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大叔發明田螺剪尾機,給100萬也不賣的專利!

炒田螺,是佳餚,汁多肉肥味道美。可是麻煩的田螺剪尾工作讓很多美食愛好者望而卻步,田螺為什麼要去尾巴?田螺剪尾難度到底有多大?輕鬆取代人工的田螺去尾機為何仍不能獲得使用者好評,

究竟是什麼難關讓發明人久攻不下,又是什麼樣的改進讓田螺去尾機獲得工人真心點贊。

中秋過後,在江浙一帶的水田裡、小溪旁,肉嫩多汁的田螺悄悄進入到它們最肥美的時候,成為餐桌上的一道不可或缺美味。有一種唆著吃炒田螺,

很受歡迎,在湘、浙、粵、皖等地都有不同口味的做法,這種唆螺在烹製之前要將田螺去泥洗淨,然後用剪絲鉗剪去螺殼末梢,洗淨下鍋即可。這種方式處理的田螺,不用牙籤,只要一嘬,鮮美彈滑的螺肉就能立刻喚醒味蕾。可面對這樣的美味,大多數人只能望螺興歎,束手無策。所以很多人只能去菜市場買已經去過尾的田螺回來烹煮,人工又是如何去尾的呢?我們的記者決定親自去看看。

佳餚炒田螺 汁多肉肥味道美

田螺個頭小數量多,剪田螺是個耐心活,一蹲就是半天,腿腳酸麻,有沒有一種省時省力的方法來剪田螺呢?

田螺剪尾工作

發明人:呂傳威

發明項目:田螺剪尾機

呂師傅是浙江永康本地人,同身邊人一樣,他也愛炒田螺這一口,可是目睹了那麼多鄉親們剪田螺的辛苦,從事機械加工的呂師傅開始琢磨著做一台剪田螺尾巴的機器。按說老呂也是幹了十年的機械加工,做過的機器也多了去,可這項工作沒有他想得那麼容易,這不,半年過去了,

機器的雛形還在醞釀中,期盼的靈感還在半路上。

每天敲敲打打,扔掉的廢銅爛鐵不少,能用的機器還是沒做出來。呂師傅是個安靜的人,苦惱的時候總是一個人糾結,又是一個下午,呂師傅再次走在公園裡享受孤獨的時候,靈感就這麼不期而至了。他把玩手中的蓮子,越看越覺得形狀像田螺,如果田螺像這樣乖乖不動想怎麼削它都可以。基於這個想法,呂師傅的田螺剪尾機終於問世了。

呂傳威發明田螺剪尾機

師傅的田螺剪尾機,結構簡單實用,通過搖動把手經齒輪加速,使得滾筒轉動起來達到所需速度,將田螺從進料口倒入滾筒,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田螺緊貼筒壁,尖尖尾巴從孔眼鑽出,並被下方旋轉刀片切掉,完成剪尾工作。

田螺的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硬而脆,是田螺保護自己的天然防護盾,呂師傅的機器能切掉嗎,刀片打田螺,這可是硬碰硬,呂師傅的機器能有多少勝算呢?滾筒轉動起來,沒想到隨著刀片的旋轉,田螺的尾巴尖迎刃而落,看來呂師傅這麼長時間的努力沒有白費。

呂師傅發明的田螺剪尾機,運用簡單的離心力的原理,配合滾筒內的錐形漏孔,將田螺尾巴漏出並切掉,省去了過去田螺剪尾的繁重勞動,很受鄉親們歡迎。

完成剪尾工作。

田螺的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硬而脆,是田螺保護自己的天然防護盾,呂師傅的機器能切掉嗎,刀片打田螺,這可是硬碰硬,呂師傅的機器能有多少勝算呢?滾筒轉動起來,沒想到隨著刀片的旋轉,田螺的尾巴尖迎刃而落,看來呂師傅這麼長時間的努力沒有白費。

呂師傅發明的田螺剪尾機,運用簡單的離心力的原理,配合滾筒內的錐形漏孔,將田螺尾巴漏出並切掉,省去了過去田螺剪尾的繁重勞動,很受鄉親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