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社區健身器材成兒童樂園 當心成了“失樂園”

如今,健身器材已經成為社區必備的公共設施。社區的健身器材給人們健身、休閒、娛樂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也給小朋友們帶來了諸多的歡樂。

但調查發現,社區內配備的健身器材面向群體主要是成年人,

適合兒童專用的比較少,天性好玩的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生碰傷、摔傷的事故。社區健身器材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案例:社區健身器材損傷兒童事件頻發

社區內設置的健身器材,是成人健身休閒的好去處。

然而,這些給成人帶來樂趣的健身器材也容易變成傷害孩子的"利器",媒體時有此類報導。

近日,蘇州市相城區的一個社區裡,一名20個月大的女童在社區廣場健身器材旁玩耍時,被蹬力健身器砸到手指,導致手指嚴重骨折。

3月9日下午,河池市東蘭縣一小男孩在健身搖椅上玩耍,由於小夥伴推搖椅的力度過大,一不小心意外滑下,男孩的雙腿被搖椅的金屬腳踏條管卡住。

據此前報導,

河南一名7歲男孩,在社區內玩耍漫步機時不慎跌倒,被隨後搶著上去玩的小朋友踢中額頭,最後男孩頭部縫了5針。另在海南省,一男孩在玩耍時不小心跌倒,導致漫步機踏板上的鋼片插入頭部。

調查:適合兒童的健身器材明顯不足

牡丹晚報記者走訪菏澤市區近十個社區發現,絕大多數社區內都有健身器材,但兒童類器材少之又少,僅有一成適合兒童。其中,菏澤學院家屬院內共有14種不同類型的健身器材,

兒童類的器材僅有1種,而且有部分器材出現了損壞的情況。

無獨有偶。德州晚報記者調查德州市內10個社區健身器材後發現,僅有3個社區裡配有低矮單杠、秋千、蹺蹺板等適合兒童使用的健身器材。經統計,10個社區共有健身器材57組,適合兒童使用的有5組,僅占8.8%。

提醒:別讓社區健身器材成"傷娃利器"

據統計發現,漫步機、滾筒、轉腰器是最大的"傷娃利器"。

雖然社區內適合兒童的器材明顯不足,很多的健身器材也有損壞現象,但是很多家長仍會帶著孩子來玩。

"使用健身器材前要先閱讀器材上標注的'使用說明'。"德州市體育局群體科科長楊海濤說。此外,針對一些"已損壞尚未修好"的戶外健身器材,設施維護方應做好提醒和相關的防護措施,以防止意外發生。

廣州市消防部門特別提醒,兒童在玩耍時要有家長在旁監護,

並給予適當指導。讓兒童保持動作協調,扶穩健身器材,動作幅度不宜過大。家長除了告誡孩子不要嘗試危險動作,也要教他們一些自我保護措施。

期盼:社區健身器材能否設"迷你版?"

"社區內的健身器材尺寸太大,能不能設置一些兒童用的健身器材呢?"走訪各個社區不難發現,社區內的健身設施大多都是按照成人的尺寸設計的。而像孩子們很喜歡的"玩具",無一例外都是"大尺寸"。不少家長紛紛表示,增加設置適合孩子玩耍的"迷你版"健身器材很有必要。

據上海市體育局全民健身設施辦介紹,社區裡的健身器材原則上就是給中老年人配備的,目前還沒有安裝適合兒童的健身器材,因此,"社區內健身器材兒童不宜"是有道理的。尤其嚴重的是,據該辦人員介紹,現在很多社區為了提高社區檔次,自行安裝了一些體育設施,這些設施大多沒有任何警示,各種安全指標也處在監控"真空"中。

中國社區網溫馨提醒家長朋友們,儘量少讓孩子使用這些健身器材,或全程陪同指導孩子來使用健身器材。

(中國社區網)

社區內的健身設施大多都是按照成人的尺寸設計的。而像孩子們很喜歡的"玩具",無一例外都是"大尺寸"。不少家長紛紛表示,增加設置適合孩子玩耍的"迷你版"健身器材很有必要。

據上海市體育局全民健身設施辦介紹,社區裡的健身器材原則上就是給中老年人配備的,目前還沒有安裝適合兒童的健身器材,因此,"社區內健身器材兒童不宜"是有道理的。尤其嚴重的是,據該辦人員介紹,現在很多社區為了提高社區檔次,自行安裝了一些體育設施,這些設施大多沒有任何警示,各種安全指標也處在監控"真空"中。

中國社區網溫馨提醒家長朋友們,儘量少讓孩子使用這些健身器材,或全程陪同指導孩子來使用健身器材。

(中國社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