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對比歐美,為什麼中國喜歡健身的男人那麼少?

如果你經常關注電影,那你一定對他們十分熟悉,即便很少看,也會覺得很眼熟:

湯姆·克魯斯

巨石強森

範·迪塞爾

傑森·斯坦森

好萊塢和歐美電影裡,經常能見到各類彪悍力量型肌肉男,而國內電影經常靠一張臉就能撐起票房。

從中外熱門電影的主角上不難看出,相對擁有一身飽滿結實肌肉,國人普遍更加注重顏值。當然這只是審美差異,導致健身不受注重的其中一個原因。

馬斯洛需求模型

沒解決溫飽的人不會去想健身;

剛解決溫飽的人會有部分人想著改善自己外形與健康主動去健身;

溫飽已經不是問題、甚至生活工作壓力都較小的人,則一定會更多關注自己外形與健康。

古往今來的觀念裡,很多時候社會對一個男人的肯定程度在於他的錢和權,身材只是加分項,但絕不是影響地位的主要因素。

更多人會花時間去追求最被看重的東西,健身需要時間、精力和決心,並且見效慢,這是也大多數人沒有健身或辦完卡不健身的間接理由。

健身房主要人群大於或約等於30歲,因為他們理解:安排好時間,健身只需要每天一至兩小時,就足夠激發體能甚至個人潛能。

很多人說上班都那麼累了,哪裡有精力去鍛煉?鍛煉本身是克服疲勞的一種很好的方法。運動能幫助釋壓,壓力越大越鍛煉,形成良性迴圈。

到這裡你應該明白,這些理由其實都不能成為阻礙你健身的藉口,下班抽出一小時,或者週末抽出一點休息時間,盡情地揮汗一場,也絕對比坐沙發玩王者榮耀強千萬倍。要知道健身為的是你自己,不是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