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世界足壇經典球衣:“丹麥童話”難以超越

一件偉大的球衣應該具備哪些素質?(不好意思,答案沒那麼簡單,回答“反正不要像諾維奇隊1992-94賽季的球衣那樣就好”是不夠的。)

球衣之偉大是源自於它的外觀嗎?或者是誰曾經披掛它上陣?抑或是某支曾經穿著它斬獲殊榮的球隊?或者它曾經讓你歡笑過?又或者是讓你感動過?平心而論,

這些因素以及上面沒提及到的其它某些因素,都有可能讓一件球衣變得偉大,評價球衣畢竟是一件相當主觀,而且不太容易做好的事情。但話說回來,我們還是可以在評價標準上達成相當廣泛的共識。

尼爾·赫爾德(Neal Heard)在他的《球衣大全》(The Football Shirts Book)中提出,人們喜愛一件球衣的原因,

遠不限於其設計是否精美。“我發現這更多地跟人們共用的一些記憶有關,”他寫道,“以下事實令我欣喜,即當你穿著某件球衣出門時,始終有人會攔住你,並問出那個已經被問爛了的問題:你在哪裡買到它的?”

是的,這話說到點子上了。以下是尼爾在書裡談到的一些好球衣當中的熱門之選,本站專門給它們排了個名,請讀者們盡情欣賞。

1. 丹麥,主場(1986)

大部分身著這件球衣征戰墨西哥世界盃的北歐掠奪者們也參加了92年歐洲杯,並且以出人意料的華麗方式成功折桂。它的生產廠商是位於奧爾胡斯(Aarhus)的“大黃蜂”(丹麥語:Hummel),其霸氣的V字形花紋與不乏紳士風度的垂直細條紋之間的搭配可以說是相得益彰。

2. 博卡青年,主場(1981)

這件球衣配上名聲響噹噹的博卡青年就好比是良將配寶刀、好馬配好鞍:留著蓬蓬頭的馬拉多納那個時候還有點嬰兒肥,在前往巴薩之前,這件可以算是全阿根廷最亮眼的球衣伴隨他度過了一個光榮的賽季。

3. 荷蘭,主場(1976)

約翰·克魯伊夫(Johan Cruyff)當時的贊助商是彪馬(PUMA),於是他只好在荷蘭隊球衣上的三道杠當中撕掉一條(背景:1974 年世界盃時,克魯伊夫拿到了彪馬的個人球鞋贊助,但荷蘭足協卻和愛迪達簽了球衣贊助合同,造成尷尬局面。由於克魯伊夫拒絕穿著愛迪達球衣,荷蘭足協只好得罪愛迪達公司,

把克魯伊夫球衣上的三條線改成了兩條線——譯者注)——這讓他的戰袍顯得更酷炫了。它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好的橙色球衣,穿著它的則是這個星球上最具風格的球員。

4. 拉齊奧,主場(1982-83)

來自NR(日本品牌,又名Ennerre)的精心打造,儘管採納了簡潔的嬰兒藍色和漂亮的修身版型,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真的是一件蹣跚學步的嬰兒才會穿的衣服,因為上面還印有拉齊奧隊的雄鷹隊徽,其樣式設計甚至有點法西斯一般的霸道意味。

5. 英格蘭,第三套(1990)

這件衣服實際上不該有這麼好的名次:設計它的茵寶(Umbro)公司可能搭錯線了,過強的鑽石王老五氣息一般是令人反胃的,但偶爾也有例外。伯納德·薩姆納(Bernard Sumner,昵稱是Barney,英國歌手,曼聯球迷——譯者注)在《運動中的世界》(World in Motion,90年世界盃英格蘭隊歌)這首歌的MV裡就穿著它,盡顯潮男風度,與那年夏天的澎湃激情也相當合拍。

6. 法國,主場(1984)

普拉蒂尼(Platini)難道不是非常幸運的嗎?在變成一名趾高氣揚、躊躇滿志的歐足聯官僚之前,這個法國男人是整個綠茵場上最具美感、最讓人心神蕩漾的存在,這件球衣與那時的他十分相配,堪稱藍色軍團難以逾越的經典之作。

7. 聖艾蒂安,主場(1980-81)

沒人能像聖艾蒂安隊這樣擁有一件妙不可言的球衣,典型的法式風格,讓人不禁產生跟鄰居來一場外遇的衝動。在SUPER TELE的鼎力贊助之下,法國王牌球員們——包括雅克·桑蒂尼(Jacques Santini)和蜜雪兒·普拉蒂尼——背後的綠色數字顯得熠熠生輝。讓我們刮起一陣綠色旋風吧!

8. 拿坡裡,主場(1990-91)

這件球衣與拿坡裡人一起度過了最美好的時光:伴隨他們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奪得意甲冠軍,馬拉多納當時也曾效力於該隊,這件同樣來自NR的球衣上面繡有Mars的標誌,想必會讓意甲球迷中的情懷党們感動不已。

9. 巴斯蒂亞,主場(1978-79)

這件還算不錯的愛迪達球衣上沒有贊助商的標誌,只有放大版本的俱樂部徽章:一頂科西嘉桂冠,上有俱樂部名稱的首字母縮寫。

10. 阿斯科利,主場(1981-82)

一句話:好看。美式橄欖球裁判穿的那種豎條紋,上有設計簡潔的“Pop 84 Jeans”贊助商標誌,色調與隊徽保持一致,啄木鳥們(英文為woodpeckers,是該隊昵稱——譯者注)正是身著這件球衣在81-82賽季兩度擊敗了尤文圖斯。

11. 墨西哥,主場(1998)

獨具地方特色的藝術元素經常會在球衣上有所體現,製造商Aba Sports在這件球衣上充分發揮想像力,將阿茲特克人的羽蛇神(Quetzalcoatl,亦有直譯“昆茲奧考特”)呈現於其上,神明想必也會認可這一舉動——飲龍舌蘭酒飲到酩酊大醉,和他的姐妹在慶典上起舞,就好像這一切都是他的例行公事一般。

12. 托特納姆熱刺,主場(1985-87)

大黃蜂似乎很青睞斜紋配合V字型花紋的設計。是啊,它的確是不錯的:這件為熱刺隊打造的傑作在80年代中後期一直是潮流寵兒,袖子上更有一整排的V字,與球衣上的其它元素配合得都還算不錯。阿迪勒斯(Ossie Ardiles,熱刺隊知名球員,後來擔任過該隊主帥——譯者注)穿上它以後簡直是神采煥發。

13. 桑普多利亞,主場(1991-92)

桑普多利亞隊的球衣一貫很出色,不過這件——那年熱那亞人接連戰勝米蘭雙雄並奪得意甲冠軍——的特點則是純而又純的義大利風格,幾乎做到了類似設計的極致。名噪一時的雙子星維亞利(Gianluca Vialli)和曼奇尼(Roberto Mancini)正是身穿這件球衣活躍在鋒線上,令各路對手膽寒。

14. 美洲俱樂部,主場(1994-96)

球衣融合了哥倫比亞“鳥人”以及裡約嘉年華的元素,這樣的設計通常不太容易駕馭好。不過對我們來講,此處展示的這件球衣在主色調上的搭配總體上還是出彩的,談不上胡來。墨西哥城的徽章也十分適合它。

15. 亞特蘭大,客場(1990-91)

儘管這款球衣直接複製粘貼了同時期德國隊球衣許多經典元素,但這件球衣的設計還是很經典,其色彩搭配令它比正兒八經的德國隊球衣還要勝出一籌。

16. 哥倫比亞,主場(1990)

伊基塔!巴爾德拉馬!埃斯科巴!林孔!這支隊伍一度群星璀璨,但在90年義大利世界盃上卻表現不佳,小組賽階段就被淘汰出局。話說回來,雖然他們在不敵喀麥隆那一戰被羅傑·米拉(Roger Milla)等連續破門,但至少這套深紅色球衣在場上還是很亮眼的。肩部的對稱橫條紋設計是其獨特之處。

17. 川崎綠茵,主場(1993-94)

設計團隊可能是剛在美津濃總部附近飛了葉子,接著又被Grateful Dead樂隊的迷幻搖滾專輯《Anthem of the Sun》洗了腦,隨後就立馬開始這件球衣的設計了。它看起來就像是為某家位於東京的悠悠球俱樂部量身打造的,其風格華麗而奇異。做得很好,小夥子們!

18. 威爾士,客場(1980-83)

威爾士隊一直以來都有著不錯的球衣,我們認為其中最好的正是這件黃綠交錯的1980-83賽季款,其製造商為愛迪達。回憶一下有著伊恩·拉什(Ian Rush)、凱文·拉特克利夫(Kevin Ratcliffe)和喬伊·鐘斯(Joey Jones)的那支光榮的隊伍吧。

19. 曼城,客場(1988-90)

這件球衣算得上少數可以直接穿著去哈仙達崗(Hacienda,曼徹斯特的夜店和俱樂部集中地,對世界流行音樂一度有重要影響,出了許多知名音樂人,其地位雖然今不如昔但仍然相當火爆——譯者注)聽酸性浩室舞曲(acid house)的。注意別打翻酒杯,夥計!

20. 斯托克港,主場(1981-82)

即便是最最“憤青”的福克蘭島民也很難否認阿根廷隊的球衣是件好球衣。不過斯托克港隊這件有些向阿根廷隊致敬意味的球衣在英阿馬島之戰以後很快就被拋棄掉了。(背景:英阿兩國對此島歸屬有爭議,英方稱福克蘭群島,阿方稱福克蘭群島——譯者注)

21. 尤文圖斯,主場(1983-84)

這件球衣與尤文圖斯隊的意甲豪門及歐洲杯冠軍身份十分相稱。來自卡帕(Kappa)的出色設計成就了這一永恆的經典款式,獨特的斑馬紋與休閒風格的V領一直以來都吸引著世人的眼球……還有蜜雪兒·普拉蒂尼。風頭一時無兩的普拉蒂尼。

22. 法國,客場(2011-12)

布列塔尼式的橫條紋設計自1858年以來便在法國海軍中流傳,1917年可哥·香奈兒又使其揚名時尚圈,時至今日仍是女性便裝的不二之選,著名服裝設計師讓·保羅·高提耶(Jean Paul Gaultier)所鍾愛的海軍風格也源自於此。這種充分體現出法國傳統的設計思路在法國人看來當然是能拿滿分的。

23. 佛羅倫斯,客場(1996-97)

紫色這個選擇頗有些微妙之處,它常常讓人聯想起“瘋狂的貓夫人”(一種西方古代對未婚女性的刻板印象,因其過於寂寞,只能以大量養貓解悶——譯者注)這個形象,儘管所謂的紫色只體現在球衣上的少量線條當中。不過,在這座美麗的義大利城市,人們會告訴你說“那可是紫羅蘭!”,順著他的手所指的方向看去,一張加布裡埃爾·巴蒂斯圖塔(Gabriel Batistuta)的華麗畫像接著就會映入你的眼簾。超級瑪麗元素則是這件球衣的另一個加分點。

24. 科林蒂安,主場(1982-83)

這件球衣見證了重大的政治事件:1982年巴西的民主化浪潮也波及到聖保羅市,球員們——包括那位嗜煙如命的球星蘇格拉底——取得了日常訓練的主導權,球隊工作人員、球員與經理之間投票權一律平等(這裡的背景是科林蒂安隊在巴西的足球俱樂部裡率先推行民主化管理,由此向當時的潮流致敬——譯者注)。論外表它自然也是異常好看的。

25. 阿根廷,主場(1986)

在86年世界盃英阿大戰的90分鐘時間當中,英格蘭球員們基本只能看到這件球衣的背面,因為他們不得不一路跟在迭戈·馬拉多納的屁股後面跑——這位矮小的阿根廷足球天才在比賽中幾乎是一騎絕塵,為本隊捧起雷米特杯奠定了重要基礎。它的標誌性是毋庸置疑的。

注:本文有節選,只包含50件球衣中的前25名。

(翻譯:林達)

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真的是一件蹣跚學步的嬰兒才會穿的衣服,因為上面還印有拉齊奧隊的雄鷹隊徽,其樣式設計甚至有點法西斯一般的霸道意味。

5. 英格蘭,第三套(1990)

這件衣服實際上不該有這麼好的名次:設計它的茵寶(Umbro)公司可能搭錯線了,過強的鑽石王老五氣息一般是令人反胃的,但偶爾也有例外。伯納德·薩姆納(Bernard Sumner,昵稱是Barney,英國歌手,曼聯球迷——譯者注)在《運動中的世界》(World in Motion,90年世界盃英格蘭隊歌)這首歌的MV裡就穿著它,盡顯潮男風度,與那年夏天的澎湃激情也相當合拍。

6. 法國,主場(1984)

普拉蒂尼(Platini)難道不是非常幸運的嗎?在變成一名趾高氣揚、躊躇滿志的歐足聯官僚之前,這個法國男人是整個綠茵場上最具美感、最讓人心神蕩漾的存在,這件球衣與那時的他十分相配,堪稱藍色軍團難以逾越的經典之作。

7. 聖艾蒂安,主場(1980-81)

沒人能像聖艾蒂安隊這樣擁有一件妙不可言的球衣,典型的法式風格,讓人不禁產生跟鄰居來一場外遇的衝動。在SUPER TELE的鼎力贊助之下,法國王牌球員們——包括雅克·桑蒂尼(Jacques Santini)和蜜雪兒·普拉蒂尼——背後的綠色數字顯得熠熠生輝。讓我們刮起一陣綠色旋風吧!

8. 拿坡裡,主場(1990-91)

這件球衣與拿坡裡人一起度過了最美好的時光:伴隨他們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奪得意甲冠軍,馬拉多納當時也曾效力於該隊,這件同樣來自NR的球衣上面繡有Mars的標誌,想必會讓意甲球迷中的情懷党們感動不已。

9. 巴斯蒂亞,主場(1978-79)

這件還算不錯的愛迪達球衣上沒有贊助商的標誌,只有放大版本的俱樂部徽章:一頂科西嘉桂冠,上有俱樂部名稱的首字母縮寫。

10. 阿斯科利,主場(1981-82)

一句話:好看。美式橄欖球裁判穿的那種豎條紋,上有設計簡潔的“Pop 84 Jeans”贊助商標誌,色調與隊徽保持一致,啄木鳥們(英文為woodpeckers,是該隊昵稱——譯者注)正是身著這件球衣在81-82賽季兩度擊敗了尤文圖斯。

11. 墨西哥,主場(1998)

獨具地方特色的藝術元素經常會在球衣上有所體現,製造商Aba Sports在這件球衣上充分發揮想像力,將阿茲特克人的羽蛇神(Quetzalcoatl,亦有直譯“昆茲奧考特”)呈現於其上,神明想必也會認可這一舉動——飲龍舌蘭酒飲到酩酊大醉,和他的姐妹在慶典上起舞,就好像這一切都是他的例行公事一般。

12. 托特納姆熱刺,主場(1985-87)

大黃蜂似乎很青睞斜紋配合V字型花紋的設計。是啊,它的確是不錯的:這件為熱刺隊打造的傑作在80年代中後期一直是潮流寵兒,袖子上更有一整排的V字,與球衣上的其它元素配合得都還算不錯。阿迪勒斯(Ossie Ardiles,熱刺隊知名球員,後來擔任過該隊主帥——譯者注)穿上它以後簡直是神采煥發。

13. 桑普多利亞,主場(1991-92)

桑普多利亞隊的球衣一貫很出色,不過這件——那年熱那亞人接連戰勝米蘭雙雄並奪得意甲冠軍——的特點則是純而又純的義大利風格,幾乎做到了類似設計的極致。名噪一時的雙子星維亞利(Gianluca Vialli)和曼奇尼(Roberto Mancini)正是身穿這件球衣活躍在鋒線上,令各路對手膽寒。

14. 美洲俱樂部,主場(1994-96)

球衣融合了哥倫比亞“鳥人”以及裡約嘉年華的元素,這樣的設計通常不太容易駕馭好。不過對我們來講,此處展示的這件球衣在主色調上的搭配總體上還是出彩的,談不上胡來。墨西哥城的徽章也十分適合它。

15. 亞特蘭大,客場(1990-91)

儘管這款球衣直接複製粘貼了同時期德國隊球衣許多經典元素,但這件球衣的設計還是很經典,其色彩搭配令它比正兒八經的德國隊球衣還要勝出一籌。

16. 哥倫比亞,主場(1990)

伊基塔!巴爾德拉馬!埃斯科巴!林孔!這支隊伍一度群星璀璨,但在90年義大利世界盃上卻表現不佳,小組賽階段就被淘汰出局。話說回來,雖然他們在不敵喀麥隆那一戰被羅傑·米拉(Roger Milla)等連續破門,但至少這套深紅色球衣在場上還是很亮眼的。肩部的對稱橫條紋設計是其獨特之處。

17. 川崎綠茵,主場(1993-94)

設計團隊可能是剛在美津濃總部附近飛了葉子,接著又被Grateful Dead樂隊的迷幻搖滾專輯《Anthem of the Sun》洗了腦,隨後就立馬開始這件球衣的設計了。它看起來就像是為某家位於東京的悠悠球俱樂部量身打造的,其風格華麗而奇異。做得很好,小夥子們!

18. 威爾士,客場(1980-83)

威爾士隊一直以來都有著不錯的球衣,我們認為其中最好的正是這件黃綠交錯的1980-83賽季款,其製造商為愛迪達。回憶一下有著伊恩·拉什(Ian Rush)、凱文·拉特克利夫(Kevin Ratcliffe)和喬伊·鐘斯(Joey Jones)的那支光榮的隊伍吧。

19. 曼城,客場(1988-90)

這件球衣算得上少數可以直接穿著去哈仙達崗(Hacienda,曼徹斯特的夜店和俱樂部集中地,對世界流行音樂一度有重要影響,出了許多知名音樂人,其地位雖然今不如昔但仍然相當火爆——譯者注)聽酸性浩室舞曲(acid house)的。注意別打翻酒杯,夥計!

20. 斯托克港,主場(1981-82)

即便是最最“憤青”的福克蘭島民也很難否認阿根廷隊的球衣是件好球衣。不過斯托克港隊這件有些向阿根廷隊致敬意味的球衣在英阿馬島之戰以後很快就被拋棄掉了。(背景:英阿兩國對此島歸屬有爭議,英方稱福克蘭群島,阿方稱福克蘭群島——譯者注)

21. 尤文圖斯,主場(1983-84)

這件球衣與尤文圖斯隊的意甲豪門及歐洲杯冠軍身份十分相稱。來自卡帕(Kappa)的出色設計成就了這一永恆的經典款式,獨特的斑馬紋與休閒風格的V領一直以來都吸引著世人的眼球……還有蜜雪兒·普拉蒂尼。風頭一時無兩的普拉蒂尼。

22. 法國,客場(2011-12)

布列塔尼式的橫條紋設計自1858年以來便在法國海軍中流傳,1917年可哥·香奈兒又使其揚名時尚圈,時至今日仍是女性便裝的不二之選,著名服裝設計師讓·保羅·高提耶(Jean Paul Gaultier)所鍾愛的海軍風格也源自於此。這種充分體現出法國傳統的設計思路在法國人看來當然是能拿滿分的。

23. 佛羅倫斯,客場(1996-97)

紫色這個選擇頗有些微妙之處,它常常讓人聯想起“瘋狂的貓夫人”(一種西方古代對未婚女性的刻板印象,因其過於寂寞,只能以大量養貓解悶——譯者注)這個形象,儘管所謂的紫色只體現在球衣上的少量線條當中。不過,在這座美麗的義大利城市,人們會告訴你說“那可是紫羅蘭!”,順著他的手所指的方向看去,一張加布裡埃爾·巴蒂斯圖塔(Gabriel Batistuta)的華麗畫像接著就會映入你的眼簾。超級瑪麗元素則是這件球衣的另一個加分點。

24. 科林蒂安,主場(1982-83)

這件球衣見證了重大的政治事件:1982年巴西的民主化浪潮也波及到聖保羅市,球員們——包括那位嗜煙如命的球星蘇格拉底——取得了日常訓練的主導權,球隊工作人員、球員與經理之間投票權一律平等(這裡的背景是科林蒂安隊在巴西的足球俱樂部裡率先推行民主化管理,由此向當時的潮流致敬——譯者注)。論外表它自然也是異常好看的。

25. 阿根廷,主場(1986)

在86年世界盃英阿大戰的90分鐘時間當中,英格蘭球員們基本只能看到這件球衣的背面,因為他們不得不一路跟在迭戈·馬拉多納的屁股後面跑——這位矮小的阿根廷足球天才在比賽中幾乎是一騎絕塵,為本隊捧起雷米特杯奠定了重要基礎。它的標誌性是毋庸置疑的。

注:本文有節選,只包含50件球衣中的前25名。

(翻譯:林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