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知識報》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個皇帝?

據統計,自西元前221年秦王趙政稱皇帝始,到1916年“洪憲皇帝”袁世凱不得不取消帝制止,在2137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後被追封為皇帝的73人)。

按照中國君主稱皇帝的政權列表時代 王朝 皇帝人數 時間 備註進行排序介紹

秦漢 秦朝 2 前221年—前207年 前221年,秦始皇開始稱皇帝,前207年,秦二世被殺後,子嬰取消帝號,稱王,46天后秦國滅亡楚 1 前206年-前205年 前206年,楚懷王熊心被項羽等諸侯尊為義帝;前205年,義帝被殺西漢 15 前202年-9年 前206年,劉邦被封為漢王;前202年,

稱帝;這裡計入劉恭、劉弘、劉賀、孺子嬰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南越 2 前183年-前179年 內部至前122年 前183年,趙佗自稱南越武帝,前179年和漢朝交往時去帝號,內部使用至前122年新 1 9年-23年 9年王莽稱帝;23年被殺玄漢 1 23年-25年 23年劉玄稱帝;25年被殺赤眉漢 1 25年-27年 25年劉盆子在長安稱帝;27年降東漢成家 1 25年-36年 25年公孫述在成都稱帝;36年被殺東漢 14 25年-220年 前25年劉秀稱帝;這裡計入劉懿、劉辯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魏晉 曹魏5 220年—265年 220年,
曹丕廢漢稱帝蜀漢(季漢) 2 221年-263年 221年,劉備稱帝孫吳 4 229年-280年 222年,孫權自稱吳王;229年,稱帝西晉 5 265年—316年 260年,魏權臣司馬昭弑魏少帝,司馬氏徹底掌控曹魏實權;263年,魏滅蜀漢;265年,司馬昭子司馬炎廢魏稱帝,280年,晉滅吳,三分歸晉。東晉 11 318年-420年 317年,司馬睿自稱晉王;318年,稱帝成漢 5 306年-347年 304年,李雄自稱成都王;306年,稱帝,國號成;338年,李壽改國號為漢漢趙(漢、前趙) 5 308年-328年 304年,劉淵自稱漢王;308年,稱帝;319年,
劉曜改國號為趙;328年,石勒擒劉曜,其子劉熙、劉胤沒有稱帝;

329年,石勒滅前趙;這裡計入劉和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後趙 7 330年-334年 349年-351年 319年,石勒自稱趙王;330年,稱大趙天王,同年稱帝;334年,石虎稱居攝趙天王;337年,改稱大趙天王;349年,稱帝;這裡計入石祗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冉魏 1 350年-352年 350年冉閔在鄴城稱帝;352年被殺前燕 2 352年-370年 337年,

慕容皝自稱燕王;352年,其子慕容俊稱帝后燕 5 386年-400年 384年,慕容垂自稱燕王;386年,稱帝;這裡計入慕容詳、慕容麟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400年,慕容盛自貶號為庶人天王;之後,慕容熙和北燕的高雲、馮跋、馮弘的尊號都是天王,死後諡號是皇帝南燕 2 400年-410年 398年,慕容德自稱燕王;400年,稱帝西燕 4 385年-394年 384年,慕容泓自稱濟北王;385年,慕容沖稱帝;之後,
段隨、慕容顗稱王,慕容瑤、慕容忠、慕容永稱帝前秦 5 351年-357年 385年-394年 351年,苻健稱帝;357年,苻堅即位,改稱天王;385年,苻堅死後,其子苻丕又稱皇帝後秦 3 386年-399年 416年-417年 384年,姚萇自稱萬年秦王;386年,稱帝;399年,姚興改稱天王;416年,姚興死後,其子姚泓又稱皇帝胡夏 3 418年-431年 407年,赫連勃勃自稱夏王;418年,稱帝桓楚 1 403年-404年 403年桓玄在建康稱帝;404年被殺南北朝 劉宋10 420年—479年南齊 7 479年-502年 479年,蕭道成稱帝梁 9 502年-557年 502年,蕭衍稱帝;這裡計入蕭正德、蕭棟、蕭歡、蕭淵明、蕭莊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陳 5 557年-589年 557年,陳霸先稱帝西梁 3 555年-587年 555年,蕭察在江陵稱帝漢 1 551年-552年 551年,侯景在建康稱帝;552年被殺北魏 19 398年-534年 386年,拓跋圭自稱代王、魏王;398年,稱帝;這裡計入元愉、元釗、元嬰、元顥、元悅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東魏 1 534年-550年 534年,高歡擁立元善見稱帝西魏 3 535年-556年 535年,宇文泰擁立元寶炬稱帝北齊 8 550年-577年 550年,高洋稱帝;這裡計入高延宗、高紹義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北周 4 559年-581年 557年,宇文覺自稱大周天王;559年,宇文毓稱帝隋唐 隋朝 5 581年—619年許 1 618年-619年 618年,宇文化及廢楊浩稱帝;619年被殺鄭 1 619年-621年 619年,王世充在洛陽廢楊侗稱帝;621年被殺唐朝 25 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 618年,李淵稱帝;690年-705年,為武周王朝;這裡計入李重茂、李重福、李承宏、李煴、李裕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武周 1 690年-705年 690年,武瞾稱帝燕 4 756年-763年 756年,安祿山在洛陽稱帝,曆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齊 1 881年-884年 881年,黃巢在長安稱帝,884年兵敗自殺大禮(大封民) 3 859年-902年 859年,南詔國王世隆稱帝,國號大禮;878年,其子隆舜改國號為大封民五代十國 後樑3 907年—923年 907年,朱溫廢李柷稱帝后唐 4 923年-936年 923年,李存勖稱帝后晉 2 936年-946年 936年,石敬瑭稱帝后漢 2 947年-950年 947年,劉知遠稱帝后周 3 951年-960年 951年,郭威稱帝北漢 4 951年-979年 951年,劉崇稱帝燕 1 911年-913年 911年,劉守光稱帝,913年兵敗自殺吳

1 927年-937年 902年,唐朝封為楊行密為吳王;919年,楊隆演自稱大吳國王;927年,楊溥稱帝南唐 2 937年-958年 937年,李昪稱帝;958年,李璟向後周稱臣,自號唐國主;973年,李煜再自貶江南國主南漢 4 917年-971年 917年,劉岩稱大越皇帝;次年改國號漢前蜀 2 907年-925年 907年,王建稱帝后蜀 2 934年-965年 934年,孟知祥稱帝閩 5 933年-945年 909年,王審知受後樑封為閩王;933年,王延鈞稱帝;這裡計入朱文進、王延政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大長和 3 902年-927年 鄭買嗣取代大封民大天興 1 927年-929年 趙善政取代大長和大義寧 2 929年-937年 楊幹真取代大天興,這裡計入楊詔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兩宋 北宋 9 960年—1127年 960年,趙匡胤稱帝南宋 10 1127年-1279年 1127年,趙構稱帝;這裡計入趙敷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契丹( 遼) 9 916年-1125年 916年,耶律阿保機稱帝西夏 10 1038年-1127年 1038年,元昊稱帝金 10 1115年-1234年 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這裡計入完顏承麟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北遼 4 1122年-1123年 包括耶律淳、耶律定、耶律雅裡、耶律術烈西遼 5 1134年-1211年 1134年,耶律大石稱帝;這裡計入耶律普速完、屈出律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大理國 23 937年-1094年 1096年-1253年 段思平取代大義寧,1094年-1096年,為大中國大中 1 1094年-1096年 高升泰所建偽楚 1 1127年 金國擁立張邦昌的傀儡政權偽齊 1 1130年-1137年 金國擁立劉豫的傀儡政權元明清 蒙古(元) 11或16 1271年—1368年或1402年大宋 1 1355年-1366年 1355年,韓林兒稱帝天完 1 1351年-1360年 1351年,徐壽輝稱帝大漢 2 1360年-1364年 1360年,陳友諒稱帝,傳子陳理夏 2 1362年-1371年 1362年,明玉珍稱帝,傳子明升明朝 16 1368年-1644年 1368年,朱元璋稱帝。南明 8 1644年-1662年 包括朱由崧、朱聿鍵、朱聿

自秦以後,一共出過九個大王朝,它們是: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還出過五十幾個小王朝,它們是:

三國時的魏、蜀、吳,共三個;

十六國時的東晉、前趙、北涼、夏、後趙,鮮卑:前燕、後燕、西燕、南燕、西秦、南涼、遼西、代、成漢、前秦、後涼、仇池、後秦、前涼、冉魏、西涼、北燕、後蜀,共二十三個;

南朝的劉宋、蕭齊、梁、後樑、陳,共五個;

北朝的北魏(含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共三個;

五代時的後樑、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五個;

十國的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後蜀、荊南、北漢,共十個;

夏、遼、金、南宋,共四個。

由於口徑不一,難以有權威的統計。如:

一、秦二世三年(楚懷王二年,-207年),二世嬴胡亥卒,嬴子嬰即位,僅稱王。

二、漢惠帝七年(南越武王二十年,-188年),惠帝劉盈卒,少帝劉恭即位。但高後呂雉稱制,史家以高後紀年。漢高後四年(南越武王二十四年,-184年),少帝劉恭被廢,少帝劉弘即位,史家仍以高後紀年。

三、漢元平元年(-74年),昭帝劉弗陵卒,昌邑王劉賀即位。旋被廢。宣帝劉詢即位。史家不以昌邑王劉賀計入世系。

四、漢元始五年(高句麗琉璃王二十四年,5年),平帝劉衎卒。漢居攝元年,孺子劉嬰被立為太子,王莽稱假皇帝。漢初始元年(高句麗琉璃王二十七年,8年),孺子劉嬰被廢。史家仍以孺子劉嬰計入世系。

五、漢更始元年(新地皇四年,高句麗大武神王六年,23年),淮陽王劉玄稱帝。漢建世元年(漢更始三年,漢建武元年,25年),劉盆子稱帝。史家不以淮陽王劉玄、劉盆子計入世系。

六、漢延光四年(高句麗太祖王七十三年,125年),安帝劉祜卒,北鄉侯劉懿即位。旋被廢。順帝劉保即位。史家不以北鄉侯劉懿計入世系。

七、漢中平六年(高句麗故國川王十一年,189年),靈帝劉宏卒,弘農王劉辯即位。旋被廢。獻帝劉協即位。史家不以弘農王劉辯計入世系。

八、晉建始元年(高句麗美川王二年,301年),趙王司馬倫受禪即位。旋退位。惠帝司馬衷復辟。史家不以趙王司馬倫計入世系。

九、晉建康元年(高句麗美川王二十年,晉太興二年,成玉衡九年,趙光初二年,趙明帝元年,319年),南陽元王司馬保自立。史家不以南陽元王司馬保計入世系。

……

像上述案例,在歷史上有上百起。此外、歷代起事者,自稱皇帝的,不下數百起,並且難以作全面統計。即使在當代,這種案例還有出現。如:“中原皇清國元年”(1982年),張清安僭號于四川巴中,旋被擒。“正坤元年”(1986年),晁玉華僭號于山東濰坊。“正坤三年”(1988年),被擒。

因此,無論是正統的王朝君主,還是其他政權的皇帝,都難以有權威的統計結果。

中國皇帝雖然自命天子,被稱萬歲,但長壽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歲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內。其餘約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過八十歲的只有五位,即最長壽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蕭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81)、宋高宗趙構(80)和五代吳越武肅王錢(80)。

超過七十歲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國吳大帝孫權(70)等。

超過六十歲的有38位,包括漢武帝劉徹(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楊堅(63)和漢高祖劉邦(61)等。

超過五十歲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歲到49歲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贏政(49)、宋太祖趙匡胤(49)、南唐後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極(41)等。

30歲到39歲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緒皇帝(37)、咸豐皇帝(30)等。

20歲到29歲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贏胡亥(23)、順治皇帝(23)等。

10歲到19歲的有28位。

而十歲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歲的漢質帝劉纘,六歲的元甯宗、兩歲的漢沖帝劉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滿周歲就死去的漢殤帝劉隆。

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為。然而,有些皇帝才幾歲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幾十年,而且影響相當深遠。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漢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

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過40年的有11位,

包括遼聖宗(49年)、明神宗萬曆帝(48年)、梁武帝(47年)、遼道宗(46年)、元順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劉備的兒子阿斗、蜀後主劉禪(40年)。

在位超過30年的有19位,

包括:秦始皇(36年)、宋高宗(35年)、宋徽宗(35年)、唐高宗(34年)、光緒皇帝(33年)、道光皇帝(30年)和明太祖朱元璋(30年)等。

在位超過20年的有31位,

包括宋孝宗(27年)、唐太宗(23年)和元太祖成吉思汗(21年)等。

在位10至20年的有103位,

包括遼太宗(20年)、順治皇帝(18年)、明思宗崇禎帝(17年)、宋太祖(16年)、武則天(15年)、同治皇帝(14年)、南唐李後主(13年)、雍正皇帝(13年)、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13年)和咸豐皇帝(10年)等。

在位不滿十年的皇帝超過240位,

其中五年以下的約兩百位,

在位九年有6位,

八年有9位,

七年有15位,

六年有18位,

五年有18位,

四年有21位,

三年有29位,

兩年有39位,

一年有42位,

不滿一年有40位,

在位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顏承麟,從登基到駕崩僅有半天時間。很多皇帝登基時未滿周歲,還在吃奶,下面是這些皇帝登上皇位時的年齡統計。

五代十國的楚武穆王馬殷,75歲才登基,堪稱大器晚成。

武則天66歲才登基;

吳三桂66歲自封周前帝;

三國劉備60歲才登極;

漢高祖劉邦54歲稱帝;

袁世凱52歲自封中華帝。

從統計數字看,51歲到60歲稱帝者有25位;

41歲到50歲稱帝者有45位;

31歲到40歲稱帝者有63位;

21歲到30歲稱帝者有73位;

11歲到20歲稱帝者有93位;

5歲到10歲稱帝者有33位,

五歲以下稱帝者有11位。30歲以下登基的皇帝共計210位。

康熙七歲登基,做了61年皇帝,68歲駕崩;

宋仁宗八歲登基,做了41年皇帝,53歲歿;

明神宗九歲登基,做了48年皇帝,57歲卒;

秦始皇13歲登基,做了36年皇帝, 49歲死;

漢武帝15歲登基,做了54年皇帝,69歲卒。

他們做了一輩子皇帝,整部歷史就是皇帝史,然而,更多的是幼年儲君一登基便被殺,想長命點還是不要當沒有權力的太子,生在帝皇家未必是件好事,分分鐘人頭落地。每次改朝換代,就是一次血洗宮廷。到底有幾位皇帝能善終?

北宋版《百家姓》511個姓中,開頭「趙錢孫李」,乃因為宋朝皇帝姓趙,若明版就一定以朱開頭。

在我國,自西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炮聲中宣佈退位止,經歷了2132年。

封建王朝皇帝總數494人。

其中未在位,死後被追封為皇帝的有73人。

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君王總數有251人。

歷代農民起義建元、稱帝者,約100人。

封建割據稱帝者,約有60人;還有一個“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

但據國防大學出版社《中國皇帝史》: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清代宣統覆滅,我國封建社會共經歷了352名皇帝,其中統一朝代的皇帝有146名。分裂時期的皇帝有206名,主要是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時期。

如果把秦始皇以前歷時840年的東、西周朝和春秋、戰國時代之王、公、侯加進去,就更多了,這些君王總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進去,中國帝王應該有829位。

陳霸先稱帝西梁 3 555年-587年 555年,蕭察在江陵稱帝漢 1 551年-552年 551年,侯景在建康稱帝;552年被殺北魏 19 398年-534年 386年,拓跋圭自稱代王、魏王;398年,稱帝;這裡計入元愉、元釗、元嬰、元顥、元悅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東魏 1 534年-550年 534年,高歡擁立元善見稱帝西魏 3 535年-556年 535年,宇文泰擁立元寶炬稱帝北齊 8 550年-577年 550年,高洋稱帝;這裡計入高延宗、高紹義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北周 4 559年-581年 557年,宇文覺自稱大周天王;559年,宇文毓稱帝隋唐 隋朝 5 581年—619年許 1 618年-619年 618年,宇文化及廢楊浩稱帝;619年被殺鄭 1 619年-621年 619年,王世充在洛陽廢楊侗稱帝;621年被殺唐朝 25 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 618年,李淵稱帝;690年-705年,為武周王朝;這裡計入李重茂、李重福、李承宏、李煴、李裕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武周 1 690年-705年 690年,武瞾稱帝燕 4 756年-763年 756年,安祿山在洛陽稱帝,曆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齊 1 881年-884年 881年,黃巢在長安稱帝,884年兵敗自殺大禮(大封民) 3 859年-902年 859年,南詔國王世隆稱帝,國號大禮;878年,其子隆舜改國號為大封民五代十國 後樑3 907年—923年 907年,朱溫廢李柷稱帝后唐 4 923年-936年 923年,李存勖稱帝后晉 2 936年-946年 936年,石敬瑭稱帝后漢 2 947年-950年 947年,劉知遠稱帝后周 3 951年-960年 951年,郭威稱帝北漢 4 951年-979年 951年,劉崇稱帝燕 1 911年-913年 911年,劉守光稱帝,913年兵敗自殺吳

1 927年-937年 902年,唐朝封為楊行密為吳王;919年,楊隆演自稱大吳國王;927年,楊溥稱帝南唐 2 937年-958年 937年,李昪稱帝;958年,李璟向後周稱臣,自號唐國主;973年,李煜再自貶江南國主南漢 4 917年-971年 917年,劉岩稱大越皇帝;次年改國號漢前蜀 2 907年-925年 907年,王建稱帝后蜀 2 934年-965年 934年,孟知祥稱帝閩 5 933年-945年 909年,王審知受後樑封為閩王;933年,王延鈞稱帝;這裡計入朱文進、王延政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大長和 3 902年-927年 鄭買嗣取代大封民大天興 1 927年-929年 趙善政取代大長和大義寧 2 929年-937年 楊幹真取代大天興,這裡計入楊詔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兩宋 北宋 9 960年—1127年 960年,趙匡胤稱帝南宋 10 1127年-1279年 1127年,趙構稱帝;這裡計入趙敷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契丹( 遼) 9 916年-1125年 916年,耶律阿保機稱帝西夏 10 1038年-1127年 1038年,元昊稱帝金 10 1115年-1234年 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這裡計入完顏承麟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北遼 4 1122年-1123年 包括耶律淳、耶律定、耶律雅裡、耶律術烈西遼 5 1134年-1211年 1134年,耶律大石稱帝;這裡計入耶律普速完、屈出律等不被普遍承認的皇帝大理國 23 937年-1094年 1096年-1253年 段思平取代大義寧,1094年-1096年,為大中國大中 1 1094年-1096年 高升泰所建偽楚 1 1127年 金國擁立張邦昌的傀儡政權偽齊 1 1130年-1137年 金國擁立劉豫的傀儡政權元明清 蒙古(元) 11或16 1271年—1368年或1402年大宋 1 1355年-1366年 1355年,韓林兒稱帝天完 1 1351年-1360年 1351年,徐壽輝稱帝大漢 2 1360年-1364年 1360年,陳友諒稱帝,傳子陳理夏 2 1362年-1371年 1362年,明玉珍稱帝,傳子明升明朝 16 1368年-1644年 1368年,朱元璋稱帝。南明 8 1644年-1662年 包括朱由崧、朱聿鍵、朱聿

自秦以後,一共出過九個大王朝,它們是: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還出過五十幾個小王朝,它們是:

三國時的魏、蜀、吳,共三個;

十六國時的東晉、前趙、北涼、夏、後趙,鮮卑:前燕、後燕、西燕、南燕、西秦、南涼、遼西、代、成漢、前秦、後涼、仇池、後秦、前涼、冉魏、西涼、北燕、後蜀,共二十三個;

南朝的劉宋、蕭齊、梁、後樑、陳,共五個;

北朝的北魏(含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共三個;

五代時的後樑、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五個;

十國的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後蜀、荊南、北漢,共十個;

夏、遼、金、南宋,共四個。

由於口徑不一,難以有權威的統計。如:

一、秦二世三年(楚懷王二年,-207年),二世嬴胡亥卒,嬴子嬰即位,僅稱王。

二、漢惠帝七年(南越武王二十年,-188年),惠帝劉盈卒,少帝劉恭即位。但高後呂雉稱制,史家以高後紀年。漢高後四年(南越武王二十四年,-184年),少帝劉恭被廢,少帝劉弘即位,史家仍以高後紀年。

三、漢元平元年(-74年),昭帝劉弗陵卒,昌邑王劉賀即位。旋被廢。宣帝劉詢即位。史家不以昌邑王劉賀計入世系。

四、漢元始五年(高句麗琉璃王二十四年,5年),平帝劉衎卒。漢居攝元年,孺子劉嬰被立為太子,王莽稱假皇帝。漢初始元年(高句麗琉璃王二十七年,8年),孺子劉嬰被廢。史家仍以孺子劉嬰計入世系。

五、漢更始元年(新地皇四年,高句麗大武神王六年,23年),淮陽王劉玄稱帝。漢建世元年(漢更始三年,漢建武元年,25年),劉盆子稱帝。史家不以淮陽王劉玄、劉盆子計入世系。

六、漢延光四年(高句麗太祖王七十三年,125年),安帝劉祜卒,北鄉侯劉懿即位。旋被廢。順帝劉保即位。史家不以北鄉侯劉懿計入世系。

七、漢中平六年(高句麗故國川王十一年,189年),靈帝劉宏卒,弘農王劉辯即位。旋被廢。獻帝劉協即位。史家不以弘農王劉辯計入世系。

八、晉建始元年(高句麗美川王二年,301年),趙王司馬倫受禪即位。旋退位。惠帝司馬衷復辟。史家不以趙王司馬倫計入世系。

九、晉建康元年(高句麗美川王二十年,晉太興二年,成玉衡九年,趙光初二年,趙明帝元年,319年),南陽元王司馬保自立。史家不以南陽元王司馬保計入世系。

……

像上述案例,在歷史上有上百起。此外、歷代起事者,自稱皇帝的,不下數百起,並且難以作全面統計。即使在當代,這種案例還有出現。如:“中原皇清國元年”(1982年),張清安僭號于四川巴中,旋被擒。“正坤元年”(1986年),晁玉華僭號于山東濰坊。“正坤三年”(1988年),被擒。

因此,無論是正統的王朝君主,還是其他政權的皇帝,都難以有權威的統計結果。

中國皇帝雖然自命天子,被稱萬歲,但長壽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歲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內。其餘約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過八十歲的只有五位,即最長壽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蕭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81)、宋高宗趙構(80)和五代吳越武肅王錢(80)。

超過七十歲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國吳大帝孫權(70)等。

超過六十歲的有38位,包括漢武帝劉徹(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楊堅(63)和漢高祖劉邦(61)等。

超過五十歲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歲到49歲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贏政(49)、宋太祖趙匡胤(49)、南唐後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極(41)等。

30歲到39歲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緒皇帝(37)、咸豐皇帝(30)等。

20歲到29歲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贏胡亥(23)、順治皇帝(23)等。

10歲到19歲的有28位。

而十歲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歲的漢質帝劉纘,六歲的元甯宗、兩歲的漢沖帝劉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滿周歲就死去的漢殤帝劉隆。

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為。然而,有些皇帝才幾歲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幾十年,而且影響相當深遠。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漢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

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過40年的有11位,

包括遼聖宗(49年)、明神宗萬曆帝(48年)、梁武帝(47年)、遼道宗(46年)、元順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劉備的兒子阿斗、蜀後主劉禪(40年)。

在位超過30年的有19位,

包括:秦始皇(36年)、宋高宗(35年)、宋徽宗(35年)、唐高宗(34年)、光緒皇帝(33年)、道光皇帝(30年)和明太祖朱元璋(30年)等。

在位超過20年的有31位,

包括宋孝宗(27年)、唐太宗(23年)和元太祖成吉思汗(21年)等。

在位10至20年的有103位,

包括遼太宗(20年)、順治皇帝(18年)、明思宗崇禎帝(17年)、宋太祖(16年)、武則天(15年)、同治皇帝(14年)、南唐李後主(13年)、雍正皇帝(13年)、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13年)和咸豐皇帝(10年)等。

在位不滿十年的皇帝超過240位,

其中五年以下的約兩百位,

在位九年有6位,

八年有9位,

七年有15位,

六年有18位,

五年有18位,

四年有21位,

三年有29位,

兩年有39位,

一年有42位,

不滿一年有40位,

在位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顏承麟,從登基到駕崩僅有半天時間。很多皇帝登基時未滿周歲,還在吃奶,下面是這些皇帝登上皇位時的年齡統計。

五代十國的楚武穆王馬殷,75歲才登基,堪稱大器晚成。

武則天66歲才登基;

吳三桂66歲自封周前帝;

三國劉備60歲才登極;

漢高祖劉邦54歲稱帝;

袁世凱52歲自封中華帝。

從統計數字看,51歲到60歲稱帝者有25位;

41歲到50歲稱帝者有45位;

31歲到40歲稱帝者有63位;

21歲到30歲稱帝者有73位;

11歲到20歲稱帝者有93位;

5歲到10歲稱帝者有33位,

五歲以下稱帝者有11位。30歲以下登基的皇帝共計210位。

康熙七歲登基,做了61年皇帝,68歲駕崩;

宋仁宗八歲登基,做了41年皇帝,53歲歿;

明神宗九歲登基,做了48年皇帝,57歲卒;

秦始皇13歲登基,做了36年皇帝, 49歲死;

漢武帝15歲登基,做了54年皇帝,69歲卒。

他們做了一輩子皇帝,整部歷史就是皇帝史,然而,更多的是幼年儲君一登基便被殺,想長命點還是不要當沒有權力的太子,生在帝皇家未必是件好事,分分鐘人頭落地。每次改朝換代,就是一次血洗宮廷。到底有幾位皇帝能善終?

北宋版《百家姓》511個姓中,開頭「趙錢孫李」,乃因為宋朝皇帝姓趙,若明版就一定以朱開頭。

在我國,自西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炮聲中宣佈退位止,經歷了2132年。

封建王朝皇帝總數494人。

其中未在位,死後被追封為皇帝的有73人。

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君王總數有251人。

歷代農民起義建元、稱帝者,約100人。

封建割據稱帝者,約有60人;還有一個“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

但據國防大學出版社《中國皇帝史》: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清代宣統覆滅,我國封建社會共經歷了352名皇帝,其中統一朝代的皇帝有146名。分裂時期的皇帝有206名,主要是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時期。

如果把秦始皇以前歷時840年的東、西周朝和春秋、戰國時代之王、公、侯加進去,就更多了,這些君王總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進去,中國帝王應該有82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