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心理學: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老實人”?第三個原因人人都會犯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老實人

老實人,在如今的社會中已經慢慢的變成了一個貶義詞,成為接盤,受欺負,沒本事的代表類人物。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老實人,除了如今社會價值觀越來越畸形外。

和他們自身的性格缺陷也有很大關係。

1.不會拒絕他人

老實人往往善良,在意別人的感受、內心敏感、感情豐富,害怕傷害別人。正因為如此,他們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在溝通中顧慮太多,做事優柔寡斷畏首畏尾。不會拒絕他人,打落了牙往肚子裡面咽,

只能默默的承受很多痛苦,還錯失許多機會。飽受“好人的折磨”

而這種折磨,還會給他人造成一種不好的印象:就是這個人好欺負,沒脾氣。而人類天生就有欺負弱者的秉性。所以才會有——“心累了,找個老實人嫁了”

2.缺乏正常的交流能力

老實人往往不善言辭,因此缺少與人交往的經驗,容易被套路。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性格中往往會帶有一定的,自卑,偏執,甚至自負。

因此老實人和他人交流時,常常會出現沉默不語,聲嘶力竭,情緒不穩,交淺言深等大忌。所以我們常常會覺得為啥老實人的思維和正常人不一樣呢?長期以往,就會給別人留下“傻”“極端”“有問題”等印象,不知不覺就疏遠了與他人的關係,而缺乏了正常的人脈關係圈,往往最後就成為了成為受害的對象。

3.缺乏健康的心理邊界

個人邊界是指我們建起來的身體的、情感的、精神的界限,用來保護我們不受他人的操縱、利用和侵犯。

簡單的說,就是底線和原則,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接受什麼,我們不能接受什麼,以及當別人越過這些界線時自己該如何應對。

所謂不健康的個人邊界,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人格的不獨立性,容易對他人的情緒和行為負責,

或是期待他人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負責,將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看得比自己的更重要,且會有以下行為:

拒絕別人的要求時,會感到心情不好或愧疚

被人刻薄對待時,只會忍氣吞聲

為了討好別人,放棄自身信念

通過別人的評價定義自己

健康的個人邊界是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負責,而不是對別人的行為和情緒負責。讓我們能夠承受我們的選擇所帶來的後果,

而且,還可以確保我們讓別人也能為他們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越界侵犯我們。而老實人往往沒有健康的心理邊界,因此最後受傷的只能是他們了。

結語: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初,現在想想,其實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