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除了財富和教育,我們還有什麼可以留給孩子?

訂閱 MBA智庫商學院,MBA不止是成功人士的專屬!

◆ ◆ ◆ ◆ ◆

文/黃征宇

來源/征宇聊美國(ID:ImmCapital)

有報告資料顯示,中國的中產階級成年人數量已經超過1億,超越了美國的0.92億,排名全球第一位。我的朋友裡不乏中國和美國的中產階級人士,

我也經常和他們探討他們對於家庭尤其孩子的規劃和想法,其中我發現他們最關心也是最花心思的就是財富傳承和子女教育,可是有一點也很重要,但往往被家長們所忽略。

畫面先切換回2016年8月份,我回中國參加了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去的那天恰逢週末,展館裡熙熙攘攘,非常熱鬧。參觀者裡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一起逛書展,看書,

買書。

臨近中午的時候,不少人在書展的臨時餐飲點用餐,我發現,幾乎所有的餐飲點供應的都是炸雞、烤腸、可樂之類的速食食品。而很多家長並不介意這點,他們會帶著孩子在這些餐飲點用餐,並未考慮到這些油炸的、脂肪含量過高的不健康食品會對孩子的健康產生影響。

這一幕也讓我聯想到,近十多年來,國人似乎在不經意間越來越“胖”了;三十年前我們可能逢年過節才吃得比較豐盛,

但現在平時工作日和週末的時候也經常大魚大肉。走在路上,我幾乎很少看到一個40歲以上的中國男人沒有小肚子,而患上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這類“富貴病”的人也越來越多。

斯坦福大學2015年的一篇研究報告就指出,1979年中國的高血壓患者只占總人口的7%,而現在已經高達40%!中國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數最高的國家。同時,近幾年來,中國兒童也有越長越胖的趨勢。

有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未成年肥胖人口已達到1.2億!其中大部分是城市裡的兒童!。如果按照這一趨勢發展,我想過不了多久,中國就和美國一樣,被“肥胖問題”所困擾。

美國人三分之一都是大胖子

提到美式食品,相信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炸雞”、“薯條”和“巨大的漢堡”。在美國,無論去到哪個城市,你常常可以看到麥當勞、漢堡王、美仕唐納滋等連鎖式速食店佔據著街道的各個角落。

不健康的飲食、快速的生活節奏和長期缺乏鍛煉讓美國人的肥胖率快速增長。

美國醫學協會曾給出資料,全美肥胖人口早已超過30%,也就是說每三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是胖子!更驚人的是,許多人已經不只是超重那麼簡單,他們已經步入了“超胖”的行列。這些超胖人群占“肥胖總人口”的30%!同時,全美兒童的肥胖率也超過了驚人的18%!

是什麼造成了美國人的“全民皆胖”呢?這讓我想起當年在白宮和奧巴馬妻子、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的一次交流。

美國的第一夫人有一個很好的傳統,那就是關注婦女和兒童的問題,蜜雪兒也不例外,她當時就常常和我們分享說,她近年來一直關注美國人的肥胖問題。她認為,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兒童從小的不良飲食結構。

在美國,公立學校的食物絕大部分都是靠政府免費提供資金,一般來說,學校會和一些大型的的食品公司長期合作,由他們提供孩子們的食物。通常情況下,這些公司提供的食物就是漢堡包、炸雞和土豆泥,而飲料基本是可樂,小吃可能就是一包土豆片。試想一下,長期吃這些食品的孩子們能不肥胖嗎?

當時聽到她這些話,我心裡深有同感。我記得兒時在公立學校上學的時候,學校每天提供的食物幾乎都是這些“美式速食”:主食不是炸雞就是漢堡,素菜除了土豆,就是那種煮得稀爛的,已經分辨不出任何味道的混合蔬菜泥;而飲料要麼是可樂,要麼就是牛奶。而在這樣的飲食結構下,我的不少同學都成了“小胖子”。我自己在那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也不再碰炸雞,因為吃得太膩味了。

所以,當她和我們說她決定在兒童的飲食結構方面做一些改變的時候,我們都很贊同她的觀點。

美國正掀起“食品大革命” 意識和習慣還沒得到改變

30年前,美國經歷了一場“煙草大戰爭”,那時,美國的煙草業聲稱,香煙和癌症並沒有必然的關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吸煙會引發癌症。於是,現在美國政府對煙草行業和公共吸煙區域做了諸多的限制。

而現在,和當年“煙草大戰爭”相似的,美國社會也正在掀起另一場“食品大革命”,那就是和不健康食品之間的戰爭。

2012年,為了切實地解決美國兒童肥胖問題,蜜雪兒正式向全美推行了中小學健康午餐計畫。不過,即使是第一夫人,後來在落實推動這件事情的事後還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首當其衝的,就是來自各個食品供應商的不滿和抵制,因為這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切身利益。而不少學生也抱怨說,減少了高脂肪和高熱量的食品,他們的午餐根本吃不飽!

更有一些食品公司雇傭遊說團來抵制這一改革。他們的理由是:每個學校應該有自己的選擇權,去決定給孩子們吃什麼,而孩子們也應該有權選擇喜歡吃什麼。你現在給學生們吃素菜,看看,他們會偷偷把這些素材給倒了,他們情願還是選擇吃炸雞。你這位第一夫人來做這個也太多管閒事了,太越權了。

所以當時蜜雪兒提出的改革措施在美國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儘管有很多學校都站出來支持她,但也有不少學校認為她管得太多,超越了許可權。而蜜雪兒一直沒有放棄。2014年,她又宣佈對食品標示進行改革,新標籤裡,卡路里含量被明顯地標示出來,同時,糖分嚴格被區分為先天還是後加工。她希望,這些改革措施能有效地改善困擾已久的“肥胖問題”。

當然,越來越多的美國家長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他們禁止孩子吃不健康的速食,也禁止孩子們喝糖分極高的可樂飲品;同時,健康的生活習慣越來越成為美國主流社會的一種趨勢,尤其是美國的中上階層,他們越來越注重食品的健康問題。

美國著名的有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近年來銷售節節攀升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據。在這家專賣綠色健康食品的超市里,幾乎所有商品都被貼上有機的標籤,它們減少人為加工過程,也不含轉基因,色素和防腐劑,儘管價格比其他同類商品貴了幾倍,但仍得到中產階級及以上人士的青睞。在美國,速食食品有越來越多被局限於底層階級的趨勢,可能他們迫於經濟條件,沒有選擇,只能吃這些,但更多的原因是意識和習慣還沒得到改變。

孩子不會犯錯,犯錯的永遠是家長

和美國相比,中國很多家庭都已經有不錯的經濟條件,所以不存在說沒有經濟能力去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我感覺更多的是他們似乎沒有意識到到“肥胖問題”的嚴重性。尤其那些速食食品可能給兒童的隱患,很多家長並沒有很在意。

中國的傳統觀念裡,孩子能吃是福,吃得胖是有福之相。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只要孩子吃得下,家長們都樂於讓孩子多吃一些,再多吃一些。

究其原因,我覺得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來說,中國很多家庭現在還是隔代撫養,老一輩因為從物質比較匱乏的年代成長起來,往往覺得孩子吃得不夠,怕他們營養不好,這種餵養習慣很容易造成孩子營養結構失衡,卡路里吸收過多。

而另一方面,家長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孩子。一般來說,大人吃什麼孩子就會跟著吃。不少家長喜歡吃速食、燒烤或重油重辣的食物,這些香口的或重口味的食品很容易吸引孩子,而家長為了讓孩子感到開心也樂於帶孩子去吃。

所以,中國的孩子真的是吃不飽,吃得少,營養不夠嗎?事實並不是這樣。各種資料顯示,近年來中國兒童營養過剩和失衡,越來越多人出現肥胖的趨勢。每當看到中國家長很開心地帶著孩子坐在速食店用餐的時候,我心裡常常會感歎,難道他們沒有意識到,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很大的影響?

在這點上,美國已經嘗到了苦果,而且也開始意識到“肥胖”所造成的社會問題的嚴重性,甚至從他們的第一夫人開始就下決心一定要改變這個問題,正在掀起一場“食品大革命”;然而在中國,專門針對兒童提倡健康飲食的意識和工作還不夠充分,整個社會都需要提高對這方面的重視。

父母往往想給孩子最好的。第一,肯定要希望把財富留給孩子,第二,想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第三個,也是大家都忽略的,就是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健康的身體從何而來?除了先天因素,後天的飲食習慣和運動鍛煉是最重要的。

反過來說可能效果更直接:如果孩子沒有健康的身體,你給再多的財富和教育又有什麼用呢?

熱 門

【top|提前面試 | 複試 |調劑|MBA常見問題 |招生簡章|學費|觀點|情商測試|國家線|真題】

回復以上文字查看相關文章(回復top查看往期熱文)

一般來說,學校會和一些大型的的食品公司長期合作,由他們提供孩子們的食物。通常情況下,這些公司提供的食物就是漢堡包、炸雞和土豆泥,而飲料基本是可樂,小吃可能就是一包土豆片。試想一下,長期吃這些食品的孩子們能不肥胖嗎?

當時聽到她這些話,我心裡深有同感。我記得兒時在公立學校上學的時候,學校每天提供的食物幾乎都是這些“美式速食”:主食不是炸雞就是漢堡,素菜除了土豆,就是那種煮得稀爛的,已經分辨不出任何味道的混合蔬菜泥;而飲料要麼是可樂,要麼就是牛奶。而在這樣的飲食結構下,我的不少同學都成了“小胖子”。我自己在那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也不再碰炸雞,因為吃得太膩味了。

所以,當她和我們說她決定在兒童的飲食結構方面做一些改變的時候,我們都很贊同她的觀點。

美國正掀起“食品大革命” 意識和習慣還沒得到改變

30年前,美國經歷了一場“煙草大戰爭”,那時,美國的煙草業聲稱,香煙和癌症並沒有必然的關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吸煙會引發癌症。於是,現在美國政府對煙草行業和公共吸煙區域做了諸多的限制。

而現在,和當年“煙草大戰爭”相似的,美國社會也正在掀起另一場“食品大革命”,那就是和不健康食品之間的戰爭。

2012年,為了切實地解決美國兒童肥胖問題,蜜雪兒正式向全美推行了中小學健康午餐計畫。不過,即使是第一夫人,後來在落實推動這件事情的事後還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首當其衝的,就是來自各個食品供應商的不滿和抵制,因為這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切身利益。而不少學生也抱怨說,減少了高脂肪和高熱量的食品,他們的午餐根本吃不飽!

更有一些食品公司雇傭遊說團來抵制這一改革。他們的理由是:每個學校應該有自己的選擇權,去決定給孩子們吃什麼,而孩子們也應該有權選擇喜歡吃什麼。你現在給學生們吃素菜,看看,他們會偷偷把這些素材給倒了,他們情願還是選擇吃炸雞。你這位第一夫人來做這個也太多管閒事了,太越權了。

所以當時蜜雪兒提出的改革措施在美國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儘管有很多學校都站出來支持她,但也有不少學校認為她管得太多,超越了許可權。而蜜雪兒一直沒有放棄。2014年,她又宣佈對食品標示進行改革,新標籤裡,卡路里含量被明顯地標示出來,同時,糖分嚴格被區分為先天還是後加工。她希望,這些改革措施能有效地改善困擾已久的“肥胖問題”。

當然,越來越多的美國家長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他們禁止孩子吃不健康的速食,也禁止孩子們喝糖分極高的可樂飲品;同時,健康的生活習慣越來越成為美國主流社會的一種趨勢,尤其是美國的中上階層,他們越來越注重食品的健康問題。

美國著名的有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近年來銷售節節攀升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據。在這家專賣綠色健康食品的超市里,幾乎所有商品都被貼上有機的標籤,它們減少人為加工過程,也不含轉基因,色素和防腐劑,儘管價格比其他同類商品貴了幾倍,但仍得到中產階級及以上人士的青睞。在美國,速食食品有越來越多被局限於底層階級的趨勢,可能他們迫於經濟條件,沒有選擇,只能吃這些,但更多的原因是意識和習慣還沒得到改變。

孩子不會犯錯,犯錯的永遠是家長

和美國相比,中國很多家庭都已經有不錯的經濟條件,所以不存在說沒有經濟能力去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我感覺更多的是他們似乎沒有意識到到“肥胖問題”的嚴重性。尤其那些速食食品可能給兒童的隱患,很多家長並沒有很在意。

中國的傳統觀念裡,孩子能吃是福,吃得胖是有福之相。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只要孩子吃得下,家長們都樂於讓孩子多吃一些,再多吃一些。

究其原因,我覺得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來說,中國很多家庭現在還是隔代撫養,老一輩因為從物質比較匱乏的年代成長起來,往往覺得孩子吃得不夠,怕他們營養不好,這種餵養習慣很容易造成孩子營養結構失衡,卡路里吸收過多。

而另一方面,家長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孩子。一般來說,大人吃什麼孩子就會跟著吃。不少家長喜歡吃速食、燒烤或重油重辣的食物,這些香口的或重口味的食品很容易吸引孩子,而家長為了讓孩子感到開心也樂於帶孩子去吃。

所以,中國的孩子真的是吃不飽,吃得少,營養不夠嗎?事實並不是這樣。各種資料顯示,近年來中國兒童營養過剩和失衡,越來越多人出現肥胖的趨勢。每當看到中國家長很開心地帶著孩子坐在速食店用餐的時候,我心裡常常會感歎,難道他們沒有意識到,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很大的影響?

在這點上,美國已經嘗到了苦果,而且也開始意識到“肥胖”所造成的社會問題的嚴重性,甚至從他們的第一夫人開始就下決心一定要改變這個問題,正在掀起一場“食品大革命”;然而在中國,專門針對兒童提倡健康飲食的意識和工作還不夠充分,整個社會都需要提高對這方面的重視。

父母往往想給孩子最好的。第一,肯定要希望把財富留給孩子,第二,想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第三個,也是大家都忽略的,就是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健康的身體從何而來?除了先天因素,後天的飲食習慣和運動鍛煉是最重要的。

反過來說可能效果更直接:如果孩子沒有健康的身體,你給再多的財富和教育又有什麼用呢?

熱 門

【top|提前面試 | 複試 |調劑|MBA常見問題 |招生簡章|學費|觀點|情商測試|國家線|真題】

回復以上文字查看相關文章(回復top查看往期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