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優秀企業家黃淦波傾情為人民創建環境優美的旅遊勝地

文|配圖:應傳鋒 編輯:吉木

人的一生,總有一個生活過的地方難以忘懷,總有一種情感難以割捨。我也有這種難以忘懷和難以割捨的情感——那就是我曾經工作過的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

那是2004年冬天的一個上午,在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工作的朋友,專門給我打了電話:峰哥,近幾年,你經常在南粵多家報紙雜誌上發表抒寫觀音山的文章,2003年東莞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11月27的《東莞日報》上發表你采寫的“鐵路沿線好風光”——創建中國優秀城市系列報導之五,你又寫了觀音山,這篇報導我們都看到了,觀音山的黃淦波老總很想見見你。

那時候,我在打工之餘,就寫稿投稿,文章也經常見諸報端,沒想到還引起觀音山的老總黃淦波的親睞和關注。在以後的日子裡,“觀音山的黃淦波老總很想見見你”,朋友的這句話一直在耳邊縈繞著,我在心裡也記住了黃淦波這個名字。

2005年初春的一天,我帶著老婆孩子到觀音山遊山玩水。

在山頂的觀音廣場上,我見到了久聞大名的觀音山老總黃淦波,他非常友好和熱情,特別囑咐朋友要好好陪陪我和老婆孩子在觀音山遊玩。朋友直率地說:峰哥,黃總這麼忙,還擠出時間與你談話,黃總對你很好,你來觀音山做吧,我們搭檔,黃總可是有戰略眼光又是一位愛才惜才的好老闆啊。

這麼大的盛情,令我動容。於是,2005年過完春節,我就正式進入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搞宣傳工作。

從此,我就天天擁抱觀音山,親吻觀音山,進一步瞭解觀音山。踏足在觀音山的山山水水間,我總會激情滿懷,心潮澎湃,但更多的感動還是來自于黃淦波,來自于他矢志不渝的創業精神。

創業苦,創業好比針挑土。

在當今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在瞬息萬變的經濟變革中,創業者想創好業再守好業尤為艱難。像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這麼一大攤子事,點點滴滴,裡裡外外,錯綜複雜,沒有一位有戰略眼光,沒有一位有過人膽識,沒有一位能統領全域,運籌帷幄的人是不行的,是經營不下來的。

是的,天上不會掉下餡餅,只有降下大任。這個大任就落到了這位有戰略眼光,有超人膽識,能統領全域,

能運籌帷幄的黃淦波身上。

站在觀音山的山腳下,仰面向上望,那彎彎曲曲的山路,象徵著黃淦波這些年所走過的創業路,所經歷過的曲折,路雖彎曲道雖旋繞,就看是走在誰的腳下。不平坦的路,對於弱者來說就是感到難以逾越的鴻溝。而對於勇者來說,就視為樂於踏此的平地。因為,路有彎曲,道有旋繞,但它總有平坦,變直的希望。象黃淦波這位已經經歷過許多磨難,且有志向有理想的人,再難走的路,再艱難困苦的事,都難不倒他,他都敢於向不公不平挑戰,在坎坷的道路上仍闊步前行,把不好走的路踩在腳下。

生活的土地,不相信空話,只相信耕耘。黃淦波時常對觀音山的工作人員們說:一個人要想創業,人生要想色彩絢麗,就要比別人多付出辛勞,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誰也沒有隨隨便便的擁有掌聲和鮮花。要想成功,就要靠自己的實力,而不是靠投機取巧。

思路決定出路,時代是慷慨的,機遇總會照顧有思想準備的人。看看黃淦波所創造的輝煌事業,無不令人欽佩。他抱有綠思綠想的進步思想意思,他執著的堅守綠色夢想,見證了他用畢生的精力立志為人民創建一塊園區總面積1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9%以上,集生態觀光、娛樂健身和宗教文化旅遊為一體的國家AAAA景區,並被譽為“南天聖地、百粵秘境”。這一片環境優美,能夠祈福愉悅的好地方,滿滿的釋放著社會生態文明的正能量,這一片美麗的青山讓社會受益,讓民眾稱讚,並吸引了海內外華夏兒女的深情目光。

再回過頭凝視觀音山的發展歷程,無不令人驚歎:1999年,剛起步創業,且大有作為的黃淦波審時度勢,懷著極大的勇氣和膽識與樟木頭當地政府正式簽定50年的合作協定書,開始重建觀音山這項浩大的民心工程,拉開了他在改革開放的洪流中大膽創業的序幕。

2000年12月,東莞市政府批准成立觀音山森林公園。2001年4月,觀音廣場完工;6月,主體高33米、橫截面寬10.6米、重3300多噸,由999塊0.5-8噸的福建蒲田優質玄武岩花崗石拼裝而成,全部工序均採用人工雕鑿並歷時3年的世界最大花崗岩觀音聖像完工。

一旦踏上征程,就要風雨兼程。觀音山的硬體設施建成後,黃淦波又邁開了開發建設觀音山森林公園軟環境的步劃。他通過不懈的努力,2002年,觀音山和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合作興建了古樹博物館。2003年1月,觀音山古樹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2003年5月,公園正門樓、國際會展中心又建成啟用。此時的觀音山已經具有很大規模。

心若在,夢就在。優化觀音山全方位建設,這不是夢,而是實實在在的創舉。黃淦波執著為人民創建優美環境的善舉也得到了回報,他的創業精神也感動了一大批人。2005年12月,觀音山經國家林業局批准正式命名為“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這張名片向世人宣告,觀音山已是現代化,正規化,已是具有國家級功能的森林公園。2007年6月順利通過“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評審。 2009年6月底,觀音山又被入選廣東省企業聯合會、廣東省企業家協會組織的“廣東省服務業100強”的行列。

山外青山樓外樓,英雄好漢爭上游。在征程上,黃淦波的戰略眼光沒有停留在這已經擁有的成功,他的目光穿越時空,他的決心和目標就是要把觀音山打造成為珠三角的旅遊奇葩,中國的著名景點。他胸懷美麗中國,始終積極踐行國家推行的生態環境政策,努力實現綠色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全力建設美麗中國的生態文明樣本,竭力為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幾滴汗水,幾分收成。要想撞疼世人的眼睛,必須要有真東西。2006年10月,觀音山又錦上添花,聯合國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又將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設立為國內第二家“國際生態旅遊示範基地”。2009年12月,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又榮獲國家4A級景區稱號。當今社會,有的人是光說不做,有的人是光做不說。有的人是謀事不謀人,有的人是謀人不謀事。在觀音山全體工作人員的眼裡,黃淦波是既謀事又謀人的好掌舵人。員工們見到他,心裡就有了主心骨,精神上就有了寄託。

我在觀音山工作的時候,和所有的員工一樣,都得到了他的悉心照顧,他知道我是負責宣傳工作的,需要安靜的環境。他就特殊照顧我的起居與生活。這是他注重幹大事,又關注細節,具有健全人性化管理的優秀企業家的成功典範,可點可圈。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生活中的黃淦波,平時也很喜歡讀書看報,擠時間學習,他不但充實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準,還努力增強整個園區的文化氛圍。走進觀音山,處處能夠體現到這種文化氛圍的存在。近年來,觀音山在他的決策和帶領下,先後舉辦了享譽盛名的全國性的健康文化節、全國性的書法藝術大展、全國性的散文大賽、全國性的詩歌節等文化旅遊活動。這些高規格大投入的文化活動,只有觀音山才敢做願做,只有有膽識和睿智的黃淦波才能這樣做,而這些文化活動一度成為國內各大媒體競相報導的焦點。

觀音山的凝聚力,黃淦波的人格魅力,也吸引感召了一大批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文人墨客,他們心向觀音山,心系觀音山。在作家、詩人的筆下,觀音山的每一株草木、每一泓清泉、每一座峰巒都蘊含著向善的經卷,伴隨著晨鐘暮鼓激烈擊響的玄機,給世人帶來啟迪和頓悟。觀音山不僅演繹了一段美麗的神話傳說,還時刻傳承著嶺南源遠流長的宗教文化,猶如年代久遠的古物,滌除外界的喧囂塵埃,佛教文化價值彌足珍貴。

在大自然演變的過程中,此前的觀音山只是一座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的青山。是黃淦波多年來的精心打扮,如今被社會各界公認為最具吸引力的美麗地方。18平方公里的原始次生森林恰似一顆嵌入南粵大地上的生態文化明珠,從而被譽為“南天聖地、百粵秘境”。在中國乃至外國的遊客心中,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生態文化旅遊的首選之地。這裡的山、水、佛、道異彩紛呈,美輪美奐,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輝相映。

有一次,我到觀音山,剛好看到感人的一幕:一位從外地來觀音山旅遊的遊客,在公車上被盜走了錢包,下車後這個人一片茫然,不知所措。門樓售票視窗的工作人員瞭解這位元遊客的實際情況後,知會主管領導,觀音山特事特辦,給他免了門票,並提供了一切方便。這位遊客非常感激,緊縮的眉頭綻開了笑容。

實際上,黃淦波立志建設好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這是一項浩大的民心工程,又是一項大型公益事業,觀音山不但提供了幾百人的就業崗位,又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還促進了當地相關第三產業的繁榮。令我感動的是每次我帶著老婆孩子,親朋好友到觀音山遊玩,觀音山就給予諸多方便。當地的村民進觀音山遊玩都是全免費。據初步統計,觀音山每年有幾萬張甚至更多的免費門票惠及了廣泛的社會大眾。黃淦波總是告誡觀音山的工作人員:我也是苦出生,既然選擇旅遊服務行業,就要惠澤父老鄉親,觀音山永遠敞開愛的大門。

好事多磨,一個人想幹好一番事業,總會有磕磕碰碰,總會有許多不和諧的外在人為因素左右其順利發展。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發展之路也充滿著坎坷,黃淦波在創業的道路上也曾遇到過這樣或那樣的艱難險阻,而他總是面對現實,直面人生。他堅信天有晴日,風雨過後會晴空萬里。十八載創業風雨歷程,黃淦波矢志不渝,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他以極大的代價換取自己深刻的人生體驗,他用驚人的毅力帶領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衝破險阻,頑強地走出迷茫,走出困境。把提高公園文化,責任擔當,誠信守信等融為一體。優化整合,把資本、資源在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裡得到了充分而完美的融合。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的黃淦波此生結緣觀音山,擁有祈福地,也傾注了情和愛。面對未來,他的理想是更加建設好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以旅遊的方式弘揚觀音山所蘊含的宗教傳統文化,在祖國的神州大地上傾情為人民創建一處能夠陶冶情操、回歸自然、娛樂休閒的旅遊勝地。

作者簡介

應傳鋒,男,1964年6月出生,漢族,籍貫:河南省信陽市。1994年來廣東東莞打工,在工廠做過八年保安員,通過刻苦自學寫作,先後在廣播電視站、報社、雜誌社做過多年記者、責任編輯。

從2001年至今,已在省、市級報紙、雜誌上發表文學作品和新聞報導800多篇,有30多篇文學作品獲獎,並著有散文集《淡淡的芬芳》一部,本人系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且有志向有理想的人,再難走的路,再艱難困苦的事,都難不倒他,他都敢於向不公不平挑戰,在坎坷的道路上仍闊步前行,把不好走的路踩在腳下。

生活的土地,不相信空話,只相信耕耘。黃淦波時常對觀音山的工作人員們說:一個人要想創業,人生要想色彩絢麗,就要比別人多付出辛勞,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誰也沒有隨隨便便的擁有掌聲和鮮花。要想成功,就要靠自己的實力,而不是靠投機取巧。

思路決定出路,時代是慷慨的,機遇總會照顧有思想準備的人。看看黃淦波所創造的輝煌事業,無不令人欽佩。他抱有綠思綠想的進步思想意思,他執著的堅守綠色夢想,見證了他用畢生的精力立志為人民創建一塊園區總面積1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9%以上,集生態觀光、娛樂健身和宗教文化旅遊為一體的國家AAAA景區,並被譽為“南天聖地、百粵秘境”。這一片環境優美,能夠祈福愉悅的好地方,滿滿的釋放著社會生態文明的正能量,這一片美麗的青山讓社會受益,讓民眾稱讚,並吸引了海內外華夏兒女的深情目光。

再回過頭凝視觀音山的發展歷程,無不令人驚歎:1999年,剛起步創業,且大有作為的黃淦波審時度勢,懷著極大的勇氣和膽識與樟木頭當地政府正式簽定50年的合作協定書,開始重建觀音山這項浩大的民心工程,拉開了他在改革開放的洪流中大膽創業的序幕。

2000年12月,東莞市政府批准成立觀音山森林公園。2001年4月,觀音廣場完工;6月,主體高33米、橫截面寬10.6米、重3300多噸,由999塊0.5-8噸的福建蒲田優質玄武岩花崗石拼裝而成,全部工序均採用人工雕鑿並歷時3年的世界最大花崗岩觀音聖像完工。

一旦踏上征程,就要風雨兼程。觀音山的硬體設施建成後,黃淦波又邁開了開發建設觀音山森林公園軟環境的步劃。他通過不懈的努力,2002年,觀音山和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合作興建了古樹博物館。2003年1月,觀音山古樹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2003年5月,公園正門樓、國際會展中心又建成啟用。此時的觀音山已經具有很大規模。

心若在,夢就在。優化觀音山全方位建設,這不是夢,而是實實在在的創舉。黃淦波執著為人民創建優美環境的善舉也得到了回報,他的創業精神也感動了一大批人。2005年12月,觀音山經國家林業局批准正式命名為“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這張名片向世人宣告,觀音山已是現代化,正規化,已是具有國家級功能的森林公園。2007年6月順利通過“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評審。 2009年6月底,觀音山又被入選廣東省企業聯合會、廣東省企業家協會組織的“廣東省服務業100強”的行列。

山外青山樓外樓,英雄好漢爭上游。在征程上,黃淦波的戰略眼光沒有停留在這已經擁有的成功,他的目光穿越時空,他的決心和目標就是要把觀音山打造成為珠三角的旅遊奇葩,中國的著名景點。他胸懷美麗中國,始終積極踐行國家推行的生態環境政策,努力實現綠色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全力建設美麗中國的生態文明樣本,竭力為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幾滴汗水,幾分收成。要想撞疼世人的眼睛,必須要有真東西。2006年10月,觀音山又錦上添花,聯合國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又將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設立為國內第二家“國際生態旅遊示範基地”。2009年12月,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又榮獲國家4A級景區稱號。當今社會,有的人是光說不做,有的人是光做不說。有的人是謀事不謀人,有的人是謀人不謀事。在觀音山全體工作人員的眼裡,黃淦波是既謀事又謀人的好掌舵人。員工們見到他,心裡就有了主心骨,精神上就有了寄託。

我在觀音山工作的時候,和所有的員工一樣,都得到了他的悉心照顧,他知道我是負責宣傳工作的,需要安靜的環境。他就特殊照顧我的起居與生活。這是他注重幹大事,又關注細節,具有健全人性化管理的優秀企業家的成功典範,可點可圈。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生活中的黃淦波,平時也很喜歡讀書看報,擠時間學習,他不但充實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準,還努力增強整個園區的文化氛圍。走進觀音山,處處能夠體現到這種文化氛圍的存在。近年來,觀音山在他的決策和帶領下,先後舉辦了享譽盛名的全國性的健康文化節、全國性的書法藝術大展、全國性的散文大賽、全國性的詩歌節等文化旅遊活動。這些高規格大投入的文化活動,只有觀音山才敢做願做,只有有膽識和睿智的黃淦波才能這樣做,而這些文化活動一度成為國內各大媒體競相報導的焦點。

觀音山的凝聚力,黃淦波的人格魅力,也吸引感召了一大批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文人墨客,他們心向觀音山,心系觀音山。在作家、詩人的筆下,觀音山的每一株草木、每一泓清泉、每一座峰巒都蘊含著向善的經卷,伴隨著晨鐘暮鼓激烈擊響的玄機,給世人帶來啟迪和頓悟。觀音山不僅演繹了一段美麗的神話傳說,還時刻傳承著嶺南源遠流長的宗教文化,猶如年代久遠的古物,滌除外界的喧囂塵埃,佛教文化價值彌足珍貴。

在大自然演變的過程中,此前的觀音山只是一座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的青山。是黃淦波多年來的精心打扮,如今被社會各界公認為最具吸引力的美麗地方。18平方公里的原始次生森林恰似一顆嵌入南粵大地上的生態文化明珠,從而被譽為“南天聖地、百粵秘境”。在中國乃至外國的遊客心中,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生態文化旅遊的首選之地。這裡的山、水、佛、道異彩紛呈,美輪美奐,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輝相映。

有一次,我到觀音山,剛好看到感人的一幕:一位從外地來觀音山旅遊的遊客,在公車上被盜走了錢包,下車後這個人一片茫然,不知所措。門樓售票視窗的工作人員瞭解這位元遊客的實際情況後,知會主管領導,觀音山特事特辦,給他免了門票,並提供了一切方便。這位遊客非常感激,緊縮的眉頭綻開了笑容。

實際上,黃淦波立志建設好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這是一項浩大的民心工程,又是一項大型公益事業,觀音山不但提供了幾百人的就業崗位,又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還促進了當地相關第三產業的繁榮。令我感動的是每次我帶著老婆孩子,親朋好友到觀音山遊玩,觀音山就給予諸多方便。當地的村民進觀音山遊玩都是全免費。據初步統計,觀音山每年有幾萬張甚至更多的免費門票惠及了廣泛的社會大眾。黃淦波總是告誡觀音山的工作人員:我也是苦出生,既然選擇旅遊服務行業,就要惠澤父老鄉親,觀音山永遠敞開愛的大門。

好事多磨,一個人想幹好一番事業,總會有磕磕碰碰,總會有許多不和諧的外在人為因素左右其順利發展。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發展之路也充滿著坎坷,黃淦波在創業的道路上也曾遇到過這樣或那樣的艱難險阻,而他總是面對現實,直面人生。他堅信天有晴日,風雨過後會晴空萬里。十八載創業風雨歷程,黃淦波矢志不渝,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他以極大的代價換取自己深刻的人生體驗,他用驚人的毅力帶領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衝破險阻,頑強地走出迷茫,走出困境。把提高公園文化,責任擔當,誠信守信等融為一體。優化整合,把資本、資源在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裡得到了充分而完美的融合。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的黃淦波此生結緣觀音山,擁有祈福地,也傾注了情和愛。面對未來,他的理想是更加建設好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以旅遊的方式弘揚觀音山所蘊含的宗教傳統文化,在祖國的神州大地上傾情為人民創建一處能夠陶冶情操、回歸自然、娛樂休閒的旅遊勝地。

作者簡介

應傳鋒,男,1964年6月出生,漢族,籍貫:河南省信陽市。1994年來廣東東莞打工,在工廠做過八年保安員,通過刻苦自學寫作,先後在廣播電視站、報社、雜誌社做過多年記者、責任編輯。

從2001年至今,已在省、市級報紙、雜誌上發表文學作品和新聞報導800多篇,有30多篇文學作品獲獎,並著有散文集《淡淡的芬芳》一部,本人系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