心衰)管理指南更新,該指南主要對心衰生物標誌物、射血分數降低性心衰(HFrEF)的新型藥物治療、射血分數保留性心衰(HFpEF)治療、重要合併症處理及心衰預防進行更新。

楊傑孚教授強調,B 型利鈉肽(BNP)的切點水準前體N末端B型利鈉肽(NT-proBNP)<125 pg/mL,BNP<35 pg/mL推薦用於排除心衰,而非確診心衰。

依據超聲心動圖結果,新指南將心衰分成三種類型:射血分數下降的心衰(HFrEF LVEF<40%)、射血分數中間值的心衰(HFmrEF LVEF 40%~49%)和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HFpEF LVEF≥50%),首次提出HFmrEF。對於HFrEF患者,β受體阻滯劑與ACEI應不分前後,同時啟動。ACEI、醛固酮受體拮抗劑(MRA)及β受體阻滯劑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推薦用於所有HFrEF患者的治療。伊伐佈雷定(竇房結抑制劑)也是指南更新亮點之一,用於慢性穩定性HFrEF患者,前提條件是β受體阻滯劑已達到最大耐受劑量,靜息時竇性心率≥70次/分。對於有症狀的HFpEF患者的治療主要針對基礎疾病,醛固酮拮抗劑治療可減少住院風險。

在合併症的治療方面,冠心病或冠心病高危人群應用他汀,無症狀的左室功能不全患者應用ACEI,無症狀的左室功能不全和既往有心梗史的患者使用β受體阻滯劑。

楊教授總結道,目前大力推廣心衰中心,就是為了對大量的心衰患者進行長期隨訪,以達到強基層、有效雙向診療的目的。

會場掠影

△龍開超副主任發表致辭

△開心一笑,其樂融融!

△朱偉曦教授(第一排左一)、劉秀實教授(中間)、周京敏教授(右一)現場特寫

△講者風采

會議直播及重播

本次大會與中國醫學論壇報官方App“壹生”合作,對部分會場進行全程網路直播和重播。欲知會議精彩內容詳情,請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會議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