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鐘會為什麼會叛亂,僅僅因為薑維的三言兩語?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涿鹿天下,經過多年征戰,天下分為魏吳蜀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國後期,魏、吳、蜀並立抗爭的局面因三方力量的消長變化而漸趨崩潰。

西元262年,司馬昭分析了當時的局勢,認為蜀漢已經“師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決定採取“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再並東吳,統一全國的戰略方針。朝內群臣皆反對,鄧艾更是數次上言 未到伐蜀時機。惟獨司隸校尉鐘會鼎力支援,並與司馬昭一同“籌度地形,

考論事勢”。

西元263年,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鐘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蜀將姜維、廖化率軍以劍閣險道為屏障,阻擊魏軍。

魏軍西路鄧艾軍主攻遝中屯田的姜維,中路諸葛緒軍斷薑維後路。東路鐘會軍主攻漢中。姜維晃飛諸葛緒,直奔東路抵擋魏軍主力。而鐘會大軍攻下漢中後,被回援的蜀軍阻於劍門關外,不得前進。鄧艾則採用以迂為直的謀略,在蜀軍主力相持于劍閣之時,

自率精銳部隊繞道陰平,越過700餘裡荒無人煙的小道,鑿山開路,奇襲江油。又在蜀漢腹地綿竹大破諸葛瞻、攻佔涪城,進逼成都。後主劉禪因鄧艾兵臨城下,向魏軍投降。

而在堅守劍閣的薑維,先聞諸葛瞻兵敗,但未知劉禪確切消息,

恐腹背受敵,便引軍東入巴中。鐘會率魏軍進駐涪城,另派胡烈、田續、龐會等追趕薑維。薑維再退到郪縣,得知真實情形後,薑維便率廖化、張翼、董厥等人投降鐘會軍。

鄧艾在滅蜀後,為劉禪請封扶風王,又上書伐吳,引起司馬昭猜忌。鐘會此時野心膨脹,與衛瓘、胡烈等人上書說鄧艾有謀反的跡象。結果鄧艾父子被捕,押往洛陽。鄧艾被捕後,鐘會獨大於蜀中,與希望恢復漢室的姜維聯合發動叛亂。

那麼鐘會為什麼會叛亂,按理說他的權勢已經夠高了。

在對蜀地進行佔領時,鐘會開始現出傲慢的跡象,自信足以不再居於人下。此時的心境已經有了大的變化,自己立下不世之功,又擅長謀略。

鐘會內心懷有叛離之志,薑維已有所察覺,

就想促成他的作亂,於是就勸說鐘會:“聽說您自淮南之戰以來,計策從未有過失誤,司馬氏能夠昌盛,全依賴您的力量。如今又平定了蜀國,威德振世,百姓頌揚您的功勞,主上畏懼您的謀略,您還想因此安然而歸嗎?何不效法陶朱公範蠡泛舟湖上遠避是非,以保全自己的功名性命呢!”鐘會說:“您說的太遠了,我不能離開。而且從現在的形勢看,還沒有到這種地步。”薑維說:“其他的事情憑您的智慧、力量就能做到,用不著我多說了。”從此他們倆感情融洽關係密切,出則同車,坐則同席。

此時鐘會已有謀反之心,謀誅魏將,於是密報司馬昭說鄧艾居功自傲,想要謀反,司馬昭命鐘會把鄧艾關進囚車解壓回朝,鐘會遣衛瓘在前,把司馬昭的手諭傳達給鄧艾的士兵,於是鄧艾的士卒皆放下武器,並將鄧艾壓入囚車。既除鄧艾,鐘會自認已無敵手,假傳太后遺詔,準備起兵滅掉司馬昭。

司馬昭因260年甘露事變,賈充公開弑君,一方面司馬氏得以進一步控制了曹魏朝政,另一方面此悖逆惡行也讓司馬氏蒙上去輿論支持和人心。此時鐘會滅蜀名聲正盛,手上握有兵權,又有薑維的支持且司馬一族人心不向,蜀地易守難攻,適合起兵。

鐘會打算派薑維率蜀兵出斜谷,佔領長安,再派騎兵經陸路、步兵經水路奪取天下。恐麾下魏諸將不從,引蜀降將薑維為援,後胡烈用計致使全軍混亂,西元264年正月,鐘會與姜維死于胡烈發動的兵亂之中。鐘會夢也破滅。

西晉史學家陳壽認為鐘會“精練策數”,但“心大志迂,不慮禍難,變如發機,宗族塗地,豈不謬惑邪!”

用不著我多說了。”從此他們倆感情融洽關係密切,出則同車,坐則同席。

此時鐘會已有謀反之心,謀誅魏將,於是密報司馬昭說鄧艾居功自傲,想要謀反,司馬昭命鐘會把鄧艾關進囚車解壓回朝,鐘會遣衛瓘在前,把司馬昭的手諭傳達給鄧艾的士兵,於是鄧艾的士卒皆放下武器,並將鄧艾壓入囚車。既除鄧艾,鐘會自認已無敵手,假傳太后遺詔,準備起兵滅掉司馬昭。

司馬昭因260年甘露事變,賈充公開弑君,一方面司馬氏得以進一步控制了曹魏朝政,另一方面此悖逆惡行也讓司馬氏蒙上去輿論支持和人心。此時鐘會滅蜀名聲正盛,手上握有兵權,又有薑維的支持且司馬一族人心不向,蜀地易守難攻,適合起兵。

鐘會打算派薑維率蜀兵出斜谷,佔領長安,再派騎兵經陸路、步兵經水路奪取天下。恐麾下魏諸將不從,引蜀降將薑維為援,後胡烈用計致使全軍混亂,西元264年正月,鐘會與姜維死于胡烈發動的兵亂之中。鐘會夢也破滅。

西晉史學家陳壽認為鐘會“精練策數”,但“心大志迂,不慮禍難,變如發機,宗族塗地,豈不謬惑邪!”