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你才20歲,就感覺人生特沒意思?

八月高溫炙烤過後,朋友圈一片蔫氣。

是前段時間,朋友圈裡有刷屏,一票剛滿二十歲的小女生小男生,在朋友圈裡說自己活出了“中年危機”:無欲,無求,無趣,無勁。

我偶爾也覺得,我步入中年危機了吧,買包不高興,買很貴的包不高興,買什麼都不高興,即便外出與朋友聚會,那快樂也單薄得很。喜悅是細雨浮萍,飄搖空渺;乏味卻是一葉扁舟,鈍重緩慢。

買完想買的,看完想看的,社交網路上圍觀了幾場惡戰,你在星期五晚癱倒沙發上,

抿著剛叫來的奶茶。

不算熟的朋友找你插科打諢,你心裡覺得有鬼。領導的郵件你沒敢打開看,率先標了已讀。永遠追不到的那個人,寂寞時候,又故意輕佻地來撩你。

人性宛若萬花筒。你回應著他們,心裡會有一種“我做這些究竟是為了什麼?”的蒼涼。當是愜意的時刻,你卻腦袋混沌。

但這些能算中年危機,或者青年危機嗎?

不算的。

I

找五花八門的藉口,只為了維持原地踏步的舒服

真正的中年危機,是在五十層高的辦公樓下了班,開車回家,想著家裡有人等你,你卻偏要在車庫裡單獨待一會兒,抽根煙。有那麼幾秒鐘,想過要找個好看的情人,給她錢,反正只圖她好看。又有那麼幾秒鐘,想起自己從前週末淩晨會去酒吧,跟幾個不著邊際的兄弟,在寸土寸金的衡山路,談論起俗而美麗的事情。

最後歎口氣,再上樓。

錢財斂得不少,心氣低入塵土,世俗浸入身,

高傲被鬥敗,已被命運吃幹抹淨,皮囊裡面只剩白骨,沒有靈魂。“什麼都穩了,所以什麼都失去興味了”,這才是中年危機。

——而我發現“二十歲的自己沒資格喊中年危機”,是出於一件小事。

我計畫九月前南下一次去北海,叫了個從上海出發的朋友準備一起,

打算從成都出發跟他匯合。

上海連日大暴雨,不好坐飛機,我讓朋友買火車票。他翻了翻最近的,說沒票了。我找了下,這兩天的硬臥還有,不過需要坐16個小時。

他說,時間太長了,高鐵有票了我就去吧。

次日我早起查車票,意外查到高鐵有餘票,不過就那麼一兩張了,立刻打電話讓他買,急急忙忙地說,不買就真沒了。他這才很不情願地講:……還是不去了吧,北海頓島太遠了,實在懶得去。

他讓我想起,很多次推諉遊移的自己——當有新的可能性浮現出來,明明有機會,機會就在那裡,但總是臨陣逃脫。

找五花八門的藉口,其實都只為了維護自己原地踏步的舒服。

大三考慮畢業走向時,想過去媒體環境最好的北京發展,又覺得人生地不熟,租房飲食工作社交,什麼都得自己招呼著來,就開始畏難;

大四時,自己的文章比以前知名了些,不是沒想過像我朋友一樣,借點風口做事,開自己的工作室,又實在是怕東怕西,擔心在陌生的境況裡犯錯,終究是把考研作為緩兵之計。

——所有的決定歸根結底只有一個字,“逃”。

而我後來才心有戚戚地認同:你是什麼樣的人,人生到達什麼樣的高度,只取決於你的選擇。

跟年齡無關。

二十歲,很多人的人生可能性,是被自己殺死的。

II

人生並不無趣,只是你不敢闖

認識一位元朋友,做自媒體的,也就25歲左右,在西南小縣城裡的一所中學裡教書。大家聚餐的時候,他搖頭感歎說:“以前一道起步的朋友,現在全職自媒體,都風生水起了,未來不可估量。”

有人問:“那你為什麼不辭職呢?反正你做自媒體的收入,已經遠遠高過你教書的收入了。”

他講不出來。

後來才坦承道:“是我不願意承擔全職自媒體的風險。說白了,沒有那股敢闖的勁兒。”

其實我跟他相似。無力回天的時候,誰都不能怪,只能怪自己懦弱。

多數人的人生危機,不是“什麼都有了”過後才來的虛枉之感,而是“什麼都沒有”,和“什麼都可以爭取”的時候,一邊自己把自己框死了,圈定了,一邊悲痛嚎啕“人生無趣”。

但不是人生無趣。

是你無趣。

III

別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我從小很迷樂隊。大一開始,就有努力組建自己的樂隊,說實話,對於本人這個中規中矩十幾年的人來講,不算容易。

說出來不怕笑話,同年級優秀的樂隊,有去livehouse演出過的,有去音樂節掙過錢的,有出過原創EP的,而我的樂隊,什麼都沒有。

但於我而言,仍是一種圓夢,我在過程當中,開闢了新的感知,新的快樂。我之後去寫作,都會講到樂隊相關的事情,因為這一經歷,是我人生的切面。

年輕時代是擲地有聲的時代,沒有一步會是空置的,你走過的路,愛過的人,看過的書,都會成為你的一部分。

我最近開始寫美妝和搭配的時候,朋友質疑過我說,“你寫這個有意義嗎?”

我說,或許沒意義,但是我想寫。我想寫,它就有了意義。

王小波把二十出頭,稱為人生的黃金年代。二十歲是什麼樣的年紀呢?是已經有導購會勸你買緊致眼霜的年紀,但也是多數人的人生,還沒有徹底展開的年紀。

你有什麼技能還待挖掘?還有什麼新方向可走?還有什麼新大陸從未踏過?

這些都是能描畫人生、充盈人生的無限性。

邁開腳去嘗試,而不是一邊無所事事、一邊跟風喪氣“我覺得自己活出了中年危機”、“覺得人生特沒勁”,拜託,你還什麼都沒有,有什麼資格說中年危機,還什麼都沒做過,有什麼資格說沒勁?不在年輕時候踮起腳尖,找上帝多要點糖,到垂垂老去時,上帝不會對你多些悲憫的。

很多所謂的障礙,本質是心魔。

人生當無限,設限的是自己。

陳大力,ONE人氣作者,浙大女同學,一個因為腿長有才,所以說什麼都對的少女。微信公眾號:陳大力(ID:chendali1995)。

兩種方式與我們進行互動:

1

在Lean In Shanghai公眾號後臺給我們留言

2

發送感想至我們的郵箱:leaninshanghai@foxmail.com

添加weloveleaninshanghai為微信好友,隨時關注我們動態

投稿或合作 | leaninshanghai@foxmail.com

LinkedIn | Lean In Shanghai

▷ Lean In Shanghai 精選原創:

▷ 致 · In人生專欄文章:

致 · In人生 Vol. 2 | Interesting × Niubility = Infinity

Lean In Shanghai

進入Lean In Shanghai微信公眾帳號

點擊功能表“關於我們-關於Lean In Shanghai”

全面瞭解Lean In Shanghai

Lean In Shanghai 微信群

為了更多優秀女性可以進入粉絲群互幫互助,共同成長, 現加入粉絲群開放三種管道:

1.參加活動:參加一次以上(一年內任意一場)我們的線下活動

2.邀請制:由粉絲群現有成員背書推薦入群(要求推薦人提交給小助手如下資訊):

a) 200 字被邀請人介紹(包含:姓名、行業、職能、工齡,興趣愛好和 1-2 個善於分享的話題以便做之後的群分享);

b) 提交 200-300 字推薦人認為被邀請人適合加入粉絲群原因,審核通過後由小助手拉被邀請人入群

3. 自薦制:不滿足前兩條但是仍非常有意願進入粉絲群的女性,可以

a) 自行提交 500 字自我介紹和 500 字加群原因給小助手,

b) 篩選進群後需要在 14 天內完成一次線上分享(主題不限,時間為週五晚 8:00~8:30,如 14 天內未做分享,由小助手移除出群聊

4. 所有加入群的成員必須要及時(2 小時內)填寫調查問卷 )

借點風口做事,開自己的工作室,又實在是怕東怕西,擔心在陌生的境況裡犯錯,終究是把考研作為緩兵之計。

——所有的決定歸根結底只有一個字,“逃”。

而我後來才心有戚戚地認同:你是什麼樣的人,人生到達什麼樣的高度,只取決於你的選擇。

跟年齡無關。

二十歲,很多人的人生可能性,是被自己殺死的。

II

人生並不無趣,只是你不敢闖

認識一位元朋友,做自媒體的,也就25歲左右,在西南小縣城裡的一所中學裡教書。大家聚餐的時候,他搖頭感歎說:“以前一道起步的朋友,現在全職自媒體,都風生水起了,未來不可估量。”

有人問:“那你為什麼不辭職呢?反正你做自媒體的收入,已經遠遠高過你教書的收入了。”

他講不出來。

後來才坦承道:“是我不願意承擔全職自媒體的風險。說白了,沒有那股敢闖的勁兒。”

其實我跟他相似。無力回天的時候,誰都不能怪,只能怪自己懦弱。

多數人的人生危機,不是“什麼都有了”過後才來的虛枉之感,而是“什麼都沒有”,和“什麼都可以爭取”的時候,一邊自己把自己框死了,圈定了,一邊悲痛嚎啕“人生無趣”。

但不是人生無趣。

是你無趣。

III

別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我從小很迷樂隊。大一開始,就有努力組建自己的樂隊,說實話,對於本人這個中規中矩十幾年的人來講,不算容易。

說出來不怕笑話,同年級優秀的樂隊,有去livehouse演出過的,有去音樂節掙過錢的,有出過原創EP的,而我的樂隊,什麼都沒有。

但於我而言,仍是一種圓夢,我在過程當中,開闢了新的感知,新的快樂。我之後去寫作,都會講到樂隊相關的事情,因為這一經歷,是我人生的切面。

年輕時代是擲地有聲的時代,沒有一步會是空置的,你走過的路,愛過的人,看過的書,都會成為你的一部分。

我最近開始寫美妝和搭配的時候,朋友質疑過我說,“你寫這個有意義嗎?”

我說,或許沒意義,但是我想寫。我想寫,它就有了意義。

王小波把二十出頭,稱為人生的黃金年代。二十歲是什麼樣的年紀呢?是已經有導購會勸你買緊致眼霜的年紀,但也是多數人的人生,還沒有徹底展開的年紀。

你有什麼技能還待挖掘?還有什麼新方向可走?還有什麼新大陸從未踏過?

這些都是能描畫人生、充盈人生的無限性。

邁開腳去嘗試,而不是一邊無所事事、一邊跟風喪氣“我覺得自己活出了中年危機”、“覺得人生特沒勁”,拜託,你還什麼都沒有,有什麼資格說中年危機,還什麼都沒做過,有什麼資格說沒勁?不在年輕時候踮起腳尖,找上帝多要點糖,到垂垂老去時,上帝不會對你多些悲憫的。

很多所謂的障礙,本質是心魔。

人生當無限,設限的是自己。

陳大力,ONE人氣作者,浙大女同學,一個因為腿長有才,所以說什麼都對的少女。微信公眾號:陳大力(ID:chendali1995)。

兩種方式與我們進行互動:

1

在Lean In Shanghai公眾號後臺給我們留言

2

發送感想至我們的郵箱:leaninshanghai@foxmail.com

添加weloveleaninshanghai為微信好友,隨時關注我們動態

投稿或合作 | leaninshanghai@foxmail.com

LinkedIn | Lean In Shanghai

▷ Lean In Shanghai 精選原創:

▷ 致 · In人生專欄文章:

致 · In人生 Vol. 2 | Interesting × Niubility = Infinity

Lean In Shanghai

進入Lean In Shanghai微信公眾帳號

點擊功能表“關於我們-關於Lean In Shanghai”

全面瞭解Lean In Shanghai

Lean In Shanghai 微信群

為了更多優秀女性可以進入粉絲群互幫互助,共同成長, 現加入粉絲群開放三種管道:

1.參加活動:參加一次以上(一年內任意一場)我們的線下活動

2.邀請制:由粉絲群現有成員背書推薦入群(要求推薦人提交給小助手如下資訊):

a) 200 字被邀請人介紹(包含:姓名、行業、職能、工齡,興趣愛好和 1-2 個善於分享的話題以便做之後的群分享);

b) 提交 200-300 字推薦人認為被邀請人適合加入粉絲群原因,審核通過後由小助手拉被邀請人入群

3. 自薦制:不滿足前兩條但是仍非常有意願進入粉絲群的女性,可以

a) 自行提交 500 字自我介紹和 500 字加群原因給小助手,

b) 篩選進群後需要在 14 天內完成一次線上分享(主題不限,時間為週五晚 8:00~8:30,如 14 天內未做分享,由小助手移除出群聊

4. 所有加入群的成員必須要及時(2 小時內)填寫調查問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