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體檢查出這5種病,大多不用治!小心別被忽悠了!

從醫院拿回體檢報告,有病沒病寫了一堆專業名詞。

這個指標偏高,那個指標偏低,還有一些完全不知道是什麼鬼卻隱約覺得很嚇人的病……

慌裡慌張跑去醫院,醫生卻大筆一揮,

“不用治,沒毛病!”

怎麼能不治呢?我一定是沒救了……

個人財產裡的三包泡面五包辣條,請替我全部捐給社會。

見慣大風大浪的醫生,只好眼鏡一推,“來來來,聽我給你講講哪些病,不用治!”

慢性淺表性胃炎

據調查顯示,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檢出率達80%~90%。

其實,胃鏡報告中的慢性淺表性胃炎,

只是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或者功能性消化不良,並不是胃粘膜真患有慢性炎症,無需進行治療。

出現飯後飽脹、消化不良等情況是,吃點多酶片、多種益生菌即可得到緩解,無需過多擔心。

心臟早博

心臟在正常跳動時,如果提前出現一些跳動,

這種情況被稱為早搏。

很多人認為出現早搏要立即治療。事實上早搏本身不是病,多是心臟其他問題的伴隨症狀。

乳腺增生——正常生理現象

在女性體檢中,“乳腺增生”的問題很常見,“十有八九”,很多女性往往對乳腺增生是否轉化為乳腺癌很是擔心,

會不停追問“吃什麼藥,才能‘消滅’增生”。其實,有這種意識的人值得表揚,小病不治易成大病,對於疾病,憂患意識是要有的。

對於乳腺增生,大部分的患者是不需要治療的。有些乳腺增生是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典型的有經期引起的乳腺增生(經期前乳☆禁☆房會不舒服,有脹痛感,但會隨著生理期的結束而消失)。有些女性為了凸顯“好身材”,穿著過緊的內衣,或者近階段有不開心的事情,

心情鬱悶,精神壓力較大等,都會引起短期的乳腺增生。

宮頸糜爛——只是名字嚇人

光聽到“糜爛”一次就已經有很強的震懾力了,聽到“宮頸糜爛”就自動腦補除了可怕的畫面。其實國際上已經取消了“宮頸糜爛”這一名稱,而是稱作“宮頸柱狀上皮異位”。

宮頸糜爛其實是女性一種正常的生理改變現象,並不能稱之為並,大部分宮頸糜爛的女性只是受激素水準的影響出現上皮異位,待激素水準穩定後所謂“糜爛”的情況就會得到改善。

子宮肌瘤——多數都相安無事

“子宮肌瘤”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癌症!但是此“瘤”非彼“瘤”,多數的子宮肌瘤是良性的,也是婦科體檢的“常客”,很多媽媽級人物都會遇到。有些小肌瘤不但沒有任何症狀,甚至連婦科檢查也難以覺察,偶爾做B超才發現。

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也是體檢的“高頻”疾病,這是因為現在的B超技術都很牛逼,3毫米的結節都可以看到,所以檢出率就高了。

這裡醫生要說的是,1釐米以下的甲狀腺結節大多都是良性的,無需過多擔心,轉化成甲狀腺癌的幾率較小。大多數甲狀腺癌是“惰性腫瘤”——“它很懶,不愛轉移,也不愛進展。

但是要警惕的是,如果結節有1~4釐米大小,那麼則要引起關注了,定期的檢查也是必要的。

骨刺

大多數人一聽到“骨刺”都會擔心,但是骨刺其實是人體對關節負重老化的機體表現。有些骨刺則是為了適應外力變化,人體關節和脊柱產生的自我保護反應。

如果沒有疼痛、關節腫脹、行動功能障礙(如不能伸直、彎曲肢體等)等臨床症狀,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的。

骨刺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不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大多骨刺不用治療,要治的話就只能治引起骨刺的原發病——骨性關節炎。建議患者進行減肥,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不要過多負重,必要的時候可在醫生指示下用一些藥物進行止痛。

最後小編還是要說,這幾種病雖然可以不治,但是並不代表不需要控制!

多數的子宮肌瘤是良性的,也是婦科體檢的“常客”,很多媽媽級人物都會遇到。有些小肌瘤不但沒有任何症狀,甚至連婦科檢查也難以覺察,偶爾做B超才發現。

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也是體檢的“高頻”疾病,這是因為現在的B超技術都很牛逼,3毫米的結節都可以看到,所以檢出率就高了。

這裡醫生要說的是,1釐米以下的甲狀腺結節大多都是良性的,無需過多擔心,轉化成甲狀腺癌的幾率較小。大多數甲狀腺癌是“惰性腫瘤”——“它很懶,不愛轉移,也不愛進展。

但是要警惕的是,如果結節有1~4釐米大小,那麼則要引起關注了,定期的檢查也是必要的。

骨刺

大多數人一聽到“骨刺”都會擔心,但是骨刺其實是人體對關節負重老化的機體表現。有些骨刺則是為了適應外力變化,人體關節和脊柱產生的自我保護反應。

如果沒有疼痛、關節腫脹、行動功能障礙(如不能伸直、彎曲肢體等)等臨床症狀,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的。

骨刺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不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大多骨刺不用治療,要治的話就只能治引起骨刺的原發病——骨性關節炎。建議患者進行減肥,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不要過多負重,必要的時候可在醫生指示下用一些藥物進行止痛。

最後小編還是要說,這幾種病雖然可以不治,但是並不代表不需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