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倫敦設計節|用這八場展覽回顧,八場!

續前篇兒:設計周裡“瘋狂的蘑菇做的燈燈凳凳”之後,

八連發再探本屆、其實也是每屆都出奇制勝的倫敦設計節(London Design Festival)。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啥是設計師做不了的:從家庭共用圖書館,到高顏值的風格養貓;從胖呆了及水很深,到植物生產大戰機械化……敬這一切的一切!

~~~~~ ~~~~~

真愛“傳送”,在V&A博物館

作為今年倫敦設計節的一部分,

英國設計師羅斯·愛格羅夫(Ross Lovegrove)使用麂皮絨面料“歐締蘭”(Alcantara),在V&A博物館的掛毯展廳中,做了這件巨大的蛇形裝置。

愛格羅夫的靈感來自德文郡狩獵掛毯(Devonshire Hunting Tapestries)——一套創作於15世紀的四件套。

於是他製作了長達21.3米的裝置,起名為《傳送》(Transmission)。

“這些掛毯對我來說,是真愛❤。它們是一種被遺忘的藝術形式,我沒有在這裡火力全開、做些特別現代甚至火星上才有的事兒。我只想做與這房間、特別是掛毯相匹配的東西。”

蜿蜒的形狀,就像一套大腸,它的顏色被特別設計為與中世紀掛毯的色調完美匹配。

對!所以說這才是重點。

利用數位掃描軟體,愛格羅夫和他的團隊讓面料的顏色與掛毯完全匹配,甚至還使用金線銀線進行200萬點刺繡,而裝置也因此在光線的照射下閃閃發亮。

“因為歲月的流逝,這些掛毯顏色早已不比當年,色素沉澱使得它們減少至兩種主要顏色。雖不甚正宗,但我喜歡這類當事情變老時的色澤。”

“地標項目”: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因為——

考慮到穿梭於城市中的通勤一族有點兒壓力過大,卡米爾·瓦拉拉(Camille Walala)這次在利物浦街車站後面的布洛蓋特交易大樓廣場(Broadgate's Exchange Square)上,豎起了巨大並色彩鮮豔的充氣城堡。

儘管它根基不穩,搖搖晃晃,鼓鼓囊囊。城堡的名字就叫:“瓦拉拉之家”( Villa Walala)。

瓦拉拉的希望是:每天經過這裡的人們、以及午餐時分坐在對面臺階上的人們,都可以多些樂趣,或重溫兒時快樂的回憶。

“原本我想做一個巨大的解壓發洩球,那種柔軟的存在,希望人們進前、擠壓、放鬆片刻。”

這座帶有四面拱門的廣場新地標,總共使用了1200平米的乙烯基塑膠,混合條紋、圓圈、方塊圖案的共七種不同顏色延伸至裝置周圍的路面和相鄰的臺階上,當然,全部這些都是典型的瓦拉拉風格。

卡米爾·瓦拉拉,2009年畢業于布萊頓大學(University of Brighton)紡織設計專業,之後她在倫敦東部創立了同名工作室。

今年早前,她曾用標誌性的多姿多彩在倫敦現在畫廊(Now Gallery)建造了一座迷宮。

七月時,瓦拉拉於倫敦現在畫廊展示的裝置作品《Walala x Play》

2014年,瓦拉拉創作於建築外立面的作品《夢想成真》(Dream Comes True)

“城中小屋”裡的共用圖書館

“瓦拉拉之家” ,屬於今年倫敦設計節中“地標項目”(Landmark Projects)之一。

圖為2011年倫敦設計節的“地標專案”,發生於V&A博物館門口,這件高12米的作品名為《木浪》(Timber Wave)。

作為設計節中最具指標性、同時也是最富話題性的活動之一,“地標項目”創立於2007年,邀請頂級或熱門設計師、建築師,在倫敦重要地段製作大型公共藝術作品。

今年,另一件同屬 “地標專案”的作品,由建築師薩姆·雅各(Sam Jacob)和汽車品牌MINI合作推出。

一座15平米的“城中小屋”(Urban Cabin),同時也是正在進行中的“MINI生活”(MINI Living)項目的一部分。

該項目旨在探索新型的城市生活方式,而此次的小小木屋,即被看作是存在于未來家庭之間,資源分享形式的一種。

雅各對小屋進行修改的目的在於賦予其獨特的個性,他選擇將一個微型圖書館附加房子的一邊,以此作為對近年來由於數位化進程和經費削減而不斷關閉的英國公共圖書館的一種反應。

高顏值輻射下的——風格侍貓

倫敦本土寵物用具品牌Dote在本屆倫敦設計節中,推出了一系列風格極簡的小主人用品。

說起來,該品牌的兩位設計師尼克(Nic Wallenberg)和海琳娜(Helena Hedenstedt)的聯手,起因也是由於各自在伺候主子的過程中,出現了一致不滿——

“我們真的很難找到適合家用的寵物產品,尤其是在你關心寵物的同時也在乎家裝風格時。”

海琳娜介紹說,“寵物產品經常品質很差,它們使用的全都是廉價材料。並且用過一段時間後,就會顯得破敗不堪,看起來特別糟糕。”

“還有顏色,不知道為什麼大部分都是類似霓虹粉色這種……”

就這樣二人走到一起,想做一些你會真的愛上的寵物用品。

這次的新品,使用了耐磨的回收塑膠和工業毛氈製作。其中具有塑形能力的毛氈毯,可以彎曲成不同形狀,比如:洞穴或者繭形,提供撫慰、保護的感受。

牆上的組合支架也是由毛氈熱壓製成,它們不懼抓撓,方便爬跳,即便是小型公寓空間,也給主子漫遊的餘地。

同為特色的還有一款方便移駕的Tote包,平板包裝、極易拆卸。它不僅僅適用於貓,像臘腸這樣的小狗也一樣適合。

新品系列中還包括使用矽膠和不銹鋼製作的梳理套裝,以及邊角料做成的玩具。

餐具煥新,不甘平凡

本屆設計節上,餐具的新設計表現出色,可圈可點。

“啪噠器皿”(Splatware)是由2015年的特納獎得主——建築與設計團體Assemble推出的系列餐具。

實際上該系列早在Assemble的18名成員當年贏得特納獎後不久,便已面世。

“將來,避免批量生產的單調性。”

Assemble於是研發了一種獨特的餐具生產方法:將粘土放置在石膏模具中,每件產品都由不同顏色的粘土組合,使用陶瓷氧化物進行噴塗,然後用工業噴壓機進行最後的壓制。

說起Assemble的那次獲獎,還是特納獎歷史上頭一回將獎項授予非藝術家。而Assemble力拔頭籌的原因,正是他們在利物浦 Granby Four 街區的改造項目。

之後大夥兒們便在當地成立了一個小型社會型企業:Granby Workshop。

這一次的“啪噠系列”,也是通過Granby Workshop發起並推出。作為一家位於格蘭比街角的小店,它遵循著“生產實驗手工製作的家居用品”的經營理念。

胖呆了的桌景“FAT”

創立於2006年的德國品牌Pulpo,一直以來堅持與年輕、新銳設計師緊密合作。趕在這次設計節期間,它們開設了一間快閃店,發佈並出售一些體積不大的設計新品。

這個簡稱“FAT”的系列,全名為:胖呆了的桌景(Fabulously Awesome Tablescape)。

Pulpo的Pop-up就開在著名的“倒立雞餐廳”(Tramshed)和霍克斯頓酒店(The Hoxton Hotel)之間的“肖爾迪奇街設計金三角”(Shoreditch Design Triangle)區。

一系列概念強、方法新、顏值高的小產品表現如下:

從大號犀牛到站在牛背上的小天鵝,總共四件青銅動物,每一件都源自法蘭克福設計師凱·林克(Kai Linke)在旅行中或跳蚤市場裡受到的啟發。

以手工技藝為關注重心的二人組Furthermore採取了新的製作技術:將起泡材料浸在液化陶瓷中,然後烘烤固化。

這組陶瓷三重奏包括一件山形花瓶、湖泊形狀的容器和建築感十足的盒子。它們出自法國設計師弗雷奧爾·巴賓(Ferréol Babin)之手,每種包含兩種尺寸、兩個顏色。

曾經為Pulpo設計了一對抽象圖案鏡子的德國設計師梅克·哈德(Meike Harde),這次設計了四套混搭的孟菲斯式玻璃器皿。每一組都包含一個俏皮的玻璃酒瓶和三個形狀各異的玻璃杯。

這是德國產品設計師魯道夫·謝林·韋伯曼(Rudolph Schelling Webermann)設計的一系列陶瓷容器,它們的不同位置都被一種好似波力海苔的“脂肪熔岩”釉面所覆蓋。 這些瓷器與一系列木制盒子被放在一起展示。

還有年方37歲的德國設計師塞巴斯蒂安·海克納(Sebastian Herkner)廣受歡迎的“Containers”系列器具,這次也有出新。該系列首發於2013年,新品包括高、低不同尺寸和三種新增顏色:深藍、珊瑚綠和紫紅,它們都被搭配上杏色的蓋子。

一場“水很深”的集體創作,難懂

由Unit Lab與設計師迪恩·布朗(Dean Brown)和克裡斯·恩科瓦拉(Kirsi Enkovaara)共同組織策劃的這場“水展”,發生于科普蘭畫廊(Copeland Gallery)。

這次展覽的組織策劃之一,芬蘭設計師克裡斯·恩科瓦拉(Kirsi Enkovaara)的作品《水的景觀》(Landscapes of Water)。

“自然才是最偉大的藝術家”,帶著這樣的想法,克裡斯用三維技術模擬了水壓作用於石頭上產生的天然紋理,製作了這件繪畫與雕塑混合的作品。

同為展覽組織策劃之一的迪恩·布朗(Dean Brown)作品《反射》(Reflections ),使用了包括鏡面在內的不同材質組合,最終呈現了水中反射所帶來的不同效果。

13位才俊,13種有關“水”的探索方式。

展覽涉及了陶瓷、機器人技術、照明和互動裝置的作品製作背後,有關水的物質屬性、運動和光學效果,甚至於探索其可能的聽覺屬性。

西蒙·丹澤爾(Simon Denzel)的作品《芬斯特農場》(Fenster Farm ),一個小型糧食培育裝置,它除了本身是一個溫室環境之外,還自帶定時集雨灌溉系統,有效保證使用者在自家陽臺上實現綠色環保無公害果蔬的自給自足。

汽燈“採礦”(Mining),由黃銅和吹制玻璃打造,它的設計師、墨西哥人費爾南多·拉波斯(Fernando Laposse)以電石與水反應產生的汽體 為燃料,借此表達對於金屬開採過程中使用大量水所帶來的社會和生態問題的批評。

安迪·西恩(Andy Sheen)的《運動的光》(Kinetic Light),於裝置頂部安裝了壓電式感測器,它演示了在不搭載任何外部電源的情況下,使用瀑布的水壓轉化為光能的實驗。

Unit Lab的《海洋家庭套裝》(The Domestic Sea)嘗試將日常物品參考海濱環境稍作改變,讓大家足不出戶便可體驗來自大海的氣息。套裝中包括有:貝殼耳機、類似海玻璃的砂洗玻璃器皿、模仿海上日出的鬧鐘,以及會發出潮汐聲音的地毯等。

關於主題,組織者認為,越是簡明扼要並具有發散性,結果也會愈發多樣化。

“每位設計師都有不同學科背景,所以,我們有意識的將主題開放,讓設計師從無數可能性中挖掘興趣所在,最終展覽得到了完全不同的有關主題的解釋。”

由菲力浦(Philipp Ronnenberg)和烏爾裡克(Ulrike Mallien)合作的作品《Dryver》是一款流動飲水機,利用冷凝技術從空氣產生水,內置語音辨識功能機器人可與人互動,滿足索水需求。

詹姆斯·派特摩爾(James Patmore)的《雲》(Cloud),靈感來自大自然中由水氣轉化為雲的生態過程,繼而用聚氨酯材料和微型LED製作了這個實驗照明系統。

亨利克·尼拉茨科(Henrik Nieratschker)的作品名為《我是水》(I Am Water),靈感來自於此前一條消息:在紐西蘭政府授權下,旺格努伊河成為世界上第一條具有合法生命體的河流。“這是一種全新的世界觀對話,來取代我們習以為常的人類中心主義。”

展覽中這些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與水有關的作品,意在強調“水”這種元素對自然和人類的重要性。

由於這種“必需但又常常視而不見”的物質過於基本,以致於每個人都認為它的存在理所當然。

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的互動研究工作室(Interaction Research Studio)是一個以跨學科實踐為基礎的科研小組。他們並沒有把設計作為解決問題的重點,而是力圖研發出能帶給用戶娛樂性和探索性的相關設備、重視對過程中志願者體驗的監控。

作品“DIY水下相機”(DIY Underwater Camera)是一種潛水相機,它由日常得不能再日常的生活用品組成,物料開源自是不必說。現場連同一起展示還有這款相機所拍攝的倫敦水道圖像。

畢業于華沙美術學院的(Academy of Fine Arts in Warsaw)的奧拉·米萊卡(Ola Mirecka),後又在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取得產品設計的碩士學位。目前她生活工作於丹麥,是樂高公司的一名設計師。奧拉的作品《方塔那》(Fontanna)是一個手工製作並附有手繪圖案的陶瓷噴泉互動裝置,其隱藏的電子感測器能夠回應人的觸摸。

別小瞧上面這件貌似小王也會做的簡易浮標,這個名為《自然網路》(Natural Networks)的小東西據說能讓水寫出詩來。具體原理是利用浮標中的環境感測器獲取光、溫度和水的運動資料,繼而轉化成為詩歌語言輸出。它的作者是:Six:Thirty與馬提歐(Matteo Loglio)。

不得不感慨,一個好名字的重要性…比如上面這件,它的名字叫做:“冷冷的手,暖暖的心。來自一個很遠很遠文化的原型”(Cold Hands, Warm Hearts - Snapshots from a culture far, far away)。恍然大悟了是不是?

因為關心“未來生活在冰凍地區的人們會有怎樣的生存空間?” PSK工作室與設計師卡爾·圖米(Karl Toomey)使用3D列印製作了這個冰屋場景。

植物大戰機器:散發陣陣邪氣

這場我們用於壓軸的“大戲”,作者腦洞開到最大;並且,它恰如其分的發生在倫敦的“種子畫廊”(SEEDS Gallery)。

畢業於米蘭理工大學產品設計專業的馬提歐·西比克(Matteo Cibic)用陶瓷或玻璃製品生生地造出來這些奇異怪誕到周身散發著陣陣邪氣的“未來作物”。

按照他的設想,在未來,產品如:針織品、橡膠、香水、口香糖等等等等,不再是由機器製造了,而是直接由植物生產了……

因此,馬提歐設計製作了這些打敗機械化的作物原型。

“這些新的有機'機器',將直接在庭院或者客廳進行生產,不再依靠原材料。”

在改造自車庫的展廳中,42種香氣製造瓷器形態各異,其中的一類有圓點簇擁,另一類好似迷你棕櫚樹,剩下的底部帶有喇叭形噴口,使得香味得以散發。

在馬提歐的描述中,未來的傢俱也會隨著植物的增長而變大,並且每天它們會自產水果供我們享用。

終於報完了 _(:3」∠)_

2017年最後一個長假,要瘋得瘋~

瓦拉拉的希望是:每天經過這裡的人們、以及午餐時分坐在對面臺階上的人們,都可以多些樂趣,或重溫兒時快樂的回憶。

“原本我想做一個巨大的解壓發洩球,那種柔軟的存在,希望人們進前、擠壓、放鬆片刻。”

這座帶有四面拱門的廣場新地標,總共使用了1200平米的乙烯基塑膠,混合條紋、圓圈、方塊圖案的共七種不同顏色延伸至裝置周圍的路面和相鄰的臺階上,當然,全部這些都是典型的瓦拉拉風格。

卡米爾·瓦拉拉,2009年畢業于布萊頓大學(University of Brighton)紡織設計專業,之後她在倫敦東部創立了同名工作室。

今年早前,她曾用標誌性的多姿多彩在倫敦現在畫廊(Now Gallery)建造了一座迷宮。

七月時,瓦拉拉於倫敦現在畫廊展示的裝置作品《Walala x Play》

2014年,瓦拉拉創作於建築外立面的作品《夢想成真》(Dream Comes True)

“城中小屋”裡的共用圖書館

“瓦拉拉之家” ,屬於今年倫敦設計節中“地標項目”(Landmark Projects)之一。

圖為2011年倫敦設計節的“地標專案”,發生於V&A博物館門口,這件高12米的作品名為《木浪》(Timber Wave)。

作為設計節中最具指標性、同時也是最富話題性的活動之一,“地標項目”創立於2007年,邀請頂級或熱門設計師、建築師,在倫敦重要地段製作大型公共藝術作品。

今年,另一件同屬 “地標專案”的作品,由建築師薩姆·雅各(Sam Jacob)和汽車品牌MINI合作推出。

一座15平米的“城中小屋”(Urban Cabin),同時也是正在進行中的“MINI生活”(MINI Living)項目的一部分。

該項目旨在探索新型的城市生活方式,而此次的小小木屋,即被看作是存在于未來家庭之間,資源分享形式的一種。

雅各對小屋進行修改的目的在於賦予其獨特的個性,他選擇將一個微型圖書館附加房子的一邊,以此作為對近年來由於數位化進程和經費削減而不斷關閉的英國公共圖書館的一種反應。

高顏值輻射下的——風格侍貓

倫敦本土寵物用具品牌Dote在本屆倫敦設計節中,推出了一系列風格極簡的小主人用品。

說起來,該品牌的兩位設計師尼克(Nic Wallenberg)和海琳娜(Helena Hedenstedt)的聯手,起因也是由於各自在伺候主子的過程中,出現了一致不滿——

“我們真的很難找到適合家用的寵物產品,尤其是在你關心寵物的同時也在乎家裝風格時。”

海琳娜介紹說,“寵物產品經常品質很差,它們使用的全都是廉價材料。並且用過一段時間後,就會顯得破敗不堪,看起來特別糟糕。”

“還有顏色,不知道為什麼大部分都是類似霓虹粉色這種……”

就這樣二人走到一起,想做一些你會真的愛上的寵物用品。

這次的新品,使用了耐磨的回收塑膠和工業毛氈製作。其中具有塑形能力的毛氈毯,可以彎曲成不同形狀,比如:洞穴或者繭形,提供撫慰、保護的感受。

牆上的組合支架也是由毛氈熱壓製成,它們不懼抓撓,方便爬跳,即便是小型公寓空間,也給主子漫遊的餘地。

同為特色的還有一款方便移駕的Tote包,平板包裝、極易拆卸。它不僅僅適用於貓,像臘腸這樣的小狗也一樣適合。

新品系列中還包括使用矽膠和不銹鋼製作的梳理套裝,以及邊角料做成的玩具。

餐具煥新,不甘平凡

本屆設計節上,餐具的新設計表現出色,可圈可點。

“啪噠器皿”(Splatware)是由2015年的特納獎得主——建築與設計團體Assemble推出的系列餐具。

實際上該系列早在Assemble的18名成員當年贏得特納獎後不久,便已面世。

“將來,避免批量生產的單調性。”

Assemble於是研發了一種獨特的餐具生產方法:將粘土放置在石膏模具中,每件產品都由不同顏色的粘土組合,使用陶瓷氧化物進行噴塗,然後用工業噴壓機進行最後的壓制。

說起Assemble的那次獲獎,還是特納獎歷史上頭一回將獎項授予非藝術家。而Assemble力拔頭籌的原因,正是他們在利物浦 Granby Four 街區的改造項目。

之後大夥兒們便在當地成立了一個小型社會型企業:Granby Workshop。

這一次的“啪噠系列”,也是通過Granby Workshop發起並推出。作為一家位於格蘭比街角的小店,它遵循著“生產實驗手工製作的家居用品”的經營理念。

胖呆了的桌景“FAT”

創立於2006年的德國品牌Pulpo,一直以來堅持與年輕、新銳設計師緊密合作。趕在這次設計節期間,它們開設了一間快閃店,發佈並出售一些體積不大的設計新品。

這個簡稱“FAT”的系列,全名為:胖呆了的桌景(Fabulously Awesome Tablescape)。

Pulpo的Pop-up就開在著名的“倒立雞餐廳”(Tramshed)和霍克斯頓酒店(The Hoxton Hotel)之間的“肖爾迪奇街設計金三角”(Shoreditch Design Triangle)區。

一系列概念強、方法新、顏值高的小產品表現如下:

從大號犀牛到站在牛背上的小天鵝,總共四件青銅動物,每一件都源自法蘭克福設計師凱·林克(Kai Linke)在旅行中或跳蚤市場裡受到的啟發。

以手工技藝為關注重心的二人組Furthermore採取了新的製作技術:將起泡材料浸在液化陶瓷中,然後烘烤固化。

這組陶瓷三重奏包括一件山形花瓶、湖泊形狀的容器和建築感十足的盒子。它們出自法國設計師弗雷奧爾·巴賓(Ferréol Babin)之手,每種包含兩種尺寸、兩個顏色。

曾經為Pulpo設計了一對抽象圖案鏡子的德國設計師梅克·哈德(Meike Harde),這次設計了四套混搭的孟菲斯式玻璃器皿。每一組都包含一個俏皮的玻璃酒瓶和三個形狀各異的玻璃杯。

這是德國產品設計師魯道夫·謝林·韋伯曼(Rudolph Schelling Webermann)設計的一系列陶瓷容器,它們的不同位置都被一種好似波力海苔的“脂肪熔岩”釉面所覆蓋。 這些瓷器與一系列木制盒子被放在一起展示。

還有年方37歲的德國設計師塞巴斯蒂安·海克納(Sebastian Herkner)廣受歡迎的“Containers”系列器具,這次也有出新。該系列首發於2013年,新品包括高、低不同尺寸和三種新增顏色:深藍、珊瑚綠和紫紅,它們都被搭配上杏色的蓋子。

一場“水很深”的集體創作,難懂

由Unit Lab與設計師迪恩·布朗(Dean Brown)和克裡斯·恩科瓦拉(Kirsi Enkovaara)共同組織策劃的這場“水展”,發生于科普蘭畫廊(Copeland Gallery)。

這次展覽的組織策劃之一,芬蘭設計師克裡斯·恩科瓦拉(Kirsi Enkovaara)的作品《水的景觀》(Landscapes of Water)。

“自然才是最偉大的藝術家”,帶著這樣的想法,克裡斯用三維技術模擬了水壓作用於石頭上產生的天然紋理,製作了這件繪畫與雕塑混合的作品。

同為展覽組織策劃之一的迪恩·布朗(Dean Brown)作品《反射》(Reflections ),使用了包括鏡面在內的不同材質組合,最終呈現了水中反射所帶來的不同效果。

13位才俊,13種有關“水”的探索方式。

展覽涉及了陶瓷、機器人技術、照明和互動裝置的作品製作背後,有關水的物質屬性、運動和光學效果,甚至於探索其可能的聽覺屬性。

西蒙·丹澤爾(Simon Denzel)的作品《芬斯特農場》(Fenster Farm ),一個小型糧食培育裝置,它除了本身是一個溫室環境之外,還自帶定時集雨灌溉系統,有效保證使用者在自家陽臺上實現綠色環保無公害果蔬的自給自足。

汽燈“採礦”(Mining),由黃銅和吹制玻璃打造,它的設計師、墨西哥人費爾南多·拉波斯(Fernando Laposse)以電石與水反應產生的汽體 為燃料,借此表達對於金屬開採過程中使用大量水所帶來的社會和生態問題的批評。

安迪·西恩(Andy Sheen)的《運動的光》(Kinetic Light),於裝置頂部安裝了壓電式感測器,它演示了在不搭載任何外部電源的情況下,使用瀑布的水壓轉化為光能的實驗。

Unit Lab的《海洋家庭套裝》(The Domestic Sea)嘗試將日常物品參考海濱環境稍作改變,讓大家足不出戶便可體驗來自大海的氣息。套裝中包括有:貝殼耳機、類似海玻璃的砂洗玻璃器皿、模仿海上日出的鬧鐘,以及會發出潮汐聲音的地毯等。

關於主題,組織者認為,越是簡明扼要並具有發散性,結果也會愈發多樣化。

“每位設計師都有不同學科背景,所以,我們有意識的將主題開放,讓設計師從無數可能性中挖掘興趣所在,最終展覽得到了完全不同的有關主題的解釋。”

由菲力浦(Philipp Ronnenberg)和烏爾裡克(Ulrike Mallien)合作的作品《Dryver》是一款流動飲水機,利用冷凝技術從空氣產生水,內置語音辨識功能機器人可與人互動,滿足索水需求。

詹姆斯·派特摩爾(James Patmore)的《雲》(Cloud),靈感來自大自然中由水氣轉化為雲的生態過程,繼而用聚氨酯材料和微型LED製作了這個實驗照明系統。

亨利克·尼拉茨科(Henrik Nieratschker)的作品名為《我是水》(I Am Water),靈感來自於此前一條消息:在紐西蘭政府授權下,旺格努伊河成為世界上第一條具有合法生命體的河流。“這是一種全新的世界觀對話,來取代我們習以為常的人類中心主義。”

展覽中這些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與水有關的作品,意在強調“水”這種元素對自然和人類的重要性。

由於這種“必需但又常常視而不見”的物質過於基本,以致於每個人都認為它的存在理所當然。

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的互動研究工作室(Interaction Research Studio)是一個以跨學科實踐為基礎的科研小組。他們並沒有把設計作為解決問題的重點,而是力圖研發出能帶給用戶娛樂性和探索性的相關設備、重視對過程中志願者體驗的監控。

作品“DIY水下相機”(DIY Underwater Camera)是一種潛水相機,它由日常得不能再日常的生活用品組成,物料開源自是不必說。現場連同一起展示還有這款相機所拍攝的倫敦水道圖像。

畢業于華沙美術學院的(Academy of Fine Arts in Warsaw)的奧拉·米萊卡(Ola Mirecka),後又在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取得產品設計的碩士學位。目前她生活工作於丹麥,是樂高公司的一名設計師。奧拉的作品《方塔那》(Fontanna)是一個手工製作並附有手繪圖案的陶瓷噴泉互動裝置,其隱藏的電子感測器能夠回應人的觸摸。

別小瞧上面這件貌似小王也會做的簡易浮標,這個名為《自然網路》(Natural Networks)的小東西據說能讓水寫出詩來。具體原理是利用浮標中的環境感測器獲取光、溫度和水的運動資料,繼而轉化成為詩歌語言輸出。它的作者是:Six:Thirty與馬提歐(Matteo Loglio)。

不得不感慨,一個好名字的重要性…比如上面這件,它的名字叫做:“冷冷的手,暖暖的心。來自一個很遠很遠文化的原型”(Cold Hands, Warm Hearts - Snapshots from a culture far, far away)。恍然大悟了是不是?

因為關心“未來生活在冰凍地區的人們會有怎樣的生存空間?” PSK工作室與設計師卡爾·圖米(Karl Toomey)使用3D列印製作了這個冰屋場景。

植物大戰機器:散發陣陣邪氣

這場我們用於壓軸的“大戲”,作者腦洞開到最大;並且,它恰如其分的發生在倫敦的“種子畫廊”(SEEDS Gallery)。

畢業於米蘭理工大學產品設計專業的馬提歐·西比克(Matteo Cibic)用陶瓷或玻璃製品生生地造出來這些奇異怪誕到周身散發著陣陣邪氣的“未來作物”。

按照他的設想,在未來,產品如:針織品、橡膠、香水、口香糖等等等等,不再是由機器製造了,而是直接由植物生產了……

因此,馬提歐設計製作了這些打敗機械化的作物原型。

“這些新的有機'機器',將直接在庭院或者客廳進行生產,不再依靠原材料。”

在改造自車庫的展廳中,42種香氣製造瓷器形態各異,其中的一類有圓點簇擁,另一類好似迷你棕櫚樹,剩下的底部帶有喇叭形噴口,使得香味得以散發。

在馬提歐的描述中,未來的傢俱也會隨著植物的增長而變大,並且每天它們會自產水果供我們享用。

終於報完了 _(:3」∠)_

2017年最後一個長假,要瘋得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