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感冒了,家長應該怎麼做,內附小兒感冒預防措施

步入秋季,不僅意味著這天氣會越來越冷,也迎來了有一個小兒感冒的高發期,孩子感冒後,新手家長們總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其實,除了著急之外,家長更應該學會一些家庭護理方法。

孩子感冒後,家長能做什麼?

密切觀察孩子的病情、體溫、呼吸、咳嗽、精神狀況,如果1周還沒有完全恢復,需要就診。

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感冒可以導致孩子容易疲勞、沒有平時活躍,應該讓孩子多休息,攝入足夠的液體,保持室內恒溫,孩子房間可放置一台加濕器。

孩子體力好,可以正常活動,但因避免劇烈活動。孩子食欲可能受影響,要多喝水。

1歲以下的嬰兒在睡前和吃奶前通過吸鼻器吸出分泌物幫助清潔鼻腔保持通暢。

密切監測體溫,6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給予退燒藥,但應諮詢醫生。

注意避免這五點:

咳嗽是機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一種有益的保護機制,一般來說沒有必要刻意去鎮咳。

避免用鼻噴劑過長,一般不超過3天,最長不超過7天。長期使用會使鼻粘膜變粗、變厚,造成進一步的鼻塞。因此,鼻塞患兒儘量少用含有藥物成分的滴鼻液。

退熱不給孩子服阿司匹林,可以用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

2歲以下的嬰幼兒必須在醫生的醫囑下給予減輕充血的藥物和抗過敏藥物。

避免濫用感冒藥,特別是多種成分混合的西藥,避免應用多種清熱解毒的中藥。

預防感冒這樣做:

兒童儘量遠離感冒人群,尤其是冬天,特別是嬰兒。病毒有傳染性,特別在幼稚園、學校封閉的室內環境中容易相互傳染。

教育孩子經常洗手。當孩子打噴嚏或咳嗽時要遮擋以避免病毒的傳播。流感高發季節,疫苗是非常有效的,特別是疫苗和流行的病毒株相匹配時。

對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肺、腎疾病的幼兒和學齡兒童尤其要接種疫苗。

大孩子應積極鍛煉、勤洗手,房間通風,避免交叉感染,必要時出門戴口罩,流感流行季時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