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感受歷史緬懷先烈 全國網路媒體記者走進台兒莊大戰紀念館

2017年是台兒莊大戰勝利79周年。9月28下午,參加“喜迎十九大 魯風運河 生態棗莊”全國網路媒體棗莊行的記者們一到達台兒莊,

就來到了位於城區西南郊的台兒莊大戰紀念館,在這裡感受當年浴血奮戰的壯烈詩篇,深情緬懷在戰鬥中犧牲的抗戰烈士。

千年古城,無牆不飲彈;魯南大地,無土不沃血。在歷時1個月的台兒莊大戰中,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中方傷亡約5萬餘人,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日軍自報傷亡11984人)。

台兒莊大戰是全民族抗戰爆發以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一次巨大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熱情和勝利信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驕狂氣焰,贏得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高度評價,擴大了中國抗戰的國際影響。

台兒莊大戰紀念館於1992年由台兒莊區人民政府自籌資金2000多萬元建成,

1993年4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逐步走上紀念館的臺階,這裡的三十八級臺階象徵著1938年發生的這場戰爭,24根立柱支撐著白色天棚,象徵著中華民族頂天立地,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走進紀念館,這裡一件件珍貴的戰爭文物和一幅幅斑駁的照片,

無不訴說著當年中華民族為抵抗外來侵略所作出的巨大犧牲,同時也無不控訴著侵華日軍的累累罪行。

“歷史上作為轉捩點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鐵盧、凡爾登,今天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名字——台兒莊。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城鎮,一個京杭大運河經過的城鎮,一次勝利已使它成為中國最知名的村莊。” 這是二十世紀世界最著名的戰地攝影家羅伯特.卡帕,

在美國《生活》雜誌對台兒莊的評價。

“臧克家曾對台兒莊戰役賦詩說,台兒莊,鮮血洗過的戰場,一萬條健兒在這裡做了國殤……”,來自新華網的記者張偉表示,參觀了紀念館,更會深刻體會到當年戰事的慘烈,先輩救亡圖存的忠勇,

“一大感受就是古人的一句話: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