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5部簡單暢快,讓人熱血沸騰的電影,全看過算我輸

今天推薦5部簡單暢快的電影,這些電影看完總結一個字就是“爽”。

2016年|《早死早投胎之地獄搖滾篇》

關鍵字:地獄搖滾

豆瓣評分:7.8

IMDB評分:7.1

對日影和cult愛好者來說,這部不算冷門,但大多數人應該沒看過這部集喜劇、搖滾、宗教、奇幻、勵志等多種元素為一體的狂想片。

導演宮藤官九郎以作品的奇思妙想而著稱,拍攝手法往往具有顛覆性,看他的電影和電視劇總是讓人驚喜連連。

影片開場是一群高中生旅行,本來以為影片會是一部典型的日式血腥、虐殺類的電影,

類似《真實魔鬼遊戲》那樣。

但隨著劇情的發展,越來越驚喜。神木隆之介飾演的大助在車禍死亡後遇到了地獄搖滾樂隊的主唱KillerK,劇情在大助不斷的轉世和地獄搖滾大賽間交替推進,笑點與腎上腺素齊飛。

但這部電影又不僅僅是一部腦洞片,

它試圖用惡搞的方式來揭示人生的真諦。

選擇天堂還是選擇地獄,選擇無聊還是選擇躁動,看過這部電影,會對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更多思考。

1992年|《群屍玩過界》

關鍵字:重口喪屍

豆瓣評分:7.7

IMDB評分:7.6

不喜歡看喪屍片和cult片的請繞道,因為這部電影有些重口。

但對喪屍片愛好者來說,絕對是下飯神作。

彼得·傑克遜既拍得出《指環王》《霍比特人》這樣的神作,也對cult片情有獨鍾,早期的《宇宙怪客》《群屍玩過界》就是典型代表。

《群屍玩過界》將喪屍與喜劇相結合,在恐怖氣氛的渲染上沒下多少功夫,但在玩上,彼得·傑克遜是放開了再玩,絲毫沒有顧忌和收斂,以至於連劇照都沒有幾張適合放出來的。

不多說了,屬於喪屍片愛好者的盛宴,

趕快去品嘗吧。

2006年|《狗咬狗》

關鍵字:對飆演技

豆瓣評分:7.9

IMDB評分:6.6

迷影最喜歡鄭保瑞導演的《狗咬狗》,陳冠希、李燦森在這部電影中對飆演技,生動演繹了兩個走投無路、狠命撕咬的“惡狗”。

影片的主角是陳冠希飾演的殺手鵬和李燦森飾演的探員阿偉。

殺手鵬出生于柬埔寨,從小就被黑拳館收養,每次的拳場廝殺都是你死我活。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阿鵬冷血無情,手段惡毒,幹起了殺手的營生。阿鵬殺人其實並不是為了錢,他只是聽從指令,完成任務,悲慘的成長經歷讓他沒有其他選擇。

影片開頭那場殺人戲充分表現了阿鵬非人的一面,在狼吞虎嚥吃完一桌東西後果斷出手,末了還不忘搶食繼續果腹。

李燦森飾演的警員阿偉性格上與殺手阿鵬同樣暴戾,但他的暴戾更多源于對父親的失望。他的父親身為警探知法犯法,幹起了販毒的勾當,對父親的失望讓阿偉情緒失控,逐漸變得以暴制暴。

阿鵬與阿偉,仿佛兩條惡狗,開始一路撕咬。

2007年|《熱血警探》

關鍵字:血與霜淇淋三部曲

豆瓣評分:8.3

IMDB評分:7.9

前段時間愛德格·賴特的《極盜車神》在國內和歐美得到了完全不同的評價,但考慮到文化差異,這種情況也屬正常。

擅長將多元素雜糅的愛德格·賴特靠著“血與霜淇淋三部曲”成名,他將每部電影用不同口味的可愛多霜淇淋代替。

紅色的代表《僵屍肖恩》,藍色的代表《熱血警探》,綠色的代表《世界盡頭》。三部曲的成功也源於生活中就是好友的“鐵三角”西蒙·佩吉、尼克·弗羅斯特和愛德格·賴特。

《熱血警探》是一部喜劇片,也是一部警匪片。為了拍攝電影,佩吉和賴特關起門來看了138部警匪片,這也生動體現了賴特的宅男屬性,將電影與宅文化相結合,就有了“血與霜淇淋”三部曲。

愛德格·賴特也是唯一一個公開自己影史1000佳的著名導演,IMDB上有他影史1000佳的片單,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2000年|《大逃殺》

關鍵字:人性

豆瓣評分:8.0

IMDB評分:7.7

喜歡“吃雞”遊戲的同學一定要看看深作欣二的《大逃殺》。

深作欣二非常善於挖掘人性,他深知在極端條件下人才能表現出本來的面目。電影中,日本政府每年都從全國學校隨機抽出一個班級的同學,前往荒島進行生存極限挑戰——老師發給學生地圖、糧食和各式武器,令他們自相殘殺,直到存活下來的最後一個,才能離開荒島。

在這樣的極端條件下,人性變得極端扭曲,一切為了生存。

學生們的荒島求生何嘗不是成年人世界中的爾虞我詐,現實總是殘酷的,落敗的是大多數,走到最後的寥寥。

可惜深作健太沒有他父親那般深邃的思考,隨後的《大逃殺2鎮魂歌》完全淪為了笑話。

李燦森飾演的警員阿偉性格上與殺手阿鵬同樣暴戾,但他的暴戾更多源于對父親的失望。他的父親身為警探知法犯法,幹起了販毒的勾當,對父親的失望讓阿偉情緒失控,逐漸變得以暴制暴。

阿鵬與阿偉,仿佛兩條惡狗,開始一路撕咬。

2007年|《熱血警探》

關鍵字:血與霜淇淋三部曲

豆瓣評分:8.3

IMDB評分:7.9

前段時間愛德格·賴特的《極盜車神》在國內和歐美得到了完全不同的評價,但考慮到文化差異,這種情況也屬正常。

擅長將多元素雜糅的愛德格·賴特靠著“血與霜淇淋三部曲”成名,他將每部電影用不同口味的可愛多霜淇淋代替。

紅色的代表《僵屍肖恩》,藍色的代表《熱血警探》,綠色的代表《世界盡頭》。三部曲的成功也源於生活中就是好友的“鐵三角”西蒙·佩吉、尼克·弗羅斯特和愛德格·賴特。

《熱血警探》是一部喜劇片,也是一部警匪片。為了拍攝電影,佩吉和賴特關起門來看了138部警匪片,這也生動體現了賴特的宅男屬性,將電影與宅文化相結合,就有了“血與霜淇淋”三部曲。

愛德格·賴特也是唯一一個公開自己影史1000佳的著名導演,IMDB上有他影史1000佳的片單,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2000年|《大逃殺》

關鍵字:人性

豆瓣評分:8.0

IMDB評分:7.7

喜歡“吃雞”遊戲的同學一定要看看深作欣二的《大逃殺》。

深作欣二非常善於挖掘人性,他深知在極端條件下人才能表現出本來的面目。電影中,日本政府每年都從全國學校隨機抽出一個班級的同學,前往荒島進行生存極限挑戰——老師發給學生地圖、糧食和各式武器,令他們自相殘殺,直到存活下來的最後一個,才能離開荒島。

在這樣的極端條件下,人性變得極端扭曲,一切為了生存。

學生們的荒島求生何嘗不是成年人世界中的爾虞我詐,現實總是殘酷的,落敗的是大多數,走到最後的寥寥。

可惜深作健太沒有他父親那般深邃的思考,隨後的《大逃殺2鎮魂歌》完全淪為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