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三七團社區:讓居民幸福指數更高

通訊員:隋梅 楊衛民

十八大以來,一三七團社區在以方便群眾辦事為出發點,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增強服務功能,提升服務層次,傾力打造便民、利民、為民的服務平臺,讓居民歸屬感和幸福感更高。

9月28日,一三七團金邊南路社區獨居老人付成芝迎來72歲生日,這一天,社區黨支部組織志願者為老人舉辦了一個快樂而溫馨生日會,大家在一起包餃子、唱生日祝福歌、其樂融融的氛圍讓平日裡一直獨居的付成芝老人感動不已,

她說這是她最難忘的一天,讓她感受到社區、家庭、兒女的溫暖和關心。

一三七團退休職工 付成芝:

我感到非常高興,從來還沒有這樣高興過,從內心來說我非常感謝。

這是一三七團金邊南路社區在“大學習大討論”活動中,積極開展“四關心”“五送服務”活動的一個縮影。

一三七團金邊南路社區黨支部書記 束秀鴻:

我們南路社區黨支部以“黨員之家”為平臺,以真情服務為出發點,

針對我們調查出來摸底出來的230名孤寡老人,我們不但實行“一人一案”,而且進行“N對一”的長期開展慰問和定期上門服務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不斷提高我們居民的幸福指數。

為了更好地開展社區老年工作,金邊南路社區充分整合社會資源,組織成立了由醫生、教師、大學生及各行各業的居民組成的小白鴿青年志願者隊伍,經常性地為行動不便、孤寡貧困、空巢老人、殘障人開展各種關愛服務等一系列志願服務活動300餘次,受到群眾廣泛好評。2016年,金邊南路社區被評為全國“ 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一三七團退休職工 張長銀:

對我們老人的關心,愛護,還經常的過來看一看,為我們量量血壓,檢查檢查身體,太好了現在就是社會好的很呀,滿足的很,高興。

近年來,一三七團依託社區老年活動中心設施平臺,為社區老人們平日的休閒娛樂提供了設備和場所。跳舞、打牌、下棋、聊天 ……在老年文化活動室內,每天前來休閒娛樂的老人絡繹不絕,老人們在一起互相切磋、交流技藝、談天說地、互話家常,解除了老年人的孤獨,社區活動室成為老人們的另一個“家”。

一三七團退休職工 楊林:

我們天天都在這裡玩,我們老年人日子過的很充實,打打牌、下下棋、打打撲克,我們老年生活過得很幸福。

十八大以來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發展需要,一三七團黨委因地制宜的圍繞“讓發展惠及群眾、讓服務覆蓋居民” 的目標,不斷完善社區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功能,努力打造“服務優化完善、秩序運行良好、矛盾有效化解、基礎扎實牢固、群眾幸福滿意”的社區服務模式,促進和諧幸福社區。

受到群眾廣泛好評。2016年,金邊南路社區被評為全國“ 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一三七團退休職工 張長銀:

對我們老人的關心,愛護,還經常的過來看一看,為我們量量血壓,檢查檢查身體,太好了現在就是社會好的很呀,滿足的很,高興。

近年來,一三七團依託社區老年活動中心設施平臺,為社區老人們平日的休閒娛樂提供了設備和場所。跳舞、打牌、下棋、聊天 ……在老年文化活動室內,每天前來休閒娛樂的老人絡繹不絕,老人們在一起互相切磋、交流技藝、談天說地、互話家常,解除了老年人的孤獨,社區活動室成為老人們的另一個“家”。

一三七團退休職工 楊林:

我們天天都在這裡玩,我們老年人日子過的很充實,打打牌、下下棋、打打撲克,我們老年生活過得很幸福。

十八大以來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發展需要,一三七團黨委因地制宜的圍繞“讓發展惠及群眾、讓服務覆蓋居民” 的目標,不斷完善社區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功能,努力打造“服務優化完善、秩序運行良好、矛盾有效化解、基礎扎實牢固、群眾幸福滿意”的社區服務模式,促進和諧幸福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