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高招取消三本,新二本含金量有變化?

直接影響是選擇空間大了,主要體現在“新二本”志願設置上。

至於招生批次的合併會產生何種連鎖反應?專家給出以下幾種預測:

◆考生志願填報難度增加

◆往年分數線將失去直接的參考價值

◆院校及專業選擇將更加細化

◆ 原二本院校可能會抬高分數線

◆ 原三本院校變化相對小

◆ 二本控制分數線將會下降

專家認為,招生批次的合併,雖然會給考生填報志願帶來一定變化,但是志願填報的本質規律未變,面對志願數量增多,考生可以適當縮小梯度。

不會!“新二本”出現的最主要原因是為了消弭學歷歧視,促進教育公平,就業公平。不僅不會影響原來二本院校的含金量,反而會促進高校間的良性競爭。

2016年,上海取消了二本,只有一個本科批次,考生在高考填報志願時,一次性填報10所平行志願院校(以前是一本4所平行志願院校,

二本6所平行志願院校)。

這一融合,讓原來的二本院校得以向考生展示學校辦學特色。錄取結果顯示,有部分原來的二本院校錄取分數遠遠超過以前的一本院校。考生不必糾結于上一所差一點的一本學校,還是上一個二本好專業的問題。

有評論認為,批次作為人為化的三六九等,天然就帶有不平等性,其退出歷史舞臺是追求教育公平的趨勢。

合併本科批次後,高校就不能單靠固化的名氣和等級等片面的指標來贏得競爭,而是一定程度上能夠回歸市場,追求自然競爭。

其實,當前國內高校的主流劃分模式為研究型大學、應用型大學和高職高專院校,這也與世界上高等學校的分類趨勢相契合。

研究型大學,是指提供全面的學士學位計畫,把研究放在首位的大學,致力於高層次的人才培養與科技研發。

應用型大學,是指以應用型為辦學定位,而不是以科研為辦學定位的本科高等院校,以本科教育為主。

高職(高等職業學校)和高專(高等專科學校)院校,都是專科(大專)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它們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等階段。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工業大學國際事務部部長檀結慶呼籲,為應對目前實用的技能型人才“高薪難求”的尷尬現狀,

應將高水準應用型大學建設作為高等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以培養出大批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

近日,國內首個將公辦普通本科高校、獨立學院和民辦本科高校統一在同一體系進行評價的應用大學排行榜對外發佈,引起熱烈反響。北京有9所高校上榜,分別是北京資訊科技大學(17名)、北京印刷學院(29名)、北京聯合大學(31名)、北京石油化工學院(37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校(38名)、北京物資學院(41名)、北京農學院(46名)、國際關係學院(63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6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