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創造的奇跡,“母親河”黃河水變清了,你知道嗎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全長約5464公里,為中國第二長河。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曾經很長時間黃河水都是黃黃的,可現在黃河水變清了,不得不說是奇跡啊。

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早在石器時代,就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比如藍田文明、半坡文明。黃河水養育了占全國12%人口的60多個大中城市、340個縣。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

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國家4A級景區。壺口瀑布旁,但見從壺口跌落出的河水浪花如雪,有的白中泛綠。壺口瀑布很壯觀,能感受瀑布的氣勢磅礴。昔日奔騰怒吼的金黃色大瀑布,

如今河水也變清了。

從黃河上游的源頭到鄭州桃花峪,2000多公里的黃河已然一河清水,這意味著在非汛期,黃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這說明了近20多年來,中國黃土高原生態治理成效卓著,中國又創造了一個奇跡,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歸功於黃河上的上百個水庫,攔截了黃河的大量泥沙,在黃河兩岸,有許多采沙場每年要采走1億噸黃河沙,充當建築材料。還有黃土高原的人們向其他地區遷徙,黃河兩岸的植被得到巨大的恢復,在廣大的農村,無數荒山恢復了綠色。黃河水變清可能與上游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有關。

雄渾壯美的大河風光,源遠流長的文化景觀,黃河平靜地流淌,灌溉著兩岸的農田,造福當地的人民。 黃河遊覽區成為國內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60余萬棵樹木,實現了大面積的綠化和美化,使這裡綠樹成蔭,亭臺樓閣點綴在綠海之中。

名勝迭出,引人入勝,儼然是黃河燦爛文化歷史的縮影。

水少沙多的黃河是世界上最複雜難治的河流,這麼複雜的事現在也能做好,所以說人定勝天有時不是不可能的。對於黃河水變清了,有人說這是市場經濟的偉大力量,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