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夜幕中,警務室的燈光讓居民安心放心!

郭志剛是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桃園派出所的社區民警,

他的轄區金融單位多、老舊社區多,治安環境複雜。2015年,派出所在羅蘭花園社區設立了警務室,從那時起,社區居民辦事方便了,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居民遇到了麻煩事、為難事,都會去警務室坐一坐,這裡就是居民溫暖的家。民警就在身邊,安全就在身邊,社區盜竊案件的發案率相較之前有了大幅下降,群眾的滿意度和安全感節節攀升。

9月29日晚8點,記者來到天津市河西區的羅蘭花園社區。

這個社區的車位相當緊張,能停車的地方都塞滿了。聽說記者要找警務室,遛彎的居民用手一指說:“往裡走,燈最亮的地方就到了。”

果然,記者又走過一段樹影斑駁的窄路,拐了個彎,一眼就看到了幾級臺階上的警務室大門。大門一側的牆壁上掛著LED顯示幕,上面滾動播放著日期、天氣、安防知識等資訊,在夜幕中,白色的燈光和紅色的字顯得格外醒目。

【鏡頭一】跟“老公安”談防範

走進警務室,只見郭志剛正在和一位老大爺交談。記者說明來意後,老大爺趕緊拉我加入他們的交談。大爺姓馬,60多歲了,是個老住戶,他們正在聊馬大爺家對門租客近來的“表現”。

“兩三個月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對門有點不對勁兒。”那天,馬大爺出門買菜回來,發現單元門前停著一輛外觀整潔的轎車,車窗被遮擋得嚴嚴實實。馬大爺小心翼翼地拉著自己的小菜車繞過這輛車,

上臺階的時候,聽到從一樓,也就是自己家對門的方向,傳來了急促的敲門聲。大爺走進樓道掏出鑰匙準備開門,看見一直在敲門的人拿著手機打電話,兩個1米高的罐子引起了馬大爺的注意。再仔細一看,大爺不禁冒出一身冷汗,那是兩個燃氣罐。

馬大爺是個退休的“老公安”,原來幹的是刑偵,所以警惕性高,安全防範意識較強,是社區裡的治安積極分子。

他家對門近幾年一直都是出租的,租客換了一撥又一撥。現在這撥租客有點特別,總能從他們的住處冒出大量油煙。馬大爺回憶,單元門前停著的這輛車不是第一次出現在社區,之前他就見過。

馬大爺說,他當時穩定了一下情緒,和送燃氣罐的人套話,幾句話就套出對方是專門給飯館送燃氣罐的。本來每次都是等客戶打電話要他們再送上門,這一次他們掐算時間差不多了,

就主動“上門服務”,卻不想吃了閉門羹。

馬大爺趕緊來到警務室反映問題,郭志剛聽後也覺得存在安全隱患,居民區一旦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他馬上向所領導彙報情況,所領導指示儘快排除隱患。郭志剛果斷行動,查抄了這戶房中的3個燃氣罐,並收繳了大號炒鍋3個及灶台。原來,這幾名租客是提供送餐服務的。

街坊四鄰得知消息後,都很驚訝,同時對郭警官和馬大爺聯手除隱患之舉拍手稱快。當晚,郭志剛約馬大爺來警務室,就是想瞭解一下對門近期的情況,以防隱患死灰復燃。

把馬大爺一直送到單元門口,郭志剛又朝著另一棟居民樓走去,他還要去居民溫女士家做回訪。

【鏡頭二】上門回訪談對策

溫女士和樓上住戶因為噪音擾民問題曾多次發生矛盾糾紛。住在溫女士樓上的租客,男男女女10多個人,是一群在飯館打工的年輕人。郭志剛曾多次上門調解,但治標不治本。這群年輕人下班時間晚,深更半夜回到住處,洗澡的、聽音樂的、打遊戲的、聊天的,吵得溫女士一家睡不好覺,提醒一次好幾天,可過段時間又是老樣子。其實,溫女士第一次反映問題後,郭志剛就第一時間找到了這群年輕人,並聯繫上了飯館老闆,讓老闆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夜裡回到住處不要吵鬧,以免影響其他居民休息,飯館老闆也做出了承諾。

記者跟著郭志剛一起敲開了居民溫女士家的門。一看是郭警官,溫女士熱情地把我們迎進屋。她跟郭志剛反映,最近夜裡安靜多了,但偶爾還是會有吵鬧,希望郭警官能再跟飯館老闆溝通,約束一下員工。郭志剛向溫女士說了他的打算,他會隔三岔五聯繫飯館老闆,提醒他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培訓,尤其是新員工。另外,他還想讓飯館老闆對房屋地面進行處理,比如鋪上地毯,以減少噪音。溫女士說:“十分感謝郭警官,自己都不好意思找他了,郭警官還主動上門回訪,工作做得很細,幫群眾解決了大問題。”

回到警務室已是晚上10點了。郭志剛說,國慶日馬上就到了,黨的十九大也即將在北京召開,這段時間他和同事們工作都格外辛苦,除了排查各類隱患、開展消防安全檢查以外,還要加大力度入戶走訪,採集人員變動資訊。郭志剛覺得,轄區就是他的責任田,守好了自己的責任田,百姓安居樂業就是在以忠誠保平安。

初秋的夜晚涼意襲人,警務室透出的燈光讓記者覺得,這燈光不但有居民們口中提到的安心和放心,更有一股暖流湧動其中。

當晚,郭志剛約馬大爺來警務室,就是想瞭解一下對門近期的情況,以防隱患死灰復燃。

把馬大爺一直送到單元門口,郭志剛又朝著另一棟居民樓走去,他還要去居民溫女士家做回訪。

【鏡頭二】上門回訪談對策

溫女士和樓上住戶因為噪音擾民問題曾多次發生矛盾糾紛。住在溫女士樓上的租客,男男女女10多個人,是一群在飯館打工的年輕人。郭志剛曾多次上門調解,但治標不治本。這群年輕人下班時間晚,深更半夜回到住處,洗澡的、聽音樂的、打遊戲的、聊天的,吵得溫女士一家睡不好覺,提醒一次好幾天,可過段時間又是老樣子。其實,溫女士第一次反映問題後,郭志剛就第一時間找到了這群年輕人,並聯繫上了飯館老闆,讓老闆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夜裡回到住處不要吵鬧,以免影響其他居民休息,飯館老闆也做出了承諾。

記者跟著郭志剛一起敲開了居民溫女士家的門。一看是郭警官,溫女士熱情地把我們迎進屋。她跟郭志剛反映,最近夜裡安靜多了,但偶爾還是會有吵鬧,希望郭警官能再跟飯館老闆溝通,約束一下員工。郭志剛向溫女士說了他的打算,他會隔三岔五聯繫飯館老闆,提醒他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培訓,尤其是新員工。另外,他還想讓飯館老闆對房屋地面進行處理,比如鋪上地毯,以減少噪音。溫女士說:“十分感謝郭警官,自己都不好意思找他了,郭警官還主動上門回訪,工作做得很細,幫群眾解決了大問題。”

回到警務室已是晚上10點了。郭志剛說,國慶日馬上就到了,黨的十九大也即將在北京召開,這段時間他和同事們工作都格外辛苦,除了排查各類隱患、開展消防安全檢查以外,還要加大力度入戶走訪,採集人員變動資訊。郭志剛覺得,轄區就是他的責任田,守好了自己的責任田,百姓安居樂業就是在以忠誠保平安。

初秋的夜晚涼意襲人,警務室透出的燈光讓記者覺得,這燈光不但有居民們口中提到的安心和放心,更有一股暖流湧動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