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際賽事助力武漢打造運動之城 武網成城市新名片

新華社武漢9月30日電 題:國際賽事助力武漢打造運動之城 武網成城市新名片

新華社記者肖亞卓、李勁峰、吳植

65歲的潘川鄂是武漢業餘網球“紅人”,熱愛網球的他和球友們十多年前創辦了武漢海狼網球俱樂部。由於打球投入、富有激情,潘川鄂得到一個外號——“野狼”。

以前,“野狼”要在國內現場看高水準的網球比賽,只有兩個去處——北京和上海,但從2014年開始,WTA超五巡迴賽落戶武漢,讓他得以在家門口欣賞到國際頂尖網球比賽。他說,

現在每年九月的最後一周,因為有了武網,“格外令人期待”。

高起點出發 武網“學習”中提升

高起點是武網的特色之一,從創辦之初,武網就是WTA超五巡迴賽之一,這也是WTA主辦的頂級賽事。首屆武網吸引了19位當時世界排名前20的選手來參賽,如此星光熠熠的陣容,堪比四大滿貫。

賽事運營方武漢體育發展投資公司董事長、武網賽事總監朱建斌坦言:“無論是辦國際體育賽事的經驗還是城市自身的經濟基礎、國際化程度以及網球人口規模,

我們的基礎都弱一些。”

但武漢人從一開始就“站在巨人肩上”,從辦賽之初,武網就在不斷學習,國際上對標大滿貫,國內對標中網和上海大師賽,每年都和這些已經有相當積累的賽事組織者交流,

學習他們的辦賽經驗。

武網未來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是否有足夠火熱的網球市場和足夠規模的網球人口。為此,武網為普及和推廣網球運動做了大量工作:連續三年舉辦城市網球俱樂部巡迴賽、大學生網球聯賽等,並把這些比賽的決賽放在武網賽場上舉行,讓民間高手享受職業選手的待遇;同時,賽事組織方還積極推進網球進校園、進社區,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人瞭解網球、愛上網球。

“頂級賽事和運動項目的普及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係。一方面,因為武網的舉辦,會有更多的人知道網球,有利於項目的推廣;另一方面只有網球運動在武漢開展得越來越火熱,武網的未來才會更有生命力,”朱建斌說。

從細節入手 武網充滿人情味

今年3月,兩屆武網冠軍、捷克球星科維托娃迎來27歲生日,當時的她無心慶祝,因為去年12月她在家中遭遇歹徒襲擊,

持拍手左手嚴重受傷,甚至有人告訴她無法繼續網球生涯。生日當天,她收到一份來自武網工作人員的生日禮物,這是一段精心準備的視頻,記錄了科維托娃在武網的精彩瞬間。他們告訴捷克姑娘,武網的中央球場隨時等候她的歸來。武網的貼心之舉感動了科維托娃,她甚至表示,不管“我打或不打,都要去(武漢)”。

自2014年首屆武網以來,賽事組織者一直將服務球員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豐富的球員活動成為武網一大特色。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2015年,主辦方特意邀請參賽運動員身著傳統漢服參加球員晚宴,設計精美的中國傳統服飾讓球員們讚歎不已。今年,主辦方共舉辦了35項球員活動,希望每一位球員都能在比賽之余體驗中國文化、感受武漢的城市魅力。

提到志願者,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年輕人。在武網,今年62歲的袁蘭香堪稱“明星”志願者,這是她連續4年成為武網志願者,在武網主辦方看來,志願服務是沒有年齡界限的。今年她的服務崗位是在主場館檢票,平均每天8小時的辛苦也難掩袁阿姨臉上的笑容。“每次到光穀國際網球中心都有回家般的親切感,當志願者就是為社會貢獻自己一份力,”袁蘭香說。

對於球迷,主辦方也從各種細節入手,力求給他們帶來最好的觀賽體驗。賽事期間武漢開通了多條從市區前往場館的定制公交線路,還提供了從最近的地鐵站到場館的免費接駁服務。今年,場館附近還新建了智慧化停車場,大幅增加了停車位以更好滿足自駕看球人群的需求。

黃鶴樓遇上埃菲爾鐵塔 武網成為城市新名片

在武網賽場上,金髮碧眼的法國球童吸引了不少目光,15歲的阿德里安是4位法國球童之一,他雖年紀小,但已是有四屆法網“參賽”經歷的“資深”球童。這次武網是他第一次來中國,也是第一次在亞洲賽場上擔任球童。

“武漢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在法國除了巴黎以外,沒有這麼大的城市。我嘗了許多當地特色美食,比如熱乾麵和鴨脖,特點就是辣。如果以後有機會,我希望能再來武漢,”阿德里安說。

從2015年開始,武網與法網將互相交換培訓球童納入兩大網球賽事戰略合作範疇。今年的法網,來自武漢關山中學的黃逸倫一次不慎摔倒,引發正準備發球的“納豆”回頭詢問,這段視頻讓他在法網球童圈中“爆紅”,“大家都知道我這個來自武漢的球童”。

交流文化、傳遞友誼,是武網的重要目的。首屆武網期間,小威廉姆斯在長江遊船上來了場網球秀,她與長江的合影,讓無數外國網友認識了長江和長江大橋。

2016年的巴黎塞納河上,李娜和球員皮爾斯以及中法的8名球童,上演了一場遊輪上的網球賽,被譽為“黃鶴樓遇上埃菲爾鐵塔”。

今年,李娜和印度雙打名將米爾紮一起學做熱乾麵,許多網友表示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武漢美食的魅力。

WTA總裁米奇·蘿拉說,將超五賽從東京搬到武漢,最初只是一個想法,而武漢通過努力將這個想法變成了現實,並且最終超越了她的期望。“在武漢,你們有著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網球館、最好的女子網球運動員、最好的電視製作……都是世界上最棒的,”蘿拉說。

連續4屆賽事的舉辦,讓武網已成為武漢的一張國際化城市“名片”。本屆武網,全球40多家轉播商在美國、法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轉播,總時長超過3000小時,國內外覆蓋人口超過10億人次。

“武網正努力成為世界認識武漢這座城市的具象化符號。”武漢市體育局新聞發言人萬敏如是說。

封面圖:程敏 編輯:韋驊 簽發:徐征

自2014年首屆武網以來,賽事組織者一直將服務球員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豐富的球員活動成為武網一大特色。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2015年,主辦方特意邀請參賽運動員身著傳統漢服參加球員晚宴,設計精美的中國傳統服飾讓球員們讚歎不已。今年,主辦方共舉辦了35項球員活動,希望每一位球員都能在比賽之余體驗中國文化、感受武漢的城市魅力。

提到志願者,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年輕人。在武網,今年62歲的袁蘭香堪稱“明星”志願者,這是她連續4年成為武網志願者,在武網主辦方看來,志願服務是沒有年齡界限的。今年她的服務崗位是在主場館檢票,平均每天8小時的辛苦也難掩袁阿姨臉上的笑容。“每次到光穀國際網球中心都有回家般的親切感,當志願者就是為社會貢獻自己一份力,”袁蘭香說。

對於球迷,主辦方也從各種細節入手,力求給他們帶來最好的觀賽體驗。賽事期間武漢開通了多條從市區前往場館的定制公交線路,還提供了從最近的地鐵站到場館的免費接駁服務。今年,場館附近還新建了智慧化停車場,大幅增加了停車位以更好滿足自駕看球人群的需求。

黃鶴樓遇上埃菲爾鐵塔 武網成為城市新名片

在武網賽場上,金髮碧眼的法國球童吸引了不少目光,15歲的阿德里安是4位法國球童之一,他雖年紀小,但已是有四屆法網“參賽”經歷的“資深”球童。這次武網是他第一次來中國,也是第一次在亞洲賽場上擔任球童。

“武漢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在法國除了巴黎以外,沒有這麼大的城市。我嘗了許多當地特色美食,比如熱乾麵和鴨脖,特點就是辣。如果以後有機會,我希望能再來武漢,”阿德里安說。

從2015年開始,武網與法網將互相交換培訓球童納入兩大網球賽事戰略合作範疇。今年的法網,來自武漢關山中學的黃逸倫一次不慎摔倒,引發正準備發球的“納豆”回頭詢問,這段視頻讓他在法網球童圈中“爆紅”,“大家都知道我這個來自武漢的球童”。

交流文化、傳遞友誼,是武網的重要目的。首屆武網期間,小威廉姆斯在長江遊船上來了場網球秀,她與長江的合影,讓無數外國網友認識了長江和長江大橋。

2016年的巴黎塞納河上,李娜和球員皮爾斯以及中法的8名球童,上演了一場遊輪上的網球賽,被譽為“黃鶴樓遇上埃菲爾鐵塔”。

今年,李娜和印度雙打名將米爾紮一起學做熱乾麵,許多網友表示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武漢美食的魅力。

WTA總裁米奇·蘿拉說,將超五賽從東京搬到武漢,最初只是一個想法,而武漢通過努力將這個想法變成了現實,並且最終超越了她的期望。“在武漢,你們有著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網球館、最好的女子網球運動員、最好的電視製作……都是世界上最棒的,”蘿拉說。

連續4屆賽事的舉辦,讓武網已成為武漢的一張國際化城市“名片”。本屆武網,全球40多家轉播商在美國、法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轉播,總時長超過3000小時,國內外覆蓋人口超過10億人次。

“武網正努力成為世界認識武漢這座城市的具象化符號。”武漢市體育局新聞發言人萬敏如是說。

封面圖:程敏 編輯:韋驊 簽發:徐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