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何復活一隻恐龍?國慶期間來重慶自然博物館尋找答案

10月1日-11月30日,“如何復活一隻恐龍”展覽在重慶自然博物館開展。

“如何復活一隻恐龍”展覽選用“科學復原”這個角度切入,按照“恐龍印象-化石發掘-骨骼搭建-形態外貌-行為習性”的脈絡,結合恐龍復原科學研究中的經典案例,展示恐龍科學復原的過程。除此之外,展覽還將關於古生物研究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呈現給觀眾,如棘龍的最新形態、鸚鵡嘴龍的體色、琥珀中的恐龍、古鳥類視覺分析等均是2016年發表的科學研究成果或正在開展的研究。

覽共設置“恐龍真如你想像嗎?”“誰知我真容?”“恐龍如何秀肌肉?”“恐龍的外衣什麼樣?”“恐龍日常怎樣生活?”“恐龍滅絕了嗎?”“你最想復活哪一隻恐龍?” 等7個主題展臺,一共包含大大小小41個問句,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帶領觀眾開啟一場恐龍大復活的探秘之旅。

“如何復活一隻恐龍”展覽是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技創新行動計畫”科普內容專案提供資助,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支持,由上海科技館原創開發,重慶自然博物館是巡展的第三站,全套展品在前一套的基礎上做了改進和提升,

全新製作完成。10月1日觀眾在重慶自然博物館內將看到一個升級版的“如何復活一隻恐龍”展。

那麼展覽有哪些升級呢?上海方面派來的現場搭建負責人瞿工為記者介紹到,本次展覽的升級體現在將“如何復活一隻恐龍”原有的展品和重慶自然博物館的展品相結合。重慶自然博物館的現場布展負責人唐振洪則補充介紹,展廳內增加了一個大的化石埋藏現場,設置了發掘體驗、組裝體驗、影視播放、教育活動等互動體驗項目。

文創產品的展銷也別具一格,設置在展廳裡,既是展覽的組成部分,也作為銷售區域,方便觀眾欣賞和選購。

“在以前的展覽中,大多採用的是科學繪畫,但本次展覽將一部分繪圖升級成模型,將一部分模型升級成真正的恐龍化石。

這也是結合重慶自然博物館恐龍化石豐富的有利條件。”唐振洪繼續補充道。

本次展覽展品從9月15日開始製作,25日運往重慶,27日在重慶自然博物館進行搭建,30日完成布展,整個過程花費了15天。據瞿工介紹,展覽完成整體製作,正常情況下所需時間是30天至40天。

這7個主題展臺常規的製作方式是先在廠內製作完成,拼裝,連接,調試,每個展臺單獨包裝完成運至展廳。但這次只是在上海完成了初步製作,直接將7個展臺的物件全部打包送往重慶自然博物館特展廳現場組裝調試。

本次展覽由上海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上海科技館主辦,重慶自然博物館和上海倚克斯展覽工程有限公司承辦,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給予支持。

這7個主題展臺常規的製作方式是先在廠內製作完成,拼裝,連接,調試,每個展臺單獨包裝完成運至展廳。但這次只是在上海完成了初步製作,直接將7個展臺的物件全部打包送往重慶自然博物館特展廳現場組裝調試。

本次展覽由上海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上海科技館主辦,重慶自然博物館和上海倚克斯展覽工程有限公司承辦,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