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丹紅」中秋美食,糖友到底能不能吃?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高丹紅: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碩士、臨床執業醫師

中秋美食,糖友到底能不能吃?

2017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無論是“薩德”問題,還是“全運會”“廈門金磚會議”都牽動著每一位國人的心。

而在健康領域中,2017年依然是一個不平凡的年,無論是《國民營養計畫2017-2030》的正式發佈,還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全面推進,都將預示著健康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越來越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作為慢性病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糖尿病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低GI配方食品被研發和應用於臨床的治療中,例如:促進糖尿病患者維持糖尿病飲食、改善術前術後應激性血糖升高、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並為胎兒提供足夠營養、幫助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等等。

在這金秋十月,豐收的季節中,無數美食誘惑著人們的味蕾,這些美食不僅代表著美味,更象徵著一種團圓,寓意著人們對家的思念。

那麼是不是有些美食只是健康人的專利,而糖尿病人卻要帶著遺憾而遠離他們呢?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講,真正的糖尿病飲食,對食物種類的選擇並沒有特殊的要求,只要總能量控制的好,幾乎什麼都可以吃。《中國糖尿病營養治療指南》中推薦糖尿病患者每日總能量攝入為:25-30kcal/kg IBW·d,理想體重(IBW) = 身高(cm)-105,例如:一位身高167cm的糖尿病患者,他的理想體重=(167-105)kg=62 kg,那麼他每天的總能量攝入應該控制在1550-1860 kcal,

然後將總能量合理分佈到一日的三餐兩點中。

然而,要想把握好總能量攝入,合理分配的每餐當中,每餐需要吃多少食物,對於普通的糖尿病患者並不容易實現。

對於糖尿病人來講,不管吃什麼,最終的目的是達到血糖的穩定,

那麼有三種快捷的方法可以幫助患者:

1.食物品種的選擇

優先推薦選擇低GI(食物升糖指數,GI<55)食物,這個可以通過查閱常用的糖尿病飲食軟體、APP或者常見食物升糖指數表中獲得。

那麼,是不是高GI食物就不能吃了呢?像各種餡料十足的月餅等等。高GI的食物,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吃的,不過這需要配合量和(或者)胰島素來食用。

2.食物攝入量的確定

①可以使用GL(食物血糖負荷)來確定食物的攝入量,一般認為,GL<10對人體的健康及血糖穩定是比較好的。GL=攝入食物碳水化合物量×GI/100,例如:栗子的GI為50.7,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為42.2g/100g,50g栗子的GL=10.7,那麼栗子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50g以內,對血糖的控制是比較有益的。

② 可以使用常用碳水化合物攝入限量來估算

早餐碳水總量控制在低於45-60g,男性每頓加餐碳水化合物應攝入15-30g,女性每頓加餐碳水化合物攝入應不超過15g更容易控制血糖。食物的碳水化合物量=食物重量×碳水密度,碳水密度為每1g食物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量。這裡可以使用碳水計數等專用糖尿病軟體、APP來説明計算。例如:蛋黃月餅豆沙月餅,它的碳水密度是0.60,一個小月餅的重量大約為40g,那麼食物的碳水化合物量=0.60×40=24g,那麼將這種小月餅作為早餐來吃的話,不要超過2.5個,作為加餐零食來吃的話,男性不要超過一又四分之一個,女性則只能半個左右。

3.與胰島素施打時間和量的配合

吃普通食物(中等升糖水平),血糖高峰大概出現在餐後1-1.5小時,可是如果吃像月餅、甜點這樣的高升糖食物,峰值就會提前出現(在餐後1個小時之內)。餐時大劑量用的速效胰島素起效時間一般5-15分鐘,峰值時間大概在60-90分鐘,對中升糖食物理論上沒問題,因為兩個峰值基本重疊。如果對高升糖食物,速效胰島素的高峰很有可能晚于血糖高峰。那麼就要提前施打大劑量速效胰島素來幫助控制血糖。具體施打的量還需要根據患者的敏感係數和碳水係數來確定。不同的患者,係數的具體值不同。

以上三種方法,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快速掌握糖尿病飲食,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對於沒有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前兩種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瞭解了糖尿病飲食的基本原理,我們就不難分析出糖尿病患者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可以吃,究竟吃多少比較合適了。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以下四種傳統的中秋美食。

1、葡萄:

傳說月圓的晚上坐在葡萄樹底下可以聽見牛郎織女在說話。如今的高樓大廈讓葡萄架成為奢侈品,不過水靈靈,甜滋滋的葡萄也是中秋桌上不可缺少的水果。

對於糖尿病人來講,葡萄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食。雖然葡萄中所含的糖類主要是葡萄糖,屬於“快速釋放”的糖類,但是葡萄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減緩葡萄中糖類的釋放速度。經過查表我們可以看到,葡萄的血糖生成為43,屬於低升糖指數食物,對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的影響較小。而且葡萄中富含維生素,尤其富含植物多酚類活性成分,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保護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健康。

根據食物血糖負荷計算可以得到,食用葡萄230g以下,葡萄的血糖負荷低於10,對健康是有益的。

2、菱角:

吃菱角能化解油膩,在不少地方還有小孩吃菱角會聰明伶俐的說法,因此,它是中秋餐桌上非常常見的一道點心。

中國菱屬植物資源較為豐富,菱角食藥用歷史悠久。《本草綱目》中說:菱角能補脾胃,強股膝,健力益氣。吃菱角可以補五臟,除百病,且可輕身。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講,維持正常體重非常重要,菱角的輕身作用正好可以滿足。從現代營養學角度分析菱角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葡萄糖、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菱角尤其是菱角皮中含有黃酮、多酚、甾醇、生物鹼、多糖、揮發油、氨基酸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經近代藥理學研究發現菱角具有抗癌、抗氧化、抗動脈粥樣硬化、降血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等作用。其提純物質對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更是遠高於常規降糖藥物阿卡波糖。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菱角時,帶皮食用。

不過,由於菱角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還是比較高的,每100g菱角中含有21.4g碳水化合物,食用時可以替代一部分主食。一般認為早餐碳水總量控制在低於45-60g,男性每頓加餐碳水化合物應攝入15-30g,女性每頓加餐碳水化合物攝入應不超過15g更容易控制血糖。因此,單獨作為早餐食用,不應超過280g。單獨作為加餐吃,男性不應超過140g,女性不應超過70g。

3、芋頭:

南方不少地方,在八月十五祭神時,有一款貢品是芋頭。將整個芋頭煮熟裝在大碗裡擺在供桌上,以此來祭謝土地神的習俗。

芋頭的營養價值類似於土豆,口感細軟,綿甜香糯,易於消化,既可作為主食蒸熟食用,又可用來製作菜肴、點心等。芋頭含有豐富的澱粉和礦物質,而脂肪含量很低,氟含量豐富,具有潔齒防齲、保護牙齒的作用。中醫認為芋頭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對於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具有不錯的效果。芋頭的血糖生成指數為47.7,屬於低升糖指數食物,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的,不過鑒於芋頭的澱粉含量高,每100g芋頭中含有18.1g的碳水化合物,需要替代一部分主食來吃。

根據食物血糖負荷計算可以得到,食用芋頭120g以下,芋頭的血糖負荷低於10,對健康是有益的。

4、栗子

秋涼乍起,街頭就開始飄起了糖炒栗的香氣。板栗,原先與芋頭、菱角一樣,也是中秋必吃的小食。板栗性味甘寒,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作用。最適合秋天食用,而且栗子富含柔軟的膳食纖維,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適量品嘗,對老齡體弱者最為適宜。板栗除了可以做零食,也可以做成板栗鴨,板栗燒雞,板栗燉雞湯等,美味的同時,又可以完全的將板栗的美味發揮,中秋節要吃的健康,板栗菜式必不可少的。

金秋板栗健腎補脾----板栗,俗稱栗子,是中國特產,有“乾果之王”的美譽,在國外它還被稱為“人參果”。 栗子屬於堅果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1、B2比糧穀類食物的含量還高,維生素C的含量也超過了一些蔬菜水果。栗子的血糖生成指數為50.7,也屬於低升糖指數食物,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然而,栗子所含的澱粉很高,而且所能提供的熱量也遠遠超過前3種食物,因此,糖尿病患者還是要少吃的,以免造成能量攝入過多,對血糖穩定產生影響。

根據食物血糖負荷計算可以得到,食用栗子45g以下,栗子的血糖負荷低於10,對健康是有益的。

部分文字首發與健康時報,由作者重新整理編輯

注:圖片均來自搜狗搜索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本站動態欄:

截止到 2017 年 9 月 30 號上午 8:00 時,本平臺關注人數為:134970 名。更多資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早餐碳水總量控制在低於45-60g,男性每頓加餐碳水化合物應攝入15-30g,女性每頓加餐碳水化合物攝入應不超過15g更容易控制血糖。食物的碳水化合物量=食物重量×碳水密度,碳水密度為每1g食物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量。這裡可以使用碳水計數等專用糖尿病軟體、APP來説明計算。例如:蛋黃月餅豆沙月餅,它的碳水密度是0.60,一個小月餅的重量大約為40g,那麼食物的碳水化合物量=0.60×40=24g,那麼將這種小月餅作為早餐來吃的話,不要超過2.5個,作為加餐零食來吃的話,男性不要超過一又四分之一個,女性則只能半個左右。

3.與胰島素施打時間和量的配合

吃普通食物(中等升糖水平),血糖高峰大概出現在餐後1-1.5小時,可是如果吃像月餅、甜點這樣的高升糖食物,峰值就會提前出現(在餐後1個小時之內)。餐時大劑量用的速效胰島素起效時間一般5-15分鐘,峰值時間大概在60-90分鐘,對中升糖食物理論上沒問題,因為兩個峰值基本重疊。如果對高升糖食物,速效胰島素的高峰很有可能晚于血糖高峰。那麼就要提前施打大劑量速效胰島素來幫助控制血糖。具體施打的量還需要根據患者的敏感係數和碳水係數來確定。不同的患者,係數的具體值不同。

以上三種方法,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快速掌握糖尿病飲食,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對於沒有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前兩種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瞭解了糖尿病飲食的基本原理,我們就不難分析出糖尿病患者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可以吃,究竟吃多少比較合適了。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以下四種傳統的中秋美食。

1、葡萄:

傳說月圓的晚上坐在葡萄樹底下可以聽見牛郎織女在說話。如今的高樓大廈讓葡萄架成為奢侈品,不過水靈靈,甜滋滋的葡萄也是中秋桌上不可缺少的水果。

對於糖尿病人來講,葡萄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食。雖然葡萄中所含的糖類主要是葡萄糖,屬於“快速釋放”的糖類,但是葡萄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減緩葡萄中糖類的釋放速度。經過查表我們可以看到,葡萄的血糖生成為43,屬於低升糖指數食物,對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的影響較小。而且葡萄中富含維生素,尤其富含植物多酚類活性成分,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保護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健康。

根據食物血糖負荷計算可以得到,食用葡萄230g以下,葡萄的血糖負荷低於10,對健康是有益的。

2、菱角:

吃菱角能化解油膩,在不少地方還有小孩吃菱角會聰明伶俐的說法,因此,它是中秋餐桌上非常常見的一道點心。

中國菱屬植物資源較為豐富,菱角食藥用歷史悠久。《本草綱目》中說:菱角能補脾胃,強股膝,健力益氣。吃菱角可以補五臟,除百病,且可輕身。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講,維持正常體重非常重要,菱角的輕身作用正好可以滿足。從現代營養學角度分析菱角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葡萄糖、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菱角尤其是菱角皮中含有黃酮、多酚、甾醇、生物鹼、多糖、揮發油、氨基酸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經近代藥理學研究發現菱角具有抗癌、抗氧化、抗動脈粥樣硬化、降血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等作用。其提純物質對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更是遠高於常規降糖藥物阿卡波糖。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菱角時,帶皮食用。

不過,由於菱角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還是比較高的,每100g菱角中含有21.4g碳水化合物,食用時可以替代一部分主食。一般認為早餐碳水總量控制在低於45-60g,男性每頓加餐碳水化合物應攝入15-30g,女性每頓加餐碳水化合物攝入應不超過15g更容易控制血糖。因此,單獨作為早餐食用,不應超過280g。單獨作為加餐吃,男性不應超過140g,女性不應超過70g。

3、芋頭:

南方不少地方,在八月十五祭神時,有一款貢品是芋頭。將整個芋頭煮熟裝在大碗裡擺在供桌上,以此來祭謝土地神的習俗。

芋頭的營養價值類似於土豆,口感細軟,綿甜香糯,易於消化,既可作為主食蒸熟食用,又可用來製作菜肴、點心等。芋頭含有豐富的澱粉和礦物質,而脂肪含量很低,氟含量豐富,具有潔齒防齲、保護牙齒的作用。中醫認為芋頭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對於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具有不錯的效果。芋頭的血糖生成指數為47.7,屬於低升糖指數食物,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的,不過鑒於芋頭的澱粉含量高,每100g芋頭中含有18.1g的碳水化合物,需要替代一部分主食來吃。

根據食物血糖負荷計算可以得到,食用芋頭120g以下,芋頭的血糖負荷低於10,對健康是有益的。

4、栗子

秋涼乍起,街頭就開始飄起了糖炒栗的香氣。板栗,原先與芋頭、菱角一樣,也是中秋必吃的小食。板栗性味甘寒,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作用。最適合秋天食用,而且栗子富含柔軟的膳食纖維,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適量品嘗,對老齡體弱者最為適宜。板栗除了可以做零食,也可以做成板栗鴨,板栗燒雞,板栗燉雞湯等,美味的同時,又可以完全的將板栗的美味發揮,中秋節要吃的健康,板栗菜式必不可少的。

金秋板栗健腎補脾----板栗,俗稱栗子,是中國特產,有“乾果之王”的美譽,在國外它還被稱為“人參果”。 栗子屬於堅果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1、B2比糧穀類食物的含量還高,維生素C的含量也超過了一些蔬菜水果。栗子的血糖生成指數為50.7,也屬於低升糖指數食物,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然而,栗子所含的澱粉很高,而且所能提供的熱量也遠遠超過前3種食物,因此,糖尿病患者還是要少吃的,以免造成能量攝入過多,對血糖穩定產生影響。

根據食物血糖負荷計算可以得到,食用栗子45g以下,栗子的血糖負荷低於10,對健康是有益的。

部分文字首發與健康時報,由作者重新整理編輯

注:圖片均來自搜狗搜索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本站動態欄:

截止到 2017 年 9 月 30 號上午 8:00 時,本平臺關注人數為:134970 名。更多資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