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無硝煙的戰爭”正蠢蠢欲動,農民最彷徨這件事

在我國的北方,玉米的種植面積很大,玉米也是我國的主食之一。但是,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頒佈,國家開始禁止燃燒秸稈,因此玉米收穫後的秸稈該怎麼處理成了問題。

以前農民為了方便省事,

往往都是把秸稈一燒了事,這樣速度還快還省力,燒掉的秸稈還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一舉兩得。但是焚燒秸稈從某種程度上增加了大氣污染,因此現在國家開始禁止秸稈的焚燒,儘管國家已經頒佈了禁令,但是秸稈焚燒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有哪些呢?我們來看一看吧。

一、隨著農業的進步,現在農村一般都實現了機械化,玉米的收割也都是利用大型的收割機收割的,非常簡便。收割後的玉米秸稈就直接被收割機粉碎灑在地裡,聽起來很好,但是還有很多問題存在。一個是收割機收割後的玉米茬太高,農民還是要費很大力氣去除掉它,不然根本就沒法再種地。另外粉碎後的玉米杆還沒有漚成肥,

在我國的很多地方,一般玉米收割後,要種大蒜等經濟作物,但是粉碎的秸稈漚不爛,就會影響大蒜的種植和生長。

二、現在農村主要都是老年人和婦女在生活,年輕的壯勞力都進城打工了,所以地裡的這些體力活老年人根本就幹不了。

但是,地裡的秸稈沒啥用還是必須要處理,否則就不能進行下一輪的種植,沒辦法,農民就只好燒掉。

三、農村現在也有很多的秸稈收購點,但是價格非常低,一般一兩分錢一斤,農民費勁大老遠拉去就賺個幾分錢,根本就沒啥意思。所以,農民覺得還是燒了方便。所以,秸稈焚燒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因為處理不划算,如果政府能夠給農民相應的秸稈處理補貼,或許可以改變這個現象。

四、目前在國外很多國家對秸稈的處理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供我們借鑒的。例如把秸稈作為飼料來餵奶牛等家畜,做為面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另一方面還處理了秸稈。還有一些發達國家利用高科技從玉米的秸稈中提取口香糖,

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做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秸稈的實用價值。

所以想解決秸稈焚燒的問題,國家除了政策禁止外,還要加強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多想辦法,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