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張汝倫:我們為什麼要紀念孔子?

今天是孔子的誕辰紀念日。他開創的儒家學派,深刻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而教育家只是孔子的身份之一,他的最終目標,是要拯救那個禮樂崩壞的時代,建立一個文明的社會。

9月初,

復旦大學張汝倫教授做客思想食堂,為學員解讀孔子其人及思想。

張汝倫

思想食堂講師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

演講/張汝倫 整理/思想食堂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無人可比,是因為他對中國歷史,乃至人類歷史都有獨特的貢獻。

他的貢獻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奠定文明,教化終生。

他在歷史上被稱為“素王”,意思就是“沒有王的頭銜,實際上行王者之事”。

“素王”孔子

我們把孔子稱作“萬世師表”,是因為他的功業符合北宋大哲學家張載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孔子的根本目標是要使社會成為一個好社會,國家成為一個好國家。而要達成這個目標,在他看來很簡單,關鍵在於人能不能成為一個好人,能不能成為一個君子。

所以孔子的學說,不是分成修身和治國兩個部分,修身和治國是連成一體的。修身之後,即使不能用事,也能在社會上起到棟樑的作用。

要想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和國家就要追求文明,也包括使人成為一個文明講理的人,也就是孔子追求的一個目標——文質彬彬。

文質彬彬不是說你講話比較文雅,舉手投足儒雅,文質彬彬的核心是講理。

孔子實際上是要校正畸形的文明。因為孔子所在的時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兄弟殘殺,父子謀位,比比皆是。

在那個時代,原來的禮節、原來用來衡量價值的規範,已經失效了,大家已經不再稱其為規範。

孔子認為,價值示範給顛覆了,實際上就是文明完蛋了。所以整個社會面對的,“是要做禽獸還是做人”這樣的一個選擇。

“五教”治國

人類從自然天賦上來講,

論力氣沒有牛大,論跑沒有狼快,不能長期在水裡,嗅覺不如很多動物靈敏,這一身毛皮,連過冬都有問題。為什麼人類還能在歷史的長河中高於動物一等?

對於這個問題,荀子的回答是,因為我們人能夠“群”,也就是說我們人能夠形成一個社會。

人之所以能夠組織在一起,歸根結底,是因為人群當中有一個看不見的東西——人倫。

人的關係相當複雜,但是這些關係必不可少,夫妻、兒女、父母這樣幾個基本關係,然後延伸出去,構成了整個社會的基礎結構。所以人倫一壞,社會就會完蛋。

舜接了堯的班以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教人做人的道理,即人倫常理。

舜手下負責教育的大臣出了個主意,說要給百姓施以“五教”。即後來孟子總結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據說舜這樣搞了以後就天下大治了。可是到了商朝的時候,又搞得一塌糊塗。

為什麼?因為商朝的朝廷敬鬼不敬人,在拜神上花了很多的錢,對老百姓的疾苦一點不關心,結果就被周取代了。

周文王和周公這兩個人頭腦極其清醒,他們就思考:商朝這麼一個統治了中國600年的王朝,為什麼會完蛋?

後來他們得出一個結論,沒有老天爺。老天爺站在人民一邊,誰替人民辦事,誰就是老天爺,老天爺的意志就是人民的意志。

由此定出對殷商遺民的親民政策:“無罪不殺、有罪不殺、各宅其宅、各田其田。”

各宅其宅,各田其田,就是安居樂業。老百姓首先要買得起房子,家家都有房子住,每個人有地。周朝的制度,是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考慮的第一位。

表面上來看,周朝無非是打了天下後,考慮如何能夠把天下坐穩,和古代的其他帝王沒什麼兩樣。

但是你如果再看得深一點,可以看到,它的這個制度,考慮的不是眼前三年五年的社會穩定,而是一個長效機制。

學以成仁

然而一個制度實行久了,就會慢慢地沒人當回事。再加上外在的影響,所以到了孔子那個年代,禮崩樂壞,社會沒有方向,也沒有準則,亂套了。

所以孔子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說要重建中國的價值體系,提出了八字方針:克己復禮,天下歸仁。這個禮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制度——周禮。

如果是要天下歸仁,第一步要克己復禮。人不把自己給管住,禮是複不了的。我們不把自己的七情六欲給管住,怎麼能夠複禮?

其實所有的古代宗教都是一樣,都推崇克己復禮。

比如佛教,認為人面對的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四個字,生老病死。這是人生沒法避免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想太多,人生就沒有意思了。

所以,要四大皆空。克己就是四大皆空,把自己徹底忘掉。

但孔子不是說要靠硬性規矩、靠制度、靠外在的教規,而是靠學習、靠教化、靠讀書來啟發人的道德良知。

《論語》裡“學而篇”放在第一位,絕對是有考慮的。

因為學以成仁,學習是人成為人的一個關鍵,是把一個人從生物學意義上的人,變成一個懂道理的、人文學意義上的人的根本方式。

最後經過孔子艱苦卓越的努力,這個價值體系不但建立起來了,而且在中國維持了兩千多年。

然後延伸出去,構成了整個社會的基礎結構。所以人倫一壞,社會就會完蛋。

舜接了堯的班以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教人做人的道理,即人倫常理。

舜手下負責教育的大臣出了個主意,說要給百姓施以“五教”。即後來孟子總結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據說舜這樣搞了以後就天下大治了。可是到了商朝的時候,又搞得一塌糊塗。

為什麼?因為商朝的朝廷敬鬼不敬人,在拜神上花了很多的錢,對老百姓的疾苦一點不關心,結果就被周取代了。

周文王和周公這兩個人頭腦極其清醒,他們就思考:商朝這麼一個統治了中國600年的王朝,為什麼會完蛋?

後來他們得出一個結論,沒有老天爺。老天爺站在人民一邊,誰替人民辦事,誰就是老天爺,老天爺的意志就是人民的意志。

由此定出對殷商遺民的親民政策:“無罪不殺、有罪不殺、各宅其宅、各田其田。”

各宅其宅,各田其田,就是安居樂業。老百姓首先要買得起房子,家家都有房子住,每個人有地。周朝的制度,是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考慮的第一位。

表面上來看,周朝無非是打了天下後,考慮如何能夠把天下坐穩,和古代的其他帝王沒什麼兩樣。

但是你如果再看得深一點,可以看到,它的這個制度,考慮的不是眼前三年五年的社會穩定,而是一個長效機制。

學以成仁

然而一個制度實行久了,就會慢慢地沒人當回事。再加上外在的影響,所以到了孔子那個年代,禮崩樂壞,社會沒有方向,也沒有準則,亂套了。

所以孔子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說要重建中國的價值體系,提出了八字方針:克己復禮,天下歸仁。這個禮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制度——周禮。

如果是要天下歸仁,第一步要克己復禮。人不把自己給管住,禮是複不了的。我們不把自己的七情六欲給管住,怎麼能夠複禮?

其實所有的古代宗教都是一樣,都推崇克己復禮。

比如佛教,認為人面對的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四個字,生老病死。這是人生沒法避免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想太多,人生就沒有意思了。

所以,要四大皆空。克己就是四大皆空,把自己徹底忘掉。

但孔子不是說要靠硬性規矩、靠制度、靠外在的教規,而是靠學習、靠教化、靠讀書來啟發人的道德良知。

《論語》裡“學而篇”放在第一位,絕對是有考慮的。

因為學以成仁,學習是人成為人的一個關鍵,是把一個人從生物學意義上的人,變成一個懂道理的、人文學意義上的人的根本方式。

最後經過孔子艱苦卓越的努力,這個價值體系不但建立起來了,而且在中國維持了兩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