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公主吃飯扔掉筷子,皇帝暴怒:你配不上駙馬!於是駙馬娶了小姨子

都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可事實有時卻與傳言大相徑庭,在中國古代,富家公子不願娶皇帝女兒的現象並不鮮見。

這樣說,大家一定聯想到清朝,公主嫁到駙馬家後,不與駙馬同處一室,

只在同房時才同居,公主儼然是駙馬府中的女皇,讓富家一家誠惶誠恐。其實,在清朝以前,公主哪有那麼嬌貴,駙馬懟公主的案例數見不鮮,比如郭子儀的兒子就懟他的公主老婆:你神氣個屁,要不是我爸,你爸能當皇帝?

公主的權勢也是皇權的延伸,

清朝公主為何如此受駙馬尊崇,是因為清朝皇權的膨脹,駙馬看在皇帝的面子上不得不像孫子一樣伺候公主。清朝以前,皇權沒有如此強大,駙馬自然不需如此在公主面前卑躬屈膝。然而現實卻很有意思,清代駙馬將娶公主當成天恩浩蕩,而清以前的駙馬卻有人未必如此認為。

當民間不把娶公主看成無上榮光時,便導致皇帝的女兒愁嫁。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唐宣宗李忱,

一生共有十一個女兒,卻只嫁出去五個,其他的都成了剩女。

唐代的王公貴族不鍾情皇帝的女兒,源來有自,唐代公主的生活作風太開放、太彪悍,高陽公主、太平公主。安樂公主這些姐們的光輝事蹟歷歷在目,給唐代男人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傷,

哪位公子爺敢把這麼一老婆娶回家?所以,儘管公主們大多如花似玉,男人們卻是敬而遠之。

唐宣宗面對女兒難嫁的問題,傷透了腦筋,為了能把女兒嫁出去,他只好公開徵婚:“現有適婚女子若干名,出身高貴,如花似玉,嫁妝豐厚……”

可惜,並沒有人理睬皇帝的這份徵婚公告。後來,有個叫于琮的進士,這哥們可能是個官迷,在好朋友鄭顥的慫恿下,決定迎娶公主。鄭顥這哥們也是個“坑”朋友的主,

他自己也是駙馬,並且恨死了當初給他做媒的那傢伙,然而他卻又將好兄弟拉入火坑,這也算是有難同當吧!

唐宣宗聽說有人願意娶她的女兒,喜不自勝,有聽說男方是一名進士,便不假思索地答應了這門親事,決定將永福公主嫁給于琮。

婚禮即將舉行,卻發生了一場意外的變故,導致於琮與永福公主的婚事泡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唐宣宗給永福公主確定親事後,有天請她吃飯,結果因為一件小事,永福公主發脾氣,把筷子扔地上,還折成兩截。唐宣宗陰沉著臉,決定更改婚姻。因為他認為,永福公主脾氣如此糟糕,怎麼配得上進士?本來朕的女兒就愁嫁,如果這丫頭嫁到于琮家後也耍脾氣,敗壞皇家名聲,將來還有誰敢娶朕的女兒?

但唐宣宗既已答應讓于琮做駙馬,出爾反爾也不好,況且他本就很像將女兒嫁出去。於是,他決定把永福公主的妹妹廣德公主,也就是于琮原來的小姨子嫁給他。於琮聽說永福是個任性的妹子,當然沒理由拒絕。

和永福姐姐比,廣德公主非常賢淑,嫁到於琮家後,從來不擺公主的譜,對於琮的家人尊敬有加,家族裡有什麼大型慶典活動,她和其他媳婦一樣,按老少尊卑順序站在佇列裡。于琮和廣德公主非常恩愛,後來黃巢起義,于琮寧死不降叛賊,英勇就義,廣德公主竟為于琮自縊身亡。

唐代的公主不能一概而論,她們或許開放過度,或許也很彪悍,但她們也有的很知書達理,也有的很溫柔可人,她們並不是一個模子裡印出來的木偶,她們是有血有肉的人,她們活得很真實。

敗壞皇家名聲,將來還有誰敢娶朕的女兒?

但唐宣宗既已答應讓于琮做駙馬,出爾反爾也不好,況且他本就很像將女兒嫁出去。於是,他決定把永福公主的妹妹廣德公主,也就是于琮原來的小姨子嫁給他。於琮聽說永福是個任性的妹子,當然沒理由拒絕。

和永福姐姐比,廣德公主非常賢淑,嫁到於琮家後,從來不擺公主的譜,對於琮的家人尊敬有加,家族裡有什麼大型慶典活動,她和其他媳婦一樣,按老少尊卑順序站在佇列裡。于琮和廣德公主非常恩愛,後來黃巢起義,于琮寧死不降叛賊,英勇就義,廣德公主竟為于琮自縊身亡。

唐代的公主不能一概而論,她們或許開放過度,或許也很彪悍,但她們也有的很知書達理,也有的很溫柔可人,她們並不是一個模子裡印出來的木偶,她們是有血有肉的人,她們活得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