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媽媽都要瞭解!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防護

一、孩子患上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原因

病因:

1.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柯薩奇病毒和EV71為主。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是同一種病毒感染引起的不同臨床表現。

特點:

咽峽炎、手足口病各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主要5歲以下兒童為主。

1-3歲最為多見,6個月內嬰兒罕見。手足口病全年都可發生其中6~8月份為手足口病發病高峰。根據國內外報導,每隔2~3年流行1次,孩子上幼稚園,上學的時候會出現一次小高峰。

二、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病學特點與症狀

主要症狀:

大多數患者:發熱,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皰疹;部分患者: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頭疼等;少數患者:腦膜炎,腦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

發病週期:

潛伏期(3-5天):沒任何症狀,病毒大量複製;

前驅期(1-2天):突發高熱38-40度,伴食欲不振等;

水痘期(2-3天):除高熱,開始出現皮疹或皰疹;

潰瘍期:比較痛苦,因為皮疹或皰疹破潰。

咽峽炎和咽喉炎的鑒別診斷:

咽峽炎:兒童皰疹性咽峽炎,在軟齶的後部、咽、扁桃體等處可見紅色的暈斑,周圍有特徵性的水皰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結節)。如系細菌感染或合併細菌感染的咽峽炎,需要抗感染治療,具體需要面診臨床醫生,並做相關檢驗、檢查。

咽喉炎: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多繼發於鼻炎,鼻竇炎,扁桃體炎,流感更多

三、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孩子發燒超過三天,需及時就診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雖然屬於自限性疾病,症狀較輕的孩子一般一周左右痊癒,但少部分孩子會出現腦炎等併發症,危及生命。

勤洗手,勤換衣

孩子新陳代謝快,身體排出的"髒東西"容易滯留在衣服上。

因此要勤洗手,勤換衣,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成人接觸了手足口病毒同樣可能感染,由於成人抵抗力強等原因,沒有出現相關症狀,

但是已經處於隱性☆禁☆感染狀態了,但內已經攜帶了該病毒並且也會向外排毒,傳染給更多

別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注意消毒隔離

不建議孩子8歲以前到處旅行。外界傳染性疾病多,但小孩的抵抗力低,容易感染疾病,所以要離人群混雜的地方遠一些。已經得了手足口病或者皰疹性咽峽炎的孩子,至少需要隔離兩周。

不要濫用藥物

尤其不要濫用抗生素。

已經感染病毒的情況下,

服用抗生素不但沒用,還會讓孩子抵抗力更低。

其他護理要點(口腔護理、飲食護理)

發熱的護理:很多的流行性疾病都會發熱,發熱要用物理降溫,藥物降溫。

高熱驚厥的預防和緊急處理:高熱驚厥後5%的孩子會發展為癲癇。高熱驚厥不用把孩子裹得太嚴實,孩子"覺得冷"不一定真的"冷"更多

答疑

常見疑問

Q1:孩子經常把手放臉上,然後臉上就會有紅點點或者脂肪粒那樣的,然後第二天又沒事了。迴圈好幾天都是這樣,是不是手足口病啊?需要怎麼預防或者治療?

答疑:這可能不是手足口病,因為手足口病是病毒導致的,其中一個特徵是高熱。這可能是孩子的手把細菌摸到臉上了,而孩子的皮膚比較嬌嫩或者本身屬於過敏體質,所以皮膚發生了反應。

常見疑問

Q2:我家兒子現在7歲,已經得了4次手足口了,口腔嚴重潰瘍,如何才能預防呢?平時該怎麼做呢?我家二寶5個月了,大寶得病會不會傳染給二寶呢?

答疑:除了看孩子的口腔,還要看手腳,如果手上腳上沒有皰疹則有可能是其他病毒感染。孩子反復得手足口病可能是因為孩子自身抵抗力比較弱。大寶的手足口病是有可能傳染給二寶的。

常見疑問

Q3:兒子手上有兩顆小水豆一樣的水泡,是不是就是手足口病的前兆呢?沒有發燒,除了去醫院檢查,還可以怎麼確定孩子是不是手足口病呢?

答疑:手足口病有潛伏期、前驅期、除高熱、潰瘍期四個時期,患兒會在前驅期開始發熱。如果孩子只是手上長水泡,其他地方沒有長,而且沒有發熱,則可以不考慮手足口病。

常見疑問

Q4:手足口病有疫苗打嗎?

答疑:手足口病是有預防疫苗的,但是目前沒有統計過有效率資料,所以不能保證效果。

常見疑問

Q5:手足口病在哪個季節最容易出現?發生手足口病後有哪些症狀,會發燒嗎?孩子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對預防手足口病有效果嗎?

答疑:6~8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症狀是發熱、皰疹、潰瘍和其他併發症。有些併發症媽媽可能看不到,比如孩子老是喜歡躺著、蹲著等被動體位,或者喊"頭疼"。媽媽看到這些就要帶孩子去檢查。常規的洗手就可以有效預防手足口病。媽媽要用洗手液按照標準步驟來給孩子洗手,隨便沖洗兩下、不使用洗手液是沒有用的。

常見疑問

Q6:得咽峽炎是不是就會得手足口病?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答疑:沒有這樣的關聯。得了咽峽炎不一定會得手足口病,兩者只是同一種病毒引起的兩種病症。但由於這兩種病引起腦膜炎,腦炎,心肌炎,肺炎,是有可能的。因為這些是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併發症,而咽峽炎和手足口病兩者不互為併發症。

然後第二天又沒事了。迴圈好幾天都是這樣,是不是手足口病啊?需要怎麼預防或者治療?

答疑:這可能不是手足口病,因為手足口病是病毒導致的,其中一個特徵是高熱。這可能是孩子的手把細菌摸到臉上了,而孩子的皮膚比較嬌嫩或者本身屬於過敏體質,所以皮膚發生了反應。

常見疑問

Q2:我家兒子現在7歲,已經得了4次手足口了,口腔嚴重潰瘍,如何才能預防呢?平時該怎麼做呢?我家二寶5個月了,大寶得病會不會傳染給二寶呢?

答疑:除了看孩子的口腔,還要看手腳,如果手上腳上沒有皰疹則有可能是其他病毒感染。孩子反復得手足口病可能是因為孩子自身抵抗力比較弱。大寶的手足口病是有可能傳染給二寶的。

常見疑問

Q3:兒子手上有兩顆小水豆一樣的水泡,是不是就是手足口病的前兆呢?沒有發燒,除了去醫院檢查,還可以怎麼確定孩子是不是手足口病呢?

答疑:手足口病有潛伏期、前驅期、除高熱、潰瘍期四個時期,患兒會在前驅期開始發熱。如果孩子只是手上長水泡,其他地方沒有長,而且沒有發熱,則可以不考慮手足口病。

常見疑問

Q4:手足口病有疫苗打嗎?

答疑:手足口病是有預防疫苗的,但是目前沒有統計過有效率資料,所以不能保證效果。

常見疑問

Q5:手足口病在哪個季節最容易出現?發生手足口病後有哪些症狀,會發燒嗎?孩子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對預防手足口病有效果嗎?

答疑:6~8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症狀是發熱、皰疹、潰瘍和其他併發症。有些併發症媽媽可能看不到,比如孩子老是喜歡躺著、蹲著等被動體位,或者喊"頭疼"。媽媽看到這些就要帶孩子去檢查。常規的洗手就可以有效預防手足口病。媽媽要用洗手液按照標準步驟來給孩子洗手,隨便沖洗兩下、不使用洗手液是沒有用的。

常見疑問

Q6:得咽峽炎是不是就會得手足口病?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答疑:沒有這樣的關聯。得了咽峽炎不一定會得手足口病,兩者只是同一種病毒引起的兩種病症。但由於這兩種病引起腦膜炎,腦炎,心肌炎,肺炎,是有可能的。因為這些是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併發症,而咽峽炎和手足口病兩者不互為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