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寫下輕生絕筆信的17歲少年,因何重返高考考場?看哭了

“中國檢察好故事·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徵集展播活動正式開欄啦!小編將從投稿中精選最走心的故事、最感動的過往,與您一同分享。

看守所裡,冰冷的鐵窗下,呂某含淚寫下了絕筆信:爸、媽,我做這樣的事情,是不孝,以後您倆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十七年,還有兩個月我就成人了,但如今兒子讓你們失望了……被刑事拘留後,呂某已經有兩天拒絕進食了,他想就此了結自己的生命,來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

2016年5月31日晚上9點半,遼寧省北鎮市某中學的宿舍樓前,

正當同學們上完晚自習往回走的時候,呂某拿著準備好的折疊刀,突然沖到同學金某的面前,紮向了他的腹部。看著金某按著腹部倒下,周圍的同學們都慌了神。金某被送到醫院治療,後來被鑒定為重傷。呂某這樣做只因看到了金某向他的前女友表白,惱羞成怒。當天晚上,呂某投案自首。

遠方來的交流生

案發後,北鎮市檢察院未檢科提前介入這個案件,

當檢察官謝博第一次見到呂某時,這個帶著藏區人民特有高原紅的青澀少年,眼神茫然、嘴唇乾裂,呆呆地站在牆角。呂某看到了謝博穿著藍色的檢察服,主動開口對謝博說,“能不能別讓我媽知道?”謝博回答,“你媽已經知道了,正在從青海趕過來”。此時,呂某的情緒愈發悲戚,強忍著的眼淚終於止不住,嚎啕大哭了起來,不斷說“我完了”。

呂某不是遼寧人,他是一名來自青海的高中生。

從2006年開始,北鎮市某高中就與青海省某地級市建立了教育交流,由該市某縣選派中考成績前50名的學生輸送到北鎮市的高中,借用北鎮優質的教學模式和師資力量,將有潛力的青海學生打造得更加優秀。與此同時,青海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超強的學習欲望、忘我的學習精神,無比執著的努力態度也在時時刻刻地感染北鎮的學生,北鎮學生將這些總結為“青海精神”。
多年來,“北鎮教育模式”與“青海精神”相結合,使兩省學生相互激勵,共同進步。在這七年的時間裡,北鎮高中誕生了六屆青海省高考狀元,同時,北鎮市考生的高考成績也大幅度進步。呂某正是2014屆的青海交流生。

如今,呂某“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事情發生之後,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式,就地逮捕、起訴、庭審和判決。這樣一來,也就意味著他的人生將會完全改變,從一名准大學生變成即將進入監獄服刑的人員。

看著眼前這個懵懂少年,謝博打算回去之後向檢察長馬量詳細彙報這個案子的情況,在依法履行好檢察職責的同時,啟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殊程式。

白紙上寫的命運是什麼

當謝博向檢察院的檢察長彙報完案情後,檢察長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一名教授為了教育自己各門功課都一塌糊塗的學生,便把一張白紙扔到地上,請學生回答:這張紙有幾種命運?學生不解地說“扔到地上就變成了一張廢紙,這就是它的命運”。教授顯然並不滿意他的回答,教授又在紙上面踩了幾腳,紙上印上了教授沾滿灰塵和污垢的腳印,然後,教授又問學生這張紙有什麼命運,學生默然不語,滿臉絕望。教授撿起了這張紙,很快,就在上面畫了一匹奔騰的駿馬,而剛剛踩下的腳印恰好變成了駿馬蹄下的原野,此時他再問學生“請你回答,這張紙的命運是什麼?”

在我國刑法中規定,未成年人犯罪可能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可適用附條件不起訴。同時,刑法還作出規定,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幅度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但具有從輕情節,可能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是附條件不起訴的主要適用對象。

在這個案中,雖然被害人是重傷傷情,但具有自首、未成年人法定減輕情節,量刑幅度應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如果有取得被害人諒解,積極賠償等從輕情節,就可以適用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統一思想後,辦案人員將研討結果層報市院、省院,並得到了上級院的肯定與支持。

“把好事辦好”,這是馬量囑咐未檢科辦案人員的話。隨後,謝博等辦案人員放手去辦理此案,一方面積極與學校、家長一起給呂某做思想工作,進行心理疏導,引導他積極面對,勇於認錯。另一方面多次到醫院探望傷者、瞭解案情,引導並促成了刑事和解。

附條件不起訴挽救一個少年

案件進入檢察機關環節後,檢察官嚴格依照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捕訴一體的司法政策,從速從寬精准辦理,並利用北鎮檢察院具備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優勢對呂某進行了專業心理疏導,形成了社會調查報告和幫扶教育方案。案件審結後,根據具體案情和未成年檢察工作的司法政策,經檢察長決定,依法對呂某適用了附條件不起訴制度。

案件的處理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但無疑在學校以及學生當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而對於檢察官的工作也遠遠沒有結束。

呂某自己提出回青海省讀完高三。在綜合考量之後,呂某踏上了回家的路。走之前,他沒有給在北鎮高中繼續求學的好友當面道別,而是一一給他們寫了信。接下去,為期一年的考察期不僅是對呂某的考驗,也是對謝博等檢察官的歷練。遼寧省北鎮市與青海呂某的老家距離3100多公里,如何進行考察監督是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於是在接下去的一年的時間內,通過電腦網路、電話、通信等方式,檢察官與呂某共通信20餘次,電話累計70多個小時,微信等更是不計其數。他們也多次聯繫青海省本地的教育局、學校、村委會,在保證呂某合法權益的情況下,有策略的瞭解他情況。今年高考之前,他們還特意為呂某進行了一場考前心理疏導。

一年的交流過程中,性格內向的呂某漸漸地把謝博當成了自己的老師、親人一般看待,主動告訴他們自己內心的想法。高考結束填志願的時候,呂某還主動邀請他提意見,幫忙一起選擇學校和專業。在考察期屆滿前一個月,北鎮市檢察院還專門派人到海拔4000多米的呂某老家進行考察回訪。當領取相對不起訴決定書的那一刻,呂某的父親幾乎跪倒在檢察官面前說,“檢察官,太感謝你們了,沒有你們就沒有娃娃的今天,你們救了娃娃,也救了我們一家,他完了,我們一家都完了啊!”

8月,呂某以超出青海省一本分數線130多分的成績被國家211工程重點學校的本科錄取,他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謝博。這時候的謝博以及所有關心過這個案件的北鎮市檢察院的檢察官們才輕鬆地舒了一口氣,似乎感到了滿滿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在他們的心裡,呂某的金榜題名或許是對他們一年多來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的最珍貴回饋。

“客觀地說,像呂某這樣幫教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其中需要他本人、被害人以及他們的家屬和相關單位的理解與配合,然而於每一個未檢科的檢察官而言,我們都是在不遺餘力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因為我們深知,你所做的可能僅僅是一個階段的工作,但改變的可能卻是孩子的一生!”謝博說。

回想呂某的案件,謝博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依稀記得在去呂某老家的路上,有一片巨大的經幡群,經幡上印有經文、佛像,或者吉祥物圖案。在藏族人民心中,隨風而舞的經幡飄動一下,就是誦經一次,祈求神的庇佑,也是給自己積攢功德。它寄託著人們美好的願望。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穿越聖潔的雪山,鋪灑在藏地那一道道五彩經幡上時,朝佛的人群就開始踏著肅穆的誦經聲接踵而來,絡繹不絕。我們未檢‘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每個特殊程式就如一座座經幡,深深地植入每個未檢檢察官的心中,而我們祈求的也從來都是孩子們知法、守禮後的覺悟和愈加美好的明天。”

往期回顧(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我身體差,偷車都困難,但我想活下去”

兄弟,你存私房錢了嗎?

我們檢察官的娃,就是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法律人手記》欄目約稿函←

轉載須知

編輯丨徐小康 肖玲燕

設計丨劉岩

方圓記者丨沈寅飛 王志平

通訊員丨趙晴

請學生回答:這張紙有幾種命運?學生不解地說“扔到地上就變成了一張廢紙,這就是它的命運”。教授顯然並不滿意他的回答,教授又在紙上面踩了幾腳,紙上印上了教授沾滿灰塵和污垢的腳印,然後,教授又問學生這張紙有什麼命運,學生默然不語,滿臉絕望。教授撿起了這張紙,很快,就在上面畫了一匹奔騰的駿馬,而剛剛踩下的腳印恰好變成了駿馬蹄下的原野,此時他再問學生“請你回答,這張紙的命運是什麼?”

在我國刑法中規定,未成年人犯罪可能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可適用附條件不起訴。同時,刑法還作出規定,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幅度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但具有從輕情節,可能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是附條件不起訴的主要適用對象。

在這個案中,雖然被害人是重傷傷情,但具有自首、未成年人法定減輕情節,量刑幅度應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如果有取得被害人諒解,積極賠償等從輕情節,就可以適用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統一思想後,辦案人員將研討結果層報市院、省院,並得到了上級院的肯定與支持。

“把好事辦好”,這是馬量囑咐未檢科辦案人員的話。隨後,謝博等辦案人員放手去辦理此案,一方面積極與學校、家長一起給呂某做思想工作,進行心理疏導,引導他積極面對,勇於認錯。另一方面多次到醫院探望傷者、瞭解案情,引導並促成了刑事和解。

附條件不起訴挽救一個少年

案件進入檢察機關環節後,檢察官嚴格依照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捕訴一體的司法政策,從速從寬精准辦理,並利用北鎮檢察院具備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優勢對呂某進行了專業心理疏導,形成了社會調查報告和幫扶教育方案。案件審結後,根據具體案情和未成年檢察工作的司法政策,經檢察長決定,依法對呂某適用了附條件不起訴制度。

案件的處理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但無疑在學校以及學生當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而對於檢察官的工作也遠遠沒有結束。

呂某自己提出回青海省讀完高三。在綜合考量之後,呂某踏上了回家的路。走之前,他沒有給在北鎮高中繼續求學的好友當面道別,而是一一給他們寫了信。接下去,為期一年的考察期不僅是對呂某的考驗,也是對謝博等檢察官的歷練。遼寧省北鎮市與青海呂某的老家距離3100多公里,如何進行考察監督是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於是在接下去的一年的時間內,通過電腦網路、電話、通信等方式,檢察官與呂某共通信20餘次,電話累計70多個小時,微信等更是不計其數。他們也多次聯繫青海省本地的教育局、學校、村委會,在保證呂某合法權益的情況下,有策略的瞭解他情況。今年高考之前,他們還特意為呂某進行了一場考前心理疏導。

一年的交流過程中,性格內向的呂某漸漸地把謝博當成了自己的老師、親人一般看待,主動告訴他們自己內心的想法。高考結束填志願的時候,呂某還主動邀請他提意見,幫忙一起選擇學校和專業。在考察期屆滿前一個月,北鎮市檢察院還專門派人到海拔4000多米的呂某老家進行考察回訪。當領取相對不起訴決定書的那一刻,呂某的父親幾乎跪倒在檢察官面前說,“檢察官,太感謝你們了,沒有你們就沒有娃娃的今天,你們救了娃娃,也救了我們一家,他完了,我們一家都完了啊!”

8月,呂某以超出青海省一本分數線130多分的成績被國家211工程重點學校的本科錄取,他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謝博。這時候的謝博以及所有關心過這個案件的北鎮市檢察院的檢察官們才輕鬆地舒了一口氣,似乎感到了滿滿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在他們的心裡,呂某的金榜題名或許是對他們一年多來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的最珍貴回饋。

“客觀地說,像呂某這樣幫教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其中需要他本人、被害人以及他們的家屬和相關單位的理解與配合,然而於每一個未檢科的檢察官而言,我們都是在不遺餘力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因為我們深知,你所做的可能僅僅是一個階段的工作,但改變的可能卻是孩子的一生!”謝博說。

回想呂某的案件,謝博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依稀記得在去呂某老家的路上,有一片巨大的經幡群,經幡上印有經文、佛像,或者吉祥物圖案。在藏族人民心中,隨風而舞的經幡飄動一下,就是誦經一次,祈求神的庇佑,也是給自己積攢功德。它寄託著人們美好的願望。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穿越聖潔的雪山,鋪灑在藏地那一道道五彩經幡上時,朝佛的人群就開始踏著肅穆的誦經聲接踵而來,絡繹不絕。我們未檢‘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每個特殊程式就如一座座經幡,深深地植入每個未檢檢察官的心中,而我們祈求的也從來都是孩子們知法、守禮後的覺悟和愈加美好的明天。”

往期回顧(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我身體差,偷車都困難,但我想活下去”

兄弟,你存私房錢了嗎?

我們檢察官的娃,就是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法律人手記》欄目約稿函←

轉載須知

編輯丨徐小康 肖玲燕

設計丨劉岩

方圓記者丨沈寅飛 王志平

通訊員丨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