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吃頭髮,一定是中了異食癖的“毒”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提到吃,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各種美食,

然而有這麼一個群體,他們喜歡吃的竟然是石頭、玻璃、頭髮、肥皂、海綿……如果看到婷婷的照片,會發現這些現象真的不誇張。

近四個月來,15歲的婷婷總是感到腹痛腹脹、噁心、食欲差,身體日漸消瘦。家人帶她去當地醫院檢查發現,婷婷的胃裡竟然充滿了巨大髮絲團塊!為得到進一步治療,婷婷近日在家人陪伴下來到空軍總醫院普通外科就診。該科主任魏學明對婷婷的病情極為重視,

為其查體時發現她的胃腔內被巨大團狀異物佔據,且伴有貧血。由於毛髮團相對較大,已經無法通過胃鏡取出,3月27日上午,普通外科在手術室為婷婷進行了手術。當切開胃壁後,在場的醫生和護士都震驚了,頭髮已經充滿了整個胃腔,取出的毛髮異物形狀似胃,最長徑已達到30釐米,密密麻麻的頭髮纏繞成團,摸起來非常堅硬。

人類從呱呱落地後,首先是通過嘴巴來認識身邊的事物,

用嘴巴來探索和感知世界,為什麼15年過去了,婷婷還會有如此怪異的行為呢?為此,專門採訪了空軍總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魏學明。

“患者從小就喜歡吃手指,到了9歲時她媽媽發現她經常偷偷吃頭髮,在家人的糾正下,吃頭髮的習慣基本得到了控制,

家人以為這事就這樣過去了,沒想到她一直在偷偷吃,這種現象在醫學上叫做異食癖。”魏主任說,“異食癖是由於代謝機能紊亂,味覺異常的人長期進食非食物、無營養價值的異物,如泥土、沙石、毛髮、紙屑等引起的一種較為複雜的多種疾病的綜合征,長期攝食異物後會引起消化道梗阻、結石、營養不良等併發症。與成年人相比較,兒童患上異食癖的可能性更高,
尤其是學齡前兒童。”魏主任解釋道。

導致兒童異食癖的原因,目前臨床上多認為與以下幾方面因素有關

首先是生理因素。①營養缺乏。與體內缺鋅、鐵等微量元素有關。鋅是維護生命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缺鋅會造成味覺素分泌不斷減少,降低味覺功能和消化能力,從而使孩子形成異于常人的味覺需求。鐵的攝入量不足易造成缺鐵性貧血,使體內含鐵酶活性降低,

引起多組織細胞代謝紊亂,從而影響消化系統,出現嗜食異物的現象;②患有腸道寄生蟲疾病。如蛔蟲、線蟲、鉤蟲感染等,造成厭食、偏食;③精神方面疾患。神經系統發育不全,智力低下、精神分裂症也可造成異食癖。

其次是心理因素,主要認知的缺陷。嘴巴是我們和世界連接在一起最原始、最自然的通道,很多人在嬰幼兒時期因為好奇,會把一些異物放進嘴裡,如果家人沒有正確引導,任其發展便養成了隨便吃東西的習慣。

家庭因素也是造成異食癖的關鍵所在。研究表明,家庭貧困導致食物缺乏和兒童玩具缺少、家庭破裂或父母工作繁忙對孩子缺乏溝通和關愛等因素均可導致不良異食行為鞏固下來,造成異食癖。患有該疾病的孩子普遍性格內向,不合群,當他們在心理上的某些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便會尋找一些不正常的刺激和安慰,從而達到口感或心理的滿足。目前,越來越多的醫生們認為,異食癖往往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臨床治療發現,及時驅走體內寄生蟲,補充鐵劑或鋅劑後,異食症狀基本會消失。

“異食癖的孩子常常是偷偷吞食異物,家長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多關心孩子,多和他們交流,及時發現才能及早糾正。”魏主任建議,“但在孩子的行為糾正過程中,家長切忌過於嚴苛,一味的責駡容易造成孩子自卑、逃避的心理,甚至會導致反抗、說謊等異常行為。對長期嚴重異食癖的情況,應帶孩子去醫院就診,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魏主任如是說。

任其發展便養成了隨便吃東西的習慣。

家庭因素也是造成異食癖的關鍵所在。研究表明,家庭貧困導致食物缺乏和兒童玩具缺少、家庭破裂或父母工作繁忙對孩子缺乏溝通和關愛等因素均可導致不良異食行為鞏固下來,造成異食癖。患有該疾病的孩子普遍性格內向,不合群,當他們在心理上的某些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便會尋找一些不正常的刺激和安慰,從而達到口感或心理的滿足。目前,越來越多的醫生們認為,異食癖往往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臨床治療發現,及時驅走體內寄生蟲,補充鐵劑或鋅劑後,異食症狀基本會消失。

“異食癖的孩子常常是偷偷吞食異物,家長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多關心孩子,多和他們交流,及時發現才能及早糾正。”魏主任建議,“但在孩子的行為糾正過程中,家長切忌過於嚴苛,一味的責駡容易造成孩子自卑、逃避的心理,甚至會導致反抗、說謊等異常行為。對長期嚴重異食癖的情況,應帶孩子去醫院就診,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魏主任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